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話一出,眾大臣更沉默了。
良久後,隻有劉世航上前一步,毛遂自薦:“皇上,臣願意前往西北賑災。”
一時間,眾大臣紛紛鬆了一口氣,終於有人出來擔下這門差事了。
嬴湛眯著眸子看向劉世航,“愛卿就不怕這差事棘手?”
“作為臣子,隻要能為皇上分憂,便是臣的職責所在,若是人人都隻挑好的差事,那危機時刻,還有誰為皇上分憂?”
“此次西北的旱災與蝗災,若是沒人願意為皇上效勞,臣願意前往西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番話,說得在場的官員們羞愧不已。
同時,眾人都在心中排擠劉世航。
心想這劉大人不愧是皇上登基前就一直輔佐著的內閣大臣,可真會逮著機會朝皇上表忠心。
如此一來,他劉世航若是辦成了差事,那便是升官加爵,賞賜無數。
加之他又是柔貴妃的父親,正好那柔貴妃近日剛誕下皇子。
哪怕辦不成差事,就衝著這份忠心,皇上也不會將他如何。
沒有哪個當皇帝的聽見如此忠心的話會不動容。
此刻,在一眾大臣的襯托下,劉世航顯得尤為出色。
嬴湛看著劉世航,微微頜首,“很好,愛卿有此心意固然是好,若是行動上也能有所作為,那便是錦上添花,此次,便由你前往西北賑災罷!”
緊接著,皇帝又與大臣們商議了一些政事,這才散朝。
幾日後,穆親王、沈青、劉世航分別前往西北。
帶兵出征的出征,賑災的賑災。
甭管是哪一波人,嬴湛都在皇宮的城門上目送他們出發。
由於西北接連出事,嬴湛去後宮的日子也少了許多。
頂多就是幾個高位妃嬪那走動幾下。
亦或者去有了皇嗣的妃嬪那,看看幾個皇子。
期間,他還在京中舉行了祈雨儀式。
其餘時候,他都是在龍軒殿召見大臣商議政事。
不然就是批閱奏折與公文。
據說,已經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了。
這一日,傾顏還沒用午膳,李忠就到了傾梨殿。
此刻,傾顏坐在堂間的上首,李忠站在中間,愁眉苦臉地道:“傾嬪娘娘,皇上這幾日忙的都不如何用膳。”
“幾日下來,夜裏也隻睡個把時辰,再這樣下去,奴才真的是擔心他的龍體啊。”
“......”傾顏看著李忠,“皇上不吃不喝不睡,你來找本宮也沒用啊,身為太監大總管,你得想辦法。”
李忠苦著臉:“您就是奴才的辦法啊,您在膳食這方麵,是個行家。”
“加之您有孕在身,皇上憐惜您,隻要您開口勸他皇上,他能夠聽進去一些。”
傾顏一開始是不打算去的,奈何李忠一直賴在她的傾梨殿,什麽好話都說盡了。
傾顏想了一會,終是讓李忠吩咐尚食局做幾道菜。
然後,她乘著輦到了龍軒殿。
到了那兒,隻見皇帝坐在龍軒殿的龍椅上,專注地批閱奏折。
估計那奏折裏寫的不是什麽好消息,男人薄唇緊抿,濃眉緊皺,好似被什麽煩心事所困擾。
進殿後,傾顏肚子大了,便沒行禮。
隻是將手放在腰間,垂眸道:“皇上聖躬安。”
然而她等了良久,都沒等到男人的迴應。
傾顏抬頭一看,男人正在那奮筆疾書,似乎在奏折上批閱字跡。
這樣的情況,傾顏也不是沒遇到過。
這幾年來,好幾次他都因為辦公時太過投入忘我,連她打招唿都沒聽見。
於是,傾顏又喊了聲:“皇上。”
這一次,男人可算是聽見了。
嬴湛隻抬頭看了傾顏一眼,接著就又低頭了,“你怎的來了?”
還不等女人迴話,他就道:“朕這會正忙著,你且在一旁坐著罷。”
傾顏知道他忙,倒也沒有纏著與他說話,而是在殿內找了把玫瑰椅坐下。
約摸一炷香後,尚食局的宮女太監就進來布膳了。
由於傾顏在,奴才們布了兩個桌子的膳。
傾顏坐在屬於她的那張桌子上,對皇帝說:“皇上,臣妾聽聞您今兒一早就沒用膳,如今到了午膳時間,您該用膳了。”
“你若是餓了,先吃便是,朕得趕緊批完這些折子。”寶座上的男人頭都沒抬。
手中握筆,在奏折上行雲流水地寫字。
都說認真的男人最好看。
此刻,帝王那般專注的模樣,著實令人入迷。
麵對男人工作狂的狀態,傾顏並沒氣餒,“皇上,您用了午膳再批閱奏折還不是一樣?可您要是把身子累著了,反而更耽誤功夫。”
嬴湛:“身為北臨國的君主,朕必須做好表率,在當天就把一天的政事處理好,這樣底下的官員才會與朕一樣辦事積極。”
“若是連朕也拖延政事,底下的官員也跟風拖延,這般一級一級的拖延下去,一件事得拖到何時才處理好?”
“政務處理的不及時,又何以治理江山社稷?隻會削弱北臨國的國力!”
傾顏本來是被李忠拉來勸皇帝的,結果反倒被皇帝上了一堂政治課。
正好這時,有宮女替她盛了一碗老鴨湯。
這老鴨湯啊,是她特意囑咐李忠,讓尚食局做的。
如今看著這碗老鴨湯,傾顏眸光微微一轉。
她端著老鴨湯,淡淡道:“虧得臣妾特意讓尚食局燉了老鴨湯,想說皇上胃口不好,在這夏日喝老鴨湯最合適不過,既能養胃,生津血,補五髒,還能化濕,增加食欲。”
傾顏自個先是喝了一口湯,接著又咬了口鴨肉。
然後,她兩眼放光,看似隨意地道:“李忠,這鴨子,你可有按照我說的去做,讓尚食局特意挑選的?”
“迴娘娘的話,奴才就是按照您說的,讓尚食局備的走地鴨燉出來的鴨湯。”雖然他也不知道傾嬪為何這般吩咐他。
但傾嬪是他請過來勸皇上的,這點小要求,他還是能辦得到的。
傾顏滿意地點了點頭,並加大了聲音,“我就說嘛,老鴨湯用走地鴨燉才好吃,那些農家走地鴨,最喜歡吃蟲子了,它們都是在山上吃蟲子長大的。”
“這種吃蟲子長大的鴨子,長出來的鴨子肉壯,鴨肉可口,湯鮮味美,湯汁澄清香醇而不油膩,鴨脂黃亮,肉酥爛鮮醇,就是鴨蛋味道都格外的美味些。”
“隻可惜啊,既然皇上不願用膳,臣妾也就不強求了,反正身子是您自個的,再餓也餓不著臣妾。”
“娘娘在吃的方麵,真真是行家。”李忠垂眸道:“奴才一會再去尚食局問問,看看還有沒有這樣的鴨蛋,若是有的話,讓人送去傾梨殿。”
他是覺得傾嬪娘娘真懂吃,連個老鴨湯也如此講究。
隻不過,可惜了皇上不領情啊。
哎,是他高估了傾嬪娘娘的說服力,也低估了皇上勤政的專注力。
皇帝陛下勤政起來,那是誰說話也不好使!
對於李忠的話,傾顏笑迴:“李公公不愧為皇上跟前的紅人,當差就是貼心。”
李忠:“娘娘過獎了,這都是奴才應該做的。”
傾顏沒再說話,而是抬頭偷偷看向皇帝。
心說她剛剛的聲音夠大了呀,像皇帝這般勤政到走火入魔,英明的帝王,應該一聽就明白她話裏的意思吧?
就在傾顏這般想時,隻見皇帝寫字的手微微一頓。
而後,他抬起頭來看著傾顏,“愛妃適才說什麽?”
傾顏故作不明白,她迴想了一下,試著迴:“臣妾適才說這鴨肉可口,湯鮮味美,湯汁澄清香醇而不油膩......”
“不是。”嬴湛直接打斷女人的話,“你說的是走地鴨吃蟲子。”
“哦,這個呀,農家走地鴨本就是吃蟲子的呀。”傾顏詫異地看著男人,“這有什麽可奇怪的嗎?”
上首,皇帝深邃的墨瞳綻放著金色的光亮。
“走地鴨吃蟲子,那是不是也會吃蝗蟲?”嬴湛皺著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他問傾顏,“那愛妃可知什麽鴨子吃蝗蟲?亦或者哪種鴨子吃蟲吃的最快最多?”
“皇上,臣妾是個俗人,隻知什麽鴨子最好吃,可您要是問起這個,臣妾便不知道了。”其實傾顏是知道的,但她故意說不知道。
在二十八世紀時,她曾在新聞和報紙上見過,疆域地區的草原發生了蝗災。
後江浙一帶派了數十萬麻鴨前往疆域,不到三月,就打贏蝗災之戰。
傾顏知道北臨國沒有化學農藥,也沒有鴨子吃蝗蟲的先例。
隻有用古人的智慧想出的一些法子。
而在她看來,用鴨子消滅蝗蟲,在這古代的北臨國,是最合適的一種。
隻是帝王素來不喜歡太過精明的女人。
如今皇帝都沒想到這一出法子。
她一個後宮妃嬪要是想到了,這樣會傷到他作為帝王的尊嚴。
所以,傾顏不想給皇帝一種“她知道的太多了”的感覺。
而是看似無意間透漏出有利信息。
否則的話,要是給皇帝留下精明女漢子的印象。
將來她要是在後宮遇上事了,他興許覺得她肯定不會被欺負,會迎刃而解。
就不會出麵替她擺平,不會憐惜她了。
並且,她的一言一行可能會被他放大,認為她做什麽都是有預謀的。
當然,想在這後宮生存,傾顏做的多數事情,本就是有意為之,隻是不能讓帝王知道而已。
因為沒有哪個男人會希望女人對他虛情假意。
嬴湛見傾顏不知道,轉而問李忠和一眾宮女太監,“爾等可知哪種鴨子吃蝗蟲?且吃得又快又多?”
身為帝王,他文武雙全,卻對農業畜牧不太了解。
而在場的宮女太監,多是來自窮苦人家的孩子。
對雞鴨鵝,豬狗牛馬羊還是有點了解的。
就連李忠這樣的,都沒吃過什麽苦,沒種過田,搖搖頭表示不了解。
隻一名宮女道:“迴皇上的話,奴婢出身在江浙一帶,我們那兒有一種麻鴨,特喜歡吃蟲子。”
“有多喜歡吃蟲?一日大概能吃多少隻蟲?”嬴湛特別認真地問。
宮女搖搖頭,心想她小時候農活那麽多,哪裏有時間去數鴨子吃多少個蟲子,“奴婢不知。”
嬴湛倒也沒怪罪宮女,隻是對李忠說:“李忠,你叫人去弄些麻鴨來,再捉些蝗蟲,看看它們一日的食量是多少!”
“是。”李忠應了後,就出去辦事了。
此刻,嬴湛心中已經有了一半的把握,覺得這麻鴨能消滅西北的蝗蟲。
隻是一切還有待確切的認證。
屆時,再根據麻鴨的食量,以及西北的蝗災,派出相對應的麻鴨數量。
思及此,嬴湛麵帶笑容地看著傾顏。
在場的奴才們抬頭一看,就見皇帝陛下終於露出了久違又難得的笑容,不由得佩服這傾嬪娘娘魅力大。
一頓飯還沒吃,就讓皺著眉頭的皇上笑了。
嬴湛放下手中的狼毫筆,朝傾顏走去。
他走到傾顏身邊坐下,笑看著她,“愛妃今日立了一功,可有什麽想要的賞賜?”
“瞧皇上說的,這哪裏是臣妾的功勞,臣妾不過是嘴饞,誤打誤撞罷了,全靠皇上心思縝密,思慮周到。”傾顏非但沒有邀功,還吹起了彩虹屁。
她是真的不覺得自個有多大的功勞,亦或者有多厲害。
她不過是占了二十八世紀的便宜。
在那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她獲取了前輩們的經驗與知識罷了。
若是讓她自個想,她未必能想出這樣好的法子來。
接著,傾顏沒忘了李忠請她來的主要目的。
“不過,臣妾聽聞您這些日子為了江山社稷,茶不思,飯不想的,臣妾好不容易勸您用膳,您卻一門心思念著西北的老百姓,不顧自個的龍體。”
聽到這話,嬴湛麵上的笑容逐漸消失,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愛妃是不知道,如今西北的蝗災越發嚴重,蝗蟲遮天蔽日,黑壓壓的一片,不過短短數日,已經從六十五萬隻,漲到了三百多萬隻。”
“那些小麥、高粱,玉米,竹類,果樹,棉花,青稞,青草,甭管是老百姓的糧食,還是花草樹木,都被啃得光禿禿的。蝗蟲掃蕩之處,一片荒蕪,數十萬畝良田,無一幸免!”
良久後,隻有劉世航上前一步,毛遂自薦:“皇上,臣願意前往西北賑災。”
一時間,眾大臣紛紛鬆了一口氣,終於有人出來擔下這門差事了。
嬴湛眯著眸子看向劉世航,“愛卿就不怕這差事棘手?”
“作為臣子,隻要能為皇上分憂,便是臣的職責所在,若是人人都隻挑好的差事,那危機時刻,還有誰為皇上分憂?”
“此次西北的旱災與蝗災,若是沒人願意為皇上效勞,臣願意前往西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番話,說得在場的官員們羞愧不已。
同時,眾人都在心中排擠劉世航。
心想這劉大人不愧是皇上登基前就一直輔佐著的內閣大臣,可真會逮著機會朝皇上表忠心。
如此一來,他劉世航若是辦成了差事,那便是升官加爵,賞賜無數。
加之他又是柔貴妃的父親,正好那柔貴妃近日剛誕下皇子。
哪怕辦不成差事,就衝著這份忠心,皇上也不會將他如何。
沒有哪個當皇帝的聽見如此忠心的話會不動容。
此刻,在一眾大臣的襯托下,劉世航顯得尤為出色。
嬴湛看著劉世航,微微頜首,“很好,愛卿有此心意固然是好,若是行動上也能有所作為,那便是錦上添花,此次,便由你前往西北賑災罷!”
緊接著,皇帝又與大臣們商議了一些政事,這才散朝。
幾日後,穆親王、沈青、劉世航分別前往西北。
帶兵出征的出征,賑災的賑災。
甭管是哪一波人,嬴湛都在皇宮的城門上目送他們出發。
由於西北接連出事,嬴湛去後宮的日子也少了許多。
頂多就是幾個高位妃嬪那走動幾下。
亦或者去有了皇嗣的妃嬪那,看看幾個皇子。
期間,他還在京中舉行了祈雨儀式。
其餘時候,他都是在龍軒殿召見大臣商議政事。
不然就是批閱奏折與公文。
據說,已經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了。
這一日,傾顏還沒用午膳,李忠就到了傾梨殿。
此刻,傾顏坐在堂間的上首,李忠站在中間,愁眉苦臉地道:“傾嬪娘娘,皇上這幾日忙的都不如何用膳。”
“幾日下來,夜裏也隻睡個把時辰,再這樣下去,奴才真的是擔心他的龍體啊。”
“......”傾顏看著李忠,“皇上不吃不喝不睡,你來找本宮也沒用啊,身為太監大總管,你得想辦法。”
李忠苦著臉:“您就是奴才的辦法啊,您在膳食這方麵,是個行家。”
“加之您有孕在身,皇上憐惜您,隻要您開口勸他皇上,他能夠聽進去一些。”
傾顏一開始是不打算去的,奈何李忠一直賴在她的傾梨殿,什麽好話都說盡了。
傾顏想了一會,終是讓李忠吩咐尚食局做幾道菜。
然後,她乘著輦到了龍軒殿。
到了那兒,隻見皇帝坐在龍軒殿的龍椅上,專注地批閱奏折。
估計那奏折裏寫的不是什麽好消息,男人薄唇緊抿,濃眉緊皺,好似被什麽煩心事所困擾。
進殿後,傾顏肚子大了,便沒行禮。
隻是將手放在腰間,垂眸道:“皇上聖躬安。”
然而她等了良久,都沒等到男人的迴應。
傾顏抬頭一看,男人正在那奮筆疾書,似乎在奏折上批閱字跡。
這樣的情況,傾顏也不是沒遇到過。
這幾年來,好幾次他都因為辦公時太過投入忘我,連她打招唿都沒聽見。
於是,傾顏又喊了聲:“皇上。”
這一次,男人可算是聽見了。
嬴湛隻抬頭看了傾顏一眼,接著就又低頭了,“你怎的來了?”
還不等女人迴話,他就道:“朕這會正忙著,你且在一旁坐著罷。”
傾顏知道他忙,倒也沒有纏著與他說話,而是在殿內找了把玫瑰椅坐下。
約摸一炷香後,尚食局的宮女太監就進來布膳了。
由於傾顏在,奴才們布了兩個桌子的膳。
傾顏坐在屬於她的那張桌子上,對皇帝說:“皇上,臣妾聽聞您今兒一早就沒用膳,如今到了午膳時間,您該用膳了。”
“你若是餓了,先吃便是,朕得趕緊批完這些折子。”寶座上的男人頭都沒抬。
手中握筆,在奏折上行雲流水地寫字。
都說認真的男人最好看。
此刻,帝王那般專注的模樣,著實令人入迷。
麵對男人工作狂的狀態,傾顏並沒氣餒,“皇上,您用了午膳再批閱奏折還不是一樣?可您要是把身子累著了,反而更耽誤功夫。”
嬴湛:“身為北臨國的君主,朕必須做好表率,在當天就把一天的政事處理好,這樣底下的官員才會與朕一樣辦事積極。”
“若是連朕也拖延政事,底下的官員也跟風拖延,這般一級一級的拖延下去,一件事得拖到何時才處理好?”
“政務處理的不及時,又何以治理江山社稷?隻會削弱北臨國的國力!”
傾顏本來是被李忠拉來勸皇帝的,結果反倒被皇帝上了一堂政治課。
正好這時,有宮女替她盛了一碗老鴨湯。
這老鴨湯啊,是她特意囑咐李忠,讓尚食局做的。
如今看著這碗老鴨湯,傾顏眸光微微一轉。
她端著老鴨湯,淡淡道:“虧得臣妾特意讓尚食局燉了老鴨湯,想說皇上胃口不好,在這夏日喝老鴨湯最合適不過,既能養胃,生津血,補五髒,還能化濕,增加食欲。”
傾顏自個先是喝了一口湯,接著又咬了口鴨肉。
然後,她兩眼放光,看似隨意地道:“李忠,這鴨子,你可有按照我說的去做,讓尚食局特意挑選的?”
“迴娘娘的話,奴才就是按照您說的,讓尚食局備的走地鴨燉出來的鴨湯。”雖然他也不知道傾嬪為何這般吩咐他。
但傾嬪是他請過來勸皇上的,這點小要求,他還是能辦得到的。
傾顏滿意地點了點頭,並加大了聲音,“我就說嘛,老鴨湯用走地鴨燉才好吃,那些農家走地鴨,最喜歡吃蟲子了,它們都是在山上吃蟲子長大的。”
“這種吃蟲子長大的鴨子,長出來的鴨子肉壯,鴨肉可口,湯鮮味美,湯汁澄清香醇而不油膩,鴨脂黃亮,肉酥爛鮮醇,就是鴨蛋味道都格外的美味些。”
“隻可惜啊,既然皇上不願用膳,臣妾也就不強求了,反正身子是您自個的,再餓也餓不著臣妾。”
“娘娘在吃的方麵,真真是行家。”李忠垂眸道:“奴才一會再去尚食局問問,看看還有沒有這樣的鴨蛋,若是有的話,讓人送去傾梨殿。”
他是覺得傾嬪娘娘真懂吃,連個老鴨湯也如此講究。
隻不過,可惜了皇上不領情啊。
哎,是他高估了傾嬪娘娘的說服力,也低估了皇上勤政的專注力。
皇帝陛下勤政起來,那是誰說話也不好使!
對於李忠的話,傾顏笑迴:“李公公不愧為皇上跟前的紅人,當差就是貼心。”
李忠:“娘娘過獎了,這都是奴才應該做的。”
傾顏沒再說話,而是抬頭偷偷看向皇帝。
心說她剛剛的聲音夠大了呀,像皇帝這般勤政到走火入魔,英明的帝王,應該一聽就明白她話裏的意思吧?
就在傾顏這般想時,隻見皇帝寫字的手微微一頓。
而後,他抬起頭來看著傾顏,“愛妃適才說什麽?”
傾顏故作不明白,她迴想了一下,試著迴:“臣妾適才說這鴨肉可口,湯鮮味美,湯汁澄清香醇而不油膩......”
“不是。”嬴湛直接打斷女人的話,“你說的是走地鴨吃蟲子。”
“哦,這個呀,農家走地鴨本就是吃蟲子的呀。”傾顏詫異地看著男人,“這有什麽可奇怪的嗎?”
上首,皇帝深邃的墨瞳綻放著金色的光亮。
“走地鴨吃蟲子,那是不是也會吃蝗蟲?”嬴湛皺著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他問傾顏,“那愛妃可知什麽鴨子吃蝗蟲?亦或者哪種鴨子吃蟲吃的最快最多?”
“皇上,臣妾是個俗人,隻知什麽鴨子最好吃,可您要是問起這個,臣妾便不知道了。”其實傾顏是知道的,但她故意說不知道。
在二十八世紀時,她曾在新聞和報紙上見過,疆域地區的草原發生了蝗災。
後江浙一帶派了數十萬麻鴨前往疆域,不到三月,就打贏蝗災之戰。
傾顏知道北臨國沒有化學農藥,也沒有鴨子吃蝗蟲的先例。
隻有用古人的智慧想出的一些法子。
而在她看來,用鴨子消滅蝗蟲,在這古代的北臨國,是最合適的一種。
隻是帝王素來不喜歡太過精明的女人。
如今皇帝都沒想到這一出法子。
她一個後宮妃嬪要是想到了,這樣會傷到他作為帝王的尊嚴。
所以,傾顏不想給皇帝一種“她知道的太多了”的感覺。
而是看似無意間透漏出有利信息。
否則的話,要是給皇帝留下精明女漢子的印象。
將來她要是在後宮遇上事了,他興許覺得她肯定不會被欺負,會迎刃而解。
就不會出麵替她擺平,不會憐惜她了。
並且,她的一言一行可能會被他放大,認為她做什麽都是有預謀的。
當然,想在這後宮生存,傾顏做的多數事情,本就是有意為之,隻是不能讓帝王知道而已。
因為沒有哪個男人會希望女人對他虛情假意。
嬴湛見傾顏不知道,轉而問李忠和一眾宮女太監,“爾等可知哪種鴨子吃蝗蟲?且吃得又快又多?”
身為帝王,他文武雙全,卻對農業畜牧不太了解。
而在場的宮女太監,多是來自窮苦人家的孩子。
對雞鴨鵝,豬狗牛馬羊還是有點了解的。
就連李忠這樣的,都沒吃過什麽苦,沒種過田,搖搖頭表示不了解。
隻一名宮女道:“迴皇上的話,奴婢出身在江浙一帶,我們那兒有一種麻鴨,特喜歡吃蟲子。”
“有多喜歡吃蟲?一日大概能吃多少隻蟲?”嬴湛特別認真地問。
宮女搖搖頭,心想她小時候農活那麽多,哪裏有時間去數鴨子吃多少個蟲子,“奴婢不知。”
嬴湛倒也沒怪罪宮女,隻是對李忠說:“李忠,你叫人去弄些麻鴨來,再捉些蝗蟲,看看它們一日的食量是多少!”
“是。”李忠應了後,就出去辦事了。
此刻,嬴湛心中已經有了一半的把握,覺得這麻鴨能消滅西北的蝗蟲。
隻是一切還有待確切的認證。
屆時,再根據麻鴨的食量,以及西北的蝗災,派出相對應的麻鴨數量。
思及此,嬴湛麵帶笑容地看著傾顏。
在場的奴才們抬頭一看,就見皇帝陛下終於露出了久違又難得的笑容,不由得佩服這傾嬪娘娘魅力大。
一頓飯還沒吃,就讓皺著眉頭的皇上笑了。
嬴湛放下手中的狼毫筆,朝傾顏走去。
他走到傾顏身邊坐下,笑看著她,“愛妃今日立了一功,可有什麽想要的賞賜?”
“瞧皇上說的,這哪裏是臣妾的功勞,臣妾不過是嘴饞,誤打誤撞罷了,全靠皇上心思縝密,思慮周到。”傾顏非但沒有邀功,還吹起了彩虹屁。
她是真的不覺得自個有多大的功勞,亦或者有多厲害。
她不過是占了二十八世紀的便宜。
在那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她獲取了前輩們的經驗與知識罷了。
若是讓她自個想,她未必能想出這樣好的法子來。
接著,傾顏沒忘了李忠請她來的主要目的。
“不過,臣妾聽聞您這些日子為了江山社稷,茶不思,飯不想的,臣妾好不容易勸您用膳,您卻一門心思念著西北的老百姓,不顧自個的龍體。”
聽到這話,嬴湛麵上的笑容逐漸消失,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愛妃是不知道,如今西北的蝗災越發嚴重,蝗蟲遮天蔽日,黑壓壓的一片,不過短短數日,已經從六十五萬隻,漲到了三百多萬隻。”
“那些小麥、高粱,玉米,竹類,果樹,棉花,青稞,青草,甭管是老百姓的糧食,還是花草樹木,都被啃得光禿禿的。蝗蟲掃蕩之處,一片荒蕪,數十萬畝良田,無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