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六十二章始亂(二)


    建安二年八月初,發生了一件大事,天大的事……


    大漢天子劉協被大將軍相邀田獵,隨即遭逢亂黨,隕於彼處……


    大將軍曹操當即下令封鎖消息,可是人多嘴雜,如何封鎖得住?頓時許都朝野為之震蕩,流言頓起:大將軍曹孟德自持功高,欲取漢而代之!


    此留言一時間傳於各地,不管程昱如何阻攔,亦是徒勞無功……


    隨後,尚書令荀彧驚聞此事,氣血上湧,急忙至大將軍府,欲找其主公曹操前去詢問究竟時,卻被守衛在大將軍府外的士卒攔住,口中說道,“主公有令,不見任何人,大人且迴!”


    荀彧急怒攻心,當即昏厥於大將軍府外,府外士卒急忙送歸其府上。


    隨後,郭嘉、荀攸、程昱、滿寵等人一一前去大將軍府,然皆被大將軍府府外士卒擋迴。


    隨後眾人且去司徒江府時,卻得問江哲攜家外出遊玩,自今未歸……


    此後連續數日,均不曾見曹操出府理清謠言。


    太師楊彪亦聞此事,當即狐疑說道,“曹孟德斷然不會如此無智,想來是有人在後圖謀不軌!”


    其子楊修疑惑問道,“且問父親,我等當如何?”


    “自今日起,你且辭去刺史府差事,在府中好生研讀先賢之書,休要管外麵事!”老太尉當即喝道。


    楊修唯唯應下,大閉府門,謝絕來客,將朝中前來探問風向的官員盡數擋在門外。


    此外,朝中亦是名士,深知此事非他們所能管,於是一個個學著太師楊彪閉門謝客,靜觀許都動靜。


    天下龍隕,影響何等巨大?一時間傳遍天下,天下諸侯或是麵上憤然,或是心中暗喜,活是目瞪口呆,不一而足。


    建安二年八月十日,荊州刺史劉表當即便發檄文,稱曹操為國賊,聯合張繡,起兵十二萬,討伐曹操,與夏侯淵激戰數次,雙方均是勝敗。


    同日,江東孫策得聞天子斃命,心中亦是憤然,乃問計與其義弟周瑜。


    周瑜沉思半響,輕聲說道,“許都路途遙遠,乃曹孟德治下腹地,怕是難圖,不若兄長乃取徐州,一則借此擴充勢力,一則代漢討逆!”


    孫策聞言大喜,隨即點起八萬兵馬,遵周瑜為軍師,太史慈為先鋒,浩浩蕩蕩,一路殺向徐州。


    徐州刺史陳登亦聞天子隕落,隨即便知曉孫策起兵八萬而來,當下與其父陳珪商議。


    隻見陳珪搖頭一聲輕笑,淡淡說道,“如今為父已將家主之位傳承於你,日後陳家興旺也好,敗亡也好,你且自作打算,為父卻是不管!”


    陳登聞言深思片刻,斬釘截鐵說道,“孩兒欲助曹公!”


    “唔?”陳珪麵色一愣,愕然說道,“觀如今曹孟德行事,堪比舊日董叔穎,如今你也欲助之?”


    陳登搖搖頭,沉聲說道,“孩兒觀曹公,斷然不會如此行事,必是有小人在暗處圖謀,此乃其一!再者,孩兒實不欲與江師為敵……”


    望著陳登一臉戚然,陳珪搖頭歎息道,“如此,你便去想想如何退卻江東之兵吧,為父老了,至於陳家或是興旺、或是敗亡,你且獨自思量,去吧!”


    “父親且安心,江東之兵,在孩兒眼中,乃是小疾耳……孩兒告退!”陳登躬身而退。


    建安二年八月十二日,孫策兵犯廣陵,陳登乃請出陶應為助力,固守城池。


    時孫策攜太史慈、淩操、淩統、周泰等人猛攻廣陵,及過三日,寸功未建。


    周瑜當即設計,令太史慈入夜引一軍從旁迂迴而過,往徐州而去,然而此事卻叫陳登知曉,乃是欲引他來攔截,為此,周瑜乃派遣了淩操、周泰引三千精兵暗伏在後處。


    豈料陳登看破周瑜計謀,竟是不管太史慈兵馬,當即遣陶應引丹陽精兵三千,夜襲孫策大營。


    孫策自周瑜獻計,心中已是鬆懈,一時不察之間被丹陽兵殺入營中。


    而太史慈驚聞大營有難,急忙與淩操、周泰匯兵一處、前往救援時,卻被陳登引五千徐州精兵於半道伏擊。


    幸好陳登手下無甚猛將,見太史慈等人勇武異常,心中頗有些畏懼,見好便收,早早便鳴金歸城。


    是夜,江東兵馬折損乃多,而周瑜乃暗遣細作於廣陵,隨後乃知曉守衛的廣陵的正是徐州刺史陳登陳元龍,自此心中不敢小覷,以正道禦兵,徐徐而圖。


    為此,陳登卻是大感頭疼,乃派人日夜加急,前去許都求援。


    建安二年八月十二日,揚州刺史袁術亦發檄文,言天子已隕,自此不在朝拜許都!


    時間迴至建安二年八月十五日,也就是天子隕落、荀彧重病之後十日,兗州刺史、東郡郡守夏侯惇、陳留郡守曹仁,以及鄴城郡守曹洪,皆是日夜兼程趕到許都,欲拜見曹操。


    然而,就算是家族兄弟,此刻亦是被典韋、許褚二人攔在府外。


    “你等敢攔我?”夏侯惇當即大怒,被曹仁、曹洪死死拉住。


    對夏侯惇一抱拳,許褚麵有難色地說道,“將軍雖主公之親,乃是外將,末將不才,此刻乃主公護衛……主公有令,不見任何人!”說罷,與典韋一道擋在府門之處。


    “你!”夏侯惇氣結,揮袖而去,曹仁與曹洪對視一眼,亦是無奈而歸。


    時郭嘉坐鎮刺史府,得問夏侯惇等人來到許都,當即相召,詢問詳細。


    隻見曹仁搖搖頭,歎息說道,“我等亦是不得入府……”


    “報!”忽然府外一聲大喝,一名曹兵速速走入,叩地稟告道,“大人,豫州急報,荊州劉表起兵十萬,兵犯邊境!宛城張繡亦起兵兩萬,往潁川而去!”


    “什麽?”郭嘉驚聲坐起,急問道,“夏侯將軍、李通將軍何在?”


    “夏侯將軍已與劉表交鋒數次,李通將軍亦是從潁川出兵,抵禦宛城張繡……”


    “哼!”郭嘉皺皺眉一聲冷哼,正欲說話,卻愕然望見又有一曹兵從府外匆匆跑入。


    “大人,徐州急報:江東孫伯符起兵八萬,兵犯徐州!”


    “徐州刺史陳元龍呢?”郭嘉急切喝道。


    “刺史大人已帶軍前往廣陵,與江東軍交戰!”


    “唿……”郭嘉鬆了口氣,隨即疲憊說道,“你等且下去吧……”


    “諾!”那兩名傳令兵應命而退。


    “軍師……”見那兩名士卒退下,曹仁抱拳急色說道,“如今外有兵禍至,而主公卻是深居府內不出,如之奈何?”


    郭嘉亦是心中煩躁,在屋內踱了幾步,皺眉說道,“三位將軍且在此,容嘉再去拜見主公!”說罷,郭嘉疾步往大將軍府而去。


    然而,守衛在大將軍府的典韋與許褚亦是不放郭嘉入內。


    郭嘉急怒喝道,“事急矣,兩位將軍亦不放嘉入內?”


    與典韋對視一眼,許褚皺眉說道,“軍師其在此稍候,容我前去稟告!”


    “速去!”郭嘉喝道。


    “諾!”對郭嘉一抱拳,許褚疾步走入府內,估摸一炷香之後,他才迴來。


    “主公可是欲言見我?”見許褚迴來,郭嘉急忙問道。


    隻見許褚滿臉古怪,猶豫說道,“主公說,‘些許小事,爾等自去理會,勿要擾我興致’……”


    “什……什麽?”郭嘉為之愕然,隨即皺眉說道,“你等可說外有兵禍至?”


    “末將豈敢隱瞞?”許褚抱拳迴道,“末將乃是將軍師之言如數稟告主公的……”


    “如此主公亦不見我?”郭嘉哂笑一聲,隨即麵色一沉,正色說道,“容我親自去說!”說罷,郭嘉抬腳便要走去,卻被典韋與許褚。


    “主公已說不見,軍師莫要讓末將為難啊……”許褚一臉難色地說道。


    “你!”指著許褚與典韋,郭嘉也知非是二人與自己為難,當下歎了口氣,搖頭歸刺史府。


    見郭嘉歸來,曹仁急忙問道,“軍師,如何?”


    郭嘉黯然地搖搖頭,皺皺眉正欲說話,卻見荀攸扶著荀彧,從府外徐徐走入,隨即麵色一變,嬉笑說道,“文若,你不在家中休養,在此何為?豈是信不過嘉不成?”


    “奉孝豈還欲瞞我?”隻見荀彧一臉病態的紅潤,艱難說道,“豫州、徐州乃起兵戈,如此要事,你還欲蠻我?!”


    郭嘉望了一眼荀攸,荀攸有些無奈得說道,“叔父在家中心中不安,定是要來此處……方才正巧撞上前來傳令的將士……”


    “咳……”郭嘉有點尷尬,訕訕說道,“其實非是嘉欲瞞文若,乃是方才忘了……忘了……如今情勢危急,嘉豈會不用文若之智?”


    “咳咳,如此便好。”點點頭說了一句,荀彧咳嗽兩聲,臉上更顯疲憊。


    荀攸急忙說道,“叔父,可有大礙?不若歸府歇息……”


    “休要再說!”荀彧喝了一句,隨即推開荀攸攙扶,徑直走向主位坐下,望著眾人喝道,“許都可亂,百姓可亂,我等豈能亂!如今守義何在?”


    “攜家眷出城遊玩未歸……”郭嘉訕訕說道。


    “哼!荒唐!”荀彧重哼一聲,皺眉喝道,“去了何地?”


    望著荀彧責怪的眼神,郭嘉心中有些無奈:此事關嘉何事?


    “不知……”


    “……”荀彧啞口無言,搖搖頭望著曹仁、夏侯惇三人說道,“且煩勞三位召集眾將軍至此!”


    “諾!”曹仁、曹洪當即抱拳應命,扯著猶未消氣的夏侯惇走遠。


    望著三人走出府外,荀彧猶豫問道,“奉孝,主公……主公可曾會見你等?”


    “不曾,”提起此事,郭嘉心中亦有些迷惑,搖頭說道,“主公乃令許將軍傳令道,‘些許小事,爾等自去會理’……文若切莫誤會,我觀主公斷然不會如此……”


    “主公脾性,彧豈會不知?”荀彧搖搖頭,歎息說道,“然而,天下人卻是不知……我大漢,何以如此多災多難……”


    荀攸、郭嘉對視一眼,默然無語。


    兩個時辰之後,身在許都的將領已是全然到此,便是在城外軍營處的,亦是被曹仁遣人喚來。


    除去夏侯淵、李通在外抵禦劉表、張繡,典韋與許褚守衛在大將軍府,趙雲隨江哲外出未歸,其餘曹純、樂進、於禁、張遼、陳到、李典等人俱是到達,唯有曹昂如今且在曹府中,不得而出。


    望著眾人,因怕荀彧勞累,荀攸搶先說道,“諸位將軍,如今荊州劉表,宛城張繡出兵犯境,江東孫策亦是趁機出兵攻打徐州,而即便是如此光景,主公亦是不見我等,是故我等鬥膽,召集眾位將軍商議軍情!”說著,他將心中所知,如數說與在場諸位將軍。


    “竟有此事?”與眾將一樣,曹純一臉驚愕,當即說道,“如此緊急之事,主公為何……”說了半句,他卻是猛然醒悟,當即沉默不語。


    望了曹純一眼,郭嘉出言說道,“事急從權,當下唯有派兵前往潁川、廣陵……”


    “這……”與眾將對視一眼,於禁麵有難色,猶豫說道,“無主公之令,我等豈敢輕易調兵?”


    其餘眾將亦是沉默,無主公之令調兵,此罪可大可小……


    荀彧心知於禁乃有顧慮,起身說道,“望諸位將軍以大局……咳,大局為重,若是日後主公怪罪,彧願一人……咳咳,一人承擔!”


    “豈能叫尚書令大人承擔?”屋內眾將紛紛迴覆說道,但是心中,亦有些坎坷不安。


    荀彧淡淡一笑,搖頭說道,“乃是彧……咳,彧召喚諸位將軍,彧不擔此罪責,誰人可代?”


    “代什麽?”屋外忽然傳來一句疑惑的話語。


    “唔?”屋內眾人下意識地迴頭,卻望見江哲從屋外徐徐而入,身後自是跟著趙雲。


    “唔?你等……”望著屋內的眾將,江哲有些疑惑。


    “先生?”屋內眾將麵色大喜,紛紛抱拳喚道。


    “守義?”荀彧眼睛一亮,麵上亦露出幾分驚喜之色,上前幾步握住江哲的手,鄭重說道,“守義歸來,彧便放心了……”說著,他麵上血色漸漸退去,頓時昏厥。


    江哲著實吃了一驚,急忙扶住荀彧,驚聲喚道,“文若?文若?”


    荀攸急步上前,扶起荀彧,黯然歎道,“守義莫急,家叔乃是平日勞累,前幾日又受驚……咳,且容攸先將家叔送歸府中……”


    “……”望著荀彧慘白的麵色,江哲皺皺眉,點了點頭。


    荀攸當即便喚來府內士卒,扶著荀彧歸去了。


    江哲不是攜家眷出城去了麽?為何會在此處?


    原來,當初曹操邀天子協田獵,是故江哲稱病在家,暗暗攜帶家眷出城去了,一來嘛,前去拜祭一下秀兒的雙親,二來,江哲乃是喬裝去了一趟太原……


    太原,司徒公王允故鄉……


    當初洛陽之禍,王允族人皆遭殺戮,唯有居在太原不曾投奔王允的王氏旁支得以幸免,其中不乏義士前往洛陽收斂了王允遺體,迴葬於太原。


    時過兩年,見王允的墓如今已是是破損不堪,江哲心中不忍,乃雇人整頓一番,新立一墓碑。


    “大漢司徒王公子師之墓,侄兒江哲立於建安二年八月末。”對於王允,如今的江哲心有唯有感激,若是沒有王允,豈會有如今的江哲?


    望著墓碑上的這行字良久,江哲輕歎一聲,正欲說些什麽,忽然心中頓感,猛得起身望向許都方向,驚見許都一道黃光閃過,隨即便有一條幼龍騰空而起,在半空盤旋三圈,悲吼數聲,這才戀戀不舍、飛入雲霄而去。


    隨著幼龍的離去,許都黃光大作,估摸一刻之後,黃光迸散,化作無數條細線,往各處飛散……


    江哲驚得目瞪口呆,當即取出隨身龜甲仔細一算,算出的結論卻叫他更是愕然。


    大漢……止於此!


    心中懷疑許都乃有變故,江哲當即便啟程歸許都而來,日夜兼程,終於在事發後十餘日,趕到了許都……


    “奉孝,究竟是什麽迴事?”江哲疑惑地問郭嘉道。


    “這個……說來話長,”郭嘉猶豫一下,隨即便簡潔地將近日來的事,輕聲對江哲說了一遍。


    什麽?劉協死了?劉協真的死了?江哲雙目瞪大,著實吃了一驚。


    雖說按《奇門遁甲》算到此事,但是江哲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首先,曹操是絕對不會如此做的,別說天子在曹操眼皮底下隕落,就算是在他治下屬地,曹操亦是逃脫不了幹係!


    想來是有人在背後圖謀!這是江哲當初得出的結論,但是不管他怎麽算,亦不能算出究竟是何人所為。


    不過卦象上卻是顯示了另外一件事……


    望著眾人期待的眼神,江哲沉聲喝道,“文則、文謙、子和、子龍,你四人速速去城外營中點齊兵馬,以待明日,趕往救援!”


    “是,末將領命!”於禁、樂進、曹純三人抱拳應命,當即轉身疾步走出府去。


    望了一眼剩下的眾人,江哲皺皺眉,沉聲說道,“其餘人等,隨我去大將軍府!”


    “……是!”眾將相視一眼,麵麵相覷,而郭嘉,卻是微微一笑。


    片刻之際,眾人便來到了大將軍府之外,江哲皺眉望了一眼守衛在府門前的典韋、許褚,大步而入。


    “先生,”與典韋一道攔住江哲,許褚為難喚道,“先生……”


    還不待許褚說完,江哲低聲喝道,“讓開!”


    “……”許褚麵上有些尷尬,與典韋對視一眼,猶豫說道,“主公有令,不見任何人,先生莫要讓末將為難……”


    “讓開!”江哲重聲喝道。


    “先生……”許褚還欲說些什麽,忽然見江哲抬頭望向自己,眼神極為淩厲,許褚頓感壓力倍增,暗暗說道,此人雖是文人,竟有如此氣勢?


    遲疑一下,許褚一揮手,守衛在兩旁的曹兵猶豫著來到許褚身後,將府門堵死。


    用淩厲的眼神掃視麵前眾人,江哲深深吸了口氣,淡淡說道,“我再說一遍,讓開!”


    許褚皺皺眉,遲疑說道,“此乃末將職責所在,若是先生還不歸去,且贖末將無禮了……”


    “你敢!”江哲還不曾說話,夏侯惇大喝一句,抽劍上前怒喝道,“你倒是無禮看看!”


    隨著夏侯惇的挑頭,曹仁、曹洪、李典、張遼等將亦是上前一步,望著許褚麵色不善。


    “……”望著眾將,許褚心中苦笑一聲,正欲說話,忽見江哲徑直從自己與典韋中間走過,而見江哲走來,府門處的曹兵紛紛退開,沒有一人上前阻攔。


    此後,其餘將領亦是一個一個從兩人中間穿過,待他們走過之後,許褚對典韋苦笑道,“這位先生雖是文人,然氣勢不凡……唉,日後主公怪起,我等當如何辯解?”


    “辯解?”典韋憨憨一笑,搖頭說道,“方才我數次以目示意,仲康何其不明也,唯有此人,我等即便是放入,亦是無妨……”


    “原來如此……”許褚點頭會意。


    帶領著眾將,江哲徑直來到曹操書房,守衛此處的曹兵一見,皆是低頭見禮,亦無人上前阻攔,不過除卻江哲之外,其餘將領卻是在書房之外止步了,就連曹仁、夏侯惇、曹洪,亦是如此……


    大步跨入屋內,江哲正巧望見曹操舉著一壇酒望嘴裏灌去,而他身下,盡是酒壇碎片……


    “孟德安樂否?”


    曹操一愣,望了一眼江哲,起身大笑道,“操便知惡來、仲康攔不住守義!”


    “嘿,”江哲淡笑一聲,上前坐與曹操對麵,微笑說道,“孟德,你可知外麵已是鬧翻了天?”


    “操如何不知?”曹操冷笑一聲,隨後將手中酒壇擲與一旁,任它“砰”聲砸碎在地上,隨即從腳邊複取一壇酒開啟,將案上茶杯倒滿,推給江哲,歎息說道,“如今,操恐怕已是眾矢之的……”


    “孟德懼否?”端起茶杯飲了一口,江哲淡淡問道。


    “懼?哈哈!”曹操大笑三聲,沉聲喝道,“我曹孟德豈會心懼?就算與天下人為敵,操亦是無所畏懼!”


    “孟德好氣魄!”江哲由衷讚道。


    “守義?”曹操複雜的眼神凝視著江哲,隨即低頭猶豫說道,“你且去吧……”


    “去?哪裏去?”江哲下意識問道。


    曹操卻是對視江哲的眼神,歎息說道,“荊州劉表、宛城張繡,江東孫策,此三路已是出兵攻我,揚州袁術,素來與操不和,依操之見,不日亦會起兵伐我,如此便是四路兵馬……


    此外,馬壽成那廝為他人利用尚不自知,當日被操死命擊退,卻是揚言要點盡西涼兵馬,討伐於我,此乃第五路……


    北方袁本初,雖是操舊日至交,然事到如今,亦不可不防,若是他也起兵,便是第六路……


    試問,操區區三郡之地,如何擋得住?守義,你且離去吧,操不想害你……”


    “此六路兵馬,孟德懼否?”絲毫不理曹操的話,江哲又一次發問。


    “……”曹操抬起頭,與江哲對視良久,方才暢然笑道,“操,自是不懼!”


    “孟德果然好氣魄,”江哲撫掌一笑,隨即凝聲說道,“我等之一生,有所為,有所不為,孟德待哲乃厚,試問哲如何好丟下孟德不顧,潛遁苟且偷生?!”


    曹操為之動容,起身大聲說道,“如今操已與天下人為敵?守義亦願助我?”


    “自是如此!”江哲亦是起身,舉杯對曹操說道,“若是今日哲離去偷生,如何對得起哲名中‘義’字?”


    “守‘義’,守‘義’,妙妙!”曹操哈哈大笑,隨即對天大喝道,“若是天下與我曹孟德為敵,我曹孟德便與天下為敵!絕然不懼!”喝罷,他望了一眼江哲,心中暗暗說道:今後,即便操乃負天下,亦絕不負你!


    就在此刻,外麵亦是傳來一聲大喝,“如此,我等亦願隨主公與天下為敵!”


    江哲起身走向門邊,望見門外院中,眾將戰意濃濃,迴身對曹操笑道,“孟德,你且不是與天下為敵……”說著,他指了指門外。


    “守義所言大善!”曹操大笑著走向屋外,望著眾將喝道,“諸位,歸去點齊兵馬,與操同戰天下!”


    “喝!”眾將一聲高喝。


    與此同時,許都司馬朗府邸!


    時司馬朗正勃然大怒,嚴聲質問自己的弟弟司馬懿……


    “荒謬,荒謬!仲達,你敢再言此事與你毫無幹係?”


    “哦?”司馬懿一臉淡笑,嘻嘻然說道,“不知兄長指的是何事?”


    “何事?”露出一個極為古怪的表情,司馬朗用手指指天,低聲喝道,“仲達,你可知你犯下滔天大禍?”


    “兄長實在是誤會小弟了,”司馬懿雙手一攤,很隨然得說道,“小弟區區一文人,手無縛雞之力,如此又能做得什麽?”


    “又能做得什麽?”司馬朗冷笑一聲,凝神望了其弟良久,閉目悵然說道,“仲達,我乃你兄,你對為兄尚不實言?如此為之實叫為兄……唉……”


    “兄長莫要如此,”司馬懿皺皺眉,猶豫說道,“也罷,小弟自是無話不可說與兄長,竊不知兄長欲問何事?”


    “為兄不問他事,唯有一件事不得不問,”望著其弟司馬懿,司馬朗地低聲喝道,“陛下可是……可是被你害死?”


    “……”司馬懿聞言哂笑一聲,不置與否。


    “你!”司馬朗隻覺額頭頓涼,竟是被驚出一頭冷汗,眼神複雜,望著司馬懿麵色青白交加。


    “兄長莫不是要手刃小弟,為陛下報仇?”望著其兄司馬朗的麵色,司馬懿哂笑道。


    “……陛下對為兄有恩,然……”司馬朗甚感疲憊,閉上雙目重重歎了口氣方才說道,“仲達,你可知此事一旦被他人知曉,天下之大,亦無我司馬家存生之所,你竟然如此糊塗?!”


    “嗬嗬,”相比之下,司馬懿麵上卻是無一絲擔憂,輕笑說道,“兄長也說了,此事唯有被他人知曉,我司馬家才有禍事,那麽……不叫他人知曉不就好了麽?”


    “……唔?”司馬朗猛得睜開雙目,望著其弟司馬懿一臉的淡然,心中卻也鬆了口氣,暗思片刻,方才說道,“事已至此,為兄說什麽也晚了,你所行甚是大逆不道,然,你乃我弟,乃伯叔輩所重之人,為何行事如此……如此……唉,此事為兄且當不知,日後也休要提起!”


    “多謝兄長!”司馬懿顯然是吃定司馬朗不會不顧兄弟之情的。


    “唉,”望著一臉淡然的司馬懿,司馬朗便知其弟根本就沒有將自己的勸告記在心中,心中微微一歎,隨即忽然想起一事,皺眉說道,“如今陛下禦龍歸天,仲達你欲何往?”


    “自是投曹公以圖富貴!”司馬懿微微一笑。


    “怕不是這般簡單吧!”司馬朗嘲諷一句,隨即歎息道,“也罷,你心中所想,為兄且不過問,若是你當真欲投主公,為兄可代為引薦,日後兢兢業業,休要再節外生枝……”


    司馬懿搖搖頭,麵上露出幾分玩味的笑容,淡淡說道,“兄長好意小弟心領,如今時機未到,便是投了曹公,亦無我施展才華之處,容小弟再圖一人,隨後……再投曹公亦是不遲!”


    “唔?”司馬朗頓感心中一驚,急切說道,“仲達,你還欲如何?切莫再節外生枝!”


    “此也非是小弟願意為之,”很詫異得,司馬懿臉上露出幾分少有的凝重,沉聲說道,“曹公麾下,然有一人乃小弟阻石,不可不除!”


    “何人?”司馬朗下意識問道。


    望了一眼兄長,司馬懿一字一頓說道,“江哲、江守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宅行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賤宗首席弟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賤宗首席弟子並收藏三國之宅行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