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手掌放下,方佑的身影就從洞府內走出,他長發披肩,約莫是突破的緣故,身軀更為修長,雙目中蘊有精光閃爍,仿若星辰,一股難以名狀的氣質在他的身上彌漫而出。
在他的體外,隱約中還帶著一股異香,方佑先是低頭看了一眼身旁已成死屍般的棕熊,他嘴角泛起一抹笑容。
“這便是養氣七層的實力嗎?”方佑血手一握,喃喃自語,目光中精光再度亮起,周身一股強悍的氣勢澎湃而出,將周圍的枯葉震蕩的打著轉飄遠。
這頭棕熊皮糙肉厚,若是他未突破前,想要將其解決,隻怕還要費一番手段,絕難這般幹淨利落。
當下一彎腰,方佑取出白色小劍,將棕熊的腦袋剝開,一劃一拉,一顆晶瑩如玉的內丹就滾落而出,被他收入了儲物袋中。
隨後他屈指一彈,就一道火光飄出,落在棕熊屍體上,就化作熊熊火焰燃燒,沒多久一塊龐然大物就化作了一捧焦灰。
方佑神色始終不變,修行界中,原本就是強食弱肉,你強就可以為所欲為,在這把火光中,仿佛將他心中最後一絲的猶豫也燒的灰飛煙滅,有的隻是更為堅定的道心,甚至在他神色中,也多了一抹固執的狠辣。
踏入此道,有進無後。
進,海闊天空,爭更遠的大道!
退,身死道消,為他人做的嫁衣!
大吸一口氣候,方佑就偏頭看向了洞府中,在那裏,有一個沙漏,隻是隨後他就臉色一變。
這次他突破養氣七層,沒想到已經過了將近一個月,怪不得說修行無歲月,原本他還打算出關後,迴家一趟,自從進入陰鬼宗後,他再也未曾迴去過,現在看來,迴家的計劃還要往後推遲一下。
他不願讓自己始終處於危機之下,隻有讓自己不斷地變強,才可以一步步讓能威脅自己之人越來越少。這次據說是大秦國內的天才修士的一次聚會。他也正好借此開開眼界,對他以後的修行不可估量。
現在他就要趕往金蟾嶺,否則的話,萬一路途之上有什麽變故,恐有所耽擱。
當下他盤算後,就站在原地默默的感應體內的丹湖片刻,就攀上山石之上,四下仰頭眺望片刻,從儲物袋中取出那枚信物玉符,開始查看起來。
“按照我現在的位置,距離金蟾嶺,也隻有七八天的腳程。”
等到方佑將魂力從玉符上一收,就不再猶豫,下得山去,朝著剛剛辨別的方向快速而去。
雖然隻有七八天的時間,但方佑另有想法,他剛剛突破,正是要熟悉一下境界,荒山中多妖獸,他打算借趕路之時,順便獵殺妖獸。
這樣一方麵可以獲得大量內丹,二者還能熟悉境界,鞏固修為,兩不妨礙。
在大秦極北某處,群巒之中,有一奇特之處。
百裏之內,地麵均往地下凹陷一尺有餘,且寸草不生。
但頗為詭異的是,在這其中,卻有一巨大山石平台,遠遠來看,好像是一巨大雄偉山峰似乎整個被人一掌從上而下削掉一半,隻剩餘半截基石一般的壓實石夯。
此處便是金蟾嶺!
據一些古老修士口中所言,這裏是當年金蟾的登仙路,隻是沒奈何被天道不允,強行登仙時在這被硬生生的抹殺,一身修為化作虛無,然怨念不消,部分血肉融入下方山峰,與山峰共存,昂首直麵蒼穹。
剩餘的半截山峰上,土褐色的山石裸露在外,據說這是天道之意,整座山峰灰蒙蒙的,夾雜黃色的土石之色,猶如蟾蜍身上的斑點一般,缺少植物點綴,甚是醜陋。
雖金蟾身死道消,但其身軀與下方山峰融合而成的半截殘峰,卻無盡仍屹立不倒,若有修士從上往下看,便可發現這山峰猶如一道釘子般,矗立在方圓之內,仿若磐石。
由於那金蟾未能成仙,雖死但卻怨氣甚重,隕落地有濃鬱的陰氣繚繞溢出,煞氣極重,久而久之,這裏就成了一塊不毛之地,別說是凡人,就連修士尋常也對這裏諱莫如深。
曾有鬼修來此吸收煞氣,無一例外均都莫名爆體而亡,一些大修士查看後,最終認為這金蟾怨氣太重,故而死後所產生的煞氣過於熾烈,不能吸收。
久而久之,此地被封鎖起來,北域修士少有提起此事,以至於歲月匆匆,以至於就連大秦本土修士,也很少知曉有這一塊地方存在。
常年下來,金蟾嶺成了一片不毛之地,在金蟾嶺百裏之地,至今還有陰氣飄蕩,籠罩百裏之地,聚而不散。
隻是從一個月前,這裏卻異常熱鬧起來,在金蟾嶺周圍,不時有修士禦器而來。
這些修士麵孔陌生,不是大秦修士。修為多為養氣高階之境,並且年齡都很年輕。
能聚集在此,卻都為妙一宗其道子寧鳳淼的邀請,將在此地舉辦北域年輕一代的盛會。
寧鳳淼雖修為僅是養氣巔峰之境,但卻是宗門道子,聲名遠播。
據說其母夜夢有鳳來襲,夢醒而懷有一嬰,誕生之時,天有異像,南天之上有星辰組成鳳凰狀,終化光雨融入嬰兒體內,而成天生鳳體。
此後被妙一宗大人物收入親傳弟子,短短三年已達養氣巔峰修為,堪稱恐怖,在北域曾引起不小的轟動。
但如今一晃十四年已過,寧鳳淼卻未曾突破築基。引起很多猜測。
有人傳言是故意壓製境界,打實根基,鑄造無上鳳體,還有人透露其誌遠大,想要融合天地二魂,打破天地極限,而延續上古養氣斷路,甚至重續十二境。
隻是妙一宗對此並未有正麵迴答,反而將此事壓了下去,惹得不少宗門中精英弟子不甘示弱,紛紛翻出古籍,查詢有關養氣十二境之事,欲與其一爭高下!
不過這一查,不少人均變了麵色,熄了此念頭。
原來在養氣之境,上古道經有傳,養氣極限理論在十二重。天地二魂各占一重。這是十一重天。但根據推測,若是能將二魂融合,打破自身極限,人魂身為主魂,理應占據一重。也就是應該是十二重。
這就是道經中所言的十二重天的由來!
隻是上古遙遠,此說法太過虛無縹緲,如今別說是十二重境,天地大變之後,成仙路已斷,天地二魂也未曾有人取全,養氣十二境也就成了一個傳說。
在北域之地,別說是驚豔的融合一魂修士,就算是融合天地靈物魂種的修士,日後成就也不可限量,都可成為一代巨臂。
寧鳳淼已有五年未曾下山,一出關便來大秦這彈丸之地,有交好宗門打聽之下得知,妙一宗寧靜其師為其求下宗門鎮宗之寶昊天鏡,據傳運用此鏡,能窺往昔。
來到大秦,她正是衝著當年的金蟾而來,幾千年前,那金蟾在此登仙,曾與天道發生對抗,雖其身死道消,但也硬生生的留下一縷天道之韻,據傳,悟透者,能感悟天魂,若能從中頓悟,融合天魂有望!
正因如此,北域大宗交好的宗門得悉,也紛紛派遣傑出弟子與之同行,盼能悟的一縷仙緣。
妙一宗迫於壓力,最終經過協商,算是勉強答應了下來,這才有了這次盛會的初衷,不過為此,其餘大宗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畢竟要使用昊天境,所需的代價驚人!
至於大秦本土修士,隻是占據地緣之勢,順勢被應邀而來。大秦本土三個宗門俱都是妙一宗的附庸,妙一宗借機拉攏三宗,更是放出話來,若有弟子能在此次頓悟,可破例收為秒一宗內門弟子。
母隨子貴!三宗這次卵足了盡,勢必要再這次中展露頭角,要知道一旦被妙一宗選中,水漲船高,其宗門也能獲得更多的資源與地盤。
說到底,大秦雖占據個大字,卻是不毛之地,不利於修士修行。
這一日,金蟾嶺百裏之外,一個穿著嶄新青色道服的青年,帶著絲絲的疲倦之意,快步的從遠處而來,雖然其麵色有蒼白之意,但雙眼明亮,眸中有精氣內斂乍現。他,正是方佑!
將近一個月,他終於在既定時間內,趕到了這裏,隻是他的氣息,比起一個月前,更加的凝實,甚至略有精進。
這段時間以來,有八個凡階上品內丹落入到他的手中,可謂是收獲滿滿,一些不入流內丹更是數不勝數。
與這些意外之喜相比,這次的盛會,都顯得不太重要。
不過,眾目睽睽之下收了請帖,不來的話,對主人是一大不尊重,甚至會遭其之惡。
他故意最晚到來,是心存不與白公子過多相處打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衝突。
一進入到金蟾嶺百裏之地,方佑頓時神色一動,整個人突然駐足,臉上有驚疑之色,這縷驚疑很快就轉化成了震驚,在他心中掀起驚天巨浪。
在他的周圍,有淡淡的陰氣繚繞,讓他動容的不是這陰氣本身,而是這陰氣對他來說似曾相識,竟與當初那深穀中的陰氣一模一樣,隻是比起那裏,隻是淡了許多。
“金蟾!金蟾嶺!深穀!巨井!”方佑喃喃自語。片刻後他心中有了一些清晰的猜測,念頭升起時,他轉身看向遠處一座凸起的山峰,大步而去。
越往裏,陰氣越重!不過方佑卻發現,這裏的陰氣與那深穀中的還稍有不同。這裏得並無那種陰寒之氣,隻需要將修為散開,就可將這陰氣抵擋在外,雖有不舒服之意。但短時間之內,影響不大。
他將當初那冷傲青年送來的玉符取出,持在手中,腳步加快。
就在剛才,他感受到有強大神識掃來,其中帶著探查之意,毫無隱晦之意,直到他取出玉符,那股神識才悄然散去。
他對那邀請的寧姓弟子,並不了解,但想來能從北域中心之地趕來,還選擇此地,隻怕另有深意。
這片地方有古怪!方佑對那消失的神識也不在意,等到他來到山腳下時,仰麵眯眼打量著凸起的山峰,眉頭皺起。
在他的體外,隱約中還帶著一股異香,方佑先是低頭看了一眼身旁已成死屍般的棕熊,他嘴角泛起一抹笑容。
“這便是養氣七層的實力嗎?”方佑血手一握,喃喃自語,目光中精光再度亮起,周身一股強悍的氣勢澎湃而出,將周圍的枯葉震蕩的打著轉飄遠。
這頭棕熊皮糙肉厚,若是他未突破前,想要將其解決,隻怕還要費一番手段,絕難這般幹淨利落。
當下一彎腰,方佑取出白色小劍,將棕熊的腦袋剝開,一劃一拉,一顆晶瑩如玉的內丹就滾落而出,被他收入了儲物袋中。
隨後他屈指一彈,就一道火光飄出,落在棕熊屍體上,就化作熊熊火焰燃燒,沒多久一塊龐然大物就化作了一捧焦灰。
方佑神色始終不變,修行界中,原本就是強食弱肉,你強就可以為所欲為,在這把火光中,仿佛將他心中最後一絲的猶豫也燒的灰飛煙滅,有的隻是更為堅定的道心,甚至在他神色中,也多了一抹固執的狠辣。
踏入此道,有進無後。
進,海闊天空,爭更遠的大道!
退,身死道消,為他人做的嫁衣!
大吸一口氣候,方佑就偏頭看向了洞府中,在那裏,有一個沙漏,隻是隨後他就臉色一變。
這次他突破養氣七層,沒想到已經過了將近一個月,怪不得說修行無歲月,原本他還打算出關後,迴家一趟,自從進入陰鬼宗後,他再也未曾迴去過,現在看來,迴家的計劃還要往後推遲一下。
他不願讓自己始終處於危機之下,隻有讓自己不斷地變強,才可以一步步讓能威脅自己之人越來越少。這次據說是大秦國內的天才修士的一次聚會。他也正好借此開開眼界,對他以後的修行不可估量。
現在他就要趕往金蟾嶺,否則的話,萬一路途之上有什麽變故,恐有所耽擱。
當下他盤算後,就站在原地默默的感應體內的丹湖片刻,就攀上山石之上,四下仰頭眺望片刻,從儲物袋中取出那枚信物玉符,開始查看起來。
“按照我現在的位置,距離金蟾嶺,也隻有七八天的腳程。”
等到方佑將魂力從玉符上一收,就不再猶豫,下得山去,朝著剛剛辨別的方向快速而去。
雖然隻有七八天的時間,但方佑另有想法,他剛剛突破,正是要熟悉一下境界,荒山中多妖獸,他打算借趕路之時,順便獵殺妖獸。
這樣一方麵可以獲得大量內丹,二者還能熟悉境界,鞏固修為,兩不妨礙。
在大秦極北某處,群巒之中,有一奇特之處。
百裏之內,地麵均往地下凹陷一尺有餘,且寸草不生。
但頗為詭異的是,在這其中,卻有一巨大山石平台,遠遠來看,好像是一巨大雄偉山峰似乎整個被人一掌從上而下削掉一半,隻剩餘半截基石一般的壓實石夯。
此處便是金蟾嶺!
據一些古老修士口中所言,這裏是當年金蟾的登仙路,隻是沒奈何被天道不允,強行登仙時在這被硬生生的抹殺,一身修為化作虛無,然怨念不消,部分血肉融入下方山峰,與山峰共存,昂首直麵蒼穹。
剩餘的半截山峰上,土褐色的山石裸露在外,據說這是天道之意,整座山峰灰蒙蒙的,夾雜黃色的土石之色,猶如蟾蜍身上的斑點一般,缺少植物點綴,甚是醜陋。
雖金蟾身死道消,但其身軀與下方山峰融合而成的半截殘峰,卻無盡仍屹立不倒,若有修士從上往下看,便可發現這山峰猶如一道釘子般,矗立在方圓之內,仿若磐石。
由於那金蟾未能成仙,雖死但卻怨氣甚重,隕落地有濃鬱的陰氣繚繞溢出,煞氣極重,久而久之,這裏就成了一塊不毛之地,別說是凡人,就連修士尋常也對這裏諱莫如深。
曾有鬼修來此吸收煞氣,無一例外均都莫名爆體而亡,一些大修士查看後,最終認為這金蟾怨氣太重,故而死後所產生的煞氣過於熾烈,不能吸收。
久而久之,此地被封鎖起來,北域修士少有提起此事,以至於歲月匆匆,以至於就連大秦本土修士,也很少知曉有這一塊地方存在。
常年下來,金蟾嶺成了一片不毛之地,在金蟾嶺百裏之地,至今還有陰氣飄蕩,籠罩百裏之地,聚而不散。
隻是從一個月前,這裏卻異常熱鬧起來,在金蟾嶺周圍,不時有修士禦器而來。
這些修士麵孔陌生,不是大秦修士。修為多為養氣高階之境,並且年齡都很年輕。
能聚集在此,卻都為妙一宗其道子寧鳳淼的邀請,將在此地舉辦北域年輕一代的盛會。
寧鳳淼雖修為僅是養氣巔峰之境,但卻是宗門道子,聲名遠播。
據說其母夜夢有鳳來襲,夢醒而懷有一嬰,誕生之時,天有異像,南天之上有星辰組成鳳凰狀,終化光雨融入嬰兒體內,而成天生鳳體。
此後被妙一宗大人物收入親傳弟子,短短三年已達養氣巔峰修為,堪稱恐怖,在北域曾引起不小的轟動。
但如今一晃十四年已過,寧鳳淼卻未曾突破築基。引起很多猜測。
有人傳言是故意壓製境界,打實根基,鑄造無上鳳體,還有人透露其誌遠大,想要融合天地二魂,打破天地極限,而延續上古養氣斷路,甚至重續十二境。
隻是妙一宗對此並未有正麵迴答,反而將此事壓了下去,惹得不少宗門中精英弟子不甘示弱,紛紛翻出古籍,查詢有關養氣十二境之事,欲與其一爭高下!
不過這一查,不少人均變了麵色,熄了此念頭。
原來在養氣之境,上古道經有傳,養氣極限理論在十二重。天地二魂各占一重。這是十一重天。但根據推測,若是能將二魂融合,打破自身極限,人魂身為主魂,理應占據一重。也就是應該是十二重。
這就是道經中所言的十二重天的由來!
隻是上古遙遠,此說法太過虛無縹緲,如今別說是十二重境,天地大變之後,成仙路已斷,天地二魂也未曾有人取全,養氣十二境也就成了一個傳說。
在北域之地,別說是驚豔的融合一魂修士,就算是融合天地靈物魂種的修士,日後成就也不可限量,都可成為一代巨臂。
寧鳳淼已有五年未曾下山,一出關便來大秦這彈丸之地,有交好宗門打聽之下得知,妙一宗寧靜其師為其求下宗門鎮宗之寶昊天鏡,據傳運用此鏡,能窺往昔。
來到大秦,她正是衝著當年的金蟾而來,幾千年前,那金蟾在此登仙,曾與天道發生對抗,雖其身死道消,但也硬生生的留下一縷天道之韻,據傳,悟透者,能感悟天魂,若能從中頓悟,融合天魂有望!
正因如此,北域大宗交好的宗門得悉,也紛紛派遣傑出弟子與之同行,盼能悟的一縷仙緣。
妙一宗迫於壓力,最終經過協商,算是勉強答應了下來,這才有了這次盛會的初衷,不過為此,其餘大宗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畢竟要使用昊天境,所需的代價驚人!
至於大秦本土修士,隻是占據地緣之勢,順勢被應邀而來。大秦本土三個宗門俱都是妙一宗的附庸,妙一宗借機拉攏三宗,更是放出話來,若有弟子能在此次頓悟,可破例收為秒一宗內門弟子。
母隨子貴!三宗這次卵足了盡,勢必要再這次中展露頭角,要知道一旦被妙一宗選中,水漲船高,其宗門也能獲得更多的資源與地盤。
說到底,大秦雖占據個大字,卻是不毛之地,不利於修士修行。
這一日,金蟾嶺百裏之外,一個穿著嶄新青色道服的青年,帶著絲絲的疲倦之意,快步的從遠處而來,雖然其麵色有蒼白之意,但雙眼明亮,眸中有精氣內斂乍現。他,正是方佑!
將近一個月,他終於在既定時間內,趕到了這裏,隻是他的氣息,比起一個月前,更加的凝實,甚至略有精進。
這段時間以來,有八個凡階上品內丹落入到他的手中,可謂是收獲滿滿,一些不入流內丹更是數不勝數。
與這些意外之喜相比,這次的盛會,都顯得不太重要。
不過,眾目睽睽之下收了請帖,不來的話,對主人是一大不尊重,甚至會遭其之惡。
他故意最晚到來,是心存不與白公子過多相處打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衝突。
一進入到金蟾嶺百裏之地,方佑頓時神色一動,整個人突然駐足,臉上有驚疑之色,這縷驚疑很快就轉化成了震驚,在他心中掀起驚天巨浪。
在他的周圍,有淡淡的陰氣繚繞,讓他動容的不是這陰氣本身,而是這陰氣對他來說似曾相識,竟與當初那深穀中的陰氣一模一樣,隻是比起那裏,隻是淡了許多。
“金蟾!金蟾嶺!深穀!巨井!”方佑喃喃自語。片刻後他心中有了一些清晰的猜測,念頭升起時,他轉身看向遠處一座凸起的山峰,大步而去。
越往裏,陰氣越重!不過方佑卻發現,這裏的陰氣與那深穀中的還稍有不同。這裏得並無那種陰寒之氣,隻需要將修為散開,就可將這陰氣抵擋在外,雖有不舒服之意。但短時間之內,影響不大。
他將當初那冷傲青年送來的玉符取出,持在手中,腳步加快。
就在剛才,他感受到有強大神識掃來,其中帶著探查之意,毫無隱晦之意,直到他取出玉符,那股神識才悄然散去。
他對那邀請的寧姓弟子,並不了解,但想來能從北域中心之地趕來,還選擇此地,隻怕另有深意。
這片地方有古怪!方佑對那消失的神識也不在意,等到他來到山腳下時,仰麵眯眼打量著凸起的山峰,眉頭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