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胤礽掃了一眼麵前的試卷才對著底下的大臣們說道:“這剩餘的幾個人便都歸到二甲裏麵去吧。”這話說出口也算是杜絕了鄭超掉出二甲的可能性。


    見那些個大臣們仍然眼巴巴的望著自己,胤礽自然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麽。便輕聲說道:“這二甲的頭名便交給你們來定好了。孤實在是不耐煩的緊。”


    那幾個大臣連忙稱是。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達成一致的,最終這二甲的頭名給了其中一個協辦大學士的幼弟。


    忙活了好一會兒,在紫禁城快要落鎖之前,這些個大臣總算是將二甲和三甲的名單弄出來了。胤礽也不留他們,趕緊命一隊侍衛將他們都送出宮了。


    至於那已經填好的紅榜,今晚還是要先封存起來,派人看守著的。


    此間事了,張寶掌燈,胤礽跟在後麵就往毓慶宮過去了。隻是在路過永和宮附近的時候,胤礽突然聽到前麵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響。


    胤礽眉毛一挑,趕緊做了個噤聲的動作。身後隨侍的侍衛宮女會意,連忙停下步子,大氣都不敢喘一下。那些手中提了燈籠的,也都格外激靈,一把就將手中的蠟燭給吹滅了。


    興許這邊是個轉彎的關係,那邊發出動靜的人並沒有注意到什麽。


    胤礽凝神細聽,就聽到一個略顯老成的聲音突然說道:“你這丫頭!好不知事,當姑姑我是要害你還是怎地!”


    這人的話音落下的時候,就聽到一個細小而委屈的聲音突然響起:“不是,我隻是……”細如蚊呐的聲音還沒說完,就被那人打斷了。


    “隻是什麽?隻是想攀上四阿哥的高枝兒是吧!打你進宮一來,姑姑就是怎麽和你交代的?四阿哥不得主子的喜愛,萬萬不可在主子麵前提四阿哥一句!你竟是把姑姑我的話全當做耳旁風了是吧!”


    那柔弱的聲音,忍不住反駁道:“我隻是想著,四阿哥同主子怎麽說都是親生母子,是不會……”


    “嗬,親生母子?姑姑我是在主子身邊伺候了多少年的老人了,冷眼瞧著,怕是……。”那聲音沒有接著說下去,隻是轉頭吩咐道:“今日姑姑說的話,你全都給放到肚子裏去。禍從口出你是知道的。”


    “姑姑可不想林家就這麽交代在你的手上。”說著那聲音稍微遠了一點,似乎在往迴走:“今日姑姑憑著這張老臉換了你一條命,趁著這麽點功夫在提醒提醒你,好了,眼淚擦幹淨,趕緊迴去伺候著吧。要是主子找不到咱們,還不知道又要受什麽罪。”


    說完就沒了聲音,想來是已經迴去了。


    等了片刻胤礽才讓身後的侍衛宮女將燈籠點著迴毓慶宮了。


    等到了毓慶宮,胤礽對站在一旁的張寶說道:“立刻派你手下的人去盯著剛剛那些侍衛宮女,一旦發現任何不對勁……”說著胤礽的眼中兇光一閃而逝。


    張寶會意,連忙下去安排去了。


    倒不是胤礽心狠手辣,而是這種事情不管真假,是萬萬不可從自己這泄露出去的。


    書房裏,胤礽撐在桌子上的那隻手,手指無意識的敲打著下麵的桌麵,雙眼也定定的望著敞開的門外。


    有趣,實在有趣。看來老四還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料可以挖掘嘛。這麽一件事情,若真是能夠弄清楚,那無疑是自己手上的一大利器了。


    不過現在還急不來,這德妃至少麵上表現出來的,對老四還是不錯。還是得拿到卻確的證據,才好安排下一步的動作。


    不再糾結於此,胤礽輕聲對著門外說道:“去傳晚膳吧。”門口守著的宮女太監得了令。其中一個一溜煙就往後廚跑去了。


    等胤礽吃完晚膳,張寶才總算是匆忙的趕了迴來,定了定神才對胤礽說道:“爺,都已經辦妥了。”胤礽聞言,隻是淡淡的對著張寶說道:“你這一日下來,也是怪累的,先下去用點晚膳再過來吧。”


    得了恩典,張寶自是一番謝恩,這才退了下去。


    翌日,一大早也不知道多少人等在張貼紅榜的地方。小小的一塊地方,愣是被平日裏自視甚高的讀書人給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


    緊張又略帶了些期待的考生們,一個個都同身邊熟識的人們侃侃而談著。嘈雜的樣子,比之菜市場怕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等了沒一會兒,突然就聽到一陣清脆的鑼聲在人群的前頭響起來。人群立刻安靜了下來,一個個的都滿懷期待的看著前方。


    那前來發榜的官員也不囉嗦,等紅榜張貼上去了,就站在人群前麵的一個高台上朗聲說道:“三甲第一名,山西劉元。第二名,江寧王濤。……。”


    等著三甲的名單念完,底下這些個考生可以說是眾生百態。有那僥幸上榜了的,自是感恩戴德滿麵紅光。也有那平日裏本就成績不錯的,先是一陣欣喜,又是一陣懊惱,悔恨怎麽就沒有再進一步進到二甲裏麵。


    人心從來都是貪婪而不知足的若真是進了二甲,怕是還會悔恨為何就沒能成為二甲頭名,或者更進一步在一甲的榜上占上一席之地呢。


    當然,也有那沒上榜的,心裏是又忐忑又期待的。忐忑不安的害怕自己是連三甲都沒進,名落孫山了。可同時他們心裏又是滿懷期待,期待自己是進了二甲或是一甲。


    不過這些人裏麵並不包括鄭超。這鄭超對自己的實力還是頗為自信的,而且殿試時考的試題裏麵,有兩道題都是和農學有關的策論,這方麵的事情正是他擅長的。


    從來到這起,鄭超就沒講二甲三甲的榜單放在心裏。他是奔著一甲的那三個位置來的,給人當幕僚的時候,他也算是在官場混了一段時間,這裏麵的潛規則他自然多少知道一些,到沒有對狀元之位有什麽看法,而是一開始就將目光放到了榜眼和探花上麵了。


    站在上麵念榜單的那個官員,居高臨下,將地下眾人的反應看得個一清二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康熙年間當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鼠不愛吃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鼠不愛吃魚並收藏康熙年間當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