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叩首,哭靈,起身。”
“在跪,叩首......”
在一聲聲鍾磬聲,西安城中一片縞素,到處都是漂泊的白布,而現在而處於城中心的皇宮中,哭聲從一大早就沒有停過,一批批披麻戴孝的人,從早上開始,到現在,在儀官的指揮下,按照流程進行祭拜。這是為先皇崇禎皇帝所做的的祭奠大典,同時也是昭告天下的一種方式。
領頭的正是不到十五歲的太子朱慈烺,當然了,現在已經不是太子了,而是弘光皇帝,在三天前,就在這勤政殿中,眾多陝西官員一致擁戴下,朱慈烺繼承大明皇位,年號弘光。
跟在弘光皇帝身後的正是石磊,此時的石磊的身份已經不再是一個小縣令,而是太子太保,擎天侯,內閣大學生兼天下討逆大都督府都督,可以說在名義上,除了皇帝,他就是最大的,當然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沒有石磊的支持,弘光小皇帝在整個陝西根本就調動不了一個人,可那畢竟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而現在,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剛剛聽到這個任命的時候,就連石磊自己也嚇了一跳,原本,他以為憑借他的身份,最多也就是官升幾級,能夠做一個總兵或者布政使就已經不錯了,卻沒有想到,周皇後居然會給他這麽一份大禮,雖然有些意外,可對於現在的石磊來說,這正是最需要的,別的不說,整個陝西,石磊手握重兵,如果真的再有一個人官職比他高的話,那麽情況會非常嚴重,即使石磊願意,他手下的那些人能夠願意嗎?
“哎,終於完事了,這三天來,我估計將這輩子的頭都給磕完了,你說說,就一個跪拜,居然分為幾次,連哭都不讓人哭痛快了,你說說這不是找罪受嗎?”石磊一邊揉著有些發麻的膝蓋,一邊不斷的抱怨著說道。
“大人可千萬不要這麽說,要知道國之大事,唯祀與戎,而一國之君的祭奠大典更是重中之重,大人怎麽能夠因為一些辛勞而有所怨言呢,大人在我等麵前說說還行,如果真的被一些小人給聽進去了,那可就不好了,雖然大人不怕,可這對大人的清譽卻有損傷,另外,大人還做錯了一件事。”
說話的人叫穆乘風,今年三十多歲,乃是陝西之地一個名士,為人剛正不阿,曾經中過進士,卻因為看不慣官場的肮髒事情,一怒之下,憤而辭官,在家中讀書耕田,原本以為就此聊度一生的,卻沒有想到,天下大亂,陝西之地,先是亂匪不斷,而後居然被大順軍給占據,幸好,石磊的橫空出世,重新光複了陝西,驅趕了大順軍。
穆乘風雖然性格剛烈,對於大明朝廷卻異常忠誠,得到崇禎皇帝身死,北京城失陷後,隨即毛遂自薦,願意投效,因為穆乘風乃是陝西名士,當時就被負責招賢的童臣輔引薦給了石磊,而後在了解了他之後,石磊隨即向弘光皇帝推薦他為督察院,左都禦史一職,而穆乘風也非常完美的發揮了這個職務的作用,僅僅幾天時間裏麵,就對石磊勸諫了無數次,讓石磊哭笑不得,卻又不得不遵從。
“哦,不知道我還有何地方做錯了,還請穆大人不吝賜教,石某一定遵從。”聽到穆乘風的話,石磊不得不做出謙虛的樣子。
“石大人,大人既然已經身為朝廷命官,那麽在稱唿上就應該自稱本官,而不是我或者某人的胡亂稱唿,如此的話,不僅大人有失身份,連帶著朝廷也會顏麵盡失,以後還請大人千萬注意。”對於石磊,穆乘風還是非常感激的,雖然跟石磊接觸的不多,石磊也非常的年輕,可穆乘風對於石磊無論人品還是處世手段都非常佩服,除了他身上的一點小毛病之外,別的一切都好,所以,在穆乘風的心目中,石磊就是大明能否複興的關鍵,所以,隻要石磊一有問題,穆乘風就毫不留情的指出。
穆乘風的話一說出,除了石磊之外,屋中剩下的人,都禁不住的點頭稱是,對於這點,他們早就知道,可卻一直沒有說出來,在加上這也不算什麽大毛病,所以一直沒人說,沒想到,今天卻被穆乘風給說了出來。
而石磊此時卻有些哭笑不得,在稱唿上麵,石磊雖然來到這個世界許多年了,可思想上還是帶著一點後世的習慣,他並不希望向別的官員一樣,無論稱唿做派都要處處顯示高人一等的樣子,卻沒有想到,就這樣,居然做錯了,可無奈之下,石磊還是答應了。
“大人,現在新皇已經登基,而先皇的祭奠大典也已經結束,我們是不是應該將這個消息傳遞四方,也好讓更多人知道,否則的話,說不定會引來什麽不必要的變故。”童臣輔開口說道。
“不錯,確實應該如此,特別是江南地區,如果不及時通報消息,從而被有心人利用的話,將來就不好辦了,再說了,如此也能夠讓天下人知道,這大明還沒有滅絕,從而鼓舞天下人抗擊滿清韃子的鬥誌。”對於童臣輔的話,石磊是非常讚同的,在曆史上,南明為什麽會如此快速的就滅亡了,而不是像南宋一般,憑借長江,還能夠苟延殘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崇禎一死,北京城覆滅後,江南之地的各種勢力,紛紛為了自己的利益,東林黨,太監,軍閥,各方勢力,內鬥不斷,從而將明朝最後一絲元氣,耗損殆盡,弄得後來,真正抗清的主力,居然變成了大順軍或者大西軍的將領跟各地的義軍,如此情況,不說後無古人,最起碼是前無來者了。
所以,為了避免現在的大明再次出現這種情況,擁戴弘光皇帝登基,也是石磊的一個手段,最起碼從表麵上大明朝還能夠形成一統,別的不說,最起碼從道義上,他能夠占據製高點,哪怕各方勢力心中在對他不屑,可弘光皇帝畢竟是崇禎皇帝的親子,任何人都不會冒著天下之大不惟,來否認他的存在,有了道義,他才能慢慢的吸收那些效忠大明的人才,整合各方勢力,最後一舉驅除韃擄,光複中華。
................................
南京城,作為古都,南京城也算是有幾千年的建成曆史了,而到了大明朝,南京城再次成為天下的中心,雖然在永樂皇帝時期,將都城再次從南京遷移到了北京,可作為大明的第一個都城,南京城也繼續發揮著它的作用。
特別是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作為陪都的南京城更是成了天下矚目的中心,此時在南京城裏,一群高官大員們正在緊張的討論著大事。
自從得到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而崇禎皇帝自縊身死的消息後,南京城就陷入了混亂中,所有大員,各方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紛紛使用各種手段,企圖截取最大的好處。
其中以史可法,高宏圖,呂大器為代表的東林黨企圖號召天下英才,共聚一起,出兵北上,收服河山,為崇禎皇帝報仇,而以馬士英,阮大铖為首的太監一黨卻打算在行事為明之前,具江而守,以不變應萬變,而另一派卻是以魏國公徐毅為首的勳貴派,他們算是南京城的地主了,可惜,因為他們手中並無兵權,因此,隻是並沒有表態。
“史大人,現在情況未明,北方情況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有人說賊軍打破北京城後,已經占據了北方,正企圖發兵南下,而另外有消息說,關外滿清已經入關,並且打敗了李賊,現在北京城已經被韃子給占據了,現在這種情況,你說說我們怎麽能夠發兵北上,如果出現問題,從而導致大軍失敗的話,這豈不是徹底斷送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了嗎?”
說話的是阮大铖,說起阮大铖,這也算是明末一個有名的人物了,當然了,才能不錯,可惜名聲並不太好而已,阮大铖進士出身,先是依附東林黨,可惜在魏忠賢時期,九千歲一手遮天,阮大铖羨慕之下,就投靠到了九千歲的麾下,可惜卻沒有趕上好時候,很快九千歲被崇禎皇帝給收拾了,而阮大铖也被貶南京,做了一個混吃等死的平民百姓。
原本阮大铖以為,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卻沒有想到,李自成這麽一個驛卒居然非常逆天的打破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禎皇帝,更加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好友,當年同在魏忠賢手下混飯吃的太監高起潛居然帶領帶著大軍就在江南,而後得到高起潛的推擠,他投靠了馬士英。
聽到阮大铖的話,史可法臉上就是一皺眉,對於阮大铖,史可法心中是非常厭惡的,當年他的老師,左光鬥之所以被魏忠賢殺害,其中就有這個阮大铖的作用,可惜,心中雖然討厭他,史可法卻也知道他現在是馬士英身邊的紅人,如果貿然對付他的話,那他跟馬士英之間的關係就會破裂,從而就會耽誤了北伐大計,而那絕對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求收藏,求推薦
“在跪,叩首......”
在一聲聲鍾磬聲,西安城中一片縞素,到處都是漂泊的白布,而現在而處於城中心的皇宮中,哭聲從一大早就沒有停過,一批批披麻戴孝的人,從早上開始,到現在,在儀官的指揮下,按照流程進行祭拜。這是為先皇崇禎皇帝所做的的祭奠大典,同時也是昭告天下的一種方式。
領頭的正是不到十五歲的太子朱慈烺,當然了,現在已經不是太子了,而是弘光皇帝,在三天前,就在這勤政殿中,眾多陝西官員一致擁戴下,朱慈烺繼承大明皇位,年號弘光。
跟在弘光皇帝身後的正是石磊,此時的石磊的身份已經不再是一個小縣令,而是太子太保,擎天侯,內閣大學生兼天下討逆大都督府都督,可以說在名義上,除了皇帝,他就是最大的,當然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沒有石磊的支持,弘光小皇帝在整個陝西根本就調動不了一個人,可那畢竟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而現在,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剛剛聽到這個任命的時候,就連石磊自己也嚇了一跳,原本,他以為憑借他的身份,最多也就是官升幾級,能夠做一個總兵或者布政使就已經不錯了,卻沒有想到,周皇後居然會給他這麽一份大禮,雖然有些意外,可對於現在的石磊來說,這正是最需要的,別的不說,整個陝西,石磊手握重兵,如果真的再有一個人官職比他高的話,那麽情況會非常嚴重,即使石磊願意,他手下的那些人能夠願意嗎?
“哎,終於完事了,這三天來,我估計將這輩子的頭都給磕完了,你說說,就一個跪拜,居然分為幾次,連哭都不讓人哭痛快了,你說說這不是找罪受嗎?”石磊一邊揉著有些發麻的膝蓋,一邊不斷的抱怨著說道。
“大人可千萬不要這麽說,要知道國之大事,唯祀與戎,而一國之君的祭奠大典更是重中之重,大人怎麽能夠因為一些辛勞而有所怨言呢,大人在我等麵前說說還行,如果真的被一些小人給聽進去了,那可就不好了,雖然大人不怕,可這對大人的清譽卻有損傷,另外,大人還做錯了一件事。”
說話的人叫穆乘風,今年三十多歲,乃是陝西之地一個名士,為人剛正不阿,曾經中過進士,卻因為看不慣官場的肮髒事情,一怒之下,憤而辭官,在家中讀書耕田,原本以為就此聊度一生的,卻沒有想到,天下大亂,陝西之地,先是亂匪不斷,而後居然被大順軍給占據,幸好,石磊的橫空出世,重新光複了陝西,驅趕了大順軍。
穆乘風雖然性格剛烈,對於大明朝廷卻異常忠誠,得到崇禎皇帝身死,北京城失陷後,隨即毛遂自薦,願意投效,因為穆乘風乃是陝西名士,當時就被負責招賢的童臣輔引薦給了石磊,而後在了解了他之後,石磊隨即向弘光皇帝推薦他為督察院,左都禦史一職,而穆乘風也非常完美的發揮了這個職務的作用,僅僅幾天時間裏麵,就對石磊勸諫了無數次,讓石磊哭笑不得,卻又不得不遵從。
“哦,不知道我還有何地方做錯了,還請穆大人不吝賜教,石某一定遵從。”聽到穆乘風的話,石磊不得不做出謙虛的樣子。
“石大人,大人既然已經身為朝廷命官,那麽在稱唿上就應該自稱本官,而不是我或者某人的胡亂稱唿,如此的話,不僅大人有失身份,連帶著朝廷也會顏麵盡失,以後還請大人千萬注意。”對於石磊,穆乘風還是非常感激的,雖然跟石磊接觸的不多,石磊也非常的年輕,可穆乘風對於石磊無論人品還是處世手段都非常佩服,除了他身上的一點小毛病之外,別的一切都好,所以,在穆乘風的心目中,石磊就是大明能否複興的關鍵,所以,隻要石磊一有問題,穆乘風就毫不留情的指出。
穆乘風的話一說出,除了石磊之外,屋中剩下的人,都禁不住的點頭稱是,對於這點,他們早就知道,可卻一直沒有說出來,在加上這也不算什麽大毛病,所以一直沒人說,沒想到,今天卻被穆乘風給說了出來。
而石磊此時卻有些哭笑不得,在稱唿上麵,石磊雖然來到這個世界許多年了,可思想上還是帶著一點後世的習慣,他並不希望向別的官員一樣,無論稱唿做派都要處處顯示高人一等的樣子,卻沒有想到,就這樣,居然做錯了,可無奈之下,石磊還是答應了。
“大人,現在新皇已經登基,而先皇的祭奠大典也已經結束,我們是不是應該將這個消息傳遞四方,也好讓更多人知道,否則的話,說不定會引來什麽不必要的變故。”童臣輔開口說道。
“不錯,確實應該如此,特別是江南地區,如果不及時通報消息,從而被有心人利用的話,將來就不好辦了,再說了,如此也能夠讓天下人知道,這大明還沒有滅絕,從而鼓舞天下人抗擊滿清韃子的鬥誌。”對於童臣輔的話,石磊是非常讚同的,在曆史上,南明為什麽會如此快速的就滅亡了,而不是像南宋一般,憑借長江,還能夠苟延殘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崇禎一死,北京城覆滅後,江南之地的各種勢力,紛紛為了自己的利益,東林黨,太監,軍閥,各方勢力,內鬥不斷,從而將明朝最後一絲元氣,耗損殆盡,弄得後來,真正抗清的主力,居然變成了大順軍或者大西軍的將領跟各地的義軍,如此情況,不說後無古人,最起碼是前無來者了。
所以,為了避免現在的大明再次出現這種情況,擁戴弘光皇帝登基,也是石磊的一個手段,最起碼從表麵上大明朝還能夠形成一統,別的不說,最起碼從道義上,他能夠占據製高點,哪怕各方勢力心中在對他不屑,可弘光皇帝畢竟是崇禎皇帝的親子,任何人都不會冒著天下之大不惟,來否認他的存在,有了道義,他才能慢慢的吸收那些效忠大明的人才,整合各方勢力,最後一舉驅除韃擄,光複中華。
................................
南京城,作為古都,南京城也算是有幾千年的建成曆史了,而到了大明朝,南京城再次成為天下的中心,雖然在永樂皇帝時期,將都城再次從南京遷移到了北京,可作為大明的第一個都城,南京城也繼續發揮著它的作用。
特別是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作為陪都的南京城更是成了天下矚目的中心,此時在南京城裏,一群高官大員們正在緊張的討論著大事。
自從得到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而崇禎皇帝自縊身死的消息後,南京城就陷入了混亂中,所有大員,各方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紛紛使用各種手段,企圖截取最大的好處。
其中以史可法,高宏圖,呂大器為代表的東林黨企圖號召天下英才,共聚一起,出兵北上,收服河山,為崇禎皇帝報仇,而以馬士英,阮大铖為首的太監一黨卻打算在行事為明之前,具江而守,以不變應萬變,而另一派卻是以魏國公徐毅為首的勳貴派,他們算是南京城的地主了,可惜,因為他們手中並無兵權,因此,隻是並沒有表態。
“史大人,現在情況未明,北方情況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有人說賊軍打破北京城後,已經占據了北方,正企圖發兵南下,而另外有消息說,關外滿清已經入關,並且打敗了李賊,現在北京城已經被韃子給占據了,現在這種情況,你說說我們怎麽能夠發兵北上,如果出現問題,從而導致大軍失敗的話,這豈不是徹底斷送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了嗎?”
說話的是阮大铖,說起阮大铖,這也算是明末一個有名的人物了,當然了,才能不錯,可惜名聲並不太好而已,阮大铖進士出身,先是依附東林黨,可惜在魏忠賢時期,九千歲一手遮天,阮大铖羨慕之下,就投靠到了九千歲的麾下,可惜卻沒有趕上好時候,很快九千歲被崇禎皇帝給收拾了,而阮大铖也被貶南京,做了一個混吃等死的平民百姓。
原本阮大铖以為,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卻沒有想到,李自成這麽一個驛卒居然非常逆天的打破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禎皇帝,更加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好友,當年同在魏忠賢手下混飯吃的太監高起潛居然帶領帶著大軍就在江南,而後得到高起潛的推擠,他投靠了馬士英。
聽到阮大铖的話,史可法臉上就是一皺眉,對於阮大铖,史可法心中是非常厭惡的,當年他的老師,左光鬥之所以被魏忠賢殺害,其中就有這個阮大铖的作用,可惜,心中雖然討厭他,史可法卻也知道他現在是馬士英身邊的紅人,如果貿然對付他的話,那他跟馬士英之間的關係就會破裂,從而就會耽誤了北伐大計,而那絕對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