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記沉吟起來,他覺得華子建說的話也還是有些道理:“華書記,這是我們工作程序上的疏忽,今後一定會注意,你我都是省委常wei,不應該在這些問題上糾纏,還是說羅有誌的事情吧,退一萬步說,從辦公室搜出來了現金和禮品,無論是處於什麽樣的目的,這件事情都是要說清楚的,沒有證據證明羅有誌拒絕收受這些錢財,所以說,受賄的情節還是存在的。”


    “黃書記,我已經說過了,我們都是黨員領導幹部,紀委的職責是查處貪汙**分子,純潔當的隊伍,可**的宗旨之一是實事求是,幹工作要實事求是,辦案要實事求是,羅有誌的案子存在這麽多的疑點,就是我這個從來沒有查辦過案件的人也發覺了不對,難道省紀委就可以這樣輕率定案,培養一個幹部不容易,就憑著一些所謂的確鑿證據,就否定一個黨員幹部的清白,我有些不明白,請黃書記對我所提交的這些證據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


    “華書記,我們之間不必要這樣,羅有誌的案子,有專人查處,要不,我現在讓辦案的同誌來匯報情況。”


    華子建冷哼了一聲,口氣強硬的說:“不必了,你我之間如果不能統一認識,辦案的人來了有什麽用。”


    黃書記忍了一口氣,說:“好吧,華書記,這些材料我會轉交給辦案人員的,讓他們考慮。”


    “黃書記,你以為我是到省紀委來shang訪的啊,雙規雙指的政策我是清楚的,一個月不行兩個月,兩個月不行三個月,三個月不行半年,羅有誌的案子,按照你們的思路查下去,最終的結果我現在就知道了。”


    黃書記有點驚訝的看著華子建:“華書記,那你今天來的目的是什麽?”


    “既然羅有誌的案子存在這麽多的問題,就應該撤銷雙規,還羅有誌自由,你們可以進行外圍的調查,可以隨時通知羅有誌到省紀委說清楚情況,如果有了足以定性的證據,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


    黃書記心裏也是一驚,這華子建的要求是不是有點過分了,他默默的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之後,才緩緩的說:“華書記,這恐怕不行,這是紀委常wei會做出的決定。”


    “黃書記,不是我想說這些話,你是省委常wei、紀委書記,負責紀委的全麵工作,如果出現了錯案,令幹部蒙受不白之冤,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羅有誌案件的問題上,我的態度,或者說北江市委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我們認為這個案子疑點重重,有著太多的不合理性,很有可能是一起冤案,如果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意見,我將直接向省委主要的幾個領導反映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明確表示對省紀委的懷疑意見,我甚至會懷疑省紀委辦案的初衷,我還會以北江市市委的名義,提請中紀委直接調查這個案子。”


    華子建的話鏗鏘有力,沒有絲毫的退讓,這讓黃書記也是有點心驚的,對別人他從來都不怕,但這個華子建啊,說不定他真的會鬧到上麵去的,黃書記不得不把口氣軟下來:“華書記,你有點意氣用事了,不必要說的那麽嚴重吧,事情還沒有到那一步啊,再說了,省紀委還沒有最後確定意見啊。”


    華子建緩緩的站了起來,很凝重的說:“黃書記,該說的我都說了,我就不耽誤你的寶貴時間了,明人不做暗事,我的計劃是,如果在二天之內沒有得到什麽消息,我會立即向省委專題匯報,爭取得到省委的支持,並同時向中紀委匯報,請求中紀委直接調查羅有誌的案子,請黃書記考慮。”


    華子建起身離開辦公室之後,黃書記已經是臉色鐵青,羅有誌的案子,他也是非常關注的,中間的許多疑點,也令他感到了不尋常,漸漸發覺這個案子不是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不合常理的地方太多了,如果省紀委僅僅憑著從辦公室搜出來的現金和幾個老板的口供作為調查的證據,認定羅有誌的受賄行為的話,黃書記是不放心的。


    華子建說的很對,辦錯了案子,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現在,華子建將他逼到了懸崖邊,如果華子建真的向省委匯報,得到省委的同意,提請中紀委來查辦這個案件,那麽,他黃書記就不僅僅是顏麵掃地的問題了,中紀委和省委會懷疑他的辦案能力和領導能力,甚至會追究辦案的初衷,那個時候,會有什麽樣的後果,黃書記是不敢想象的。


    事到如今,繼續雙規羅有誌,一是因為常wei會做出了決定,省紀委的顏麵是要維持的,二是他黃書記也不想丟了麵子,可現在是顧及麵子的話,很有可能帽子就出問題了,黃書記絕對不敢小視華子建,也不會不重視華子建的話語。


    他在華子建走後,打電話叫來了專門負責此案的劉慶峰,讓他看了看華子建帶來的分析資料,問他:“老劉,你是什麽意見?”


    劉慶峰簡單的看了看。說:“黃書記,我就直說了,以前,我曾經給您匯報過案件中間的疑點,認為這個案子可能存在問題,今天看了這些材料,我認為,這個案子一定是有背景的,隻是我們現在不知道是什麽背景,也就是為什麽羅有誌會收到這些錢,如果說羅有誌是被冤枉的,什麽人要冤枉他,目的是什麽,這方麵,我估計華書記可能是知道原因的,隻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華書記不會說出來,所以,華書記才會提出這樣的看法和意見。黃書記,你其實也應該理解華書記,這個人做事從來不莽撞,都是謀定而後動。如果華書記提出了這樣的意見,我認為黃書記是需要考慮的,不能因為羅有誌的案子,讓省紀委處於被動的地位。”


    劉慶峰不知道華子建準備向省委報告和向中紀委報告,否則,他會直接提出來,同意華子建的意見。


    黃書記好久沒有說話,看來,一味堅持是不行了,華子建的手段早在多年前黃書記都是親身的領教過,這個人很難對付的,雖然一旦解除了雙規,再次想查羅有誌的案子,不知道是牛年馬月的事情了,可現在的形勢緊迫,為了一個不能夠完全查清楚和不能夠定性的案子,和華子建以及北江市委對著幹,弊大於利,而且,黃書記現在對取得的證據都有些懷疑了,劉慶峰曾經說過,這些證據得到太容易了,違背常理,從來沒有遇到調查這樣順利的情況。


    在沉思良久之後,黃書記不得不做出了決定:“老劉,你代表我去宣布,解除對羅有誌同誌的調查,先通知華書記吧。”


    華子建迴去沒多久的時間,就接到了劉慶峰關於暫時接觸羅有誌雙規的決定,華子建感慨頗多,沒有想到黃書記這麽快就轉變了看法,這倒讓人有點意外,按華子建的設想,黃書記至少還會堅持一兩天的。


    華子建稍微想了想,撥通了黃書記的電話,今天自己這出戲演的有點過於強硬了,畢竟對方也是省委常wei,自己不能太過,既然事情現在已經解決,也該變變態度了。


    電話接通,華子建就很真心誠意向黃書記表示了歉意,承認自己今天的態度不好,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態度,有一些原因是不好明說的,或者是目前的形勢下,還不能夠說出來。


    黃書記聽見了華子建說的這些話,悚然心驚,看來劉慶峰說的問題的複雜性是可能存在的,難道華子建要借此事做其他的圖謀不成?


    黃書記甚至忘記了發幾句牢騷的事情,華子建不願意透露的原因,一定是事關重大,也就是說,華子建可能明白羅有誌是遭遇陷害的。


    放下電話之後,黃書記出了一頭的冷汗,如果不是自己找到劉慶峰征求意見,事情往後發展,可能真的是無法收拾了,自己要是攪進了這場漩渦,實在是莫名其妙。


    華子建接著給省紀檢委的劉慶峰打電話,請劉慶峰到北江市的市委來,他要親自去接羅有誌迴家,劉慶峰也不好多問,隻不過更加證實了自己的猜測,羅有誌一定是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突然遭遇到黑手,而這件事情,很有可能華子建知道一些端倪,而且,說不定羅有誌的事情還有更多的其他隱情。


    華子建見到了劉慶峰之後,看著他有點疑惑的樣子,就說:“老劉啊,我知道你有疑惑,不過,現在還是將疑惑放在肚子裏麵,機會合適的時候,我會告訴你原因的,今天我去接羅有誌,不違反規定吧。”


    劉慶峰趕忙客氣的說:“華書記,您去接羅有誌同誌,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鞭策,哪能說是違反規定呢,您是省委領導,今後多多督促我們的工作,也讓我們更好的辦案啊。”


    “嗬嗬,老劉啊,什麽時候也學會說官話了啊。”


    “華書記,我是實話實說的,羅有誌同誌的案子,我曾經給黃書記談過心裏的疑惑,黃書記也是有懷疑的,不過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才會拖到現在的。”


    “不用說了,這些情況,我可以想象到,謝謝你了。”


    “華書記,這是黃書記剛剛簽發的解除對羅有誌同誌進行調查和撤銷案件的決定,您是不是看看。”


    “我不看了,這是你們的工作。”華子建搖著手說。


    兩台轎車很快到了省紀委學習教育基地,門口守衛的警衛看見了車牌,立刻敬禮放行,劉慶峰坐在華子建的車上,後麵的車上,坐著小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極品女上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平麵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平麵上並收藏極品女上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