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無極,沉浸在與道相合之中的鄭宇,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道之大與道之小,他的神念似乎被擴展了無數倍,整個蠻荒大陸皆在他神念俯視之下,他看到了亙古不變的九霄,窺見了那茫茫悠悠,轉世投胎的輪迴之所,幽冥之地。


    他看到一顆顆種子,慢慢生根,發芽,積攢出破除而出的生命力,破土而出,看到一個個老人駕鶴西去,神聖,恐怖,生命興替。


    此刻的他,無喜無悲,淡然的看著這些,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深藏在他心底的那無比堅定的證道之念與誓死達成宏偉理想的豪言壯誌,第一次動搖。


    鄭宇捫心自問,長生不死,為蠻荒大陸立德,這些他曾經無比向往,立定誌向去做的事情,真的是他想要的嗎?


    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真的對嗎?沒有人能迴答他。


    既然天地萬物皆是大道,那他亦是如此,那麽他既然也是一種大道,為何要去證道呢?既是道,又何必證道?


    他想為蠻荒大陸立萬世德,是出於什麽?是對舊世界的厭惡?是對弱肉強食、無情無義的排斥?還是為了滿足他的野心?


    鄭宇在一種空與不空的境界之中,深刻地剖析著自己的心靈,質問自己的道。


    黑暗與光明在他的心靈之中,縱橫交錯,不分你我。


    鄭宇此時的狀態極為危險,這是古往今來,橫亙在修行之士麵前的一座天塹,當修行之士修行到一定地步,他便會麵臨問道難。


    鄭宇雖然與道相合,鎮壓了一切磨難,逆奪造化,但是他低估了大道,與道相合的特殊狀態提前觸發了他的問道難。


    問道難是天地間極為特別的一種劫難,問道難變幻莫測,危險之極,它會以種種不可思議的方式,促使修行之士否定自己,否定自身大道。要知道,問道難這就等於是釜底抽薪啊,它直接從根本上抽取了修行之士生存與追逐大道的精神支柱。


    精神支柱是天地萬靈存在和修行的動力,修行之士亦是如此,一旦修行之士失去了精神支柱,那麽修行之士輕則成為行屍走肉,重則走火入魔,害人害己,荼毒一方。


    一個修士缺胳膊少腿,這並不可怕,有天地靈藥能生死人肉白骨,但是要是他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那縱然是華佗在世,也束手無策。


    問道難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此,除非他自己走出來,不然最終時間就會多出一具行屍走肉,或者是一個走火入魔的魔王。


    在鄭宇經曆問道難之時,驚天動地的異象在頃刻之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的陰雲,天舞銀蛇,一種極度壓抑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之中,讓人感覺喘不過氣來。


    雜毛老道一看這般景象,嚇了一跳,本來想這道統傳人十拿九穩,哪曾想竟橫生波瀾。


    這可是修行天塹,“問道難”,多少天賦絕佳,震爍古今的仙苗栽倒在這個劫難之上,最終仙望不存,化為一捧黃土。


    在問道難中,十萬修士,能夠活上七八個那就是萬幸,能夠有三四個正常的,那就是祖墳冒了青煙。


    至於其他人,不是死了,就是瘋了,相對那些化為一捧黃土的人,那些瘋掉的這已經算是有福氣的啦,最起碼他們活了下來。


    想起當年經曆問道難的事情,雜毛老道到現在都心有餘悸,“太險了,隻差一點,隻差那麽一點,他就會入那些走火入魔之人的後塵。”


    想到問道難的難度,再一看鄭宇這修為,雜毛老道搖了搖頭,長歎一聲,“難道上天要絕我道統嗎?”


    雜毛老道看了鄭宇最後一眼,起身,飄然離去,留下一道傳音玉符,傳音玉符飛速沒入雲端,前往告知老友。


    雜毛老道走了,鄭宇毫不知情,他正在不斷地質問自己,剖析自己心靈的最深處,他想知道,他一生所求到底是什麽?別人追逐大道,他也追逐大道;人想建功立業,他也想建功立業;人娶妻生子,他也跟著娶妻生子?他不能就這麽不明不白的活著。


    他是人,是萬物之靈,他不能如豬狗一般的活著,不能整天活在別人的夢裏,不能整天戴著麵具跳舞。


    他就是他,鄭宇,一個夢想著活出真實的男子。


    在不斷地質問聲中,在不斷的深刻剖析中,鄭宇刨去了心中的感性,用理性來麵對他那顆飽經滄桑的心。


    在這一刻,鄭宇突然想到了他曾經看過的兩部電影,“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與“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在這兩部電影裏,周星馳飾演孫悟空的轉世之身,孫悟空的轉世之身與佛祖座下的燈芯所化的紫霞仙子、白骨精白晶晶有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糾葛。


    孫悟空的轉世之身至尊寶原以為他愛的是白骨精白晶晶,所以他在白晶晶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千方百計的利用月光寶盒,穿越時空,去救白晶晶。


    結果陰差陽錯的,他迴到五百年前,遇見了命運之中,給他三顆痣的那個人,紫霞仙子,在他尋找白晶晶的過程中,紫霞仙子逐漸的愛上了她,有一天,紫霞仙子突發奇想,施展法術,鑽到至尊寶的身體裏,直截了當的問他的心,他是否愛她?


    心是不會說謊的,它告訴了紫霞仙子答案,至尊寶愛的是白晶晶,而不是她,紫霞仙子聽到這,傷心到極致,潸然淚下,在至尊寶的心裏留下了一滴傷心淚後,飛出了至尊寶的身體。


    至尊寶對此毫不知情,他隻知道,紫霞仙子在他心裏留了一樣東西。至尊寶以為他一直以來,愛的人都是白晶晶,但他不知道,在後來,他開始喜歡上了這個精靈一般的女孩。


    再後來,在一次遇險中,妖怪要殺他,他在劫難逃,隻是他心中還有心願未了,他聽人說,用劍剖出人的心髒時,隻要動作夠快,人不會立刻就死。


    於是他求妖怪動手快一點,他想看看,那個精靈一般的女孩在他心裏留下了什麽東西,最後,在一道血箭中,至尊寶看到了那個精靈一般的女孩留在他心裏的那個東西,那是一滴眼淚。


    鄭宇從這之中,看到了諸多東西,他也想如電影之中紫霞仙子一樣,問問自己的心,心是不會說謊的,同時他也不想像至尊寶一樣,一生逐愛,卻不知所愛何人,隻有當死亡的那一刻,才幡然醒悟。


    雖然他和至尊寶追逐的目標不一樣,至尊寶追逐的是愛,他追逐的是大道,但是目標雖有不同,但是道理相通。


    鄭宇理性的看著他那顆飽經滄桑的心,用心聆聽心的聲音,有的人眼明,但是心瞎;有的人是眼瞎,心明。


    鄭宇無思無想無念,就這麽靜靜地聆聽,試圖去讀懂心靈的聲音。


    天空之中的烏雲越發濃鬱了,碗口粗的閃電在烏雲之中炸響,鄭淩霄、敖渝與一眾大宋宗室接到老祖的消息,知曉鄭宇出事,立刻就趕到這裏。


    隻是,大家也隻能是大眼瞪小眼,問道難,他們難以插手其中,誰也沒有辦法,隻能看鄭宇的造化啦。


    身為母後的敖渝,看到正在經曆問道難的皇兒,臉上沒有絲毫慌亂、擔憂之色,反而喜上眉梢,母子之間難以割斷的血脈聯係,給予了她足夠的信心。


    直覺告訴他,問道難奈何不了她的皇兒,反而是皇兒的一次重大機遇,正所謂不破不立,心靈與肉身一樣,不經曆大破滅,哪來的大新生?


    鄭淩霄在一旁,倒是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問道難可是修行之人的天塹與埋骨地,他的皇兒以如此低微的修為提前觸發問道難,這不能不讓他為之憂心。要是鄭宇真有個三長兩短,那可真就是晴天霹靂。


    有人憂,便有人喜,鄭淩霄這邊憂心忡忡,鄭清風那邊可是高興異常,鄭宇身為大皇子,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哪裏壓得下去,所以在鄭淩霄接到消息沒多久,鄭清風就知道鄭宇出事了。


    鄭宇這麽低的修為就觸發了問道難,他絕對撐不過去,隻要鄭宇一死,或者走火入魔,半瘋半傻,他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一躍成為大宋皇朝的順位第一繼承人。


    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在不遠的將來,名正言順的繼承大宋皇朝,榮登大寶,從而汲取大宋皇朝一朝的氣運,恢複他前世的修為。


    一時間,大宋朝堂也是暗流洶湧,眾人皆知,一旦鄭宇渡過不了問道難,那麽朝堂之上的勢力都要大洗牌,所以很多人不甘寂寞,盤算著某些計劃,不管鄭宇渡不渡得過問道難,有備無患是不會錯的。


    原本保皇派與中立派聯手打壓太子黨的計劃,也暫時被擱置,三大政治集團又重新混到了一起,坐觀事態的發展。


    鄭宇的生死直接決定了大宋朝堂的走向,與大宋皇朝的未來,於是無數道目光從四麵八方集中到了鄭宇身上。


    還未迴到封地的各方諸侯們,紛紛開始在暗中活動,這時滿朝的目光都集中在鄭宇身上,監視他們的力量相對減少,此時是他們活動的最佳時機。


    不管是謀奪大宋皇朝至高權利,還是明哲保身,都得要布置一些後手,鄭宇這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啊,給予了陰謀詭計家活動的機會。


    此刻,鄭宇正在問心,在剝開陣陣塵埃之後,他的初心逐步開始展現,一種源自心靈的力量從心靈之中緩緩釋放。


    真語問心,驅逐虛偽,直達心靈深處,尋找最初的原動力。


    漸漸地,鄭宇泥丸宮之中,智慧之光集聚在一起,凝聚成一柄慧劍,古有慧劍斬情絲,慧劍的出現,是鄭宇將自身智慧運用到極致的一種體現,此時此刻,鄭宇已經快要找到他心中的那點真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霸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朽帝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朽帝皇並收藏雄霸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