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陶邑尉臨陣反水,不光是陶邑大夫燕軫死不瞑目,連魏無忌、侯嬴等人也是震驚莫名。
但震驚歸震驚,那些失了首領的齊國技擊武士總算停下了對無忌等人的圍攻,陶邑尉亦是小步來到無忌身前,單膝跪地、雙手捧著長劍道:
“衛人新垣衍,願為公子效力!”
無忌仍然不敢放鬆戒備,隻是應道:
“很好!我代表魏國歡迎你的投效!請起身!”
須臾之間,阿大等人已經團團簇擁到無忌身邊,將無忌和田夕保護起來。
新垣衍起身後,無忌才看到他臉頰瘦削,鼻梁高聳,偏又長了一雙丹鳳眼,頗有鷹視狼顧之相。
“內通秦人的罪魁禍首燕軫已死,但從者仍有二十餘人,請公子處置!”
在這會兒功夫,不光是無忌的手下進入了大廳,新垣衍府中門客也紛紛從角落裏站出來,將那些死傷枕藉的技擊武士團團圍住。
命運何其諷刺,他們前一秒還仗著人多勢眾圍攻侯嬴和無忌,現在卻是被魏軍和新垣衍的手下圍攻了。
技擊武士即便是精銳,也還是基層的士兵,見到堂中驚變迭起,早就沒了主張,此刻聽新垣衍的意思,似乎是要把他們趕盡殺絕,已是有人唾口罵道:
“新垣衍,你也得意不了多久!”
“若是爺爺我能活著出去,必生啖汝肉!”
“大不了拚了,隻有戰死的齊人,沒有投降的技擊!”
見這群齊軍精兵分分鍾要死磕,魏無忌連忙抬手示意:
“肅靜!你們不必去死!”
此言一出,頓時喚醒了技擊武士們的求生欲,但若要他們相信魏無忌能放過他們,也未免太過天真。他們將信將疑,已是有大半向無忌望了過來。
“方才是各為其主,你們攻擊我,我不介意!願意跟隨我的,立刻站到我身邊來!不願意的,放下武器,放你出城!”
聽聞無忌既往不咎,已是有人蠢蠢欲動,但更多的還是懷疑,無忌見狀又道:
“我隻說一遍!”
他知道秦軍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兵臨城下,因此可沒有時間跟著十幾個技擊武士磨嘰,而新垣衍亦在一旁喊道:
“公子素有仁德之心,在大梁時就被譽為‘濁世佳公子’,你們還猶豫什麽,趕快向公子稽首效力!”
盡管如此,仍是有多半的技擊選擇離開,他們三三兩兩,帶著還能走動的傷者一起,在兩刻鍾之後從陶邑東門離開,取道返迴齊地。
無忌亦是對新垣衍等降軍下了第一道命令:
“帶上燕軫的屍體,召集所有守軍到北門!”
片刻之後,無忌來到北門,接應城外的八百驃騎入城,當燕軫的屍體被抬上城樓的時候,新垣衍對著城內僅有的三百守軍喊道:
“燕軫賊子,不思守衛陶邑,竟然裏通秦人,意圖叛迎秦軍,已被我就地格殺!這就是叛徒的下場!”
“陶邑城地近魏國,我等亦與魏人不分彼此,如今我等迎接魏國公子無忌入主陶邑!”
底層的士兵也好,前來圍觀的吃瓜群眾也好,對於頭頂上的國君是秦王、還是魏王,抑或齊王、宋王都沒什麽所謂。可既然上官這麽說了,那就是這樣的唄,反正該站崗還是站崗,該吃瓜還是吃瓜。
就這樣,原陶邑大夫燕軫和他的數名親信都被處死,吊在了陶邑城的城頭上。
在驃騎營悉數進城後,無忌立刻又派了數名騎士前去大梁報信。而後更是將驃騎營的三個百人隊與三百守軍打散混編,架空了原本的陶邑尉新垣衍。
緊趕緊地忙完這些,太陽早就西斜,已經到了下午。
此時,老劍客侯嬴在城頭上望見了東北方向的煙塵。
半個時辰後,為數約三千人、黑衣黑甲的秦軍騎兵來到陶邑城外。
那支騎軍風塵仆仆,顯然也是一路急行軍趕到,領頭的大旗上書一個大大的“蒙”字,想是秦將蒙驁無疑了。
蒙驁遠遠望見城頭上的“魏”字旗,心裏就已經有了不詳的預感,直到湊近了,才看到原本的內應燕軫,竟然被掛城頭了。
蒙驁既震驚又疑惑,魏軍的主力比秦軍更晚從曆下出發,是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攻下陶邑的。
難道是大梁方向的魏軍?
就在這時,陶邑城北門的城門吱吱呀呀地打開了,一個雄壯若鐵塔的武士騎著匹高頭大馬,扛了一麵大旗出了城。
蒙驁混在眾騎士中,看見那麵旗迎風飄揚著血一樣的紅色,飾以金色滾邊,不免有些驚訝。
他曾經見到過這麵旗——那是魏無忌麾下驃騎營的旗幟。
距離秦軍一箭之地處,這名武士將大旗重重地往地上一頓,高聲道:
“胡傷將軍有言在先,宋地有能者自取之!這陶邑城,是公子的了,請蒙將軍洗洗睡吧!”
聽到這話,蒙驁也終於認出,這個異常高大的武士,多半就是魏無忌身邊的侍衛阿大。但是對於無忌當初算計胡傷,搞出什麽“有能者自取之”的事,他雖然不想承認,但木已成舟,也隻能捏著鼻子接受現狀。
這時,阿大又喊道:
“當初在曆下,蒙將軍說自己仍是齊人,這讓公子開心得很!公子也說了,隨時歡迎蒙驁將軍進城喝茶,他一定會向王上請命,到時候蒙將軍拜將封侯、不在話下!”
聽到這裏,蒙驁臉色驟變,手一揮道:
“射死他!”
早有秦軍士兵扣好了弩機,頓時biubiubiu將弩箭發射出去,一時間嗡嗡嗡地一片,讓人聽不清阿大說的話了。
阿大見狀,也不再多做無用之功,扛著大旗圈馬迴轉,等到陶邑城的城門嘎吱嘎吱又關上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到了西邊的樹梢上。
蒙驁黑著臉,隻得下令秦軍後撤十裏,等待主力。
陶邑城內,魏無忌則是在安排好守夜和巡防部隊後,找人請來了新垣衍。
對於這個前陶邑尉,魏無忌既不敢委以重任,也不敢將其軟禁。畢竟新垣衍不光有自己的近百名私兵,還與城中的富商、大戶多有來往,他的手上有著魏無忌無法忽視的資源。
這個人究竟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還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得力幹將?
魏無忌必需知道這個答案。
但震驚歸震驚,那些失了首領的齊國技擊武士總算停下了對無忌等人的圍攻,陶邑尉亦是小步來到無忌身前,單膝跪地、雙手捧著長劍道:
“衛人新垣衍,願為公子效力!”
無忌仍然不敢放鬆戒備,隻是應道:
“很好!我代表魏國歡迎你的投效!請起身!”
須臾之間,阿大等人已經團團簇擁到無忌身邊,將無忌和田夕保護起來。
新垣衍起身後,無忌才看到他臉頰瘦削,鼻梁高聳,偏又長了一雙丹鳳眼,頗有鷹視狼顧之相。
“內通秦人的罪魁禍首燕軫已死,但從者仍有二十餘人,請公子處置!”
在這會兒功夫,不光是無忌的手下進入了大廳,新垣衍府中門客也紛紛從角落裏站出來,將那些死傷枕藉的技擊武士團團圍住。
命運何其諷刺,他們前一秒還仗著人多勢眾圍攻侯嬴和無忌,現在卻是被魏軍和新垣衍的手下圍攻了。
技擊武士即便是精銳,也還是基層的士兵,見到堂中驚變迭起,早就沒了主張,此刻聽新垣衍的意思,似乎是要把他們趕盡殺絕,已是有人唾口罵道:
“新垣衍,你也得意不了多久!”
“若是爺爺我能活著出去,必生啖汝肉!”
“大不了拚了,隻有戰死的齊人,沒有投降的技擊!”
見這群齊軍精兵分分鍾要死磕,魏無忌連忙抬手示意:
“肅靜!你們不必去死!”
此言一出,頓時喚醒了技擊武士們的求生欲,但若要他們相信魏無忌能放過他們,也未免太過天真。他們將信將疑,已是有大半向無忌望了過來。
“方才是各為其主,你們攻擊我,我不介意!願意跟隨我的,立刻站到我身邊來!不願意的,放下武器,放你出城!”
聽聞無忌既往不咎,已是有人蠢蠢欲動,但更多的還是懷疑,無忌見狀又道:
“我隻說一遍!”
他知道秦軍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兵臨城下,因此可沒有時間跟著十幾個技擊武士磨嘰,而新垣衍亦在一旁喊道:
“公子素有仁德之心,在大梁時就被譽為‘濁世佳公子’,你們還猶豫什麽,趕快向公子稽首效力!”
盡管如此,仍是有多半的技擊選擇離開,他們三三兩兩,帶著還能走動的傷者一起,在兩刻鍾之後從陶邑東門離開,取道返迴齊地。
無忌亦是對新垣衍等降軍下了第一道命令:
“帶上燕軫的屍體,召集所有守軍到北門!”
片刻之後,無忌來到北門,接應城外的八百驃騎入城,當燕軫的屍體被抬上城樓的時候,新垣衍對著城內僅有的三百守軍喊道:
“燕軫賊子,不思守衛陶邑,竟然裏通秦人,意圖叛迎秦軍,已被我就地格殺!這就是叛徒的下場!”
“陶邑城地近魏國,我等亦與魏人不分彼此,如今我等迎接魏國公子無忌入主陶邑!”
底層的士兵也好,前來圍觀的吃瓜群眾也好,對於頭頂上的國君是秦王、還是魏王,抑或齊王、宋王都沒什麽所謂。可既然上官這麽說了,那就是這樣的唄,反正該站崗還是站崗,該吃瓜還是吃瓜。
就這樣,原陶邑大夫燕軫和他的數名親信都被處死,吊在了陶邑城的城頭上。
在驃騎營悉數進城後,無忌立刻又派了數名騎士前去大梁報信。而後更是將驃騎營的三個百人隊與三百守軍打散混編,架空了原本的陶邑尉新垣衍。
緊趕緊地忙完這些,太陽早就西斜,已經到了下午。
此時,老劍客侯嬴在城頭上望見了東北方向的煙塵。
半個時辰後,為數約三千人、黑衣黑甲的秦軍騎兵來到陶邑城外。
那支騎軍風塵仆仆,顯然也是一路急行軍趕到,領頭的大旗上書一個大大的“蒙”字,想是秦將蒙驁無疑了。
蒙驁遠遠望見城頭上的“魏”字旗,心裏就已經有了不詳的預感,直到湊近了,才看到原本的內應燕軫,竟然被掛城頭了。
蒙驁既震驚又疑惑,魏軍的主力比秦軍更晚從曆下出發,是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攻下陶邑的。
難道是大梁方向的魏軍?
就在這時,陶邑城北門的城門吱吱呀呀地打開了,一個雄壯若鐵塔的武士騎著匹高頭大馬,扛了一麵大旗出了城。
蒙驁混在眾騎士中,看見那麵旗迎風飄揚著血一樣的紅色,飾以金色滾邊,不免有些驚訝。
他曾經見到過這麵旗——那是魏無忌麾下驃騎營的旗幟。
距離秦軍一箭之地處,這名武士將大旗重重地往地上一頓,高聲道:
“胡傷將軍有言在先,宋地有能者自取之!這陶邑城,是公子的了,請蒙將軍洗洗睡吧!”
聽到這話,蒙驁也終於認出,這個異常高大的武士,多半就是魏無忌身邊的侍衛阿大。但是對於無忌當初算計胡傷,搞出什麽“有能者自取之”的事,他雖然不想承認,但木已成舟,也隻能捏著鼻子接受現狀。
這時,阿大又喊道:
“當初在曆下,蒙將軍說自己仍是齊人,這讓公子開心得很!公子也說了,隨時歡迎蒙驁將軍進城喝茶,他一定會向王上請命,到時候蒙將軍拜將封侯、不在話下!”
聽到這裏,蒙驁臉色驟變,手一揮道:
“射死他!”
早有秦軍士兵扣好了弩機,頓時biubiubiu將弩箭發射出去,一時間嗡嗡嗡地一片,讓人聽不清阿大說的話了。
阿大見狀,也不再多做無用之功,扛著大旗圈馬迴轉,等到陶邑城的城門嘎吱嘎吱又關上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到了西邊的樹梢上。
蒙驁黑著臉,隻得下令秦軍後撤十裏,等待主力。
陶邑城內,魏無忌則是在安排好守夜和巡防部隊後,找人請來了新垣衍。
對於這個前陶邑尉,魏無忌既不敢委以重任,也不敢將其軟禁。畢竟新垣衍不光有自己的近百名私兵,還與城中的富商、大戶多有來往,他的手上有著魏無忌無法忽視的資源。
這個人究竟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還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得力幹將?
魏無忌必需知道這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