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厚給蘭芽送來消息,說朱佑樘近日在幹清宮陪皇上一起用膳的時候,開始有意無意總是提到他娘。
蘭芽聽了便是呆坐半晌。她知道吉祥又是按捺不住了,又想用三殿下的口來勾著皇上去看她。
蘭芽心下都忍不住問自己:吉祥為什麽不能等?
吉祥縱然絕望,可是孩子好歹還在自己身邊;而她嶽蘭芽,長長的三年多啊,從孩子半歲開始就再沒見過他們。她每一日也如同在水火裏蒸煮,夜夜難以安眠,一閉眼總是大人和兩個孩子的模樣……這麽難,她都在咬牙忍著,為什麽吉祥就等不了?
事到如今,她對吉祥已是徹底失望,唯希望三殿下不要受到他娘的連累詢。
皇上是什麽人,豈能看不懂那孩子說這話是什麽緣故?倘若皇上因此也厭煩了三殿下,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雙寶也不由得悄然對蘭芽說:「奴婢到時想起來漢武帝對待鉤弋夫人的法子:留子去母……咱們皇上未必做不出當年漢武帝的事情來。霰」
蘭芽也隻能嘆一口氣:「希望不會如此吧。」
若在那一對母子之間做出選擇,她也會選了孩子,棄了吉祥。
.
一晃中秋,李朝遣使來進貢。
蘭芽早已得了消息,知道李朝名義上是進貢,實則是來探查大明朝廷對於李朝的態度。
一聽是李朝來了消息,雙寶也有些激動,忍不住蘭芽走到哪兒便跟到哪兒。蘭芽明白這是雙寶也想念固倫了,卻在宮裏沒人可說。
蘭芽便悄然嘆了口氣,遙遙望著院子裏的一雙小兒女:唐寅和月月。
月月終究是嶽家的孩子,繼承了嶽如期和蘭芽的丹青天分,而雙寶的侄兒唐寅也是天生靈童,尤其在畫技之上天分極高。
又兼之唐寅的名字是大人給取的,蘭芽便對這孩子格外生出一分感情來,於是時常叫雙寶接唐寅進靈濟宮來,叫跟月月一起念書學畫。她有時候還親自指點這兩個孩子。
說來也是巧,月月最善工筆花鳥,如嶽如期一樣;而這個唐寅卻最善畫美人,倒是跟蘭芽最投脾氣。而這兩個孩子一個畫花鳥、一個畫美人,又恰好是珠聯璧合,共成畫卷。
而遠處,王瑾的兒子王玉君含笑而立,伺候著這一對小兒女。他從小在草原,寫字也受過蘭芽的指點,他爹死後,他便跟在蘭芽身邊,這些年也沒斷了練字。於是三個孩子因書畫而結緣,天真無邪相伴長大,看得蘭芽又是歡喜,又是憂傷。
……隻可惜,眼前所見的不是自己的那一雙兒女啊。每每當光影變幻,便忍不住將唐寅和月月看成是自己的狼月和固倫。
.
雙寶也明白公子嘆氣的緣故,便設法引開話題:「奴婢聽說李朝宮廷鬧騰得也是熱鬧,倒是絲毫不比咱們大明後宮的程度遜色。」
「哦?」蘭芽不由得眯起眼睛:「可是與那尹昌年有關?」
當年一見,便覺得那當時年幼的尹昌年不安定;隻是當年她年幼,不過十四歲,尚且攪不起什麽大的波瀾來;而如今三年多過來,想那尹昌年已然十七、八歲,是能辦事的時候了。
「公子英明。」雙寶也是嘆息一聲:「李朝廢了中殿尹氏,扶了尹昌年為王妃。」
蘭芽不由得一怔。那出身貧家,無依無靠的王妃終於還是被廢了。
蘭芽也有些感傷,垂下頭去:「那燕山君呢?沒有了母親的倚仗,可受了牽連?」
雙寶凝視著蘭芽:「所以李朝才會在中秋特地遣使來進貢,就是想探知咱們朝廷的心意。」
蘭芽心下便豁然開朗了。
「我懂了,若論嫡庶長幼,燕山君都該是當仁不讓的王世子。可是現下李朝也是尚未冊立世子。而身為新王妃的尹昌年未免希望將來能由自己的兒子冊立為王世子。可是此事終歸還是要看咱們朝廷的意思,所以這便遣使來朝。」
「正是。」
正說著話,卻是初禮從外頭進來,向蘭芽稟報:「公子,有李朝先遣使節前來求見。」
蘭芽凝著初禮,清淡一笑:「李朝的人來見本公子做什麽?去迴了他們,就說本公子不在宮裏,外出辦事了。叫他們有事直接去聯繫禮部。本公子的靈濟宮和西廠不管這些來使的事。」
初禮垂下頭去,輕聲一笑:「公子不必緊張,實則這也都是李朝的慣例。因咱們大明每年派去李朝接納貢品的都是內官,所以他們每次派人來也都要先見見咱們大明二十四衙門的公公們。」
蘭芽依舊並不熱絡:「初禮,這些繁文縟節你都比本公子更熟稔,不如你就替本公子見見吧。」
初禮卻急忙推辭:「公子有所不知,這迴來的人不宜奴儕替公子見。」
蘭芽這才微微皺了皺眉:「來的是什麽人啊?」
「不瞞公子,來的實則是李朝仁粹大妃的家人,說是有家族私事前來求見公子。」
蘭芽便眯了眯眼,望
了雙寶一眼。
雙寶便忙道:「許是公子當年在遼東的時候,因安撫女真各部威名大振,於是連李朝宮廷也聽說了公子吧。畢竟李朝跟女真之間還有那麽些年的恩怨,於是對公子的威儀極為敏.感。」
蘭芽便也勉為其難地點了點頭:「既然是李朝外戚,那本公子倒是不能怠慢。就見見吧。隻是此事難免被外人聽見了有所非議,便也隻可咱們三人知曉,你們兩個出去了可別亂說。」
初禮和雙寶都行禮:「公子放心。」
.
原本是不很待見的李朝外戚,蘭芽便先叫初禮出去給引到半月溪去,外加茶點先招唿著。等初禮走了,蘭芽便莫名地緊張了起來,一個勁兒問雙寶:「你說,我穿哪件袍子最好看?」
雙寶傻了,上下打量蘭芽:「公子……這是怎麽話說的?」
蘭芽伸手緊緊按住心口,小心抑製著心跳:「你別管,就挑最花哨、最鮮艷的給我揀幾身來。還有,從前藏花收的那麽些胭脂水粉什麽的,你也揀好的給我弄幾樣來。」
雙寶愣愣看蘭芽,心說興許是公子想故意在外客麵前扮當權的公公的模樣?便也隻好嘀咕著下去預備著了。
蘭芽則趕緊奔進內室,將臥榻都掀起來,在下層的暗格子裏頭翻找出好些新鮮有趣的玩意兒來:瓷貓、絲絹攢成的小耗子、女孩兒家鬥花鬥草用的絲絹攢成的四時花草,甚至還有女真的女孩兒們玩兒的嘎拉哈……
林林總總,她都是見了就悄悄收存起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派上用場,不過總歸收攏那些物件兒的時候心下是無比歡喜的……今兒便一股腦都掏了出來。
想了又想,找了一個又一個盒子來裝著比量著,都嫌棄那些盒子不夠精美……可是最後還是都作罷了,棄了那些本來已經精美絕倫的盒子,隻找了一條自己尋常最貼身的帕子出來。
帕子都舊了,有些褪色,花樣兒也不齊整了,可是她就用這個帕子將那些玩意兒都包了起來。看似簡單,甚至粗陋,卻叫她最終滿意地露出微笑。
.
收拾停當,她怔怔立在鏡前。
雙寶都有些受不了地退後幾步。
他都從來沒見過公子身上這麽花哨的……隱約瞧過去,簡直跟恢復了女兒身似的。
雖則宮裏從前有二爺那麽個不是女人勝似女人的給比較著,倒也不顯得公子突兀……可是公子人如其名,從來都是喜歡淡雅的,今兒這裝扮,真是讓他有些擔心公子是不是病了。
臨出門兒,雙寶還不放心地問一句:「公子當真打算這麽一身兒去見人家李朝來人?」
蘭芽哼了一聲:「你也帶唐寅、雙寶和君玉他們去拾掇拾掇。稍後帶他們一起去玩兒。」
雙寶有點懵:「……月月小姐倒也罷了,可是難道奴婢的侄兒也要跟著公子去見李朝貴客?奴婢不敢!」
蘭芽隻能嘆了口氣:「叫你去你就去,趕緊著!」
攆走了雙寶,蘭芽吩咐將煮雪叫來。
煮雪一聽也拒絕:「得了,見李朝的來使,你讓我跟著去做什麽?別告訴我你要我冒充你相好的。」
若是擱在往常,蘭芽會豪氣大笑。今兒卻抿了嘴兒,笑得羞澀:「……今兒來的人,你必定得見見。」
-
【今天一更,明天見~】
</br>
蘭芽聽了便是呆坐半晌。她知道吉祥又是按捺不住了,又想用三殿下的口來勾著皇上去看她。
蘭芽心下都忍不住問自己:吉祥為什麽不能等?
吉祥縱然絕望,可是孩子好歹還在自己身邊;而她嶽蘭芽,長長的三年多啊,從孩子半歲開始就再沒見過他們。她每一日也如同在水火裏蒸煮,夜夜難以安眠,一閉眼總是大人和兩個孩子的模樣……這麽難,她都在咬牙忍著,為什麽吉祥就等不了?
事到如今,她對吉祥已是徹底失望,唯希望三殿下不要受到他娘的連累詢。
皇上是什麽人,豈能看不懂那孩子說這話是什麽緣故?倘若皇上因此也厭煩了三殿下,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雙寶也不由得悄然對蘭芽說:「奴婢到時想起來漢武帝對待鉤弋夫人的法子:留子去母……咱們皇上未必做不出當年漢武帝的事情來。霰」
蘭芽也隻能嘆一口氣:「希望不會如此吧。」
若在那一對母子之間做出選擇,她也會選了孩子,棄了吉祥。
.
一晃中秋,李朝遣使來進貢。
蘭芽早已得了消息,知道李朝名義上是進貢,實則是來探查大明朝廷對於李朝的態度。
一聽是李朝來了消息,雙寶也有些激動,忍不住蘭芽走到哪兒便跟到哪兒。蘭芽明白這是雙寶也想念固倫了,卻在宮裏沒人可說。
蘭芽便悄然嘆了口氣,遙遙望著院子裏的一雙小兒女:唐寅和月月。
月月終究是嶽家的孩子,繼承了嶽如期和蘭芽的丹青天分,而雙寶的侄兒唐寅也是天生靈童,尤其在畫技之上天分極高。
又兼之唐寅的名字是大人給取的,蘭芽便對這孩子格外生出一分感情來,於是時常叫雙寶接唐寅進靈濟宮來,叫跟月月一起念書學畫。她有時候還親自指點這兩個孩子。
說來也是巧,月月最善工筆花鳥,如嶽如期一樣;而這個唐寅卻最善畫美人,倒是跟蘭芽最投脾氣。而這兩個孩子一個畫花鳥、一個畫美人,又恰好是珠聯璧合,共成畫卷。
而遠處,王瑾的兒子王玉君含笑而立,伺候著這一對小兒女。他從小在草原,寫字也受過蘭芽的指點,他爹死後,他便跟在蘭芽身邊,這些年也沒斷了練字。於是三個孩子因書畫而結緣,天真無邪相伴長大,看得蘭芽又是歡喜,又是憂傷。
……隻可惜,眼前所見的不是自己的那一雙兒女啊。每每當光影變幻,便忍不住將唐寅和月月看成是自己的狼月和固倫。
.
雙寶也明白公子嘆氣的緣故,便設法引開話題:「奴婢聽說李朝宮廷鬧騰得也是熱鬧,倒是絲毫不比咱們大明後宮的程度遜色。」
「哦?」蘭芽不由得眯起眼睛:「可是與那尹昌年有關?」
當年一見,便覺得那當時年幼的尹昌年不安定;隻是當年她年幼,不過十四歲,尚且攪不起什麽大的波瀾來;而如今三年多過來,想那尹昌年已然十七、八歲,是能辦事的時候了。
「公子英明。」雙寶也是嘆息一聲:「李朝廢了中殿尹氏,扶了尹昌年為王妃。」
蘭芽不由得一怔。那出身貧家,無依無靠的王妃終於還是被廢了。
蘭芽也有些感傷,垂下頭去:「那燕山君呢?沒有了母親的倚仗,可受了牽連?」
雙寶凝視著蘭芽:「所以李朝才會在中秋特地遣使來進貢,就是想探知咱們朝廷的心意。」
蘭芽心下便豁然開朗了。
「我懂了,若論嫡庶長幼,燕山君都該是當仁不讓的王世子。可是現下李朝也是尚未冊立世子。而身為新王妃的尹昌年未免希望將來能由自己的兒子冊立為王世子。可是此事終歸還是要看咱們朝廷的意思,所以這便遣使來朝。」
「正是。」
正說著話,卻是初禮從外頭進來,向蘭芽稟報:「公子,有李朝先遣使節前來求見。」
蘭芽凝著初禮,清淡一笑:「李朝的人來見本公子做什麽?去迴了他們,就說本公子不在宮裏,外出辦事了。叫他們有事直接去聯繫禮部。本公子的靈濟宮和西廠不管這些來使的事。」
初禮垂下頭去,輕聲一笑:「公子不必緊張,實則這也都是李朝的慣例。因咱們大明每年派去李朝接納貢品的都是內官,所以他們每次派人來也都要先見見咱們大明二十四衙門的公公們。」
蘭芽依舊並不熱絡:「初禮,這些繁文縟節你都比本公子更熟稔,不如你就替本公子見見吧。」
初禮卻急忙推辭:「公子有所不知,這迴來的人不宜奴儕替公子見。」
蘭芽這才微微皺了皺眉:「來的是什麽人啊?」
「不瞞公子,來的實則是李朝仁粹大妃的家人,說是有家族私事前來求見公子。」
蘭芽便眯了眯眼,望
了雙寶一眼。
雙寶便忙道:「許是公子當年在遼東的時候,因安撫女真各部威名大振,於是連李朝宮廷也聽說了公子吧。畢竟李朝跟女真之間還有那麽些年的恩怨,於是對公子的威儀極為敏.感。」
蘭芽便也勉為其難地點了點頭:「既然是李朝外戚,那本公子倒是不能怠慢。就見見吧。隻是此事難免被外人聽見了有所非議,便也隻可咱們三人知曉,你們兩個出去了可別亂說。」
初禮和雙寶都行禮:「公子放心。」
.
原本是不很待見的李朝外戚,蘭芽便先叫初禮出去給引到半月溪去,外加茶點先招唿著。等初禮走了,蘭芽便莫名地緊張了起來,一個勁兒問雙寶:「你說,我穿哪件袍子最好看?」
雙寶傻了,上下打量蘭芽:「公子……這是怎麽話說的?」
蘭芽伸手緊緊按住心口,小心抑製著心跳:「你別管,就挑最花哨、最鮮艷的給我揀幾身來。還有,從前藏花收的那麽些胭脂水粉什麽的,你也揀好的給我弄幾樣來。」
雙寶愣愣看蘭芽,心說興許是公子想故意在外客麵前扮當權的公公的模樣?便也隻好嘀咕著下去預備著了。
蘭芽則趕緊奔進內室,將臥榻都掀起來,在下層的暗格子裏頭翻找出好些新鮮有趣的玩意兒來:瓷貓、絲絹攢成的小耗子、女孩兒家鬥花鬥草用的絲絹攢成的四時花草,甚至還有女真的女孩兒們玩兒的嘎拉哈……
林林總總,她都是見了就悄悄收存起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派上用場,不過總歸收攏那些物件兒的時候心下是無比歡喜的……今兒便一股腦都掏了出來。
想了又想,找了一個又一個盒子來裝著比量著,都嫌棄那些盒子不夠精美……可是最後還是都作罷了,棄了那些本來已經精美絕倫的盒子,隻找了一條自己尋常最貼身的帕子出來。
帕子都舊了,有些褪色,花樣兒也不齊整了,可是她就用這個帕子將那些玩意兒都包了起來。看似簡單,甚至粗陋,卻叫她最終滿意地露出微笑。
.
收拾停當,她怔怔立在鏡前。
雙寶都有些受不了地退後幾步。
他都從來沒見過公子身上這麽花哨的……隱約瞧過去,簡直跟恢復了女兒身似的。
雖則宮裏從前有二爺那麽個不是女人勝似女人的給比較著,倒也不顯得公子突兀……可是公子人如其名,從來都是喜歡淡雅的,今兒這裝扮,真是讓他有些擔心公子是不是病了。
臨出門兒,雙寶還不放心地問一句:「公子當真打算這麽一身兒去見人家李朝來人?」
蘭芽哼了一聲:「你也帶唐寅、雙寶和君玉他們去拾掇拾掇。稍後帶他們一起去玩兒。」
雙寶有點懵:「……月月小姐倒也罷了,可是難道奴婢的侄兒也要跟著公子去見李朝貴客?奴婢不敢!」
蘭芽隻能嘆了口氣:「叫你去你就去,趕緊著!」
攆走了雙寶,蘭芽吩咐將煮雪叫來。
煮雪一聽也拒絕:「得了,見李朝的來使,你讓我跟著去做什麽?別告訴我你要我冒充你相好的。」
若是擱在往常,蘭芽會豪氣大笑。今兒卻抿了嘴兒,笑得羞澀:「……今兒來的人,你必定得見見。」
-
【今天一更,明天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