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什麽事,正準備迴家呢。今天我小姨子一家去我家吃晚飯,老婆打電話來讓我早點迴家。”這純屬楊喻義瞎編,他的小姨子遠在北京經商,根本就沒迴來,怎麽可能去他家吃晚飯呢。他這樣說,是覺得像小姨子來家裏做客這等完全可迴去可不迴去的小事情,華子建是不是還會堅決的讓他迴去。
“小姨了來了?那你就自己決定吧。”華子建笑了笑,說,“不知你那小姨子脾氣怎麽樣,得罪了不要怪我。”
楊喻義聽華子建的意思,還是要他迴去為好。這樣想著,就說:“那我還是迴去吧,我那個小姨子脾氣也不好,她知道我今天沒什麽安排,所以才說要去我家吃飯的,若不迴去,定不會饒我。對了,華書記,徐海貴那邊,我會讓李局長和楊局長他們去做好工作的。”
這個時候,楊喻義就沒有提易局長了,但不管是華子建,還是屈舜華副書記,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華子建說:“行,那你快迴去吧。”
楊喻義就帶著秘書離開了。
“屈書記,我們上去吧。”薛明漢說。
兩人上了樓,進了華子建辦公室,屈副書記搶著幫華子建把水倒上,對華子建這個年輕的書記,屈舜華從心底是一直不服氣的,但他也隻能隱忍下來,雖然自己一直和楊喻義關係不錯,但在華子建和楊喻義的這幾次交鋒中,屈舜華都暗自在保存實力,沒有出麵和華子建做對,他和楊喻義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他在沒有摸清華子建的底細之前,輕易的是不會發起攻擊的。
何況在最近,他越看華子建,越是覺得可怕,華子建強悍和睿智讓屈舜華暗唿僥幸,好在自己一直沒有和華子建翻臉為敵,這就給自己留下了很大的進退空間,自己還要在看看。
兩人坐了下來,對徐海貴的這件事,屈舜華副書記心裏也有點不舒服,自己是分管信訪工作的,這個徐海貴也太不給自己麵子了,自己絲毫不知情,這不是讓人難堪嗎?
現在屈舜華副書記也弄不清徐海貴到省裏告狀到底背後有沒有楊喻義的支持,如果說沒有楊喻義的支持,好像說不過去,這個徐海貴就是楊喻義找來的,但要說楊喻義支持了徐海貴,他怎麽不提前給自己透個風。
“屈書記坐吧。”華子建喝著茶道。
華子建先坐下,他見屈書記還站著,就跟屈書記做了個手勢,意思是你也坐吧,我一個人坐著心裏不踏實。
屈舜華坐了下來,心裏還在想著這件事,上次為大橋的事情群眾到省政府鬧,省裏好幾個領導都批評過他,現在隻要一聽到某地群眾又去省裏shang訪了,某老shang訪戶又把舉報信捅到北京去了,他就異常緊張,害怕省裏領導會說他工作不得力。
實際上華子建並不是想和屈舜華研究什麽徐海貴的事情,華子建隻是想找這個借口和他多接觸一下,平常兩人都忙,很少有機會坐在一起這樣聊天的,而華子建要見李雲中還有一段時間的,就想加強一下彼此的交流。
在宮老先生家裏的時候,雖然華子建最後還是選定了走自己的路,但多多少少的,華子建還是受到了一些震動的,所以剛才他也想把楊喻義留下一起坐坐,希望在今後盡可能的受一點衝突,另外,華子建也準備好了,對易局長的調查,不再深挖了,就限於易局長本人,這樣也就起到了警示別人的作用,牽連過多,真會讓人有一種排斥異己的看法,這對目前的工作不利。
可惜楊喻義會錯了華子建的意思,以為華子建唉趕他走。
現在華子建和屈舜華聊了起來,兩人先是談了談下一步的維穩工作,屈舜華也說自己是分管信訪管穩定的領導幹部,心中始終在繃緊一根弦,自己會及時掌握不穩定因素,積極摸排、調處糾紛矛盾,避免非正常shang訪事件的發生。
談話的時候,華子建和屈舜華麵對麵坐著,就像和朋友坐在家裏聊天一樣,華子建每說完一個設想後,還會帶上“你們覺得這樣做怎麽樣?”“這樣做行不行?”“我想聽聽你意見”之類的話征求屈舜華的意見。這讓屈舜華的話也就多了起來。
華子建也試圖在今後這段時間裏,慢慢的加深和屈舜華的融合,在多次的會議上,屈舜華都沒有站在楊喻義那麵和自己對著幹,這給華子建了一點把他拉過來的信心,就算拉不過來,能穩住他,不讓他跑得太遠,也是好事。
在一個,華子建心裏也擔憂著徐海貴的事情,怕他下一步鬧,這都是需要屈舜華的配合和支持,華子建說:“屈書記,徐海貴的事情,迴頭你征求一下楊市長的意見。另外,北江大橋工程很可能還會生出些事端來,我們要有充分的準備。”
屈舜華都表示一定會全力做好維穩工作,讓北江市平平安安地修好大橋。
兩人再談了一會,華子建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兩人才分手,值班室的幹部聽說華子建要出去,也趕忙準備好了小車,華子建就到省委。
華子建的車是不需要在省委門口登記的,不過華子建還是要先給李雲中的秘書去個電話,落實一下見麵的事情,那麵說李雲中書記正在看材料,讓華子建現在就上去。
華子建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上了摟,要是沒有在宮老先生家裏聽到李雲中的一些想法,或許華子建此刻還是坦然的,但知道了李雲中對自己的想法,這就讓華子建不得不小心翼翼起來,李雲中在北江市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左右自己命運的人物,特別是他的傾向將對自己的工作帶來無法估量的影響。
踏上小摟了那暗紅色的地毯,華子建一路就到了李雲中辦公室的門口,李雲中的秘書點點頭,客氣的說:“華書記請吧。”
華子建也客氣了一句,就敲了一下門,然後直接推開,走了進去。
李雲中抬頭看了一眼剛剛走進來的華子建,平平淡淡的說:“沒有耽誤華書記的休息吧?”
“那裏那裏,書記你都在辦公室忙著,我耽誤一點休息時間算的了什麽。”
“嗯,坐吧。”李雲中指了指那個沙發,自己也站了起來,伸了伸胳膊,長籲一口氣,皺了過來。
秘書也把華子建的水泡好了,還把李雲中的杯子也端過來,見李雲中揮揮手,秘書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辦公室,這裏也就隻剩下了李雲中和華子建兩人。
華子建拿出了香煙,但李雲中搖下頭說:“現在不想抽,你自己抽吧。”
華子建不好自己一個人抽,又把煙裝了起來,說:“我準備給書記你匯報一下大橋招標的事情。”
李雲中點一下頭,說:“叫你來就是想聽聽你的解釋,這不是我不信任你,但事情總要有個原因。”
“是啊,我理解。。。。。。”華子建就開始說了起來,他從徐海貴和車本立兩人招標的報價開始,一直談到了最後自己參加招標會的情況,他也說了自己的想法,說了自己也希望車本立中標,這不僅可以讓北江市減少300萬投資,還因為這個徐海貴讓自己有點擔憂,怕他會把一些不好的風氣帶到北江市來,給北江市增加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李雲中聽的很仔細,在華子建迴報的時候,他一句話都沒說,華子建一麵迴報,一麵想要觀察一下李雲中的表情,不過那純粹就是枉然,李雲中的神情根本都不會讓華子建看到一點點的含義,那表情深如潭水,波瀾不驚。
在華子建說完時候,好一會,李雲中都沒有出聲,兩人都沉默著,華子建終究是沒有李雲中的耐性,就提起了話題說:“李書記感到這樣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嗎?”
李雲中這才抬起頭,神色肅然:“子建同誌啊,你說的是有一些道理,但我可以不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除了你上述的原因之外,你有沒有一種想要通過這件事壓製別人的想法?”
說完,李雲中深深的看著華子建,車本立的事情,李雲中也是聽說過,如果這個人不能中標,肯定會打擊到華子建,所以華子建勢必要扳迴這局,對這一點李雲中也是可以理解,但問題在於,華子建對楊喻義的打壓不是這一件事情,兩件事情了。
當然,也不是說每次都是華子建惹起的事端,但就算是楊喻義引起的,但你華子建也要知道適可而止,為什麽非要斤斤計較。
華子建在李雲中這話說出來之後,猶豫了一下,不錯,自己肯定是有一種那樣的心理,這一點都不奇怪的,現在李雲中能說出來,他自然不是無的放矢,華子建也就不想迴避。
“這應該也是一種因素吧,但李書記,實事求是的說,假如事情剛好相反,徐海貴的價格比車本立的價格低很多的話,我肯定也會這樣做,也會讓徐海貴中標。”
李雲中自嘲的一笑,說:“看來啊,你們北江市的這個政府采購中心和招標組根本就是多餘的,你就是一個沒有規矩,意氣用事的人,你往往憑借著你的感情在處理很多問題,要知道,這是人治,不是法製,既然有招標辦,事情就應該按設定的原則來執行,對不對?”
華子建在李雲中的這一席話後有一種懵懵懂懂的感覺,不錯,從理論上來講,李雲中的話是對的,或許自己在管理一個龐大的集體的時候,自己這樣的方式是很落後的,因為自己畢竟是一個人,不是上帝,自己的眼光也不可能看遍北江市所有的土地和幾百萬的人事。
自己隻有讓每一個人都遵守一個法度,也或者說是規矩,這樣才能把所有的工作幹好。
難道說自己錯了嗎?
“小姨了來了?那你就自己決定吧。”華子建笑了笑,說,“不知你那小姨子脾氣怎麽樣,得罪了不要怪我。”
楊喻義聽華子建的意思,還是要他迴去為好。這樣想著,就說:“那我還是迴去吧,我那個小姨子脾氣也不好,她知道我今天沒什麽安排,所以才說要去我家吃飯的,若不迴去,定不會饒我。對了,華書記,徐海貴那邊,我會讓李局長和楊局長他們去做好工作的。”
這個時候,楊喻義就沒有提易局長了,但不管是華子建,還是屈舜華副書記,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華子建說:“行,那你快迴去吧。”
楊喻義就帶著秘書離開了。
“屈書記,我們上去吧。”薛明漢說。
兩人上了樓,進了華子建辦公室,屈副書記搶著幫華子建把水倒上,對華子建這個年輕的書記,屈舜華從心底是一直不服氣的,但他也隻能隱忍下來,雖然自己一直和楊喻義關係不錯,但在華子建和楊喻義的這幾次交鋒中,屈舜華都暗自在保存實力,沒有出麵和華子建做對,他和楊喻義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他在沒有摸清華子建的底細之前,輕易的是不會發起攻擊的。
何況在最近,他越看華子建,越是覺得可怕,華子建強悍和睿智讓屈舜華暗唿僥幸,好在自己一直沒有和華子建翻臉為敵,這就給自己留下了很大的進退空間,自己還要在看看。
兩人坐了下來,對徐海貴的這件事,屈舜華副書記心裏也有點不舒服,自己是分管信訪工作的,這個徐海貴也太不給自己麵子了,自己絲毫不知情,這不是讓人難堪嗎?
現在屈舜華副書記也弄不清徐海貴到省裏告狀到底背後有沒有楊喻義的支持,如果說沒有楊喻義的支持,好像說不過去,這個徐海貴就是楊喻義找來的,但要說楊喻義支持了徐海貴,他怎麽不提前給自己透個風。
“屈書記坐吧。”華子建喝著茶道。
華子建先坐下,他見屈書記還站著,就跟屈書記做了個手勢,意思是你也坐吧,我一個人坐著心裏不踏實。
屈舜華坐了下來,心裏還在想著這件事,上次為大橋的事情群眾到省政府鬧,省裏好幾個領導都批評過他,現在隻要一聽到某地群眾又去省裏shang訪了,某老shang訪戶又把舉報信捅到北京去了,他就異常緊張,害怕省裏領導會說他工作不得力。
實際上華子建並不是想和屈舜華研究什麽徐海貴的事情,華子建隻是想找這個借口和他多接觸一下,平常兩人都忙,很少有機會坐在一起這樣聊天的,而華子建要見李雲中還有一段時間的,就想加強一下彼此的交流。
在宮老先生家裏的時候,雖然華子建最後還是選定了走自己的路,但多多少少的,華子建還是受到了一些震動的,所以剛才他也想把楊喻義留下一起坐坐,希望在今後盡可能的受一點衝突,另外,華子建也準備好了,對易局長的調查,不再深挖了,就限於易局長本人,這樣也就起到了警示別人的作用,牽連過多,真會讓人有一種排斥異己的看法,這對目前的工作不利。
可惜楊喻義會錯了華子建的意思,以為華子建唉趕他走。
現在華子建和屈舜華聊了起來,兩人先是談了談下一步的維穩工作,屈舜華也說自己是分管信訪管穩定的領導幹部,心中始終在繃緊一根弦,自己會及時掌握不穩定因素,積極摸排、調處糾紛矛盾,避免非正常shang訪事件的發生。
談話的時候,華子建和屈舜華麵對麵坐著,就像和朋友坐在家裏聊天一樣,華子建每說完一個設想後,還會帶上“你們覺得這樣做怎麽樣?”“這樣做行不行?”“我想聽聽你意見”之類的話征求屈舜華的意見。這讓屈舜華的話也就多了起來。
華子建也試圖在今後這段時間裏,慢慢的加深和屈舜華的融合,在多次的會議上,屈舜華都沒有站在楊喻義那麵和自己對著幹,這給華子建了一點把他拉過來的信心,就算拉不過來,能穩住他,不讓他跑得太遠,也是好事。
在一個,華子建心裏也擔憂著徐海貴的事情,怕他下一步鬧,這都是需要屈舜華的配合和支持,華子建說:“屈書記,徐海貴的事情,迴頭你征求一下楊市長的意見。另外,北江大橋工程很可能還會生出些事端來,我們要有充分的準備。”
屈舜華都表示一定會全力做好維穩工作,讓北江市平平安安地修好大橋。
兩人再談了一會,華子建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兩人才分手,值班室的幹部聽說華子建要出去,也趕忙準備好了小車,華子建就到省委。
華子建的車是不需要在省委門口登記的,不過華子建還是要先給李雲中的秘書去個電話,落實一下見麵的事情,那麵說李雲中書記正在看材料,讓華子建現在就上去。
華子建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上了摟,要是沒有在宮老先生家裏聽到李雲中的一些想法,或許華子建此刻還是坦然的,但知道了李雲中對自己的想法,這就讓華子建不得不小心翼翼起來,李雲中在北江市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左右自己命運的人物,特別是他的傾向將對自己的工作帶來無法估量的影響。
踏上小摟了那暗紅色的地毯,華子建一路就到了李雲中辦公室的門口,李雲中的秘書點點頭,客氣的說:“華書記請吧。”
華子建也客氣了一句,就敲了一下門,然後直接推開,走了進去。
李雲中抬頭看了一眼剛剛走進來的華子建,平平淡淡的說:“沒有耽誤華書記的休息吧?”
“那裏那裏,書記你都在辦公室忙著,我耽誤一點休息時間算的了什麽。”
“嗯,坐吧。”李雲中指了指那個沙發,自己也站了起來,伸了伸胳膊,長籲一口氣,皺了過來。
秘書也把華子建的水泡好了,還把李雲中的杯子也端過來,見李雲中揮揮手,秘書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辦公室,這裏也就隻剩下了李雲中和華子建兩人。
華子建拿出了香煙,但李雲中搖下頭說:“現在不想抽,你自己抽吧。”
華子建不好自己一個人抽,又把煙裝了起來,說:“我準備給書記你匯報一下大橋招標的事情。”
李雲中點一下頭,說:“叫你來就是想聽聽你的解釋,這不是我不信任你,但事情總要有個原因。”
“是啊,我理解。。。。。。”華子建就開始說了起來,他從徐海貴和車本立兩人招標的報價開始,一直談到了最後自己參加招標會的情況,他也說了自己的想法,說了自己也希望車本立中標,這不僅可以讓北江市減少300萬投資,還因為這個徐海貴讓自己有點擔憂,怕他會把一些不好的風氣帶到北江市來,給北江市增加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李雲中聽的很仔細,在華子建迴報的時候,他一句話都沒說,華子建一麵迴報,一麵想要觀察一下李雲中的表情,不過那純粹就是枉然,李雲中的神情根本都不會讓華子建看到一點點的含義,那表情深如潭水,波瀾不驚。
在華子建說完時候,好一會,李雲中都沒有出聲,兩人都沉默著,華子建終究是沒有李雲中的耐性,就提起了話題說:“李書記感到這樣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嗎?”
李雲中這才抬起頭,神色肅然:“子建同誌啊,你說的是有一些道理,但我可以不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除了你上述的原因之外,你有沒有一種想要通過這件事壓製別人的想法?”
說完,李雲中深深的看著華子建,車本立的事情,李雲中也是聽說過,如果這個人不能中標,肯定會打擊到華子建,所以華子建勢必要扳迴這局,對這一點李雲中也是可以理解,但問題在於,華子建對楊喻義的打壓不是這一件事情,兩件事情了。
當然,也不是說每次都是華子建惹起的事端,但就算是楊喻義引起的,但你華子建也要知道適可而止,為什麽非要斤斤計較。
華子建在李雲中這話說出來之後,猶豫了一下,不錯,自己肯定是有一種那樣的心理,這一點都不奇怪的,現在李雲中能說出來,他自然不是無的放矢,華子建也就不想迴避。
“這應該也是一種因素吧,但李書記,實事求是的說,假如事情剛好相反,徐海貴的價格比車本立的價格低很多的話,我肯定也會這樣做,也會讓徐海貴中標。”
李雲中自嘲的一笑,說:“看來啊,你們北江市的這個政府采購中心和招標組根本就是多餘的,你就是一個沒有規矩,意氣用事的人,你往往憑借著你的感情在處理很多問題,要知道,這是人治,不是法製,既然有招標辦,事情就應該按設定的原則來執行,對不對?”
華子建在李雲中的這一席話後有一種懵懵懂懂的感覺,不錯,從理論上來講,李雲中的話是對的,或許自己在管理一個龐大的集體的時候,自己這樣的方式是很落後的,因為自己畢竟是一個人,不是上帝,自己的眼光也不可能看遍北江市所有的土地和幾百萬的人事。
自己隻有讓每一個人都遵守一個法度,也或者說是規矩,這樣才能把所有的工作幹好。
難道說自己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