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天氣熱得極快,剛到陽春三月,陽光就火辣辣曬下來,廣袤的土地熱氣蒸騰,令人感覺不舒服,漸漸呈現出幹旱的跡象。


    四海鐵坊裏,西夏的兵器鎧甲都已完工,全部裝卸到船上,準備走水路運出去,然後換成錢和鹽。遼國的生意也在接踵而來,但這時已經不需要那麽多人了。經過上下商議,決定分出一半人來,一部分收拾行裝準備西遷,另一部分準備南下。


    無論西遷或南下,總是自願為之。大多年紀輕的,總願意出去闖闖,他們這時都已腰纏千貫,成了不大不小的富翁,有些也不願折騰,安安心心留下來,帶帶新人,然後是養老。但更多還是記著當初的雄心,要成為一方莊主或是掌櫃。各人都是窮苦出身,在火爐前敲打錘子,練出了一身糙皮肉,但大家都想著成家立業以後,自己後代能讀讀書,考個功名,再也不要拿起父輩的錘子,對著火爐賣一輩子的苦力。


    汴京這裏,相關物資也準備地差不多了。東方笑的武館吸納了不少年輕人,加上遊返倚靠青鹽買賣籌措的錢銀物資,一批批開始往西運。


    這日遊返卻碰到一個故人,當初在大名府賣劍的陳二牛。


    老莊主故去後,陳二牛隨著巧簧老人遠赴西域,也走了一年。這時卻自己找上東城幫來。


    陳二牛看到遊返顯得十分高興:“遊大哥,我迴到金劍山莊,卻發現你不在。他們都說你到汴京做了個幫主,叫我來這裏找你。”


    遊返看到他平安歸來也相當高興,忙問道:“巧簧老爺子呢?”


    陳二牛眼圈一紅道:“老爺子在異鄉病逝了。去年我們來到汴京,遇到一夥商隊,便同去西域。到了西域,我們又輾轉過了大沙漠,到了波斯。在那裏果然遇到了高明的鐵匠。他們也對咱們的工藝讚不絕口,於是我們便逗留了下來。每日互相切磋,在鐵匠鋪裏做了兩個普通的鐵匠。後來那些鐵匠要遷徙去更遠的西方,我們才和他們分開。但那些鐵匠的手藝也學到了手,果然是與中原技藝大為不同,卻頗為實用。便說這煉鐵的方法……”


    說到打鐵,這三代鐵匠的漢子便開始滔滔不絕起來。遊返連忙打斷他道:“那後來巧簧老人是怎麽去的?”


    陳二牛道:“老爺子身子向來健壯,他還將自己修身養性的法子傳授給了我,不過我比較愚笨,總是學不會。但他畢竟年事高了,旅途中又疲倦,終於還是熬不住了,在迴來的路上,到了龍門鎮時,就這麽撒手去了。”


    遊返歎了一口氣,這巧簧老人對人很和氣,和山莊另外兩個老資曆的前輩性情截然不同,他是很尊敬的。可惜連故鄉都沒有迴來,客死異鄉了。


    陳二牛又道:“老爺子臨死時說就將他葬在沙漠裏,不要迴來了。他說他四海為家,無牽無掛……”


    這倒是和巧簧老人的性子吻合,老人家年輕時就踏遍五湖四海,自從自己說了域外的事情,才激起了他晚年的興趣,定要出去走一遭,看一看。否則想必是在山莊養老的吧。


    人的際遇就是這麽奇妙,遊返自己遇到了莊文清,才在金劍山莊安下了家,而巧簧老人遇見了自己,才老死西域。每個人都是一根線,線交織相接,便改變了原來的走向,萬千個人,萬千條線,交織在了一起,組成了百態的人生畫卷。


    他問陳二牛道:“如今我已脫出金劍山莊,最近正與昆侖派籌劃在西域重開一個鐵匠鋪,大宋有禁兵令,西域發展快,不知道你願不願再去西域?”


    陳二牛點點頭,道:“我二牛一輩子就愛打鐵,現在學了波斯人的手藝,更是忍不住要迴來試試,遊大哥,是你帶我去了金劍山莊,以後,你去哪裏,我也去哪裏。”


    遊返將他妥善安排好住處,過幾日便隨著昆侖派的人一同返迴西域。有了陳二牛,遊返對西域這個鐵鋪充滿信心,有昆侖派的人力,金劍山莊的工藝,西域廣闊的空間,豐富的鐵礦資源,事情便大有可為。


    最近幾日天氣一天熱似一天,送走陳二牛,遊返敞開袍子,露出裸露的胸膛,拿起一把扇子,對著自己使勁揮了幾下。


    前來汴京的武林眾人也是絡繹不絕,都是衝著武林英雄榜而來,比上迴武林大會的人還多。六扇門的人手有限,朝廷發了命令,不準這些人進城。已經出了周醒和宋觀的事情,朝廷這迴實在不敢大意。但朝廷的命令無用,這些江湖人誰會去看朝廷發的布告。最後是不平莊出麵,正式通告要將英雄大會設在汴京城西一百裏的高家莊,隻有持著請帖的人士才能參會。


    之前已經將部分英雄帖分發至江湖中幾個大門派,諸如少林丐幫中原鏢局青城山都是收到請帖的,但這些大門派大都隻派了個代表出席,對不平莊與新任的胡不平隻是冷眼旁觀。反而是中小門派熱衷於這個英雄榜。


    另外,就是西夏遼國大理的一些門派也派人前來參與。大宋如今和這些國家沒有敵對之意,大家往來也方便。要是自己名字能排上榜,那是露臉的事情,誰能抵得住這份希冀?於是西夏一品堂,遼國快刀門,大理天龍寺都有人來了。


    主意是遊返出的,如今胡近臣也將這件事交給了遊返,這幾日遊返就忙於整理返迴過來的請帖。梳理前來參與的江湖中人的關係。接著便看到許多偽造的請帖。原本天南地北毫無關係的兩人,不知為何便用了同一張帖子。平日裏稱兄道弟的人,帖子卻是不同的。實際上便是代表有些人的關係遠不及旁人看到的那麽多,哪些隱藏在深處的關係,便在這小小的請帖上暴露出來。


    劉師爺也非常忙碌,他被遊返找了過來,整理請帖。反正東城幫收集的消息,隨著宋觀被殺,遊返也不太關注。這時就讓劉師爺專注於英雄大會上麵。


    劉師爺是叫苦不迭,但誰讓遊返是幫主,隻得默默忍受。他將所有參加英雄大會的人一一記錄下來,按照籍貫地區分門別類出來。這時請帖隻反饋過來一部分,有些沒有請帖的人,到了汴京,也會想辦法花錢弄一張來。到時候,請帖的意義反而不大了。


    武林中迎接百年一遇的盛會之時,朝廷這邊也接到一個消息,荊州北路,大江中上遊也發生了百年一遇的水澇。洪水衝破岸防,數百個村子被淹,遭了洪災的難民紛紛成群結隊,往北往東遷徙,往北是朝著汴京的方向,而東麵則是還未遭受洪災的富庶之地江南。


    這些受災的難民在遷徙途中,包圍了各個重要城鎮,這些城池不敢打開城門,將難民流進來。隻好在城門處施粥舍藥,但這些南方的城鎮本身存糧也不多,當地商賈不少還囤積居奇,勾結官府,大發災難財。這些流民便不斷向北而來,途中因病死了不少人,瘟疫遍地。


    朝廷的應對,首先卻是宣布招收流民之中的青壯,吸收入廂軍,配給糧餉。這些青壯年一吸收,剩下的都是老弱之輩,便成不了氣候,至少不會因而帶頭起義造反,局麵就可以控製下來,剩下的可以不急不慢收拾殘局,至於餓死多少人,病死多少人,朝廷那邊就是一個數字。


    這些事情本是暗中進行,汴京一地,仍是風花雪月,歌舞升平。這一天英雄大會也如期展開,各地豪傑各聚一堂,開始推舉本路州府傑出人物。英雄榜的規矩也簡單,每個地方的人推舉自己地方的高手上榜,這些人對自己身邊的人最熟悉,往往能得到公平的判斷。然後是州府,最後是總榜。穿插其間的就是一些輕功榜、刀劍榜,總有人能連上幾個榜。大多得到認可的都是成名了的高手,也有爭議,比如東方笑這類年輕的高手,早先就博得了不小的名氣,這時借著武館開張,也站穩了腳跟,名聲一點點也擴大了。


    推選積極進行,雖然有些人員有爭議,但在評委團的介入下,推行地很有效率。評委團是一些江湖名宿組成的,不分地域,選的都是德高望重,眼光獨到之輩。幾天之間,便已擬定了十五路的地方榜單。


    然而終是有從南方來的武林人士,消息便還是傳開了。大家初時聽到死了多少多少人,多少多少人朝著汴京湧過來,還沒泛起什麽感覺,但那些家鄉就在受災地區或是流民經過路上的人,這時就有了驚慌的情緒。他們開始唿籲武林中人要救災救人。


    原本江湖人士便以俠義自居,平時打抱不平,救貧扶弱,就是大義所在。這時聽說了南方水災,便倡議捐糧捐錢起來。但跑江湖的粗人,本身就沒多少錢,因而私下串聯沒有取得什麽效果。最終事情傳到了胡近臣的耳中。


    胡近臣當機立斷,中斷了武林英雄榜的評選,趁著江湖上大部分門派幫會的人都在,倡議大門派出錢、小門派出力,將捐出的錢糧集中在一處,一同運往受災之處。眾誌成城之下,當場不平莊率先捐出一大筆銀子,引得場內武林人士誇口稱善,都說胡老三仗義。其他大門派在眾目睽睽之下沒辦法,隻有也不落人後,少林、丐幫沒有什麽本錢,但總算江湖響當當的門派,也捐了不少出來,中原鏢局、金劍山莊不落人後。金劍山莊莊老二沒有來,來的是他手下的一個親信,也是當年的狐朋狗友。接著是靈寶閣等亦商亦武的勢力,這些門派出手倒是闊綽。


    零零散散也有許多小幫派也捐了出來。最後捐錢總數將近兩萬兩白銀,算得多了。這些銀子一部分用來購買米糧,一部分用來購買衣物,交由中原鏢局運往南方。


    這實在令中原鏢局總鏢頭司馬求喜出望外,本來巴蜀失鏢的事情以後,中原鏢局的名聲一落千丈,但司馬求不愧是智謀之士,出了事情以後,迅速拿銀子封住失主的口,然後自己埋頭不發聲音,隨著時間流逝,沒人提起這樁事情,大家心中也便漸漸淡忘了。這時接到這麽一樁生意,雖然算是不收酬勞,但能夠在天下贏得一個好名聲,到時候也可以扭轉鏢局衰落的勢頭,算是一個好差事。而且胡近臣表示,到時候會派老馬車行幫忙運輸,也會給一定酬勞,這就更為理想了。


    過了半日,情況又有了變化,聽說了江湖中人自發捐款捐人,劉文淵這邊將朝廷的物資也一起交待下來,共五千石糧食,一起運往南方,到了地方便有官府接收,賑濟災區。這樣,最終定下來,由老馬車行提供車輛車夫,中原鏢局提供走鏢護衛,朝廷也派有軍士跟隨。浩浩蕩蕩一個車隊,便整裝待發。


    到了這時,已經無人關心最後英雄榜的最終排名,後來,有人建議,將此次捐錢踴躍的江湖同道,列上英雄榜。於是靈寶閣的孫雲盛便列第一,中原鏢局司馬求第二,不平莊胡近臣第三。金劍山莊本來家大業大,可惜被遊返掏空了不少,又失了朝廷和大理的交易特許,這時出手就有些寒酸了。這麽排,倒是省去了不少爭議,大家也心服口服。雖然不會有人真的認為這孫雲盛便是武林第一人,但總歸代表了一份表彰之意,而出了大血正有些心痛的孫雲盛自己也覺得很有麵子。


    於是這次英雄大會便就地解散,天南海北的俠客豪傑們喝了一場醉,第二日各自散去。有一些人沒有捐錢,但捐了力,便留下來聽任不平莊調遣。


    災情緊急,流民隊伍日漸龐大,每到一地,便將當地吃空,接著留下一片狼藉,無數屍體,又裹挾新的流民一起往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城孤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豬神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豬神劍並收藏邊城孤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