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的中華腹地,橫亙遊走著一條青灰色的巨龍一般的山脈,它跨越冀、晉、豫三省,延伸千裏不絕,群峰疊嶂,溝壑相連,山巒起伏,峭岩壁立。西有呂梁、五台傲指蒼天,南臨滔滔萬古奔流的黃河,東接沃野千裏的冀魯平原。眾多河流或是發源或是流經,切斷連綿的山脈形成了一道道“水口”,水是山之魂,襯托得群峰更見崔嵬壯麗。山是陽剛之山,地勢險要,絕壁千丈,上下五千年,留給了我們民族悲壯慘烈的浩繁記憶。春秋戰國時代,秦將白起在這裏大敗趙括率領的趙國大軍,數十萬降軍被白起殺戮殆盡,至今一股森森戾氣仍鬱結於山林隰木。相傳趙括大軍行至途中,有九個看破白起險惡居心的義士攔住趙括的馬頭進諫,勸他不可冒進,趙括不聽,殺了以死相勸的九個山裏人,率大軍進入秦軍的重圍之中,釀成千古慘禍。九義士的故事至今仍流傳於崇山峻嶺之間,可以說他們正是秉承了此山亙古不變的一種性氣。才得以忠貞不阿,寧死而不改初衷。荊軻刺秦,在易水河畔辭別白衣白帽前來送行的燕太子丹等人,酒至酣時,高漸離鏗鏘擊築,荊軻仗劍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豪邁悲愴,成千古絕唱,引後人嘖嘖稱頌: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抗戰年代,第二戰區官兵在道道山梁上擺下陣地,阻擊由華北入犯山西高原的日寇,平型關、雁門關、娘子關鏖戰激烈,殺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郝夢麟從容赴死,左權將軍喋血青山,一種豪壯之氣,彌漫於高天大地,經久而不散。上世紀六十年代,河南林縣人民吃著糠菜,在令人氣短目眩的萬丈絕壁上開鑿引漳河水入林工程,耗時九年,削平1250個山頭,架設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犧牲了一百多條性命,建造了總長兩千多公裏的人造天河——紅旗渠。創造出了人間奇跡,贏得舉世讚歎。
這就是太行山。一道充塞著民族氣概,煥發著民族精神的山脈。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在下為河嶽,在上為日星…….。河流山嶽,皆是正氣聚結而成。在太行山的懷抱裏因為上演過我們民族難以枚數的曆史正劇,它的名字和無數誌士仁人的名姓相連,因而山水威嚴,草木莊重,有令人蕩氣迴腸的氣氛縈繞在它的空間,這就是浩然蕩然轟然烈然之人間正氣。走在它拔地擎天、雄偉高峻的座座山嶺之間,一種敬畏之情不由自主油然而生。隻有心懷坦蕩、心地良善,你才能從容不迫地登高上頂,放開目光,極目遠望,看盡它山連山,峰疊峰,浩浩茫茫,鎮守著華北大地的良田萬頃、綠野千裏;眺望蜿蜒而來的黃河一路搶關奪隘、飛灘過險,百折千曲地奔向大海。
秋天的太行是最美的,碧空如洗,白雲悠悠,鐵青色的岩壁上,簇簇紅葉為山峰平添幾分亮色。山泉潺潺,像是掛在山間的條條銀鏈。行行雁陣,飄過長天,款款地隱進了雲蒸霞蔚的天邊。一場秋雨,帶來了幾絲寒意,也驅走了幹旱的夏季對漫山遍野的林木草葉無情的炙烤,它們舒展著身體,積聚著能量,把種子深埋在地下,準備著迎接一個更嚴酷的季節的到來。熬過了寒霜冰雪,才能迎到明媚的春天的光臨!
這一天,從山外進來了一輛車,開進了太行山深處的牟家峪。從車上下來一對中年男女。那時,山穀裏一片靜寂,靜得連掠過山巔的風聲都聽得清清楚楚。穀地中央,矗立著一遍高大寬宏的建築群,那些建築都經過了歲月長久的風雨洗禮,已經顯得破爛不堪,紅磚變成了灰褐色,水泥柱子露出了裏麵生鏽的鋼筋。
兩個人默默地走向了這遍了無人跡的建築。他們在其中走走停停,看著被灌木荒草簇擁著的一棟棟樓房,一座座廠房,不時地站住,撫摩著磚牆牆麵和架在水塔下的鐵梯,那鐵梯已是鏽跡斑斑,輕輕一碰就往下掉鐵渣子。抬頭看去,在好多棟建築的高牆上都有用紅漆寫成的大字標語,字跡雖已黯淡,但還能依稀地辨認:“三線建設要抓緊!”“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它們仿佛默默地向人們昭示著這裏曾經有過的熱火朝天,有過的輝煌燦爛。
慢慢地,他們走進了山腳下最大的一座廠房,兩人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廠房裏激起了巨大的迴響,走到廠房中間,他們站住了腳。
男的仰頭望著快要坍塌的屋頂,他低聲問道:“三十年了吧?”
女的說:“不,是三十二年了!”
男的問:“有這麽久了嗎?好像才是昨天的事。”
女的沒有再說話,眼裏浮著一層亮亮的水光,默默地看著寬大的窗框。窗框上的玻璃大概早就沒有了,連磚頭都被人扒走了不少,剩下的是幾個犬牙交錯的大洞。從洞裏望出去,山上酸棗林黃了,楓樹紅了,荊條林還帶著暗淡的綠色,太行山此時正是色彩變換多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季節。廠房牆角長滿了齊腰深的亂草,幾隻蟋蟀在裏頭不時地來一段淺吟低唱,給這個荒廢已久的地方添了一絲生命的征象。廠房正中留有一段鐵道的痕跡,鐵軌早已沒有了,隻剩下當年構築路基的碎石頭,散亂地堆成一線,在一堆長得特別肥壯的亂草旁,男的低頭站下,仿佛是在憑吊著什麽古跡,他的臉上顯現出一抹不易看出的笑容。
他說:“好像就是在這裏,我挨了一刀。”
女的不聲不響地站在他的身後,等著他轉著圈地看了好一陣,她才說:“我們走吧。”
從廠房裏出來,他們就沿著一條小路上了山。一路上,地裏還沒割的高粱在風裏搖擺著,地上的草有些枯黃了,悄悄地埋沒了他們的腳步。他們一直往山上走著,上了一道山梁,一遍酸棗樹順坡鋪開,他們站住了腳。
那男的輕聲問:“應該就在這裏了。”
女的辨認了一陣:“不對,應該是在那一麵坡下麵的山窪裏。”
男的說:“下去看看。”
女的沒反對,他們就踩著枯草下到樹叢裏,撥開亂草,尋找著。找了好久,沒發現他們要找的目標。
女的說:“真的不在這裏,我記得該有一棵柏樹的。”
男的觀察了一陣,點點頭:“對,我也想起來了,還要往山裏走,那棵柏樹還是我親手栽的哩,我從後山村子一家人的祖墳裏挖出來,扛了幾十裏的山路,把它扛到了地方,又挖坑栽下了它,我竟然給忘了,看來我真的是老了啊!走,往前走!”
於是,他們互相攙扶著,又上了前麵的一道山梁。走得有些發熱了,男的脫下了外衣,搭在肩膀上,步子邁得很大,女的有些跟不上了,氣喘籲籲地加快了腳步。
男的有些察覺,就站下等她。她趕到了,男的問她:“怎麽樣,走不動了吧?”
她淺淺一笑:“還行,我就是走路慢點。”
男的說:“要不你在這等著,我下去看看,找到了你再下來?”
女的說:“不,我要和你一起找到它。”
他們就一起下了山梁。又是一遍酸棗林,三三兩兩地立在向陽的山坡上,灰黃色的土地上,鋪了一層它們的落葉,棗林後麵,孤零零地,是一棵柏樹。
他們倆幾乎是同時看見了它,幾乎同時喊出了聲:“看,它在那兒!”
這裏已經很久沒有人來過了,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山坡上的一座孤墳,柏樹默默地蔭庇著它,把鐵鏽色的落葉灑滿了它的周圍。墓前的青石墓碑上字跡班駁不清,隻能隱隱約約看見一個“馬”字。碑尖上有一顆陽刻的紅星,雖然油漆剝落,但依舊輪廓清晰,仿佛在向來人無聲地訴說著歲月滄桑。他們幾乎是快步跑到了墳前,到了跟前,又幾乎是同時停住了腳步,好像是惟恐驚動了睡在墓裏的人。並肩站在墓前,他們什麽也沒說,周圍的世界好像飄飄地遠去了,時光一下子倒流到了許久以前……。
這就是太行山。一道充塞著民族氣概,煥發著民族精神的山脈。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在下為河嶽,在上為日星…….。河流山嶽,皆是正氣聚結而成。在太行山的懷抱裏因為上演過我們民族難以枚數的曆史正劇,它的名字和無數誌士仁人的名姓相連,因而山水威嚴,草木莊重,有令人蕩氣迴腸的氣氛縈繞在它的空間,這就是浩然蕩然轟然烈然之人間正氣。走在它拔地擎天、雄偉高峻的座座山嶺之間,一種敬畏之情不由自主油然而生。隻有心懷坦蕩、心地良善,你才能從容不迫地登高上頂,放開目光,極目遠望,看盡它山連山,峰疊峰,浩浩茫茫,鎮守著華北大地的良田萬頃、綠野千裏;眺望蜿蜒而來的黃河一路搶關奪隘、飛灘過險,百折千曲地奔向大海。
秋天的太行是最美的,碧空如洗,白雲悠悠,鐵青色的岩壁上,簇簇紅葉為山峰平添幾分亮色。山泉潺潺,像是掛在山間的條條銀鏈。行行雁陣,飄過長天,款款地隱進了雲蒸霞蔚的天邊。一場秋雨,帶來了幾絲寒意,也驅走了幹旱的夏季對漫山遍野的林木草葉無情的炙烤,它們舒展著身體,積聚著能量,把種子深埋在地下,準備著迎接一個更嚴酷的季節的到來。熬過了寒霜冰雪,才能迎到明媚的春天的光臨!
這一天,從山外進來了一輛車,開進了太行山深處的牟家峪。從車上下來一對中年男女。那時,山穀裏一片靜寂,靜得連掠過山巔的風聲都聽得清清楚楚。穀地中央,矗立著一遍高大寬宏的建築群,那些建築都經過了歲月長久的風雨洗禮,已經顯得破爛不堪,紅磚變成了灰褐色,水泥柱子露出了裏麵生鏽的鋼筋。
兩個人默默地走向了這遍了無人跡的建築。他們在其中走走停停,看著被灌木荒草簇擁著的一棟棟樓房,一座座廠房,不時地站住,撫摩著磚牆牆麵和架在水塔下的鐵梯,那鐵梯已是鏽跡斑斑,輕輕一碰就往下掉鐵渣子。抬頭看去,在好多棟建築的高牆上都有用紅漆寫成的大字標語,字跡雖已黯淡,但還能依稀地辨認:“三線建設要抓緊!”“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它們仿佛默默地向人們昭示著這裏曾經有過的熱火朝天,有過的輝煌燦爛。
慢慢地,他們走進了山腳下最大的一座廠房,兩人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廠房裏激起了巨大的迴響,走到廠房中間,他們站住了腳。
男的仰頭望著快要坍塌的屋頂,他低聲問道:“三十年了吧?”
女的說:“不,是三十二年了!”
男的問:“有這麽久了嗎?好像才是昨天的事。”
女的沒有再說話,眼裏浮著一層亮亮的水光,默默地看著寬大的窗框。窗框上的玻璃大概早就沒有了,連磚頭都被人扒走了不少,剩下的是幾個犬牙交錯的大洞。從洞裏望出去,山上酸棗林黃了,楓樹紅了,荊條林還帶著暗淡的綠色,太行山此時正是色彩變換多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季節。廠房牆角長滿了齊腰深的亂草,幾隻蟋蟀在裏頭不時地來一段淺吟低唱,給這個荒廢已久的地方添了一絲生命的征象。廠房正中留有一段鐵道的痕跡,鐵軌早已沒有了,隻剩下當年構築路基的碎石頭,散亂地堆成一線,在一堆長得特別肥壯的亂草旁,男的低頭站下,仿佛是在憑吊著什麽古跡,他的臉上顯現出一抹不易看出的笑容。
他說:“好像就是在這裏,我挨了一刀。”
女的不聲不響地站在他的身後,等著他轉著圈地看了好一陣,她才說:“我們走吧。”
從廠房裏出來,他們就沿著一條小路上了山。一路上,地裏還沒割的高粱在風裏搖擺著,地上的草有些枯黃了,悄悄地埋沒了他們的腳步。他們一直往山上走著,上了一道山梁,一遍酸棗樹順坡鋪開,他們站住了腳。
那男的輕聲問:“應該就在這裏了。”
女的辨認了一陣:“不對,應該是在那一麵坡下麵的山窪裏。”
男的說:“下去看看。”
女的沒反對,他們就踩著枯草下到樹叢裏,撥開亂草,尋找著。找了好久,沒發現他們要找的目標。
女的說:“真的不在這裏,我記得該有一棵柏樹的。”
男的觀察了一陣,點點頭:“對,我也想起來了,還要往山裏走,那棵柏樹還是我親手栽的哩,我從後山村子一家人的祖墳裏挖出來,扛了幾十裏的山路,把它扛到了地方,又挖坑栽下了它,我竟然給忘了,看來我真的是老了啊!走,往前走!”
於是,他們互相攙扶著,又上了前麵的一道山梁。走得有些發熱了,男的脫下了外衣,搭在肩膀上,步子邁得很大,女的有些跟不上了,氣喘籲籲地加快了腳步。
男的有些察覺,就站下等她。她趕到了,男的問她:“怎麽樣,走不動了吧?”
她淺淺一笑:“還行,我就是走路慢點。”
男的說:“要不你在這等著,我下去看看,找到了你再下來?”
女的說:“不,我要和你一起找到它。”
他們就一起下了山梁。又是一遍酸棗林,三三兩兩地立在向陽的山坡上,灰黃色的土地上,鋪了一層它們的落葉,棗林後麵,孤零零地,是一棵柏樹。
他們倆幾乎是同時看見了它,幾乎同時喊出了聲:“看,它在那兒!”
這裏已經很久沒有人來過了,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山坡上的一座孤墳,柏樹默默地蔭庇著它,把鐵鏽色的落葉灑滿了它的周圍。墓前的青石墓碑上字跡班駁不清,隻能隱隱約約看見一個“馬”字。碑尖上有一顆陽刻的紅星,雖然油漆剝落,但依舊輪廓清晰,仿佛在向來人無聲地訴說著歲月滄桑。他們幾乎是快步跑到了墳前,到了跟前,又幾乎是同時停住了腳步,好像是惟恐驚動了睡在墓裏的人。並肩站在墓前,他們什麽也沒說,周圍的世界好像飄飄地遠去了,時光一下子倒流到了許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