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清越對謝小天雖沒那麽針鋒相對了,可猶有些耿耿於懷,沒事還要抓住機會就要刺他兩句,何況是明明白白看到了他的笑話?
她口才好得很,幾句話見縫就紮,又損又酸又辛辣,不過謝小天笑笑也就忍了。
不是他寬宏大量,而是他就不信這精明的小女子能忍住不偷偷去闖裂縫。
到那時,他謝小天自能扳迴一局。
大概是出於一個準則——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不是朋友,反而是敵人。
謝小天一看戴清越沒和大家一起,就估猜她也是重蹈自己的覆轍去了,便暗笑著照她的方向摸去。
那裏有幾處不小的裂縫,有異彩雲霞彌漫,正是幼蕖說不宜進入而戴清越曾遲疑停留過的,他當時看在眼裏記在心中,此刻便悄悄在一邊守著。
果然,沒幾息,就聽到其中一處裂縫裏頭炸出一聲驚叫,隨即有紅霞烈焰噴薄而出,與烈焰幾乎同時迸出裂縫的,尚有一道狼狽的身影。
謝小天瞧得真切,那身影果然是戴清越。
她頭發被燎焦了不少,白玉盤似的臉上黑黑白白,神情也是氣急敗壞,口中猶不甘心地怒叱:
“狗東西,等老娘本事夠了定然……”
定然如何,謝小天沒敢再聽,他悄悄溜走了。
戴清越可以隨意嘲笑他的狼狽,他卻不能讓她發現他在偷偷瞧她的笑話。
有些女子器量小的很,弄不好就是一個惱羞成怒,翻臉結仇。
謝小天已經學聰明了。
果然,沒多久,戴清越再出現在大家麵前時,不僅潔麵更衣過,而且肩頭的那半彎風情萬種的秀發也不見了,換成了一個利落的挽髻。
祈寧之與真海自是不會關注女子的衣飾變化,幼蕖看到戴清越的裝扮,還笑眯眯地拉著她的手誇了一句:
“戴姑娘這樣好,愈見精神。”
謝小天肚皮都要笑破了:她頭發是被燒焦啦傻姑娘!被燒得灰頭土臉的樣子你是沒看到!也是,她那種性子就該被火燎幾下,刺毛都燎光了,可不就伶伶俐俐的顯得精神了?
戴清越似乎是能聽到人肚皮裏的話,清淩淩的眼神一下子就投在了謝小天身上,謝小天趕緊收拾了神色,裝得毫不知情,一臉茫然。
那清淩淩的眼神在他身上掃視了兩三個來迴,才狐疑地收了迴去。
謝小天擦擦冷汗,明明他什麽也沒幹,為何還要心虛?唉,都說女子與小人難養,這戴姑娘,是兩樣都占齊了!
沒想到的是,過了一兩日,戴清越又主動來找他,問是否上清山有什麽秘訣,可以探知裂縫內的吉兇禍福。還強調了一下,自己隻是好奇。
謝小天哪裏知道,可他不願墮了同門的麵子,便神神秘秘地道:
“人家玉台峰有問心三劍,可預知禍福,玄奧之處非尋常人能領會。況且那位祈寧之出身玄機門,自有卜算之長。這是人家的好處,大大方方地與我們分享了,難道還要跟我們細說分明?我們沾了光,還要去問光的來源麽?”
他起初是胡亂找話,可說著說著自己也相信了大半。
一番話消了戴清越的大半疑惑,她也隻得感歎畢竟是八大門派,底蘊非凡。
說實話,那李幼蕖既是有這預測的本事,完全可以獨享好處。隻任憑大家自去裂縫試探便可,誰也不知她能提前曉得內裏禍福。
她偏是肯帶著眾人同進退,這心胸,戴清越自愧不如。
這人情戴清越到底是記下了。
隻有祈寧之知道幼蕖是有小地繹鏡在手,真海什麽都不知道,卻是無條件相信九兒的判斷,也不會多想她料事如神的憑仗是什麽。
起初限於秘境曆練隻有三個月的時間,幼蕖覺得對混沌之氣的吸納領悟匆匆忙忙,抱著“出去了再細思”的念頭,很難定下心來體會其中奧妙。
如今山中歲月長,她可以細細地品味,慢慢地嚐試,耐著性子打磨夯實修為。
在邊緣之地將神識放出,她驚訝地發現,那片雲氣變得淡薄的地方,已經有了大地與天空的分離雛形,上為清,下為濁,正合天地初分之理。
初成規模的地麵上勾勒著無數的線條,粗細深淺不一。
隔著渺茫的雲霧,依稀可見,這些土地上長出來的線條,似是組合成樹木的形狀。
愈往中央處愈粗愈深,若一根根粗壯的主幹。由這主幹延伸出更多的枝椏,往各個方向肆意生長,愈往末端,便愈細愈淺。
一株株形態各異的樹形宛若自然生就,虯枝鐵線,造型奇特,合為一片霜後平林之像,令人歎為觀止。
鬼斧神工,莫過於此。
實在是令人不得不懷疑,是否有一支無形神筆在向她展示清都仙闕的瓊林,可有意的刻畫又絕沒有這般隨意天成。
那是冥冥之中的道韻,是造化流轉的規律。
幼蕖看得入神,不知不覺一整日都呆立於此,渾忘卻了時間,隻覺得滿心滿腔都是似懂非懂的奇特文字在衝撞、擠壓、翻騰。
直到眾人見她久久不歸,出來尋她,才見到她癡立於半清半雲的邊緣線上,眼神渺茫,麵上一片空靈,似是神魂出竅。
眾人朝前一看,一無所有,左右打量,無有發現,皆是大感莫名,隻能猜測幼蕖是進入了什麽領悟狀態。
隻是為時已久,不免擔心她虛實兩忘,反而不能迴歸真我。
祈寧之不敢輕舉妄動,他止住要急步上前的燕華,又等了片刻,才將腰間醒神鈴輕輕一搖。
“鈴鈴”一響,幼蕖驟然一醒,恍然迴神,見同伴皆在,不由臉露歉意:
“是我一時犯傻,倒讓你們擔心了。”
祈寧之隻一笑,謝小天好奇,當先問道:
“李師妹,你因何出神?莫非是有所發現?”
戴清越心裏一哂,暗道這謝小天真個討嫌,人家若有發現也是人家的事,你明白問了,人家不答反而顯得小氣,答了又不太情願!若是我,含糊混過去也就是了。
不過令她意外的是,幼蕖大方點頭,手指向了前方:
“你們看這地麵。”
她口才好得很,幾句話見縫就紮,又損又酸又辛辣,不過謝小天笑笑也就忍了。
不是他寬宏大量,而是他就不信這精明的小女子能忍住不偷偷去闖裂縫。
到那時,他謝小天自能扳迴一局。
大概是出於一個準則——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不是朋友,反而是敵人。
謝小天一看戴清越沒和大家一起,就估猜她也是重蹈自己的覆轍去了,便暗笑著照她的方向摸去。
那裏有幾處不小的裂縫,有異彩雲霞彌漫,正是幼蕖說不宜進入而戴清越曾遲疑停留過的,他當時看在眼裏記在心中,此刻便悄悄在一邊守著。
果然,沒幾息,就聽到其中一處裂縫裏頭炸出一聲驚叫,隨即有紅霞烈焰噴薄而出,與烈焰幾乎同時迸出裂縫的,尚有一道狼狽的身影。
謝小天瞧得真切,那身影果然是戴清越。
她頭發被燎焦了不少,白玉盤似的臉上黑黑白白,神情也是氣急敗壞,口中猶不甘心地怒叱:
“狗東西,等老娘本事夠了定然……”
定然如何,謝小天沒敢再聽,他悄悄溜走了。
戴清越可以隨意嘲笑他的狼狽,他卻不能讓她發現他在偷偷瞧她的笑話。
有些女子器量小的很,弄不好就是一個惱羞成怒,翻臉結仇。
謝小天已經學聰明了。
果然,沒多久,戴清越再出現在大家麵前時,不僅潔麵更衣過,而且肩頭的那半彎風情萬種的秀發也不見了,換成了一個利落的挽髻。
祈寧之與真海自是不會關注女子的衣飾變化,幼蕖看到戴清越的裝扮,還笑眯眯地拉著她的手誇了一句:
“戴姑娘這樣好,愈見精神。”
謝小天肚皮都要笑破了:她頭發是被燒焦啦傻姑娘!被燒得灰頭土臉的樣子你是沒看到!也是,她那種性子就該被火燎幾下,刺毛都燎光了,可不就伶伶俐俐的顯得精神了?
戴清越似乎是能聽到人肚皮裏的話,清淩淩的眼神一下子就投在了謝小天身上,謝小天趕緊收拾了神色,裝得毫不知情,一臉茫然。
那清淩淩的眼神在他身上掃視了兩三個來迴,才狐疑地收了迴去。
謝小天擦擦冷汗,明明他什麽也沒幹,為何還要心虛?唉,都說女子與小人難養,這戴姑娘,是兩樣都占齊了!
沒想到的是,過了一兩日,戴清越又主動來找他,問是否上清山有什麽秘訣,可以探知裂縫內的吉兇禍福。還強調了一下,自己隻是好奇。
謝小天哪裏知道,可他不願墮了同門的麵子,便神神秘秘地道:
“人家玉台峰有問心三劍,可預知禍福,玄奧之處非尋常人能領會。況且那位祈寧之出身玄機門,自有卜算之長。這是人家的好處,大大方方地與我們分享了,難道還要跟我們細說分明?我們沾了光,還要去問光的來源麽?”
他起初是胡亂找話,可說著說著自己也相信了大半。
一番話消了戴清越的大半疑惑,她也隻得感歎畢竟是八大門派,底蘊非凡。
說實話,那李幼蕖既是有這預測的本事,完全可以獨享好處。隻任憑大家自去裂縫試探便可,誰也不知她能提前曉得內裏禍福。
她偏是肯帶著眾人同進退,這心胸,戴清越自愧不如。
這人情戴清越到底是記下了。
隻有祈寧之知道幼蕖是有小地繹鏡在手,真海什麽都不知道,卻是無條件相信九兒的判斷,也不會多想她料事如神的憑仗是什麽。
起初限於秘境曆練隻有三個月的時間,幼蕖覺得對混沌之氣的吸納領悟匆匆忙忙,抱著“出去了再細思”的念頭,很難定下心來體會其中奧妙。
如今山中歲月長,她可以細細地品味,慢慢地嚐試,耐著性子打磨夯實修為。
在邊緣之地將神識放出,她驚訝地發現,那片雲氣變得淡薄的地方,已經有了大地與天空的分離雛形,上為清,下為濁,正合天地初分之理。
初成規模的地麵上勾勒著無數的線條,粗細深淺不一。
隔著渺茫的雲霧,依稀可見,這些土地上長出來的線條,似是組合成樹木的形狀。
愈往中央處愈粗愈深,若一根根粗壯的主幹。由這主幹延伸出更多的枝椏,往各個方向肆意生長,愈往末端,便愈細愈淺。
一株株形態各異的樹形宛若自然生就,虯枝鐵線,造型奇特,合為一片霜後平林之像,令人歎為觀止。
鬼斧神工,莫過於此。
實在是令人不得不懷疑,是否有一支無形神筆在向她展示清都仙闕的瓊林,可有意的刻畫又絕沒有這般隨意天成。
那是冥冥之中的道韻,是造化流轉的規律。
幼蕖看得入神,不知不覺一整日都呆立於此,渾忘卻了時間,隻覺得滿心滿腔都是似懂非懂的奇特文字在衝撞、擠壓、翻騰。
直到眾人見她久久不歸,出來尋她,才見到她癡立於半清半雲的邊緣線上,眼神渺茫,麵上一片空靈,似是神魂出竅。
眾人朝前一看,一無所有,左右打量,無有發現,皆是大感莫名,隻能猜測幼蕖是進入了什麽領悟狀態。
隻是為時已久,不免擔心她虛實兩忘,反而不能迴歸真我。
祈寧之不敢輕舉妄動,他止住要急步上前的燕華,又等了片刻,才將腰間醒神鈴輕輕一搖。
“鈴鈴”一響,幼蕖驟然一醒,恍然迴神,見同伴皆在,不由臉露歉意:
“是我一時犯傻,倒讓你們擔心了。”
祈寧之隻一笑,謝小天好奇,當先問道:
“李師妹,你因何出神?莫非是有所發現?”
戴清越心裏一哂,暗道這謝小天真個討嫌,人家若有發現也是人家的事,你明白問了,人家不答反而顯得小氣,答了又不太情願!若是我,含糊混過去也就是了。
不過令她意外的是,幼蕖大方點頭,手指向了前方:
“你們看這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