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子還和冷旭輝的老婆說:“你看看這人,一點光都沾不上他的。”
冷旭輝的老婆就笑著說:“他就是這樣,每次出門都急急忙忙的,好像遲到了誰扣他的工資一樣。”
冷旭輝就趕忙的來到了政府辦公室,這個時候,他的腦袋還是暈暈沉沉的,進來以後,讓秘書給自己泡上一杯濃茶,他就使勁的喝了一會,這才稍微的好了起來,放下茶杯,冷旭輝就信手的翻起桌上的幾份工業改革的材料看了起來。
其實,早在計劃經濟時代,洋河縣的工業生產也曾有過一定規模,以糖廠、酒廠、紡織廠、藥廠,磚廠和氮肥廠,煙廠為代表的國有企業,雖說效益不咋樣,但有政府做後盾,也算是養活了縣城裏的一大批人。
但到了市場經濟時代,形勢就不同了,政府那把大手從有形變成了無形,不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這些企業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漸被淘汰,紛紛倒閉,隻剩下酒廠,煙廠和縣磚廠這幾根獨苗了,依靠建築市場的膨脹式發展,存活了下來。
特別是近幾年的磚廠,一方麵,房價一路猛漲,建築材料也跟著水漲船高,效益不斷攀升;另一方麵,國家從保護耕地、發展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大力進行產業政策調整,不再批準新建利用粘土燒製的磚廠,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粉煤灰等固體廢物生產的空心磚的高新技術產業,由於原料不足,西山市迄今還沒有建成一家空心磚廠,導致紅磚市場緊俏。
洋河縣磚廠燒製的紅磚供不應求,一下子成了洋河縣僅次於煙廠,酒廠的盈利企業,上級領導來檢查必看磚廠,當然,除了磚廠外,確實也沒啥可看的了,矬子堆裏拔大個兒,小小磚廠竟能成全縣的典型,既搞笑又無奈。
從去年開始,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凡是與國民生計命脈;聯係不大的企業,全部推向市場,政府不再幹預企業經營。洋河縣磚廠作為全縣的國有企業,進不進行改革,作為縣委書記的華子建真還有點吃不準。
華子建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積極,不主動,因為磚廠現在是贏利的,每年給縣財政上繳稅收上百萬元,可別小看這上百萬,這對於洋河縣這個主要靠上級撥款救濟的貧困縣來說,不是個小的數目了。
華子建在這次的工業改革計劃中是沒有確定磚廠和酒廠,煙廠的,雖然從政府角度,華子建不希望磚廠改製,但卻有不少人在打磚廠的主意,不斷有人打著參與國有企業改製,盤活國有資產的旗號,主動找華子建,勸他把磚廠賣了,但都被華子建給迴絕了。
冷旭輝也是沒有主張過對磚廠的改革,他也嫌麻煩的很,現在他坐在辦公室看了一會方案,他的同學張寶涵來到了冷旭輝的辦公室,冷旭輝一見同學來了,就放下了手中的材料,笑著招唿說:“你還記得到我這來啊,多久沒見你的麵了。”
他這同學和他關係一直不錯,自己搞了一個小公司,他們實際也是經常見麵的,隻是這一段時間見的少。
張寶涵也笑嗬嗬的說:“什麽啊,不是上月才請過你嗎?怎麽你這人吃過飯就忘了。”
兩人就嘻嘻哈哈的開了一會玩笑,一起坐在沙發上抽起了煙,那個張寶涵就說:“老同學啊,我可是最近聽到了很多關於你和華書記的傳言啊。”
冷旭輝“奧”了一聲說:“聽到了些什麽?”
張寶涵沒有急於說話,他在煙灰缸上彈了幾下煙灰,笑了笑。
冷旭輝就瞪了他一眼說:“你這人真是的,經常說個話怎麽吞吞吐吐的,和我也打什麽啞謎,該說就說啊。”
張寶涵看冷旭輝有點不高興的樣子,也不敢再賣關子了,就說:“聽傳言,你和華書記最近一段時間鬧得很僵,有人說這樣對你很危險的,華子建不是個省油的燈,你還是多注意點好啊,混到這一步不容易。”
冷旭輝沒有感覺到一點意外,沒想到自己和華子建的事情會鬧得沸沸揚揚了,不過想了下,冷旭輝也沒大在意,他也知道這小縣城裏就這個樣子,什麽事情他們都會傳的神乎其神的,但要是說道自己鬥不過華子建,也是未必,單看表麵那是不錯,華子建是書記,而且過去的很多事情也是表明了他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
但所有人不知道,自己敢於如此,也必須如此的真真原因,那就是華子建是秋紫雲書記必欲除掉的對手,自己在權衡後,也隻有這條路可走,這就好比是押寶,自己現在押上了秋紫雲書記,就隻能盼望和協助她獲得勝利了。
冷旭輝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說:“是啊,我和華書記是有點分歧,但還沒到生死對手那一步,就是工作的看法不同罷了,有點分歧這很正常,你就不要跟著瞎說了。”
他說的很輕描淡寫,也說的很自然,就算是老同學,他也不可能說的太深。
張寶涵還是不無擔憂的說:“老同學啊,這事情現在洋河縣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了,我感覺你還是不能過於大意,處理不好這個關係,對你有百害而無一利。”
冷旭輝點點頭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有的事情身不由己,走一步看一步吧。”
張寶涵也就頷首說:“官場很多事情確實是無奈的很。”
接著他話鋒一轉,就挖苦起冷旭輝來了:“我說你這個人,真是傻瓜一個,你看看和你一樣當縣長的,現如今哪個不肥的流油,人家的國有企業比你多,比你效益好,都照樣掛牌出讓,就你這麽個窮縣,還守個小磚廠不放,你怎麽就不為自己將來想想,這一屆下了,你到人大、政協還有機會了嗎?老同學,不是我不提醒你,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冷旭輝在官場上摸爬滾打這麽多年,對張寶涵這番話,很是深有感觸,是啊,自己一旦離開了這個位子,恐怕這輩子就再也不會有什麽實權了,想辦事,就得看人家臉色嘍。
冷旭輝的這個心呦,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作為商人,張寶涵很會察言觀色,他說完那些激將的話,再一細觀察冷旭輝,發現他有點動心思了。
經常和官員打交道的張寶涵,深知這個時候,是攤派的好機會,於是他就進一步說:“你要是把磚廠賣給我,就憑咱倆這關係,我給你20%幹股,怎麽樣,不要你投一分錢!”
冷旭輝聽了這話,愣了一下,他並沒有直接迴應張寶涵,而是含糊的說:“這事情啊,我還沒想好呢,很多事情要考慮,再說了,這種事情也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定的下來的。”
其實,冷旭輝這個人也很愛財,在洋河縣他沒少利用機會,往自己腰包劃拉錢,唯一的遺憾就是他過去沒當老大,就算撈一點,也都是雞零狗碎的,大頭撈不上。
同時,他這人除了愛財之外,他還很愛麵子,在乎名聲,他怕自己這麽一搞,背上一個“損公肥私”的罵名,要知道,在洋河縣,磚廠,酒廠,煙廠可是全縣的焦點,對它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起強烈反應。
所以對於賣磚廠之事,冷旭輝不得不慎重考慮。
張寶涵也不敢過於緊逼,這樣的事情他知道冷旭輝未必敢做決定,冷旭輝的優柔寡斷,瞻前顧後的性格,張寶涵是很了解的,所以就再和冷旭輝談了談其他的一下閑言碎語,也就客客氣氣的告辭離開了。
冷旭輝一個人在辦公室也想了好長時間,他對張寶涵的提議很有點心動,隻是怎麽來操作,需要在想想清楚。
華子建最近可有的忙了,他說通了那個宋老板,已經談好了雙方的合作協議,對洋河工業園開始改建了,這個位置不錯,緊靠縣城,而且由於過去土地不值錢,當時修建的時候圈的地也很多,現在地價一漲,房價更是翻著跟頭的往上飆,這穩穩的就讓華子建大賺一筆,縣上就用現有土地和那些修了一半的建築作為投資,剩下的就是宋老板的資金投入,把過去那些建築改建一下,做住宅,而且還都是框架式的大開間,可以更好的便於住戶的設計和裝修。
園區內空地不少,華子建就讓種上些花花草草的,這樣稍微一收拾,裏麵的環境也比起很多小區要大氣,寬敞和幽雅了。
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開盤,隻要一開盤,那錢就會流入洋河縣政府的賬戶,那時候,嗬嗬,洋河就成暴發戶了,錢多的用不完。
這還不說,那個唐可可的也準備動工修建生態園莊了,今天她還專門的過來給華子建說:“華書記,我特意來邀請你,過幾天我們林園的奠基儀式,想請你出席。”
冷旭輝的老婆就笑著說:“他就是這樣,每次出門都急急忙忙的,好像遲到了誰扣他的工資一樣。”
冷旭輝就趕忙的來到了政府辦公室,這個時候,他的腦袋還是暈暈沉沉的,進來以後,讓秘書給自己泡上一杯濃茶,他就使勁的喝了一會,這才稍微的好了起來,放下茶杯,冷旭輝就信手的翻起桌上的幾份工業改革的材料看了起來。
其實,早在計劃經濟時代,洋河縣的工業生產也曾有過一定規模,以糖廠、酒廠、紡織廠、藥廠,磚廠和氮肥廠,煙廠為代表的國有企業,雖說效益不咋樣,但有政府做後盾,也算是養活了縣城裏的一大批人。
但到了市場經濟時代,形勢就不同了,政府那把大手從有形變成了無形,不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這些企業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漸被淘汰,紛紛倒閉,隻剩下酒廠,煙廠和縣磚廠這幾根獨苗了,依靠建築市場的膨脹式發展,存活了下來。
特別是近幾年的磚廠,一方麵,房價一路猛漲,建築材料也跟著水漲船高,效益不斷攀升;另一方麵,國家從保護耕地、發展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大力進行產業政策調整,不再批準新建利用粘土燒製的磚廠,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粉煤灰等固體廢物生產的空心磚的高新技術產業,由於原料不足,西山市迄今還沒有建成一家空心磚廠,導致紅磚市場緊俏。
洋河縣磚廠燒製的紅磚供不應求,一下子成了洋河縣僅次於煙廠,酒廠的盈利企業,上級領導來檢查必看磚廠,當然,除了磚廠外,確實也沒啥可看的了,矬子堆裏拔大個兒,小小磚廠竟能成全縣的典型,既搞笑又無奈。
從去年開始,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凡是與國民生計命脈;聯係不大的企業,全部推向市場,政府不再幹預企業經營。洋河縣磚廠作為全縣的國有企業,進不進行改革,作為縣委書記的華子建真還有點吃不準。
華子建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積極,不主動,因為磚廠現在是贏利的,每年給縣財政上繳稅收上百萬元,可別小看這上百萬,這對於洋河縣這個主要靠上級撥款救濟的貧困縣來說,不是個小的數目了。
華子建在這次的工業改革計劃中是沒有確定磚廠和酒廠,煙廠的,雖然從政府角度,華子建不希望磚廠改製,但卻有不少人在打磚廠的主意,不斷有人打著參與國有企業改製,盤活國有資產的旗號,主動找華子建,勸他把磚廠賣了,但都被華子建給迴絕了。
冷旭輝也是沒有主張過對磚廠的改革,他也嫌麻煩的很,現在他坐在辦公室看了一會方案,他的同學張寶涵來到了冷旭輝的辦公室,冷旭輝一見同學來了,就放下了手中的材料,笑著招唿說:“你還記得到我這來啊,多久沒見你的麵了。”
他這同學和他關係一直不錯,自己搞了一個小公司,他們實際也是經常見麵的,隻是這一段時間見的少。
張寶涵也笑嗬嗬的說:“什麽啊,不是上月才請過你嗎?怎麽你這人吃過飯就忘了。”
兩人就嘻嘻哈哈的開了一會玩笑,一起坐在沙發上抽起了煙,那個張寶涵就說:“老同學啊,我可是最近聽到了很多關於你和華書記的傳言啊。”
冷旭輝“奧”了一聲說:“聽到了些什麽?”
張寶涵沒有急於說話,他在煙灰缸上彈了幾下煙灰,笑了笑。
冷旭輝就瞪了他一眼說:“你這人真是的,經常說個話怎麽吞吞吐吐的,和我也打什麽啞謎,該說就說啊。”
張寶涵看冷旭輝有點不高興的樣子,也不敢再賣關子了,就說:“聽傳言,你和華書記最近一段時間鬧得很僵,有人說這樣對你很危險的,華子建不是個省油的燈,你還是多注意點好啊,混到這一步不容易。”
冷旭輝沒有感覺到一點意外,沒想到自己和華子建的事情會鬧得沸沸揚揚了,不過想了下,冷旭輝也沒大在意,他也知道這小縣城裏就這個樣子,什麽事情他們都會傳的神乎其神的,但要是說道自己鬥不過華子建,也是未必,單看表麵那是不錯,華子建是書記,而且過去的很多事情也是表明了他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
但所有人不知道,自己敢於如此,也必須如此的真真原因,那就是華子建是秋紫雲書記必欲除掉的對手,自己在權衡後,也隻有這條路可走,這就好比是押寶,自己現在押上了秋紫雲書記,就隻能盼望和協助她獲得勝利了。
冷旭輝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說:“是啊,我和華書記是有點分歧,但還沒到生死對手那一步,就是工作的看法不同罷了,有點分歧這很正常,你就不要跟著瞎說了。”
他說的很輕描淡寫,也說的很自然,就算是老同學,他也不可能說的太深。
張寶涵還是不無擔憂的說:“老同學啊,這事情現在洋河縣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了,我感覺你還是不能過於大意,處理不好這個關係,對你有百害而無一利。”
冷旭輝點點頭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有的事情身不由己,走一步看一步吧。”
張寶涵也就頷首說:“官場很多事情確實是無奈的很。”
接著他話鋒一轉,就挖苦起冷旭輝來了:“我說你這個人,真是傻瓜一個,你看看和你一樣當縣長的,現如今哪個不肥的流油,人家的國有企業比你多,比你效益好,都照樣掛牌出讓,就你這麽個窮縣,還守個小磚廠不放,你怎麽就不為自己將來想想,這一屆下了,你到人大、政協還有機會了嗎?老同學,不是我不提醒你,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冷旭輝在官場上摸爬滾打這麽多年,對張寶涵這番話,很是深有感觸,是啊,自己一旦離開了這個位子,恐怕這輩子就再也不會有什麽實權了,想辦事,就得看人家臉色嘍。
冷旭輝的這個心呦,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作為商人,張寶涵很會察言觀色,他說完那些激將的話,再一細觀察冷旭輝,發現他有點動心思了。
經常和官員打交道的張寶涵,深知這個時候,是攤派的好機會,於是他就進一步說:“你要是把磚廠賣給我,就憑咱倆這關係,我給你20%幹股,怎麽樣,不要你投一分錢!”
冷旭輝聽了這話,愣了一下,他並沒有直接迴應張寶涵,而是含糊的說:“這事情啊,我還沒想好呢,很多事情要考慮,再說了,這種事情也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定的下來的。”
其實,冷旭輝這個人也很愛財,在洋河縣他沒少利用機會,往自己腰包劃拉錢,唯一的遺憾就是他過去沒當老大,就算撈一點,也都是雞零狗碎的,大頭撈不上。
同時,他這人除了愛財之外,他還很愛麵子,在乎名聲,他怕自己這麽一搞,背上一個“損公肥私”的罵名,要知道,在洋河縣,磚廠,酒廠,煙廠可是全縣的焦點,對它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起強烈反應。
所以對於賣磚廠之事,冷旭輝不得不慎重考慮。
張寶涵也不敢過於緊逼,這樣的事情他知道冷旭輝未必敢做決定,冷旭輝的優柔寡斷,瞻前顧後的性格,張寶涵是很了解的,所以就再和冷旭輝談了談其他的一下閑言碎語,也就客客氣氣的告辭離開了。
冷旭輝一個人在辦公室也想了好長時間,他對張寶涵的提議很有點心動,隻是怎麽來操作,需要在想想清楚。
華子建最近可有的忙了,他說通了那個宋老板,已經談好了雙方的合作協議,對洋河工業園開始改建了,這個位置不錯,緊靠縣城,而且由於過去土地不值錢,當時修建的時候圈的地也很多,現在地價一漲,房價更是翻著跟頭的往上飆,這穩穩的就讓華子建大賺一筆,縣上就用現有土地和那些修了一半的建築作為投資,剩下的就是宋老板的資金投入,把過去那些建築改建一下,做住宅,而且還都是框架式的大開間,可以更好的便於住戶的設計和裝修。
園區內空地不少,華子建就讓種上些花花草草的,這樣稍微一收拾,裏麵的環境也比起很多小區要大氣,寬敞和幽雅了。
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開盤,隻要一開盤,那錢就會流入洋河縣政府的賬戶,那時候,嗬嗬,洋河就成暴發戶了,錢多的用不完。
這還不說,那個唐可可的也準備動工修建生態園莊了,今天她還專門的過來給華子建說:“華書記,我特意來邀請你,過幾天我們林園的奠基儀式,想請你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