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武以爭而愈強,文以爭而愈乏
在武俠文字遊戲裏當莽夫 作者:淵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才和小笨去問先生,人死後魂魄會飄出來嗎?】
【先生告訴他們,子不語怪力亂神】
【總有些問題,先生和“子”都不願意迴答……】
【但小才和小笨不知道小智被埋在了哪裏,他們隻能相信,小智的魂魄,會迴到後山,等候他的朋友】
【等候一壇香氣四溢的酒】
【就在小才種下過胡麻的地方,兩人停了下來,倒了三碗酒】
【“小智,你後來為什麽不和我們說話了呢?”】
【問話的是小笨,迴話的是小才】
【“任何想說出口的話都像是一種求救,他無能為力的朋友們隻能對他報以同情,而‘同情’,並不是他需要的東西。”】
【小智做了很久很久的天才,他其實很要強……】
【“小笨,你將來要做什麽?”】
【“我不要做學問了,我要離開這裏,離的遠遠的。”】
【小笨連毒蛇都不怕,現在卻對“學問”兩個字怕的緊,他怕自己某一天也會被埋進地裏,耳朵、眼睛、大嘴都被潮濕的泥土添滿】
【“小才你呢?”】
【“我要繼續做學問。”小才一直是一個很堅定的人】
【“我要金秋折桂,雁塔題名,成為狀元!”】
【“為什麽?”】
【“先生說,聖人住在廟裏。我如果成了狀元,就有入廟祭拜的機會,彼時我要親口問問……”】
【“他們傳下來的學問,真的是這樣的嗎?”】
【有的人,窮居於偏落小村,隻讀紙上之言,便知千年之前,聖人真傳之道義】
【小才總覺得,很多話不應該是先生們解釋的那個意思】
【可他又實在爭辯不過代表了權威的先生們,便把這些都藏在了心裏】
【小笨在聽到小才的話後有些擔心,“小智後來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伱繼續做學問,會不會也變啊?”】
【“我一定不會。”】
【小才喝完自己那碗酒,把另一碗潑進了地裏】
【“小智你放心,我一定會走下去,告訴你這條路的真相。”】
【“先生沒做錯,他教給我們的東西就是他們曾經學到的東西。”】
【“他從沒想著害我們,他比我們自己還期待我們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你爹娘沒做錯,他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
【“他們也沒想著害你,他們寧願替你承受所有痛苦、所有危險,哪怕是死亡。”】
【“同窗們沒做錯,他們隻是為了做學問在拚命而已,努力上進……又有什麽錯呢?”】
【“他們沒時間想著害你,你隻是沒拚過他們罷了。”】
【“同樣你也沒做錯,你沒有不孝,沒有不努力,沒有不認真。”】
【“你做到了所有人期待你做的那些事。”】
【“所有人都沒錯,但造成結果竟錯的離譜!”】
【“我為你感到絕望……一個性格暴躁的人可以隨處發泄,連路邊的野狗都能踢上一腳,但你又是那麽溫和,不可能去做那樣的事。”】
【“你無處發泄,無人可以怪罪,於是你一遍又一遍的告訴自己,真正錯了的人……是你。”】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但是……小智,如果你相信我,就不要再怪自己了,我會為你要迴那個答案。”】
【“在將來,我會告訴你……錯了的,究竟是什麽!”】
【小笨也把自己碗裏的酒喝了,對著小智承諾道:】
【“做學問真憋屈,我要去學傳說中的武功,將來迴村裏,把先生們都揍一遍,叫他們全部按我說的教,要教就教有意思的。”】
【“還有,誰要是敢晚上偷偷做學問,我就把他揍暈!叫他跟豬睡一窩!”】
【“還有還有……”】
【三個人嘮了很久很久,一壇酒也已吹風見底】
【先生們教過弟子很多東西,就是沒教過他們如何離別】
【或許也確實不用教】
【村子裏,隻有小才、小智、小笨這三個人整日‘瘋玩’,玩成了朋友】
【如果他們也像其他人一樣,安靜、沉穩、默默努力】
【也就沒有這段友誼,沒有這段……離別】
【“茫蕩又做‘放浪’之意,可惜可惜,此處如是‘茫蕩場’,我等三子共傳名。”小才喝的醉醺醺的,隨著風悠東悠西,步步大跨向坡下走去】
【小笨欣然隨之,也是將這話補成了詩:】
【“十裏茫蕩場,三子共才名。”】
【兩人一前一後,恍惚在他們中間真有一個歡快的身影,和他們在後山耍了一遭……】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
【請問你是否要買這本書?】
這書裏的故事和很多東西對上了。
楚君迴往迴翻了翻,他發現葛辛提到過自己和秦攸之是同鄉,也是同窗。
“小才”為了尋求一個答案,一直努力做學問,最後成了狀元。
他是秦攸之。
“小笨”不想繼續走文道了,離開了家鄉,離開了齊州。
他是葛辛。
那麽這個故事的後續就應該是——小才砸了文廟,小笨阻攔不及。
兩人又迴到了文曲村……這裏才是故事的結局。
“把書買了再說,反正也不貴。”
【你費了一百文,買了《十裏茫蕩場,三子共才名》這本書】
楚君迴後麵又翻了幾本書,卻又都沒什麽大的收獲了,那些書真的就隻是普通的話本,看不出什麽隱喻。
他又操縱退婚哥,去翻看另一麵的野史逸事。
【傳聞,有一狀元郎,入文廟而不拜】
【壯列文道諸多弊錯,問道於聖】
【首言:“武以爭而愈強,文以爭而愈乏。同窗皆爭,而吾不爭,則吾道不成;同窗皆爭,而吾亦爭,則同窗之道不成。”】
【“敢問聖人,我等如何自處?”】
【“再者,我等今時所學皆是舊聖文章。舊聖不知今時事,文章如何令新朝?”】
【“今朝天下不死,又豈是舊聖可以預料之事?”】
【“若是再按照舊聖所言之‘孝’行事,剔骨割肉以還親恩,日後恐怕沒有餓死的人,隻有不會吃人的人。”】
(本章完)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先生告訴他們,子不語怪力亂神】
【總有些問題,先生和“子”都不願意迴答……】
【但小才和小笨不知道小智被埋在了哪裏,他們隻能相信,小智的魂魄,會迴到後山,等候他的朋友】
【等候一壇香氣四溢的酒】
【就在小才種下過胡麻的地方,兩人停了下來,倒了三碗酒】
【“小智,你後來為什麽不和我們說話了呢?”】
【問話的是小笨,迴話的是小才】
【“任何想說出口的話都像是一種求救,他無能為力的朋友們隻能對他報以同情,而‘同情’,並不是他需要的東西。”】
【小智做了很久很久的天才,他其實很要強……】
【“小笨,你將來要做什麽?”】
【“我不要做學問了,我要離開這裏,離的遠遠的。”】
【小笨連毒蛇都不怕,現在卻對“學問”兩個字怕的緊,他怕自己某一天也會被埋進地裏,耳朵、眼睛、大嘴都被潮濕的泥土添滿】
【“小才你呢?”】
【“我要繼續做學問。”小才一直是一個很堅定的人】
【“我要金秋折桂,雁塔題名,成為狀元!”】
【“為什麽?”】
【“先生說,聖人住在廟裏。我如果成了狀元,就有入廟祭拜的機會,彼時我要親口問問……”】
【“他們傳下來的學問,真的是這樣的嗎?”】
【有的人,窮居於偏落小村,隻讀紙上之言,便知千年之前,聖人真傳之道義】
【小才總覺得,很多話不應該是先生們解釋的那個意思】
【可他又實在爭辯不過代表了權威的先生們,便把這些都藏在了心裏】
【小笨在聽到小才的話後有些擔心,“小智後來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伱繼續做學問,會不會也變啊?”】
【“我一定不會。”】
【小才喝完自己那碗酒,把另一碗潑進了地裏】
【“小智你放心,我一定會走下去,告訴你這條路的真相。”】
【“先生沒做錯,他教給我們的東西就是他們曾經學到的東西。”】
【“他從沒想著害我們,他比我們自己還期待我們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你爹娘沒做錯,他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
【“他們也沒想著害你,他們寧願替你承受所有痛苦、所有危險,哪怕是死亡。”】
【“同窗們沒做錯,他們隻是為了做學問在拚命而已,努力上進……又有什麽錯呢?”】
【“他們沒時間想著害你,你隻是沒拚過他們罷了。”】
【“同樣你也沒做錯,你沒有不孝,沒有不努力,沒有不認真。”】
【“你做到了所有人期待你做的那些事。”】
【“所有人都沒錯,但造成結果竟錯的離譜!”】
【“我為你感到絕望……一個性格暴躁的人可以隨處發泄,連路邊的野狗都能踢上一腳,但你又是那麽溫和,不可能去做那樣的事。”】
【“你無處發泄,無人可以怪罪,於是你一遍又一遍的告訴自己,真正錯了的人……是你。”】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但是……小智,如果你相信我,就不要再怪自己了,我會為你要迴那個答案。”】
【“在將來,我會告訴你……錯了的,究竟是什麽!”】
【小笨也把自己碗裏的酒喝了,對著小智承諾道:】
【“做學問真憋屈,我要去學傳說中的武功,將來迴村裏,把先生們都揍一遍,叫他們全部按我說的教,要教就教有意思的。”】
【“還有,誰要是敢晚上偷偷做學問,我就把他揍暈!叫他跟豬睡一窩!”】
【“還有還有……”】
【三個人嘮了很久很久,一壇酒也已吹風見底】
【先生們教過弟子很多東西,就是沒教過他們如何離別】
【或許也確實不用教】
【村子裏,隻有小才、小智、小笨這三個人整日‘瘋玩’,玩成了朋友】
【如果他們也像其他人一樣,安靜、沉穩、默默努力】
【也就沒有這段友誼,沒有這段……離別】
【“茫蕩又做‘放浪’之意,可惜可惜,此處如是‘茫蕩場’,我等三子共傳名。”小才喝的醉醺醺的,隨著風悠東悠西,步步大跨向坡下走去】
【小笨欣然隨之,也是將這話補成了詩:】
【“十裏茫蕩場,三子共才名。”】
【兩人一前一後,恍惚在他們中間真有一個歡快的身影,和他們在後山耍了一遭……】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
【請問你是否要買這本書?】
這書裏的故事和很多東西對上了。
楚君迴往迴翻了翻,他發現葛辛提到過自己和秦攸之是同鄉,也是同窗。
“小才”為了尋求一個答案,一直努力做學問,最後成了狀元。
他是秦攸之。
“小笨”不想繼續走文道了,離開了家鄉,離開了齊州。
他是葛辛。
那麽這個故事的後續就應該是——小才砸了文廟,小笨阻攔不及。
兩人又迴到了文曲村……這裏才是故事的結局。
“把書買了再說,反正也不貴。”
【你費了一百文,買了《十裏茫蕩場,三子共才名》這本書】
楚君迴後麵又翻了幾本書,卻又都沒什麽大的收獲了,那些書真的就隻是普通的話本,看不出什麽隱喻。
他又操縱退婚哥,去翻看另一麵的野史逸事。
【傳聞,有一狀元郎,入文廟而不拜】
【壯列文道諸多弊錯,問道於聖】
【首言:“武以爭而愈強,文以爭而愈乏。同窗皆爭,而吾不爭,則吾道不成;同窗皆爭,而吾亦爭,則同窗之道不成。”】
【“敢問聖人,我等如何自處?”】
【“再者,我等今時所學皆是舊聖文章。舊聖不知今時事,文章如何令新朝?”】
【“今朝天下不死,又豈是舊聖可以預料之事?”】
【“若是再按照舊聖所言之‘孝’行事,剔骨割肉以還親恩,日後恐怕沒有餓死的人,隻有不會吃人的人。”】
(本章完)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