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為之世界啊……”戴清越喃喃重複了一句,若有所得,又若有所失,“有了人,原來自然就被更改了。”


    自然就是,魚不能飛,鳥不善泳,先春夏爾後有秋冬,萬物本有定序。


    可是人不一樣,人有自我意識,除了在陸地上行走,人還想上天入地,想移山填海,想人定勝天,想改造世界,甚至想成為人上人、人上神。


    萬般欲望、煩惱由此而來。


    “那人有沒有自然??”戴清越喃喃自問。


    燕華略一思索,朗朗答道:


    “於人而言,自己如此,亦是自然。”


    幼蕖再接:


    “道自本自根,自己即為自己之根源。道無須取法,萬物皆在道之內。”


    且順此樹觀去。


    不需要再多迴答,大家都下意識地將神識滲入那些混沌雲煙的樹形軌跡中去,順從、且無為。


    順形勢,順地利,順天時。


    “虞衡之陣”的蓬勃之光伸向煙雲深處,六人皆全身心投入陣法與混沌煙雲相融的那一端,既是探求,也是汲取。既是汲取,也是擴張。


    幼蕖本有水木兩係靈根,她仿若置身雨林,半真半幻的視角裏,看到天降霖露之景。


    往上看,厚重的雲朵滿含濕意、沉沉欲滴;雲層裏,氤氳流淌,風雨在無聲無息間醞釀;往下瞰,夾雜著水汽的風掠過水麵、卷過草尖、穿梭於林梢,大地舒展,等待雨水的滋養。


    巨大的雲頭越垂越低,墨色深淺未勻,堆砌得末日巨城一般,天空變得沉重而渾厚,隻等待一個契機的觸動。


    終於,雷來,電來,耀眼光芒劈開濃雲厚靄,整個世界的上一半都在無情而堅決地翻滾。


    當雨滴悄然墜落,洗滌世間也打落嫩花,造就青山也造就泥濘。水潤了木,土含了水,密集的滴落聲與層層圈圈的漣漪俱有奇妙的韻律。


    生命力由此被點滴之聲激發,細碎且豐富的天籟逐漸充斥著這個小世界的每個層次空間。


    不知不覺,幼蕖熟記的“水木清華訣”自發運轉,全身心都被蒙蒙霧氣氤氳……


    祈寧之是純淨的單一土靈根,他順著那樹形脈絡往混沌煙雲裏探索而去,不僅領悟到寬厚大地廣闊無極,心頭還湧現出一種綜合的微妙諸感:有草木根係根之孕育生機、河川之連綿不絕、礦藏之蓄銳藏精,甚至還能體會到曠野上點點野火的燎原之勢……


    他對土係奧義的感受更加豐富飽滿,如木之勁,如風之疾,如火之靈,如金之銳,五行輪換,天人合一,隨法就勢,恢宏又廣博。


    厚土包容一切,生命從萌生到成熟,由激越到安詳,容納歡欣、得意和收獲,也經曆掙紮、焦慮和哀傷。


    終有一天,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一切都迴歸大地。生命的果實有苦澀也有甘甜,接受、歌頌、消隱,一切都值得吟唱!


    “吾此生,亦如厚土……”祈寧之腦中突然一陣明亮,生命當如厚土,真實而豐富。執著、沉迷、清醒都不是錯,唯有真是體驗,方是經過。


    智慧的生命,不僅有愛和禮讚,也同樣充斥著辛酸與傷痛。順之,導之,卻不縱之。


    自此,以超逸之心,看世間沉浮。以豁達之態,曆人心變換。不避,不折,不讓。


    真海卻是看到了無數星辰和無數麵龐。


    他看到,有人在黑暗中孜孜以求,苦尋一盞燈火;而有人周身一片光明,卻心入沉淪,永世絕望。


    修行是為何?是為越累越高的修為,炫耀世人,還是為力壓諸魔,點醒世人?


    如果修行達不到圓滿無漏,強大有何用?永生有何用?草木亦有長壽,禽獸更有強力,磐石永世不腐。


    若他隻是機械地翻過貝葉經,卻不能領會大德的梵音,那他不過是一具會行動的傀儡。若鼻尖隻嗅到燭火香花的熏氣,隻貪圖佛菩薩的金身,卻不知悲憫眾生、披澤世間,那他與行屍走肉又何異?


    隻有被救贖者的真誠淚水與虔誠的懺悔感念,才是不滅的心香。


    一霎那,雲峰缺處湧冰輪,真海心中由衷發弘誓願,天道無親,他卻有心。願這世間千劫離苦,萬罪消滅。


    戴清越心裏有些焦灼,起初她也被同伴推動著領悟到一些天地之間的原真義理,這是第一步,令她歡喜。


    隨後她被這種慣性推動著有了進一步的領會,這完全出乎意料,驚喜裏多了些茫然。


    可沒人告訴過她,如何引領著自己走向第三步。


    那是她從沒達到過的高度,甚至是沒想到的境界。


    所以她眼前的大道之光很快就黯淡了下來。


    戴清越看著左右同伴的眉宇間都有一種煥發的明亮精神氣,知道他們必是大有收獲,連那個討厭的謝小天都麵容清肅端正了許多。


    唉,好氣人!好羨慕!


    不過,戴清越心裏雖有些鬱鬱,總還記得自己的任務,守在虞衡之陣的陣腳,穩住六人間的靈力循環。


    沒多刻真海的神識亦迴歸本我,隻感到周遭一片雪亮。九兒與戚大具有收獲,神色安詳得令他共鳴,甚好!


    他亦留意到戴清越神情的微妙變化,知她底蘊尚欠,能被勉強拖著前行少許已是難得。


    不過,令真海欣慰的是,這女子還能守住本分,至少知道陣法不能亂,並未因自己得不到而影響其他人的領悟,心性倒也有可取之處。


    一念及此,真海輕輕一指點了過去,將未收盡的智慧明光渡了過去。


    戴清越頓感雙眉間微微一暖,如豆的一粒微黃光亮沒入自己額頭,神識頓時一清。她驚訝之下並未反抗,隨即聽到真海傳音過來:


    “這是我卓犖寺的牟尼光,有助智慧增長。我們同留綠柳浦,便是有緣,本該互助群力,戴姑娘你隻管安心收著就是。”


    這是額外的相助了!真是慈悲心腸!戴清越心中感激,不敢發聲,隻能微微頷首致謝,趕緊借著那牟尼光在腦中大放光明之際,將剛剛的領悟細化並鞏固。


    而不是去試圖探尋更多的未知。


    她的長處是不貪多,但對能抓住的都抓得極牢固。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都仙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與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與語並收藏清都仙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