早已和兩人撕破臉皮,她現在甚至連掩飾都不想。
楊傲雪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滿頭大汗站在田壟上,汗液流進眼裏刺刺的痛。
一腳踢在腳邊的一筐東西上,這筐東西立馬被她踢得東倒西歪,筐裏的東西,頓時灑在四處。
“你腦子有病吧!亂踢別人東西!”薑素梅當場發飆。
“你才有病!我告訴你,我和你沒完!昨天你進我房間的事,還沒完呢!”楊傲雪現在是有恃無恐,因為所有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都已經消失不見。
“昨天進你房間!”薑素梅大笑起來,看楊傲雪的眼神,宛若在看一個智障少女,“你誣陷人,好歹找個靠譜的理由!”
薑素梅把昨天的事,忘得幹幹淨淨,但完全不妨礙她懟楊傲雪,“我昨天幹完活,迴房間以後昏過去,大家都可以作證的。”
這是怎麽迴事!楊傲雪很糊塗。因為心裏頭很慌亂,她趕緊往迴走。
“你不要走呀,你給我站住!”薑素梅氣個半死,她衝上去,揪住楊傲雪的領口,“把東西給我裝迴去!不然,你就別想走。大家夥都來看看,這楊傲雪又在擺大小姐的譜,這要是擱在以前……”
“我來,我來,傲雪小孩子脾氣,你多擔待。”張默一路小跑過來,露出一個憨憨的笑容。
“誰讓你多管閑事的!”楊傲雪一跺腳轉身走人。
她轉身又來找唐檸,因為打心底裏害怕唐檸,所以站在遠處磨磨蹭蹭的,就是不敢上前。
她一咬牙,一閉眼,衝上來問,“昨天的事!”
“昨天你偷懶,活沒幹完,所以積分減半!”唐檸眉毛一豎,“不要擋路,我還要去幹活呢!不是每個人都和一樣,不用幹活就有飯吃。”
“你!”楊傲雪雪白的貝齒把紅潤的唇瓣咬得泛白,這一個兩個的,好像都把昨天的事,忘得幹幹淨淨的。
這不會被當成妖怪抓起來固然是好事,可,可是,她的金手指呢,她的金手指到哪裏去了?!
這裏也沒有,那裏也沒有。
她不想承認,也許,屬於她的金手指,正是因為她的不謹慎,所以消失的。
想到這裏,小臉頓時一片慘白。
唐檸眼看著楊傲雪精神恍惚,兩眼無神,好多天都是魂遊天外的模樣。
然後她突然開始發憤圖強起來,捧著本書,那是日也看夜也看,恨不得把書本上的內容,全部刻進腦子裏。
有人說,“現在讀書沒用,有這閑工夫,不如好好睡一覺。”
楊傲雪臉一板,“我高興我就讀,學習無止境,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做人要有追求。”
“你這是不是得到什麽消息,比如說,高考什麽的?”又有人追問。
“我就一普通人,怎麽會知道這個,我就是喜歡讀書,覺得不能荒廢學業。”楊傲雪擺擺手,裝糊塗,“我就覺得讀書有意思。”
唐檸從來不鄙夷愛學習愛讀書的人,即使這個人的心思並不是那麽的單純。
不過可惜的是楊傲雪看著倒是挺積極的,不過照唐檸來看,就是裝裝樣子,複習的效率很差。
八成什麽東西都沒學進去,因為心很浮躁,根本就沒有頭懸梁錐刺股的覺悟。
根據近段時間的觀察,楊傲雪能考上的幾率微乎其微,她功課不好,瞧著也不像是能安心讀書的。
別人不知道唐檸看得明明白白,這一個月她有一半時間在晃神,她經常捧著書本開小差,有的時候,甚至歪在桌子上睡覺。
其他知青問她問題的時候,她也是一問三不知,看著好像很勤奮,很努力,可一點成果都沒有。
薑素梅湊上來問,“你說她這是幹什麽,該不會腦袋被門擠了吧,這種時候還有心情讀書。”
“多讀點書,總不會有錯,楊傲雪父母都是城裏人,聽說還有點本事,沒準真的得到準信呢!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你看她平時這麽懈怠的一個人,這個時候都努力起來。”唐檸笑著說,“這是我們的國家,總不會不要我們的。”
“那,那我學學!總不能被楊傲雪比下去。”薑素梅將信將疑。然後捧起課本,溫習以前的知識。
沒兩天不知道從哪裏,忽然有開始有高考即將恢複的傳聞,頓時攪亂不少人的心思。
有人壓抑不住的好奇,去向楊傲雪求證,“你有沒有得到消息,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畢竟高考意味著重新迴到城市,也迴到親人身邊。
“當然是假的,這十來年都沒影的事,現在別人一說你就信,你傻不傻呀。”楊傲雪斬釘截鐵地說,然後把課本一收,再也沒見她拿起來過。
她不再寄希望於通過高考迴城。
她的這番言論,唐檸也聽說過。
聽完之後,隻覺得好笑。
即將恢複高考的事,楊傲雪肯定知道。
她自己沒有讀書天分學不起來,還要攛掇別人不要讀書不要學習,這就有點可笑。
這邊村支書他們意思意思查一番,沒查出來什麽東西,就此作罷。也沒下力氣深究,畢竟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
播種之前,還要先翻鬆土地,公社上的耕而且牛有限,他們村今年沒爭取到,隻能靠社員一鋤頭一鋤頭的翻。
隻要知青們不鬧太大的幺蛾子,老老實實的幹活,就可以。這村裏對知青的態度,一直都是這樣,不熱絡,也不冷淡。
反正知青的心,也不在這個地方。
這些個知青們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上山下鄉,被分配到生產大隊。
原以為下來是幫助農民、造福農民,結果到地頭就是讓他們和農民一樣插秧幹活賺工分。
理想和現實相差十萬八千裏。
而且下鄉容易,迴城難。
當年知青為迴城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很多人不惜冒著坐牢的風險示威甚至絕食,隻為迴家。
現在的矛盾倒沒那麽尖銳,畢竟還有工農兵大學生的名額,多少也是個希望。
有些人隻把這個當作流言,六月的天,熱得要死累得要死,沒心思讀書,但有些人卻把它記在心裏,抱著渺茫的希望,重新拾起書本。
高考即將恢複這個消息,是唐檸悄悄放出去的,如果多些時日做準備,或許結果會更理想些吧。
有些人,不適合待在這裏。因為國家還有更多的地方,是真正需要人才。
楊傲雪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滿頭大汗站在田壟上,汗液流進眼裏刺刺的痛。
一腳踢在腳邊的一筐東西上,這筐東西立馬被她踢得東倒西歪,筐裏的東西,頓時灑在四處。
“你腦子有病吧!亂踢別人東西!”薑素梅當場發飆。
“你才有病!我告訴你,我和你沒完!昨天你進我房間的事,還沒完呢!”楊傲雪現在是有恃無恐,因為所有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都已經消失不見。
“昨天進你房間!”薑素梅大笑起來,看楊傲雪的眼神,宛若在看一個智障少女,“你誣陷人,好歹找個靠譜的理由!”
薑素梅把昨天的事,忘得幹幹淨淨,但完全不妨礙她懟楊傲雪,“我昨天幹完活,迴房間以後昏過去,大家都可以作證的。”
這是怎麽迴事!楊傲雪很糊塗。因為心裏頭很慌亂,她趕緊往迴走。
“你不要走呀,你給我站住!”薑素梅氣個半死,她衝上去,揪住楊傲雪的領口,“把東西給我裝迴去!不然,你就別想走。大家夥都來看看,這楊傲雪又在擺大小姐的譜,這要是擱在以前……”
“我來,我來,傲雪小孩子脾氣,你多擔待。”張默一路小跑過來,露出一個憨憨的笑容。
“誰讓你多管閑事的!”楊傲雪一跺腳轉身走人。
她轉身又來找唐檸,因為打心底裏害怕唐檸,所以站在遠處磨磨蹭蹭的,就是不敢上前。
她一咬牙,一閉眼,衝上來問,“昨天的事!”
“昨天你偷懶,活沒幹完,所以積分減半!”唐檸眉毛一豎,“不要擋路,我還要去幹活呢!不是每個人都和一樣,不用幹活就有飯吃。”
“你!”楊傲雪雪白的貝齒把紅潤的唇瓣咬得泛白,這一個兩個的,好像都把昨天的事,忘得幹幹淨淨的。
這不會被當成妖怪抓起來固然是好事,可,可是,她的金手指呢,她的金手指到哪裏去了?!
這裏也沒有,那裏也沒有。
她不想承認,也許,屬於她的金手指,正是因為她的不謹慎,所以消失的。
想到這裏,小臉頓時一片慘白。
唐檸眼看著楊傲雪精神恍惚,兩眼無神,好多天都是魂遊天外的模樣。
然後她突然開始發憤圖強起來,捧著本書,那是日也看夜也看,恨不得把書本上的內容,全部刻進腦子裏。
有人說,“現在讀書沒用,有這閑工夫,不如好好睡一覺。”
楊傲雪臉一板,“我高興我就讀,學習無止境,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做人要有追求。”
“你這是不是得到什麽消息,比如說,高考什麽的?”又有人追問。
“我就一普通人,怎麽會知道這個,我就是喜歡讀書,覺得不能荒廢學業。”楊傲雪擺擺手,裝糊塗,“我就覺得讀書有意思。”
唐檸從來不鄙夷愛學習愛讀書的人,即使這個人的心思並不是那麽的單純。
不過可惜的是楊傲雪看著倒是挺積極的,不過照唐檸來看,就是裝裝樣子,複習的效率很差。
八成什麽東西都沒學進去,因為心很浮躁,根本就沒有頭懸梁錐刺股的覺悟。
根據近段時間的觀察,楊傲雪能考上的幾率微乎其微,她功課不好,瞧著也不像是能安心讀書的。
別人不知道唐檸看得明明白白,這一個月她有一半時間在晃神,她經常捧著書本開小差,有的時候,甚至歪在桌子上睡覺。
其他知青問她問題的時候,她也是一問三不知,看著好像很勤奮,很努力,可一點成果都沒有。
薑素梅湊上來問,“你說她這是幹什麽,該不會腦袋被門擠了吧,這種時候還有心情讀書。”
“多讀點書,總不會有錯,楊傲雪父母都是城裏人,聽說還有點本事,沒準真的得到準信呢!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你看她平時這麽懈怠的一個人,這個時候都努力起來。”唐檸笑著說,“這是我們的國家,總不會不要我們的。”
“那,那我學學!總不能被楊傲雪比下去。”薑素梅將信將疑。然後捧起課本,溫習以前的知識。
沒兩天不知道從哪裏,忽然有開始有高考即將恢複的傳聞,頓時攪亂不少人的心思。
有人壓抑不住的好奇,去向楊傲雪求證,“你有沒有得到消息,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畢竟高考意味著重新迴到城市,也迴到親人身邊。
“當然是假的,這十來年都沒影的事,現在別人一說你就信,你傻不傻呀。”楊傲雪斬釘截鐵地說,然後把課本一收,再也沒見她拿起來過。
她不再寄希望於通過高考迴城。
她的這番言論,唐檸也聽說過。
聽完之後,隻覺得好笑。
即將恢複高考的事,楊傲雪肯定知道。
她自己沒有讀書天分學不起來,還要攛掇別人不要讀書不要學習,這就有點可笑。
這邊村支書他們意思意思查一番,沒查出來什麽東西,就此作罷。也沒下力氣深究,畢竟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
播種之前,還要先翻鬆土地,公社上的耕而且牛有限,他們村今年沒爭取到,隻能靠社員一鋤頭一鋤頭的翻。
隻要知青們不鬧太大的幺蛾子,老老實實的幹活,就可以。這村裏對知青的態度,一直都是這樣,不熱絡,也不冷淡。
反正知青的心,也不在這個地方。
這些個知青們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上山下鄉,被分配到生產大隊。
原以為下來是幫助農民、造福農民,結果到地頭就是讓他們和農民一樣插秧幹活賺工分。
理想和現實相差十萬八千裏。
而且下鄉容易,迴城難。
當年知青為迴城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很多人不惜冒著坐牢的風險示威甚至絕食,隻為迴家。
現在的矛盾倒沒那麽尖銳,畢竟還有工農兵大學生的名額,多少也是個希望。
有些人隻把這個當作流言,六月的天,熱得要死累得要死,沒心思讀書,但有些人卻把它記在心裏,抱著渺茫的希望,重新拾起書本。
高考即將恢複這個消息,是唐檸悄悄放出去的,如果多些時日做準備,或許結果會更理想些吧。
有些人,不適合待在這裏。因為國家還有更多的地方,是真正需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