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心裏疑惑,可臉上卻是一笑置之:“或許是我記錯了,也可能是烏衣庵。”


    玲瓏又像是想起什麽:“說起在家做修士,我還真要請師太賜部佛經迴去供奉。”


    說著,她有意無意又端起茶盞,手腕上那串紅珊瑚佛珠便露了出來。


    普慈的眼睛果然就被這串佛珠吸引了,她忽然想起去年時京城的傳聞。


    “請恕貧尼眼拙,睿王妃這串佛珠可是誌覺大師所贈之物?”


    玲瓏微微頜首:“師太好眼力。這正是南林大師開光的,由誌覺大師所贈的那串佛珠。”


    普慈看玲瓏的目光便又謙恭了幾分,原來她就是被誌覺大師當場批命的那位金家小姐。


    這位普慈師太也是舌燦蓮花,玲瓏聽她又是一通盛讚,便又像是想到一件事:“說起來我幼時曾經聽一位女先生講課,可惜後來我去了江蘇,那位女先生也不知去向,去年聽說她與佛有緣,也在家裏做了居士。她姓尤,閏名吟秋,識文斷字,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若是與貴庵有緣,師太他日見到,請代為轉告,邀她進府一敘。”


    普慈師太含笑道:“您說的這位尤居士,還真與貧尼有緣,說起來,她在小庵裏供奉多年,去年又求貧尼收她做了俗家弟子。”


    玲瓏微笑,尤吟秋先前每年給水月庵二百兩香火錢,想來是去年又出了大頭,你這才收她做了俗家弟子。


    她又驚又喜,對杏雨道:“既然尤娘子也在這裏記名,那真是有緣,杏雨。你才拿二百兩銀子,多添些香火錢。”


    普慈沒想到這位小王妃出手如此闊綽,果真是金家出身的。


    再接下來,便是更加殷勤。又帶著一位三十上下的普慧師太,親自陪著王妃觀賞庵中名勝古刻。


    水月庵座落在小風山上,鍾靈石秀,風景秀美。庵中有多處石刻。其中不乏難得一見的閏中聖手。比如以一手狂草著稱的錢夫人,她在世時是四品誥封,詩文筆墨自是鮮少流傳。能在此處見到她親提的碑文極是難得。


    那個叫普慧的尼姑也很會察言觀色,見玲瓏在碑文前佇立良久,便讓小尼姑將碑文拓了下來。


    這一路走下來,每看到有女子所留石刻。全都如此炮製。


    玲瓏失笑,有的字寫得還不如她呢。但既然人家一片好心,她也不便推辭。


    身為住持的普慈自是不能一直相陪,初次見麵如此殷勤,反倒會讓這位王妃看低了她。出家人講究的便是那種淡淡然的神秘感。普慈便讓普慧陪同。她推說庵裏還有瑣事先行離去。


    見她走了,玲瓏鬆了口氣,就問普慧一些關於佛法的事。普慧雖然年紀甚輕,卻也講得頭頭是道。玲瓏聽得不住點頭。


    她是不懂的。


    那普慧見睿王妃滿臉崇拜,心裏得意,說的話也更多了。


    玲瓏便問她:“我在庵裏供了三盞長明燈,我那女先生尤娘子想來也是供了燈吧,說起來她父母早亡,也是可憐。”


    普慧聽玲瓏提起一位尤娘子,便想起一人,問道:“您和尤娘子認識?”


    玲瓏道:“方才在雲房裏,普慈大師說起她有一位在家修行的俗家弟子,沒想到竟是我幼時的女先生,真是有緣。想來她也是給父母至親供奉長明燈吧。”


    普慧眉峰微動,嘴角翕翕,卻什麽都沒說。


    又走了一會兒,前麵有一處泉眼,泉水叮咚,有微微的白霧在泉眼上方凝結。


    “這是暖泉嗎?”玲瓏麵露喜色。


    “王妃猜得不錯,這就是暖泉,後山這裏泉眼極多,但暖泉卻是隻此一處。”


    玲瓏就讓紅繡紅綃去打水,可一時又無器具。好在常來此處觀泉的貴女極多,普慧使個眼色,就有小尼姑在旁邊的一間青磚小屋裏取來兩個瓦罐,這瓦罐還是簇新的,一看就是庵堂裏早就備下的,專為打水之用。


    接了兩罐泉水,玲瓏便指著不遠處的一間灰磚砌成的小院問道:“怎麽在那裏還有一處院子,可是庵裏的師父們住的?”


    那裏隻有兩三間房子,周圍青鬆環繞,有木魚聲和誦經聲傳來。


    普慧搖頭:“阿彌陀佛,王妃不知,那是往生堂。建在這裏,是圖個清靜,以免驚擾。”


    但凡有過世的親人,便會在寺院裏供奉往生牌位,讓自己的親人早聞佛法,早脫苦海,往生西方淨土。


    一般大的寺院裏都有往生堂,但尼姑庵裏卻甚是少見。原因是在庵堂裏立往生牌位,男子來拜祭甚是不便,大多都是供奉到寺院之內,而非庵堂。


    玲瓏就問道:“在這往生堂裏供奉的都是亡故女眷嗎?”很少聽說把男子牌位立到尼姑庵的。


    普慧的神情有些僵硬,像是不便說出口,可方才玲瓏稱重讚她的話還縈繞耳邊,像這往生堂的事,說說也無防,王妃掌管後宅,說不定也會來這裏供奉。


    她煞有介事地四下看看,低聲道:“王妃不知,我們水月庵的往生堂與別的寺院不同,供奉的都是夭折的小童。”


    玲瓏的明豔照人的臉蛋就有些發白,她小聲問道:“有那麽多沒能長大的小童要在這裏超度嗎?”


    普慧便道:“阿彌陀佛,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有的是夭折童子,還有的還是未成型的胎兒。唉,可這也有不同,這些小童未能成年,自是心含怨念,能在往生堂裏超度的,都是父母心存疼惜的,念的是往生咒,盼著他能早日投胎轉世,自是和那些以大法力鎮著的小鬼不同,雖然也要念經,卻是念的經文不同,不讓那些惡靈投胎轉世危害人間。”


    玲瓏的心砰砰直跳,她忽然明白,或許尤吟秋****夜夜念的經就是這一種。


    “那些被鎮著的惡靈也在這裏嗎?”她感到自己的聲音已經打顫了,強自鎮定下來,普慧倒是沒有起疑,別說是王妃這種嬌滴滴的小姑娘,這種事就是出家多年的小尼姑也是心有懼意。


    “沒在庵裏超度,都是在各自家裏供著。”


    果然如此。


    一一一一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玉良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姚穎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姚穎怡並收藏金玉良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