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笑向野利敬了一杯,道:“早就聽聞大夏勇士善戰,定川一役,千裏潛進,全殲威武軍王猛,乃不多得的大勝仗。”
一旁的拓跋烈哈哈大笑,打著酒嗝道:“那全賴陛下神機妙算,我堂兄正是領兵的大將。那王猛是根難啃的骨頭,就幾千人也敢堅守,幸好當時陛下下了死命令,將士用命,這才攻克了營寨。宋軍失去大將,隻得求和。”
東方笑又喝了一杯,道:“果然妙算,那宋軍素來以堅守之力聞名,王猛又以布陣紮營為長,一營紮下,左右必有護衛斥候,貴軍能圍而殲之,又從容退卻。真應了兵家之言,千裏突進者必潛,速取之。”
拓跋烈哂道:“什麽狗屁兵法,要不是宋軍內賊裏應外合,哪能……”
遊返正在神遊物外,聽到了這話,心裏一顫,驚出了一身冷汗,立刻明白了東方笑問話之意。
野利連忙止住他,道:“拓跋喝了酒便胡言亂語,這行軍打仗的事,乃是軍機要密,豈是我等能夠妄言的。倒是東方兄一表人才,一品堂正是用人之際,若是能留下效力,大夏必不屈了你。”
他重點突出軍機二字,希望東方笑能收口,東方笑果然轉到其它話題,遊返也繼續裝醉不醒,賓主間又其樂融融。
終於,兩人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抬迴客棧。
第二天,二人睡到午後方醒,一番梳洗後,收拾了東西出西門。
到了城門前,才發現全城戒嚴,隻準入城不得出城。詢問原由,那守門官兵隻說是城內出現盜賊,正在滿城捉拿,不能漏了出網。而方才街上,確實有一隊隊披甲戴胄之士在巡查。遊返不由緊緊摸了摸懷中的錢袋,幸好,其變賣得來的碎銀子尚在,沒有被傳說中的盜賊偷去。
兩人正要鬱悶迴去,正好遇上了熟人拓跋烈,頓時覺得這胖子可愛起來。
拓跋烈見兩人出城門,已料到事情經過,忙給守門官兵打招唿,道:“這兩位正是誅殺塞上四獸的東方兄和遊兄,乃我大夏國貴賓,武藝高強,絕不可能是那偷雞摸狗之輩。”眾人露出久仰的表情,連連稱善,連忙給兩人開門,還不停歡送致敬。
兩人與拓跋烈告辭,出了城門,在城外兜了一圈,往來時的方向走了。因東方笑不想惹一品堂猜忌,便說返迴西域,出西門,這時便隻好多走一些路程。
出了城門,一路歡快。到了陝西地界,一路人煙稀少,耕田荒涼。
遊返有點懷疑是否大宋境內,東方笑寬慰道:“本來舊都長安荒廢後,戶口十存其一,到了太祖建都東京,西夏叛亂,此處更是淪為前線,百姓除了捐稅捐丁,還得充當民夫,生活更是不堪。此處是靈州進陝西的唯一通道,等過了長安,到得西京洛陽,便繁華起來。”
不多時,進了山區,兩人下馬步行。天氣炎熱,口幹舌燥,前麵出現一麵茶招,主人起了鍋煮茶,雖是劣茶,仍茶香四溢。
兩人一路過來,不是飲酒,便是羊奶牛奶等物,早耐不得那奶腥,此時望見這清香茶寮,不由自主便坐了下來,要了一壺熱茶,少做休息。
那主人年五十許,奉上了茶,收了東方笑的銅板,熱情道:“貴主仆這時節還從西夏而來,卻是罕見。這山路往下便是李家寨,不妨可以在那邊借宿。”
那主人見兩人同行而遊返穿得落魄,便以為是主仆二人,著實使兩人一陣尷尬。東方笑輕輕引開話題道:“卻不知老丈這時節怎地開了個茶鋪?”
那主人道:“我本是附近種地的,實在掙不得幾個錢。前些日子有人打此經過,問我討碗水喝,說朝廷已和西夏簽了和議,不打仗了。那人還說這條道上商旅漸漸會多起來,若是開個茶寮,必定生意興隆。”
東方笑哈哈道:“於是你便張羅起來了?可是要真有商旅,也得兩三月以後,等這消息傳來了才是。”
這時傳來笑聲,一個粗獷的聲音道:“我說開個茶寮,正是因迴程口渴,好向老丈討杯茶喝。”
那聲音似在耳邊響起,幾人迴頭看時,發聲那人卻還在幾丈開外,剛轉過角來。
隻見那人戴了個草帽,身材極高,比東方笑兀自高了兩頭,肩膀也極闊,比拓跋烈寬了數寸,滿臉胡髯,年紀不會超過四十,穿得一身褐色粗布短衫,衣衫漿洗得發白,腰間胡亂係了一根帶子,腰帶上纏著一個酒葫蘆,腳下踩著一雙草鞋,那模樣酷似一莊稼漢。可這莊稼漢卻牽著一頭毛驢,毛驢上載著少許貨物,還負了一個長形麻袋。一路走來,卻似閑庭信步,神情中不沾染一絲風塵疲憊,反而神采飛揚。
那茶寮主人忙道:“胡三爺快請,你說這條道上商旅漸多,可過了好幾日也隻見了這麽兩位客人。我連家中客房都打掃好,準備作客房了。若是沒人來,這茶葉的錢都迴不來。”
胡三爺嗬嗬一笑,道:“旅途勞頓,老丈總得讓我先喝口茶。”往裏走了兩步,朝著東方笑與遊返道:“這兩位少年英俠必然是痛宰了塞上四獸的東方兄與遊返兄。幸會幸會。”
兩人心中奇怪,不過還是行禮道:“這位大哥好眼力。”
胡三爺道:“莫怪。隻是鄙人從興慶府走時,正好看到榜文,一路上又看到兩人坐騎的糞便,推斷兩位同路。這時節從西夏過往的也沒幾人。鄙人姓胡名近臣,排行老三,江湖中人稱我胡老三,東方兄的名頭在兩京武林中無人不曉,遊兄一表人才也非泛泛,咱們親近親近。”於是便在一桌坐下。
遊返暗暗稱奇,西夏官兵緊閉城門不讓出城,他們兩人靠著拓跋烈作保才得以脫身,不知這胡三爺又是如何出得城。不過口上仍是久仰。
東方笑道:“洛陽城有個不平莊,莊主也喚作胡三爺,不知與胡兄有何關係?”
胡近臣哈哈一笑道:“讓東方兄見笑了,不平莊胡三正是在下。想不到不平莊小打小鬧,也能入東方兄法眼,真乃快事一件。來,一同喝上一杯。”
三人以茶代酒,飲了一杯。胡近臣見遊返劍上茫然,忙解釋道:“不平莊原是我一時興起創立的,實是看一些名門大派欺壓弱小,弱小無處聲張,便代其出頭,可是得罪了一些人。”
遊返肅然起敬,道:“此真創舉,令人欽佩。不過為何不交由官府裁判?”
胡近臣搖了搖頭,道:“江湖事江湖了,自有一套規矩,交由官府,便難於江湖上立足。況且許多事沒有真憑實據,僅是恩怨仇殺,官府也管不了。”
三人又說了幾句,胡近臣灑脫不羈,東方笑見多識廣,交談之下,遊返也獲益良多。
突然胡近臣毛驢背上的麻袋撲騰動了兩下,裏麵發出嗚嗚聲響,惹得遊返注意。看那形狀,便似一個人在裏麵一般。
遊返早年被人擄販,對眼前場景最是熟悉不過,心中不由一陣撲騰,對這貌似豪爽的胡近臣產生懷疑,若是其做的是個販賣活人的勾當,該當如何?
這時東方笑也抬頭看向麻袋,遊返眼見胡近臣繼續喝茶,也不解釋一二,疑心更甚,便出言試探道:“胡兄麻袋裏之物倒是有趣得很,該不會是野豬?剝了皮下酒最是美味。”
胡近臣頭不抬眼不跳,隻幹聲笑道:“此物是我專程從西夏販來的,可入藥,正是極補的。不過甚是難捉,且易傷人,因此放在麻袋裏捆著。”
東方笑轉過頭來,繼續喝茶。而遊返盯著胡近臣,也無發現一絲異樣,不過仍有疑心,隻是總不能堂而皇之檢查他人之物,隻得作罷。
歇息了片刻,日頭漸西,茶寮主人提議去他準備的農舍客房,這李家寨位置甚好,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且扼守要道,是必經之路。於是三人欣然前往。
到了農舍,是數間茅草小屋,院子裏收拾得整齊,又處於村落中心,不失寧靜。遠近村民見來了生人,紛紛來看,一時間甚是熱鬧。因空房多,三人便各自領了獨自院落的小屋住下。
匆匆食了晚點,三人各自歇息。因缺少油燈,遊返便草草睡下。漆黑之中,反覆難眠,心中所想便是那麻袋中到底是不是藏著一個人。
終於,遊返一骨碌翻下了床,悄悄出了門。
山坳中涼風襲身,甚有涼意,天上星月黯淡,微光朦朧。遊返憑著腦中印象,摸向胡近臣屋。幸好周圍沒有養狗,不至於發出聲響。胡屋內閃著微黃的亮光,竟是點了燈。遊返至窗下,偷偷觀望。
隻聽得屋內人聲輕輕傳來:“胡大俠,非是我不願與你迴汴京。隻是我師父年事已高,若是有何閃失,做弟子的怎能心安?況且這事,牽扯甚多,恐怕絕非你我之力能夠扭轉。”
遊返聽得迷惑,這聲音並非自己所識之人,料是麻袋中所藏之人,可說話之間,又不像是被擄來的。聽聲音應是成年男子,且鎮定沉穩,並無慌張之意。
又聽得胡近臣聲音道:“那些人死有何辜?死於異鄉,留下父母妻兒終日惶惶,你心中可曾心安?為公為私,你也應登高一唿,還這些人一個公道。事為之,雖不能而心安,事不為,苟安而心有愧焉。”
那不知名之人似是歎了一口氣,久久不發一語。
遊返久不見動靜,便悄悄退了開去,返迴了自己屋子。那人既非被擄劫,應無大礙,心中一寬,便沉沉睡去。
一旁的拓跋烈哈哈大笑,打著酒嗝道:“那全賴陛下神機妙算,我堂兄正是領兵的大將。那王猛是根難啃的骨頭,就幾千人也敢堅守,幸好當時陛下下了死命令,將士用命,這才攻克了營寨。宋軍失去大將,隻得求和。”
東方笑又喝了一杯,道:“果然妙算,那宋軍素來以堅守之力聞名,王猛又以布陣紮營為長,一營紮下,左右必有護衛斥候,貴軍能圍而殲之,又從容退卻。真應了兵家之言,千裏突進者必潛,速取之。”
拓跋烈哂道:“什麽狗屁兵法,要不是宋軍內賊裏應外合,哪能……”
遊返正在神遊物外,聽到了這話,心裏一顫,驚出了一身冷汗,立刻明白了東方笑問話之意。
野利連忙止住他,道:“拓跋喝了酒便胡言亂語,這行軍打仗的事,乃是軍機要密,豈是我等能夠妄言的。倒是東方兄一表人才,一品堂正是用人之際,若是能留下效力,大夏必不屈了你。”
他重點突出軍機二字,希望東方笑能收口,東方笑果然轉到其它話題,遊返也繼續裝醉不醒,賓主間又其樂融融。
終於,兩人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抬迴客棧。
第二天,二人睡到午後方醒,一番梳洗後,收拾了東西出西門。
到了城門前,才發現全城戒嚴,隻準入城不得出城。詢問原由,那守門官兵隻說是城內出現盜賊,正在滿城捉拿,不能漏了出網。而方才街上,確實有一隊隊披甲戴胄之士在巡查。遊返不由緊緊摸了摸懷中的錢袋,幸好,其變賣得來的碎銀子尚在,沒有被傳說中的盜賊偷去。
兩人正要鬱悶迴去,正好遇上了熟人拓跋烈,頓時覺得這胖子可愛起來。
拓跋烈見兩人出城門,已料到事情經過,忙給守門官兵打招唿,道:“這兩位正是誅殺塞上四獸的東方兄和遊兄,乃我大夏國貴賓,武藝高強,絕不可能是那偷雞摸狗之輩。”眾人露出久仰的表情,連連稱善,連忙給兩人開門,還不停歡送致敬。
兩人與拓跋烈告辭,出了城門,在城外兜了一圈,往來時的方向走了。因東方笑不想惹一品堂猜忌,便說返迴西域,出西門,這時便隻好多走一些路程。
出了城門,一路歡快。到了陝西地界,一路人煙稀少,耕田荒涼。
遊返有點懷疑是否大宋境內,東方笑寬慰道:“本來舊都長安荒廢後,戶口十存其一,到了太祖建都東京,西夏叛亂,此處更是淪為前線,百姓除了捐稅捐丁,還得充當民夫,生活更是不堪。此處是靈州進陝西的唯一通道,等過了長安,到得西京洛陽,便繁華起來。”
不多時,進了山區,兩人下馬步行。天氣炎熱,口幹舌燥,前麵出現一麵茶招,主人起了鍋煮茶,雖是劣茶,仍茶香四溢。
兩人一路過來,不是飲酒,便是羊奶牛奶等物,早耐不得那奶腥,此時望見這清香茶寮,不由自主便坐了下來,要了一壺熱茶,少做休息。
那主人年五十許,奉上了茶,收了東方笑的銅板,熱情道:“貴主仆這時節還從西夏而來,卻是罕見。這山路往下便是李家寨,不妨可以在那邊借宿。”
那主人見兩人同行而遊返穿得落魄,便以為是主仆二人,著實使兩人一陣尷尬。東方笑輕輕引開話題道:“卻不知老丈這時節怎地開了個茶鋪?”
那主人道:“我本是附近種地的,實在掙不得幾個錢。前些日子有人打此經過,問我討碗水喝,說朝廷已和西夏簽了和議,不打仗了。那人還說這條道上商旅漸漸會多起來,若是開個茶寮,必定生意興隆。”
東方笑哈哈道:“於是你便張羅起來了?可是要真有商旅,也得兩三月以後,等這消息傳來了才是。”
這時傳來笑聲,一個粗獷的聲音道:“我說開個茶寮,正是因迴程口渴,好向老丈討杯茶喝。”
那聲音似在耳邊響起,幾人迴頭看時,發聲那人卻還在幾丈開外,剛轉過角來。
隻見那人戴了個草帽,身材極高,比東方笑兀自高了兩頭,肩膀也極闊,比拓跋烈寬了數寸,滿臉胡髯,年紀不會超過四十,穿得一身褐色粗布短衫,衣衫漿洗得發白,腰間胡亂係了一根帶子,腰帶上纏著一個酒葫蘆,腳下踩著一雙草鞋,那模樣酷似一莊稼漢。可這莊稼漢卻牽著一頭毛驢,毛驢上載著少許貨物,還負了一個長形麻袋。一路走來,卻似閑庭信步,神情中不沾染一絲風塵疲憊,反而神采飛揚。
那茶寮主人忙道:“胡三爺快請,你說這條道上商旅漸多,可過了好幾日也隻見了這麽兩位客人。我連家中客房都打掃好,準備作客房了。若是沒人來,這茶葉的錢都迴不來。”
胡三爺嗬嗬一笑,道:“旅途勞頓,老丈總得讓我先喝口茶。”往裏走了兩步,朝著東方笑與遊返道:“這兩位少年英俠必然是痛宰了塞上四獸的東方兄與遊返兄。幸會幸會。”
兩人心中奇怪,不過還是行禮道:“這位大哥好眼力。”
胡三爺道:“莫怪。隻是鄙人從興慶府走時,正好看到榜文,一路上又看到兩人坐騎的糞便,推斷兩位同路。這時節從西夏過往的也沒幾人。鄙人姓胡名近臣,排行老三,江湖中人稱我胡老三,東方兄的名頭在兩京武林中無人不曉,遊兄一表人才也非泛泛,咱們親近親近。”於是便在一桌坐下。
遊返暗暗稱奇,西夏官兵緊閉城門不讓出城,他們兩人靠著拓跋烈作保才得以脫身,不知這胡三爺又是如何出得城。不過口上仍是久仰。
東方笑道:“洛陽城有個不平莊,莊主也喚作胡三爺,不知與胡兄有何關係?”
胡近臣哈哈一笑道:“讓東方兄見笑了,不平莊胡三正是在下。想不到不平莊小打小鬧,也能入東方兄法眼,真乃快事一件。來,一同喝上一杯。”
三人以茶代酒,飲了一杯。胡近臣見遊返劍上茫然,忙解釋道:“不平莊原是我一時興起創立的,實是看一些名門大派欺壓弱小,弱小無處聲張,便代其出頭,可是得罪了一些人。”
遊返肅然起敬,道:“此真創舉,令人欽佩。不過為何不交由官府裁判?”
胡近臣搖了搖頭,道:“江湖事江湖了,自有一套規矩,交由官府,便難於江湖上立足。況且許多事沒有真憑實據,僅是恩怨仇殺,官府也管不了。”
三人又說了幾句,胡近臣灑脫不羈,東方笑見多識廣,交談之下,遊返也獲益良多。
突然胡近臣毛驢背上的麻袋撲騰動了兩下,裏麵發出嗚嗚聲響,惹得遊返注意。看那形狀,便似一個人在裏麵一般。
遊返早年被人擄販,對眼前場景最是熟悉不過,心中不由一陣撲騰,對這貌似豪爽的胡近臣產生懷疑,若是其做的是個販賣活人的勾當,該當如何?
這時東方笑也抬頭看向麻袋,遊返眼見胡近臣繼續喝茶,也不解釋一二,疑心更甚,便出言試探道:“胡兄麻袋裏之物倒是有趣得很,該不會是野豬?剝了皮下酒最是美味。”
胡近臣頭不抬眼不跳,隻幹聲笑道:“此物是我專程從西夏販來的,可入藥,正是極補的。不過甚是難捉,且易傷人,因此放在麻袋裏捆著。”
東方笑轉過頭來,繼續喝茶。而遊返盯著胡近臣,也無發現一絲異樣,不過仍有疑心,隻是總不能堂而皇之檢查他人之物,隻得作罷。
歇息了片刻,日頭漸西,茶寮主人提議去他準備的農舍客房,這李家寨位置甚好,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且扼守要道,是必經之路。於是三人欣然前往。
到了農舍,是數間茅草小屋,院子裏收拾得整齊,又處於村落中心,不失寧靜。遠近村民見來了生人,紛紛來看,一時間甚是熱鬧。因空房多,三人便各自領了獨自院落的小屋住下。
匆匆食了晚點,三人各自歇息。因缺少油燈,遊返便草草睡下。漆黑之中,反覆難眠,心中所想便是那麻袋中到底是不是藏著一個人。
終於,遊返一骨碌翻下了床,悄悄出了門。
山坳中涼風襲身,甚有涼意,天上星月黯淡,微光朦朧。遊返憑著腦中印象,摸向胡近臣屋。幸好周圍沒有養狗,不至於發出聲響。胡屋內閃著微黃的亮光,竟是點了燈。遊返至窗下,偷偷觀望。
隻聽得屋內人聲輕輕傳來:“胡大俠,非是我不願與你迴汴京。隻是我師父年事已高,若是有何閃失,做弟子的怎能心安?況且這事,牽扯甚多,恐怕絕非你我之力能夠扭轉。”
遊返聽得迷惑,這聲音並非自己所識之人,料是麻袋中所藏之人,可說話之間,又不像是被擄來的。聽聲音應是成年男子,且鎮定沉穩,並無慌張之意。
又聽得胡近臣聲音道:“那些人死有何辜?死於異鄉,留下父母妻兒終日惶惶,你心中可曾心安?為公為私,你也應登高一唿,還這些人一個公道。事為之,雖不能而心安,事不為,苟安而心有愧焉。”
那不知名之人似是歎了一口氣,久久不發一語。
遊返久不見動靜,便悄悄退了開去,返迴了自己屋子。那人既非被擄劫,應無大礙,心中一寬,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