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鄭宇早早在花園之中觀景,品茶,等待太子黨核心成員的到來。
花園之中,各種美麗的花朵爭奇鬥豔,散發著迷人的芬芳,春風陣陣,楊柳飄飄。朝陽冉冉升起,金色的餘暉撒在湖麵之上,反射出耀眼金光,魚兒迎著朝陽,爭相跳躍,平靜的湖麵蕩起陣陣漣漪。
看著這美好的景象,鄭宇不由陶醉在這春風裏,隨著春風飄蕩,領略萬千美景。
良久,鄭宇才如夢初醒,他歡喜一笑,不因陶醉而悔,不因蘇醒而悲,自有一番逍遙灑脫的風度。
悠然起身,放下一切。迎著春風,在花園之中踽踽而行,賞花弄草,好不快活!
待興致已盡,迴到石亭,休憩片刻,這一切都是極好的!
噠噠噠……,一陣腳步聲傳來,由遠及近,鄭宇聞之,微微一笑,翻轉茶杯,提起茶壺,倒上三杯熱茶,寥寥白煙,隨風飄蕩,一縷縷茶的清香,散發開來。
遠處,福伯領著數十個頂戴花翎、身身著黑色官服的官員前行,這一行官員之中,三個官員打頭,其他官員緊隨其後,值得注意的是,那三個打頭的官員,他們的一舉一動之間都展現出莫大的威儀。
一行人走到近前,福伯走上前,向鄭宇稟告,而後退下,站在鄭宇身後。一行人以三個官員為首,下跪參拜,他們異口同聲道:“微臣拜見大皇子”。“請起!”
鄭宇微微一笑,伸出手來,“請”。為首的三個官員欣然落座,其他官員分成兩列,分站兩側,垂手而立。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細細打量這三人,坐在鄭宇左手邊的是一位老者,他臉上皺紋密布,兩鬢斑白,眼睛渾濁,看起來毫不起眼,但是如果有人小視他的話,那就大錯特錯。
老者姓沅,名嵇。沅嵇修為深不可測,身居高位,他是大宋皇朝兵部尚書,掌管天下軍事,大權在握。
坐在鄭宇右手邊之人,是一位文人雅士,他麵容俊秀,風采不凡。這位文人雅士姓於,名鏡堂。
於鏡堂,修為高深,乃是大宋皇朝的戶部尚書,主財帛委輸,掌管天下經濟。
與鄭宇麵對麵之人,在三人之中身份地位最高,乃是當朝輔臣,文華殿大學士。此人出身皇族,姓宋,名靖遠。
大宋皇朝設有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天下諸事,乃大宋皇朝的要害部門。在六部之上,設有內閣,內閣是大宋皇朝最大的權力機構,內閣統領六部,其主要職責是協理皇帝處理國務,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
內閣最高領導是"首輔"一人,其次是"次輔"一人,最後是"輔臣"四人,總共為六人,在文淵閣辦公。
宋靖遠、沅嵇、於鏡堂都身居高位,手掌重權,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垂手而立的兩列官員,他們都是在重要部門任職。
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是多麽強大的一股力量,他們要是跺跺腳,整個大宋皇朝都會風雲色變。太子黨太強大,強大到令人恐懼,令人顫栗。
在鄭宇細細打量三人之時,那三人也在打量鄭宇,對於這個行事頗為怪異的大皇子,他們早已有所耳聞。據他們所知,鄭宇在三歲之時,就搬出皇宮,移居紫霞殿,自那時起,鄭宇就長期閉門不出,少有出門之時。
最近,倒是聽說他出了幾趟門,不過就是這幾趟門,他就攪動了天下風雲。對於這樣一個行事怪異的小主公,三人心中各有想法。
宋靖遠是雲淡風輕,他根本不管鄭宇是何等人物,他所求不過是首輔之位,隻要輔助鄭宇取得皇位,那麽他就可以憑借從龍之功,坐上首輔之位,權傾朝野,海量氣運加身。
沅嵇心中洶湧澎湃,激情滿懷,他是兵部尚書,掌權天下軍事,這幾年,他能夠明顯感覺到,大宋皇朝正在興起兵戈之氣。
他有自知之明,武將出身的他,坐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已經是武將在仕途之上的極限,但是他並不滿足,想要更進一步,“封侯”。在大宋皇朝封侯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除非建立滔天的軍功,不然隻是空想。
要建立滔天的軍功,就必須有戰事,就必須擁有掌權者的支持。如今兵戈之氣已生,戰事不遠矣!
雖然戰事不遠矣,但是沅嵇還欠缺一個重要條件,那便是掌權者的支持。沅嵇知道鄭淩霄對他的態度。
在很久以前,他還是一介小卒之時,鄭淩霄給予過他評價,“智勇雙全一猛將,位極人臣一尚書”。鄭淩霄的意思是沅嵇是一員智勇雙全的猛將,他將來必定位極人臣,成為兵部尚書。
如今,沅嵇真的位極人臣,大權在握,成為大宋皇朝的兵部尚書。成為兵部尚書,固然可喜,但是卻也可悲。
因為鄭淩霄給予他很高的評價之時,也給他圈定了一個圈子。在鄭淩霄看來,沅嵇的才能,隻能當上兵部尚書。
正因為如此,沅嵇清楚,鄭淩霄不會支持他。沒有鄭淩霄的支持,他隻能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之上,幹坐一生。根本不會擁有遠赴疆場,建功立業的機會,封侯隻能存在於幻想之中。
沅嵇不甘心,他不甘心,一生隻當一個兵部尚書,他渴望封侯。既然鄭淩霄這一條路走不通,那麽他就走另一條路。
大宋皇朝的皇帝最長任期隻有一百年,然而大臣的任期是不限的,隻要大臣可以處理政務,他們就可以持續任職。不過,因為某種原因,大宋皇朝最多隻有三朝老臣。
這對於沅嵇頗為有利,既然鄭淩霄不支持他,那麽他就尋求下一任皇帝的支持。
在重重考慮之後,沅嵇選擇了鄭宇,隻要和他搞好關係,將他扶上皇帝的寶座,何愁不能得到他的支持?何愁不能遠赴疆場,千裏轉戰覓封侯?
於鏡堂和宋靖遠一樣,雲淡風輕,對於鄭宇是雄才偉略,還是低劣玩兒,他不在乎。他沒有太多更上一步的想法,他坐到了現在這個位置,已經很滿足了,他現在所想的,就是保住自己的位置。
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讓他能夠長久,於鏡堂加入了太子黨,利用太子黨龐大的政治勢力,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於鏡堂在乎的隻有太子黨而已。
在打量宋靖遠、沅嵇、於鏡堂三人之後,鄭宇放下茶杯,淡淡地說道:“本宮請各位來此,所為何事?想必各位已經清楚。各位在宦海浮沉多年,必定可以從這件事情當中,看出本宮的目的所在。
恰巧,本宮也想見識一下諸位大人的本事,有哪位大人願意給本宮展示一下?”
鄭宇此話一出,滿堂皆驚。鄭宇的話語著實大膽,他簡簡單單一句話,就直接將他和太子黨割裂開來,並將尖銳的矛頭直指太子黨。
如此做法,是眾人萬萬想不到的,他們也曾猜想到鄭宇想要接管太子黨,而且想到鄭宇會在他們麵前立威,懾服他們。但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鄭宇竟然會用這種極端方式。
這樣行事,一旦立威不成,太子黨就可能脫離鄭宇和他母後的掌控,轉而投向他方,這是一步險棋。
一時之間,眾人一言不發,宋靖遠在品茶,沅嵇在看風景,於鏡堂低著頭,做沉思狀,垂手而立的官員們麵麵相覷。
看著這些人反應,鄭宇微微一笑,輕聲問道:“怎麽?沒有一個大人願意嗎?還是說,你們沒有將本宮的話聽進心裏去?”
沉默,沉默,除了沉默,還是沉默。在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隻要一站出來,就等於明著和鄭宇對立。在明麵上和大皇子對立,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過了許久,沒有一個官員肯站出來,也沒有一個官員肯開口說一句話,看到這個情形,鄭宇不怒反笑,“哈哈哈……”。
笑聲一出,周圍的氣氛變得詭異起來,不知為什麽,眾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在大笑之後,鄭宇接著說道:“看來你們都是聰明人,這一點本宮早已耳聞,但是有些不相信,如今一試,本宮相信了。”
“好了,既然你們這些聰明人都不願意說,那麽本宮來告訴你們,本宮擁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讓你們認識認識大宋皇朝的大皇子,認識你們主公;第二個目的,立威,讓你們知道知道是在為誰而效力。
太子黨組建這麽多年,一直以來,本宮忙於修煉,沒有精力管理太子黨,將太子黨交於母後管理。本宮清楚,你們的眼中隻有本宮的母後,或許,某些人,他們連本宮的母後,也不放在眼裏。對於本宮,嗬嗬……
對於這些本宮都不計較,今天,本宮隻想告訴你們三句話。第一句,太子黨是為本宮而存在的。
第二句,不管你們是抱著何等目的加入太子黨,隻要你們安心輔佐本宮,你們的目的定會一一實現,而且你們所獲得的東西,必定會超乎你們想象。第三句,本宮不太喜歡聰明人,人還是笨一點好”。
在說完這些話之後,鄭宇緩緩起身,向外走去,頭也不迴的說道:“你們有一個時辰的時間,決定是去,是留。
決定留下的人,就到紫霞殿大廳來找本宮,到時自有奴婢為你們帶路,至於那些決定走的人,本宮不便久留。”
在鄭宇走後,幾十個奴婢就來到花園,在一旁靜靜等候。來到大廳,鄭宇命人,從此刻開始計時,他倒要看看,這太子黨的主要成員之中,有多少聰明人?
該說的,鄭宇已經都說了,至於他們聽不聽得懂,就看他們的本事啦!
花園之中,還未等其他人明白過來,內閣輔臣宋靖遠停止了品茶,他緩緩起身,心中長歎一聲:“江上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老嘍!”
隨後,他在一個奴婢的帶領下,往紫霞殿大廳而去,剩下的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中有幾位是宋靖遠的門生,他們本想跟著宋靖遠一同前去,可是始終拿不定主意。在場諸人猶在夢中耳!
帝皇心機,巧立皇威!神秘欽天監,即將被揭開神秘的麵紗,敬請期待。喜歡本書的兄弟姐妹們,《雄霸諸天》求收藏,求紅票!《雄霸諸天》拜謝!
花園之中,各種美麗的花朵爭奇鬥豔,散發著迷人的芬芳,春風陣陣,楊柳飄飄。朝陽冉冉升起,金色的餘暉撒在湖麵之上,反射出耀眼金光,魚兒迎著朝陽,爭相跳躍,平靜的湖麵蕩起陣陣漣漪。
看著這美好的景象,鄭宇不由陶醉在這春風裏,隨著春風飄蕩,領略萬千美景。
良久,鄭宇才如夢初醒,他歡喜一笑,不因陶醉而悔,不因蘇醒而悲,自有一番逍遙灑脫的風度。
悠然起身,放下一切。迎著春風,在花園之中踽踽而行,賞花弄草,好不快活!
待興致已盡,迴到石亭,休憩片刻,這一切都是極好的!
噠噠噠……,一陣腳步聲傳來,由遠及近,鄭宇聞之,微微一笑,翻轉茶杯,提起茶壺,倒上三杯熱茶,寥寥白煙,隨風飄蕩,一縷縷茶的清香,散發開來。
遠處,福伯領著數十個頂戴花翎、身身著黑色官服的官員前行,這一行官員之中,三個官員打頭,其他官員緊隨其後,值得注意的是,那三個打頭的官員,他們的一舉一動之間都展現出莫大的威儀。
一行人走到近前,福伯走上前,向鄭宇稟告,而後退下,站在鄭宇身後。一行人以三個官員為首,下跪參拜,他們異口同聲道:“微臣拜見大皇子”。“請起!”
鄭宇微微一笑,伸出手來,“請”。為首的三個官員欣然落座,其他官員分成兩列,分站兩側,垂手而立。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細細打量這三人,坐在鄭宇左手邊的是一位老者,他臉上皺紋密布,兩鬢斑白,眼睛渾濁,看起來毫不起眼,但是如果有人小視他的話,那就大錯特錯。
老者姓沅,名嵇。沅嵇修為深不可測,身居高位,他是大宋皇朝兵部尚書,掌管天下軍事,大權在握。
坐在鄭宇右手邊之人,是一位文人雅士,他麵容俊秀,風采不凡。這位文人雅士姓於,名鏡堂。
於鏡堂,修為高深,乃是大宋皇朝的戶部尚書,主財帛委輸,掌管天下經濟。
與鄭宇麵對麵之人,在三人之中身份地位最高,乃是當朝輔臣,文華殿大學士。此人出身皇族,姓宋,名靖遠。
大宋皇朝設有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天下諸事,乃大宋皇朝的要害部門。在六部之上,設有內閣,內閣是大宋皇朝最大的權力機構,內閣統領六部,其主要職責是協理皇帝處理國務,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
內閣最高領導是"首輔"一人,其次是"次輔"一人,最後是"輔臣"四人,總共為六人,在文淵閣辦公。
宋靖遠、沅嵇、於鏡堂都身居高位,手掌重權,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垂手而立的兩列官員,他們都是在重要部門任職。
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是多麽強大的一股力量,他們要是跺跺腳,整個大宋皇朝都會風雲色變。太子黨太強大,強大到令人恐懼,令人顫栗。
在鄭宇細細打量三人之時,那三人也在打量鄭宇,對於這個行事頗為怪異的大皇子,他們早已有所耳聞。據他們所知,鄭宇在三歲之時,就搬出皇宮,移居紫霞殿,自那時起,鄭宇就長期閉門不出,少有出門之時。
最近,倒是聽說他出了幾趟門,不過就是這幾趟門,他就攪動了天下風雲。對於這樣一個行事怪異的小主公,三人心中各有想法。
宋靖遠是雲淡風輕,他根本不管鄭宇是何等人物,他所求不過是首輔之位,隻要輔助鄭宇取得皇位,那麽他就可以憑借從龍之功,坐上首輔之位,權傾朝野,海量氣運加身。
沅嵇心中洶湧澎湃,激情滿懷,他是兵部尚書,掌權天下軍事,這幾年,他能夠明顯感覺到,大宋皇朝正在興起兵戈之氣。
他有自知之明,武將出身的他,坐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已經是武將在仕途之上的極限,但是他並不滿足,想要更進一步,“封侯”。在大宋皇朝封侯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除非建立滔天的軍功,不然隻是空想。
要建立滔天的軍功,就必須有戰事,就必須擁有掌權者的支持。如今兵戈之氣已生,戰事不遠矣!
雖然戰事不遠矣,但是沅嵇還欠缺一個重要條件,那便是掌權者的支持。沅嵇知道鄭淩霄對他的態度。
在很久以前,他還是一介小卒之時,鄭淩霄給予過他評價,“智勇雙全一猛將,位極人臣一尚書”。鄭淩霄的意思是沅嵇是一員智勇雙全的猛將,他將來必定位極人臣,成為兵部尚書。
如今,沅嵇真的位極人臣,大權在握,成為大宋皇朝的兵部尚書。成為兵部尚書,固然可喜,但是卻也可悲。
因為鄭淩霄給予他很高的評價之時,也給他圈定了一個圈子。在鄭淩霄看來,沅嵇的才能,隻能當上兵部尚書。
正因為如此,沅嵇清楚,鄭淩霄不會支持他。沒有鄭淩霄的支持,他隻能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之上,幹坐一生。根本不會擁有遠赴疆場,建功立業的機會,封侯隻能存在於幻想之中。
沅嵇不甘心,他不甘心,一生隻當一個兵部尚書,他渴望封侯。既然鄭淩霄這一條路走不通,那麽他就走另一條路。
大宋皇朝的皇帝最長任期隻有一百年,然而大臣的任期是不限的,隻要大臣可以處理政務,他們就可以持續任職。不過,因為某種原因,大宋皇朝最多隻有三朝老臣。
這對於沅嵇頗為有利,既然鄭淩霄不支持他,那麽他就尋求下一任皇帝的支持。
在重重考慮之後,沅嵇選擇了鄭宇,隻要和他搞好關係,將他扶上皇帝的寶座,何愁不能得到他的支持?何愁不能遠赴疆場,千裏轉戰覓封侯?
於鏡堂和宋靖遠一樣,雲淡風輕,對於鄭宇是雄才偉略,還是低劣玩兒,他不在乎。他沒有太多更上一步的想法,他坐到了現在這個位置,已經很滿足了,他現在所想的,就是保住自己的位置。
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讓他能夠長久,於鏡堂加入了太子黨,利用太子黨龐大的政治勢力,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於鏡堂在乎的隻有太子黨而已。
在打量宋靖遠、沅嵇、於鏡堂三人之後,鄭宇放下茶杯,淡淡地說道:“本宮請各位來此,所為何事?想必各位已經清楚。各位在宦海浮沉多年,必定可以從這件事情當中,看出本宮的目的所在。
恰巧,本宮也想見識一下諸位大人的本事,有哪位大人願意給本宮展示一下?”
鄭宇此話一出,滿堂皆驚。鄭宇的話語著實大膽,他簡簡單單一句話,就直接將他和太子黨割裂開來,並將尖銳的矛頭直指太子黨。
如此做法,是眾人萬萬想不到的,他們也曾猜想到鄭宇想要接管太子黨,而且想到鄭宇會在他們麵前立威,懾服他們。但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鄭宇竟然會用這種極端方式。
這樣行事,一旦立威不成,太子黨就可能脫離鄭宇和他母後的掌控,轉而投向他方,這是一步險棋。
一時之間,眾人一言不發,宋靖遠在品茶,沅嵇在看風景,於鏡堂低著頭,做沉思狀,垂手而立的官員們麵麵相覷。
看著這些人反應,鄭宇微微一笑,輕聲問道:“怎麽?沒有一個大人願意嗎?還是說,你們沒有將本宮的話聽進心裏去?”
沉默,沉默,除了沉默,還是沉默。在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隻要一站出來,就等於明著和鄭宇對立。在明麵上和大皇子對立,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過了許久,沒有一個官員肯站出來,也沒有一個官員肯開口說一句話,看到這個情形,鄭宇不怒反笑,“哈哈哈……”。
笑聲一出,周圍的氣氛變得詭異起來,不知為什麽,眾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在大笑之後,鄭宇接著說道:“看來你們都是聰明人,這一點本宮早已耳聞,但是有些不相信,如今一試,本宮相信了。”
“好了,既然你們這些聰明人都不願意說,那麽本宮來告訴你們,本宮擁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讓你們認識認識大宋皇朝的大皇子,認識你們主公;第二個目的,立威,讓你們知道知道是在為誰而效力。
太子黨組建這麽多年,一直以來,本宮忙於修煉,沒有精力管理太子黨,將太子黨交於母後管理。本宮清楚,你們的眼中隻有本宮的母後,或許,某些人,他們連本宮的母後,也不放在眼裏。對於本宮,嗬嗬……
對於這些本宮都不計較,今天,本宮隻想告訴你們三句話。第一句,太子黨是為本宮而存在的。
第二句,不管你們是抱著何等目的加入太子黨,隻要你們安心輔佐本宮,你們的目的定會一一實現,而且你們所獲得的東西,必定會超乎你們想象。第三句,本宮不太喜歡聰明人,人還是笨一點好”。
在說完這些話之後,鄭宇緩緩起身,向外走去,頭也不迴的說道:“你們有一個時辰的時間,決定是去,是留。
決定留下的人,就到紫霞殿大廳來找本宮,到時自有奴婢為你們帶路,至於那些決定走的人,本宮不便久留。”
在鄭宇走後,幾十個奴婢就來到花園,在一旁靜靜等候。來到大廳,鄭宇命人,從此刻開始計時,他倒要看看,這太子黨的主要成員之中,有多少聰明人?
該說的,鄭宇已經都說了,至於他們聽不聽得懂,就看他們的本事啦!
花園之中,還未等其他人明白過來,內閣輔臣宋靖遠停止了品茶,他緩緩起身,心中長歎一聲:“江上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老嘍!”
隨後,他在一個奴婢的帶領下,往紫霞殿大廳而去,剩下的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中有幾位是宋靖遠的門生,他們本想跟著宋靖遠一同前去,可是始終拿不定主意。在場諸人猶在夢中耳!
帝皇心機,巧立皇威!神秘欽天監,即將被揭開神秘的麵紗,敬請期待。喜歡本書的兄弟姐妹們,《雄霸諸天》求收藏,求紅票!《雄霸諸天》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