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弘治皇帝輾轉反側,怎麽都睡不著。
睜開眼,是那個小宮女俏皮地往他掌心滴蠟油;閉上眼,還是尹蘭生眼裏麵上都光芒閃閃的模樣。
他想,他這麽放不下的緣故,是因為他不明白她為什麽不怕他吧?
聰慧美麗的女孩子,他並非沒見過。比如月月,比如從前的蘭伴伴。可是她們跟尹蘭生都不同。她們在他麵前都謹守宮規,時時刻刻都將他當做是皇上;反倒尹蘭生冰雪聰明,猜到了他是皇上,也還並無緊張。
便是她給了他答案,他也還是覺得說不通啊峻。
更何況她隻是一個來自藩屬國的貢女,在大明半點根基都沒有,憑什麽就一點都不怕?
少年皇帝哪裏明白,固倫對他的不怕自然是有緣故的鯽。
固倫是建文血脈,本該是這大明天下最尊貴的公主。縱然司夜染和蘭芽都沒有將她真實的血統告知,隻想讓她像個普通的女孩兒一樣自由自在地長大,可是那份骨子裏天成的尊貴卻是抹殺不掉的。
更何況固倫從小在李朝的王宮裏長大,見慣了那些宮廷禮儀。李隆雖然在風傳裏是個壞脾氣的少年君王,可是對她從小到大都是對她極盡嗬護。在景福宮裏,李隆將她當做唯一能相依為命的人,所以也讓她早早就明白什麽是佯作兇怒背後的細細柔情。
還有就是藏花啊。那樣的人親手帶大的孩子,又會將什麽放在眼裏。
弘治皇帝這麽百思不得其解了幾天,終於到第七天,忍不住了。
身為皇帝,這個世上怎麽可以還有他想不明白的事情?所以他要見她,隻有見了她才能找見答案。
就算她幾次三番明裏暗裏地說,不希望他再微服駕臨內書庫,可是他卻還是要去。
總歸他是皇上,他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憑什麽聽她一個小宮女的呀?
若是她說了不讓他去,他就真的不去了……那他又算什麽了?
於是他便急匆匆地去了,一路上竟然恨不能是小跑的。大步翻飛進了內書庫的大門,長安都跑得險些岔了氣兒。
終於進了內書庫大門,他反倒放慢了腳步下來,仿佛閑庭信步,端著架子邁著方步往裏走。長安卻破壞了氣氛,一路走一路怪聲兒地抽著氣,叫他心下這個氣餒。
提醒自己下迴再來換個人跟著,可不帶著長安這個慣會攪局的了。
長安其實也委屈,也不是自己願意出那怪聲的,隻是岔氣兒了,大口吸氣兒的時候,空氣進了嗓子眼兒,就跟拉風匣似的,就自己變成那個動靜了,怎麽都控製不住擇天記。
他這一頓抽氣兒沒白抽,固倫從屋裏聽見了,忙出來張望,這才見少年皇帝一臉清傲了立在廊下。
明明都來了,還不肯上階來;可是既然不直接進來,卻還不走。
堂堂皇帝陛下,時間哪兒有這麽清閑的?
固倫便趕緊過來見禮,福身而下,還沒等跪倒呢,皇帝便已極快地說了:「免了吧。」
那音調,帶著三分的傲然,三分的不耐煩,三分的閑散,卻終究還是有一分的——巴望。
巴望她怎麽著?
固倫還沒等想明白,卻還是先被長安給吸引過去了,趕緊跟皇帝稟告了一聲兒,然後進屋去倒了杯茶端出來,遞給長安。
長安心下感念,卻也不敢喝,用眼角瞟著皇帝。
果然,他的小祖宗又不高興了,抿著唇角,卻壓著脾氣嗤了聲:「她給你倒的,殷殷的心意,你何必不喝?」
長安趕緊都灌到嘴裏去了,然後就嗆著了。兩手捂住嘴,憋得幾乎要死了。
固倫忍不住瞟了皇帝一眼:「聖上開恩,別嚇著安公公了。」
皇帝仰天翻了個白眼兒:「咳吧。咳呀!朕何時不叫你咳了?」
固倫滿腔的無奈,便想起從前與李隆相處的道行,上前朝皇帝福身。
「不知安公公帶沒帶皇上隨身的茶具?」
皇帝淡淡瞟了她一眼:「沒有。來的急了,顧不上。」
一不小心,就說了實話。
固倫左右瞧瞧,上前低聲問:「奴婢要是給皇上用了奴婢們用的粗瓷茶杯,會不會被問罪?」
皇帝這才心下隱約一甜,故意繼續端著,哼了一聲兒:「朕不治你的罪,還誰敢?」
「那就好了。」固倫笑眯眯迴身進屋,拿著自己的茶杯。卻還是猶豫了下,放迴去。
等她再出來,卻是端著一節竹筒。
竹節有底兒,截口磨平了,能當茶杯用。還是個雅器。
她見爹給娘做過。每逢不知何處寄來竹葉青茶的時候,爹就去斬竹子,親手給娘做,然後娘捧著爹親手做的竹筒茶杯喝竹葉青茶,就會在後院的竹林裏坐良久。
就連她想去問問怎麽迴事,爹卻拎著她,不叫她去打攪娘。
固倫便笑:「皇上用這個吧。全新的,皇上別嫌棄
。」
倒了茶捧給皇帝,皇帝進屋揀了個椅子坐了,聞著那竹子自然的清香,竹香和茶香相得益彰,倒也叫他更覺著歡喜。氣兒便順了下來,也不說話,一口一口地喝茶。目光隻仿佛若有似無地才從固倫麵上滑過,然後配殿廊下還一聲一聲傳來長安沒完沒了的咳嗽聲。
叫他心下離奇地覺得寧靜,歡欣。
喝完了整杯茶,他才緩緩說:「這是朕的內書庫,朕想來就來。」
這麽沒頭沒腦的一句,叫固倫愣了一下,隨即才明白這是說什麽呢。她隻能陪著笑:「皇上說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天火大道全文閱讀。」
皇帝瞄了她一眼,又不動聲色地道:「朕身為天子,每日都要讀書。這內書庫是朕的藏書所在,所以朕隻是來看書的。」
固倫又揚了揚眉,便也認真點頭:「聖上勤於攻讀,奴婢等有目共睹。」
他想說的話都說了,她也都是順著他說的,可是……皇帝卻覺得心裏堵得慌,不知怎地就惱了。
他將空了的竹筒杯子墩在桌上:「誰要你阿諛朕?!」
固倫嚇了一跳。這可真是伴君如伴虎,她今兒這麽順從了也不行,反倒更惹他小爺生氣了?
固倫知道這時候要是跟他較真兒,那才真傻呢,於是用了對付李隆的法子:轉移話題。
她便提著裙子,翩然一禮,堆了一臉的笑,說:「皇上聽,安公公不咳了。」
皇帝這才留意,果然不咳了。
長安也聽見了,心說:可不是不咳了,都給嚇迴去了!
固倫再歪頭瞧著皇帝:「皇上,那竹筒當杯子好不好?隻是可惜迴頭就得毀了,不能叫人知道皇上用了。」
皇帝挑眉睨著她:「誰說就得毀了,迴頭朕帶走就是。」說著舉目去找長安:「袖著!」
長安趕緊顛顛兒地跑上來,連殘茶一塊兒都袖到袖子裏頭去。
固倫這才笑了:「啟稟聖上,奴婢說實話,剛剛聖上天威是當真將奴婢嚇了一大跳。真的,差點跳起來。皇上可息怒了?不然奴婢給皇上磕頭請罪吧。」
皇帝掀了掀唇:「算了。朕何必跟你一個小小宮女一般見識!」
固倫含笑跪倒:「謝主隆恩。」
茶也喝完了,話也說了這麽一籮筐了,她心下悄悄兒地想:接下來該幹什麽了?
難道就這麽陪堂堂大明皇帝陛下鬥嘴玩兒?
固倫便問:「不知聖上有何示下?」
皇帝瞪她:「又攆朕?」
固倫連忙擺手:「皇上贖罪,奴婢豈敢。這是皇上的內書庫,皇上說來就來。隻是奴婢還有差事沒辦完呢,皇上可否讓奴婢去了?」
「什麽差事?」皇帝瞪她。
「整飭藏書啊。」固倫一指這滿山滿穀的藏書。每天都要拂拭塵埃,還要檢查有無蠹蟲,還要看是否有線裝鬆脫……每天這麽檢查一遍,搬來搬去也都是力氣活兒。
「那你忙你的,朕自管看自己的書。不叫你時,你也不用應對朕。」皇帝說著自行起身,隨便從書架上取下一卷書來,擱在桌上翻看著。
固倫也隻要依了,施禮告退,然後逕自去忙。
隻是……也許是誤會了吧,時常在忙到一段,抬手擦汗時,瞧見皇帝的目光若有似無地落過來。撞見她的目光,便連忙錯了開去。
自此,皇帝每隔幾天就要來看書。勤的時候每天都要來,就算偶爾不來,可是隔不過三天便又必定來了。
這消息她自不願張揚,卻還是被風長了腿腳,傳到了太皇太後和宸妃邵氏那裏去。
---題外話---【下一更周一哈~】
</br>
睜開眼,是那個小宮女俏皮地往他掌心滴蠟油;閉上眼,還是尹蘭生眼裏麵上都光芒閃閃的模樣。
他想,他這麽放不下的緣故,是因為他不明白她為什麽不怕他吧?
聰慧美麗的女孩子,他並非沒見過。比如月月,比如從前的蘭伴伴。可是她們跟尹蘭生都不同。她們在他麵前都謹守宮規,時時刻刻都將他當做是皇上;反倒尹蘭生冰雪聰明,猜到了他是皇上,也還並無緊張。
便是她給了他答案,他也還是覺得說不通啊峻。
更何況她隻是一個來自藩屬國的貢女,在大明半點根基都沒有,憑什麽就一點都不怕?
少年皇帝哪裏明白,固倫對他的不怕自然是有緣故的鯽。
固倫是建文血脈,本該是這大明天下最尊貴的公主。縱然司夜染和蘭芽都沒有將她真實的血統告知,隻想讓她像個普通的女孩兒一樣自由自在地長大,可是那份骨子裏天成的尊貴卻是抹殺不掉的。
更何況固倫從小在李朝的王宮裏長大,見慣了那些宮廷禮儀。李隆雖然在風傳裏是個壞脾氣的少年君王,可是對她從小到大都是對她極盡嗬護。在景福宮裏,李隆將她當做唯一能相依為命的人,所以也讓她早早就明白什麽是佯作兇怒背後的細細柔情。
還有就是藏花啊。那樣的人親手帶大的孩子,又會將什麽放在眼裏。
弘治皇帝這麽百思不得其解了幾天,終於到第七天,忍不住了。
身為皇帝,這個世上怎麽可以還有他想不明白的事情?所以他要見她,隻有見了她才能找見答案。
就算她幾次三番明裏暗裏地說,不希望他再微服駕臨內書庫,可是他卻還是要去。
總歸他是皇上,他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憑什麽聽她一個小宮女的呀?
若是她說了不讓他去,他就真的不去了……那他又算什麽了?
於是他便急匆匆地去了,一路上竟然恨不能是小跑的。大步翻飛進了內書庫的大門,長安都跑得險些岔了氣兒。
終於進了內書庫大門,他反倒放慢了腳步下來,仿佛閑庭信步,端著架子邁著方步往裏走。長安卻破壞了氣氛,一路走一路怪聲兒地抽著氣,叫他心下這個氣餒。
提醒自己下迴再來換個人跟著,可不帶著長安這個慣會攪局的了。
長安其實也委屈,也不是自己願意出那怪聲的,隻是岔氣兒了,大口吸氣兒的時候,空氣進了嗓子眼兒,就跟拉風匣似的,就自己變成那個動靜了,怎麽都控製不住擇天記。
他這一頓抽氣兒沒白抽,固倫從屋裏聽見了,忙出來張望,這才見少年皇帝一臉清傲了立在廊下。
明明都來了,還不肯上階來;可是既然不直接進來,卻還不走。
堂堂皇帝陛下,時間哪兒有這麽清閑的?
固倫便趕緊過來見禮,福身而下,還沒等跪倒呢,皇帝便已極快地說了:「免了吧。」
那音調,帶著三分的傲然,三分的不耐煩,三分的閑散,卻終究還是有一分的——巴望。
巴望她怎麽著?
固倫還沒等想明白,卻還是先被長安給吸引過去了,趕緊跟皇帝稟告了一聲兒,然後進屋去倒了杯茶端出來,遞給長安。
長安心下感念,卻也不敢喝,用眼角瞟著皇帝。
果然,他的小祖宗又不高興了,抿著唇角,卻壓著脾氣嗤了聲:「她給你倒的,殷殷的心意,你何必不喝?」
長安趕緊都灌到嘴裏去了,然後就嗆著了。兩手捂住嘴,憋得幾乎要死了。
固倫忍不住瞟了皇帝一眼:「聖上開恩,別嚇著安公公了。」
皇帝仰天翻了個白眼兒:「咳吧。咳呀!朕何時不叫你咳了?」
固倫滿腔的無奈,便想起從前與李隆相處的道行,上前朝皇帝福身。
「不知安公公帶沒帶皇上隨身的茶具?」
皇帝淡淡瞟了她一眼:「沒有。來的急了,顧不上。」
一不小心,就說了實話。
固倫左右瞧瞧,上前低聲問:「奴婢要是給皇上用了奴婢們用的粗瓷茶杯,會不會被問罪?」
皇帝這才心下隱約一甜,故意繼續端著,哼了一聲兒:「朕不治你的罪,還誰敢?」
「那就好了。」固倫笑眯眯迴身進屋,拿著自己的茶杯。卻還是猶豫了下,放迴去。
等她再出來,卻是端著一節竹筒。
竹節有底兒,截口磨平了,能當茶杯用。還是個雅器。
她見爹給娘做過。每逢不知何處寄來竹葉青茶的時候,爹就去斬竹子,親手給娘做,然後娘捧著爹親手做的竹筒茶杯喝竹葉青茶,就會在後院的竹林裏坐良久。
就連她想去問問怎麽迴事,爹卻拎著她,不叫她去打攪娘。
固倫便笑:「皇上用這個吧。全新的,皇上別嫌棄
。」
倒了茶捧給皇帝,皇帝進屋揀了個椅子坐了,聞著那竹子自然的清香,竹香和茶香相得益彰,倒也叫他更覺著歡喜。氣兒便順了下來,也不說話,一口一口地喝茶。目光隻仿佛若有似無地才從固倫麵上滑過,然後配殿廊下還一聲一聲傳來長安沒完沒了的咳嗽聲。
叫他心下離奇地覺得寧靜,歡欣。
喝完了整杯茶,他才緩緩說:「這是朕的內書庫,朕想來就來。」
這麽沒頭沒腦的一句,叫固倫愣了一下,隨即才明白這是說什麽呢。她隻能陪著笑:「皇上說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天火大道全文閱讀。」
皇帝瞄了她一眼,又不動聲色地道:「朕身為天子,每日都要讀書。這內書庫是朕的藏書所在,所以朕隻是來看書的。」
固倫又揚了揚眉,便也認真點頭:「聖上勤於攻讀,奴婢等有目共睹。」
他想說的話都說了,她也都是順著他說的,可是……皇帝卻覺得心裏堵得慌,不知怎地就惱了。
他將空了的竹筒杯子墩在桌上:「誰要你阿諛朕?!」
固倫嚇了一跳。這可真是伴君如伴虎,她今兒這麽順從了也不行,反倒更惹他小爺生氣了?
固倫知道這時候要是跟他較真兒,那才真傻呢,於是用了對付李隆的法子:轉移話題。
她便提著裙子,翩然一禮,堆了一臉的笑,說:「皇上聽,安公公不咳了。」
皇帝這才留意,果然不咳了。
長安也聽見了,心說:可不是不咳了,都給嚇迴去了!
固倫再歪頭瞧著皇帝:「皇上,那竹筒當杯子好不好?隻是可惜迴頭就得毀了,不能叫人知道皇上用了。」
皇帝挑眉睨著她:「誰說就得毀了,迴頭朕帶走就是。」說著舉目去找長安:「袖著!」
長安趕緊顛顛兒地跑上來,連殘茶一塊兒都袖到袖子裏頭去。
固倫這才笑了:「啟稟聖上,奴婢說實話,剛剛聖上天威是當真將奴婢嚇了一大跳。真的,差點跳起來。皇上可息怒了?不然奴婢給皇上磕頭請罪吧。」
皇帝掀了掀唇:「算了。朕何必跟你一個小小宮女一般見識!」
固倫含笑跪倒:「謝主隆恩。」
茶也喝完了,話也說了這麽一籮筐了,她心下悄悄兒地想:接下來該幹什麽了?
難道就這麽陪堂堂大明皇帝陛下鬥嘴玩兒?
固倫便問:「不知聖上有何示下?」
皇帝瞪她:「又攆朕?」
固倫連忙擺手:「皇上贖罪,奴婢豈敢。這是皇上的內書庫,皇上說來就來。隻是奴婢還有差事沒辦完呢,皇上可否讓奴婢去了?」
「什麽差事?」皇帝瞪她。
「整飭藏書啊。」固倫一指這滿山滿穀的藏書。每天都要拂拭塵埃,還要檢查有無蠹蟲,還要看是否有線裝鬆脫……每天這麽檢查一遍,搬來搬去也都是力氣活兒。
「那你忙你的,朕自管看自己的書。不叫你時,你也不用應對朕。」皇帝說著自行起身,隨便從書架上取下一卷書來,擱在桌上翻看著。
固倫也隻要依了,施禮告退,然後逕自去忙。
隻是……也許是誤會了吧,時常在忙到一段,抬手擦汗時,瞧見皇帝的目光若有似無地落過來。撞見她的目光,便連忙錯了開去。
自此,皇帝每隔幾天就要來看書。勤的時候每天都要來,就算偶爾不來,可是隔不過三天便又必定來了。
這消息她自不願張揚,卻還是被風長了腿腳,傳到了太皇太後和宸妃邵氏那裏去。
---題外話---【下一更周一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