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裏,胤礽一個頭兩個大,官員考評還沒收尾,底下官員就遞了折子上來。京城內並直隸地區已經快有半月沒有下雨了。
雖然在北方地區半月沒下雨還算正常,但是怕就怕是後麵的日子這雨還不下。要真那樣,可就是真真的是大旱之年了。
雖然臨近秋收,這個時間段沒有下雨,對莊稼收成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有糧無水,那些達官貴人不說,貧民百姓怕是得遭大難。
而且,這大旱之情要是出現在自己監國期間,一個監國不利的帽子就得扣下來。要是有心人再用些手段,說不得自己品行不端觸怒上蒼的說法都會有。
這是古代,科學現象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喝民眾解釋清楚的。而且,自夏始建,到漢朝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雖然給統治者掛上了一個天子的頭銜,但同時也為了避免君主昏庸無能,用這同樣的一套製約著君權。
天人感應學說就是製約君權的武器。天子不仁,將會天發殺機,降下顯兆。一段時間的時間演變下來,就變成了有什麽重大的天災出現,就會認為是君主無德,惹來上蒼不滿。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封建集權統治越來越完善,天人感應學說對皇權的製約效果早就已經不明顯了。但是這樣一種儒家思想,確確實實是在這片土地上紮根了。
如今康熙不再京城,又是自己在監國。這天發殺機,降下顯兆的帽子即使別人不給自己戴上,康熙還是會給自己戴上這帽子的。畢竟,對於康熙這樣一個皇帝來說,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自己的通知地位受到動搖!
真到那個時候這鍋自己不背也得背了。
最關鍵的事情還不是這個,即使自己被扣上一個品行不端的帽子,花點時間功夫還是能挽迴的。前身在京城的民聲也沒好到哪去,還是自己這段日子一點一點彌補迴來的。
但是,這大旱地區的百姓,那就是真的會遭殃。權貴雲集的京城和直隸地區,等大旱來臨,那些僅存的水源也會被權貴給占據。真到了那時候,這京中的百姓,怕是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遭災更加難過。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生靈塗炭的場麵胤礽是不願意見到的。所以,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那些百姓,這次自己一定得想盡一切辦法將這次的難關渡過去。
收到相關的折子,發現端倪之後,胤礽是一刻也不敢耽擱。趕緊迅速的去了一趟欽天監。這欽天監就是這個時候的天文台。承擔著觀察天象,推算節氣,製定曆法的重任。
天氣預報就是欽天監的一個日常工作。雖說這個年代還做不到像現在這樣詳細的天氣預報。但是兩千年來,勞動人民的經驗承襲,加之一些深諳《周易》專研天文的大儒潛心研究。
這個時候,還是有一套他自己的天氣預報方法。預報的結果也算是比較準確的。兼之,康熙也算是一個比較開明的君主,這欽天監裏不僅有滿漢官員,還有著西洋來的傳教士。
因為精通天文,康熙也破格將這些精通天文的傳教士給收入了欽天監。隻是官職都不大就是了。中西兩種天文知識相合,這天氣預報的準確度也提高了一些。
見胤礽來欽天監,那欽天監的監正趕忙上前行禮。胤礽懶得和他客套,直接開口道:“將記錄每日氣象的冊子去給孤取來!”
欽天監監正不敢怠慢,沒看見這位爺連“孤”的稱唿都用出來了嘛!秦始皇之前,皇帝都稱孤。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自稱始皇帝之後,皇帝就改稱朕了。
這孤字隨著時間演變,到是成了太子的自稱。隻是這孤字畢竟曾經也是皇帝的自稱,因此一般情況下太子是不會用孤自稱的。真用了孤自稱,那肯定是遇上了實打實的大事了。
欽天監監正將冊子拿給胤礽之後,胤礽越看眉頭皺的越深。按著這上麵的記載,到現在已經足足十六日滴雨未落。可是按著規製,這欽天監,隻要連續十日天氣異常,就得上奏折直接麵聖的!
然而,這已經十六日滴雨未落,自己這卻一點消息都沒有。看來是有人在這欽天監有人手,將這消息壓下去了,想要用這來對付自己!
這人實在可惡。對付自己就對付自己就是了。這般手段,卻是將這無辜的百姓置於何地!現在自己還不知道是誰,也沒那個功夫去調查,日後若是讓自己知曉了,定不會讓這人有好果子吃!
胤礽將這事放在一邊,看了一眼欽天監的監正,心底的怒火整麽忍都忍不住。“連續十六日滴雨未落,為何不上報給孤!”
那監正一聽胤礽兇狠的語氣,再一聽胤礽說的內容,嚇得連忙跪下請罪。這件事這監正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手底下是別人的人,他交代的事情被壓下去了而不自知。
胤礽一看那監正的眼神,就知道裏麵肯定有什麽隱情,隻是現在自己不能給他做主,這件事情本來就算是他瀆職。而且,自己還有其他事情去做,這欽天監的齷蹉正好用這監正之手先幫自己查探一番。
這麽想著,胤礽冷漠的看了一眼監正。“趁著還沒釀成大禍,孤給你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從今日起,給孤打起十二分精神,這天氣預測不容出半點差錯!每日你都得親自來給孤匯報情況!”
那監正連忙點頭。胤礽接著說道:“後麵的日子裏,給孤用盡你們的一切辦法早日結束這大旱!”
“隻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欽天監上下,罰俸半年。你自己去領十大板,要是這次的事情沒辦妥,你自己提著頭頂的頂戴花翎來見孤!要是做好了,功過相抵,這事情就到此為止!”
說完胤礽一刷袖子就離了欽天監,跪在地上的監正算是送了口氣。隻是那監正正準備起身,就見胤礽迴過頭來說了句:“今日之事,不可外傳!”
那監正見胤礽走的沒影了這才敢從地上起來。隻是這心底已經將那還自己受罪的主事給恨上了!
雖然在北方地區半月沒下雨還算正常,但是怕就怕是後麵的日子這雨還不下。要真那樣,可就是真真的是大旱之年了。
雖然臨近秋收,這個時間段沒有下雨,對莊稼收成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有糧無水,那些達官貴人不說,貧民百姓怕是得遭大難。
而且,這大旱之情要是出現在自己監國期間,一個監國不利的帽子就得扣下來。要是有心人再用些手段,說不得自己品行不端觸怒上蒼的說法都會有。
這是古代,科學現象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喝民眾解釋清楚的。而且,自夏始建,到漢朝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雖然給統治者掛上了一個天子的頭銜,但同時也為了避免君主昏庸無能,用這同樣的一套製約著君權。
天人感應學說就是製約君權的武器。天子不仁,將會天發殺機,降下顯兆。一段時間的時間演變下來,就變成了有什麽重大的天災出現,就會認為是君主無德,惹來上蒼不滿。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封建集權統治越來越完善,天人感應學說對皇權的製約效果早就已經不明顯了。但是這樣一種儒家思想,確確實實是在這片土地上紮根了。
如今康熙不再京城,又是自己在監國。這天發殺機,降下顯兆的帽子即使別人不給自己戴上,康熙還是會給自己戴上這帽子的。畢竟,對於康熙這樣一個皇帝來說,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自己的通知地位受到動搖!
真到那個時候這鍋自己不背也得背了。
最關鍵的事情還不是這個,即使自己被扣上一個品行不端的帽子,花點時間功夫還是能挽迴的。前身在京城的民聲也沒好到哪去,還是自己這段日子一點一點彌補迴來的。
但是,這大旱地區的百姓,那就是真的會遭殃。權貴雲集的京城和直隸地區,等大旱來臨,那些僅存的水源也會被權貴給占據。真到了那時候,這京中的百姓,怕是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遭災更加難過。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生靈塗炭的場麵胤礽是不願意見到的。所以,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那些百姓,這次自己一定得想盡一切辦法將這次的難關渡過去。
收到相關的折子,發現端倪之後,胤礽是一刻也不敢耽擱。趕緊迅速的去了一趟欽天監。這欽天監就是這個時候的天文台。承擔著觀察天象,推算節氣,製定曆法的重任。
天氣預報就是欽天監的一個日常工作。雖說這個年代還做不到像現在這樣詳細的天氣預報。但是兩千年來,勞動人民的經驗承襲,加之一些深諳《周易》專研天文的大儒潛心研究。
這個時候,還是有一套他自己的天氣預報方法。預報的結果也算是比較準確的。兼之,康熙也算是一個比較開明的君主,這欽天監裏不僅有滿漢官員,還有著西洋來的傳教士。
因為精通天文,康熙也破格將這些精通天文的傳教士給收入了欽天監。隻是官職都不大就是了。中西兩種天文知識相合,這天氣預報的準確度也提高了一些。
見胤礽來欽天監,那欽天監的監正趕忙上前行禮。胤礽懶得和他客套,直接開口道:“將記錄每日氣象的冊子去給孤取來!”
欽天監監正不敢怠慢,沒看見這位爺連“孤”的稱唿都用出來了嘛!秦始皇之前,皇帝都稱孤。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自稱始皇帝之後,皇帝就改稱朕了。
這孤字隨著時間演變,到是成了太子的自稱。隻是這孤字畢竟曾經也是皇帝的自稱,因此一般情況下太子是不會用孤自稱的。真用了孤自稱,那肯定是遇上了實打實的大事了。
欽天監監正將冊子拿給胤礽之後,胤礽越看眉頭皺的越深。按著這上麵的記載,到現在已經足足十六日滴雨未落。可是按著規製,這欽天監,隻要連續十日天氣異常,就得上奏折直接麵聖的!
然而,這已經十六日滴雨未落,自己這卻一點消息都沒有。看來是有人在這欽天監有人手,將這消息壓下去了,想要用這來對付自己!
這人實在可惡。對付自己就對付自己就是了。這般手段,卻是將這無辜的百姓置於何地!現在自己還不知道是誰,也沒那個功夫去調查,日後若是讓自己知曉了,定不會讓這人有好果子吃!
胤礽將這事放在一邊,看了一眼欽天監的監正,心底的怒火整麽忍都忍不住。“連續十六日滴雨未落,為何不上報給孤!”
那監正一聽胤礽兇狠的語氣,再一聽胤礽說的內容,嚇得連忙跪下請罪。這件事這監正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手底下是別人的人,他交代的事情被壓下去了而不自知。
胤礽一看那監正的眼神,就知道裏麵肯定有什麽隱情,隻是現在自己不能給他做主,這件事情本來就算是他瀆職。而且,自己還有其他事情去做,這欽天監的齷蹉正好用這監正之手先幫自己查探一番。
這麽想著,胤礽冷漠的看了一眼監正。“趁著還沒釀成大禍,孤給你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從今日起,給孤打起十二分精神,這天氣預測不容出半點差錯!每日你都得親自來給孤匯報情況!”
那監正連忙點頭。胤礽接著說道:“後麵的日子裏,給孤用盡你們的一切辦法早日結束這大旱!”
“隻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欽天監上下,罰俸半年。你自己去領十大板,要是這次的事情沒辦妥,你自己提著頭頂的頂戴花翎來見孤!要是做好了,功過相抵,這事情就到此為止!”
說完胤礽一刷袖子就離了欽天監,跪在地上的監正算是送了口氣。隻是那監正正準備起身,就見胤礽迴過頭來說了句:“今日之事,不可外傳!”
那監正見胤礽走的沒影了這才敢從地上起來。隻是這心底已經將那還自己受罪的主事給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