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蕖見紅葉真人眼有神采,語氣利落,且中氣穩定,雙頰血氣較從前充沛得多,舉止更是日見果敢,心裏也自為師伯高興。
師伯是玉台峰的掌舵人,她走出淤塞泥濘,玉台峰才能欣欣向榮。
幼蕖自知奉承本事有限,但是能讓師伯開心一點,也算是她的孝敬心意了。
待出得紅葉真人洞府,行至楓葉林中,忽聞得有人喚她:
“李師姐!”
迴頭一看,原來是時珂。
他一身青袍,笑容溫雅,站得筆挺,看上去真是骨清神秀,且俊眼修眉、麵白唇紅,整個人如玉人一般,似乎發出淡淡柔光。
幼蕖暗讚一聲:果真是濁世佳公子是也!難怪近來掌門真君亦對其欣賞不已。
時珂此人的優點是,內外兼修。
他的外在完美如玉,是出於世家公子的修養,自小教導使然,已經成為習慣了,並不需要裝,而是自然流露。
而他待人尚有一片真誠,這就比很多世家子弟可貴得多。完美的外表下,亦有些許不完美,如會羞澀、靦腆、忐忑、膽怯、歡喜……
年輕人的優點和缺點他都有,也不掩飾,也不造作。
與之相處,確實舒心。
她看到這位師弟,也心情愉悅呢!
“時師弟,你是在特意等我?”幼蕖心裏實在好奇,幹脆直問。
時珂略有些靦腆地一笑:
“是的。有人托我向師姐你問好。”
“向我問好?誰?”幼蕖更好奇了。
時珂抿著唇笑,隻是不說話,有種“你猜猜看”的俏皮神色。
幼蕖念頭轉了兩轉,想起掌門夫婦近來動作,有些恍然:
“哦——莫不是,一位十七八歲的年輕公子?你是在太玄州凡俗界某處遇上他的麽,我卻是不曉得他如今落腳在何處!既然你帶來問候,那就是平安了。平安就好!”
時珂不由笑破了口:
“李師姐,你果然冰雪聰明!”
兩人說話沒頭沒尾,若是旁人來聽,隻怕要聽得雲裏霧裏,不知所以。
可這兩人都是心裏通透,彼此明白,故而不需要點破。
幼蕖不禁暗暗點頭,前後幾條線索一連接,她有什麽不明白的?
善溯真君在號稱閉門療傷的那三日裏,到底還是悄悄出了門,下山去見了洪驪父母。
雖然曾有過爭奪之舉,可雙方到底都是為了孩子好。善溯真君放低了姿態,誠意可嘉,不知是如何說服了洪父洪母,總之是商定妥當了洪驪的未來安置。
洪驪一家三口遷往王都求學不過是眼人耳目,其實,是暗中在上清山的布置下,遷往太玄州某處,遠離了魔門勢力範圍。
善施真君借著帶領弟子拜訪玄機門的名頭,接連駐足時家、分脈等處,為的是將洪驪一家穩妥安置下來,且不讓人留意到具體地方。
幼蕖對著時珂笑意盈盈:
“時師弟下山一趟,不僅全了思鄉之情,看來還見識了不少人和事呢!我上趟曆練亦曾從凡俗界走過,世情人心,不比修道界差多少。”
時珂亦是含笑點頭,又繼續東拉西扯:
“我此番出行,確實長了不少見識。我到得某處,聽聞凡俗界上古水工後人散落各處,多有姓洪、共、弘的。今有其子孫不忘祖訓,以水為姓,遠徙而來傍水而居。時珂以為,這是值得褒揚之舉,覺得頗有意思,故而與師姐一說。”
幼蕖心領神會,笑中帶有深意,附和道:
“確實頗有意思,多謝時師弟告之。幼蕖倒是想起來,從前聽師父提過,修道人多麽自由自在,而凡俗改姓容易,落戶並非隨心所欲。
“聽聞時家經營當地有方,不僅往往出修煉人才,還在凡俗官府頗有勢力。若有機會,幼蕖定當拜訪見識一番。隻是時師弟莫怪我冒昧才是。”
時珂拱手道:
“談何冒昧?李師姐便是想送個人在太玄州某處安家開宗,亦是可辦到的。凡俗官府所需戶籍路引,時珂亦都省得。若能為師姐辦事,那可是時家的榮幸了!”
二人相視一笑,就此作別。
幼蕖得了“四於劍法”,日日苦練,每日見了人就要問一句:
“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你作何解?”
解不出來?沒關係,玉台峰的李師妹知道有人不善言辭,那就——
請拔劍。
說不出來,手底過兩招總行吧!
隻要被她遇上,就沒有白白走脫的道理。
不是絞盡腦汁答話,就是精疲力盡對劍。
於是,“劍癡”之名響徹各蜂。
這人練劍之餘,白日裏還穿插著法術、符陣之道,夜裏還要去雙魚潭底吐納混沌之氣,忙得不可開交,恨不得將一天時間劈成二十四個時辰來用。
卻也充實。
別人看她身影來去匆匆,咋舌驚歎,而她自己竟是不覺得疲累。
許多師兄師姐抱怨過“每天都修煉差不多的物事,苦煞了”,也有人為日複一日的同樣動作而深感枯燥。
可是對幼蕖而言,每日重複的同樣練習毫不枯燥,她知道那是走向大道的途中必需的訓練,從一些看似枯燥艱澀的東西開始,逐漸去領會一種近乎“道”的境界。
即使親近如唐、蘇、燕、鄭等人,她亦無法述說感受。
她隻知道,力量來自於不斷求索。
不止是靈力修為,也不僅僅是經驗積累與熟練度,還有那種穿針引線的專注感,抽絲剝繭的獲得感,撥雲見月的頓悟感……
同樣的事物,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眼光,也就走向不同的境界。
……
“清都一千五百六十六年,驚聞少清山劫難,痛矣!白石真人慷慨赴死,洗硯、明炎遇難,雲、鬆傷重,知素守玄被擄無蹤。小九獨赴上清山,思之不禁惻然……”
“清都一千五百六十七年,攜一眾師弟妹外出曆練,尋機往少清山一行,見雲清、如鬆二兄,囑我照拂小九,並授我以青雲障……果然與小九相遇,昔日頑皮女娃,已至及笄之齡矣,可惜未得為之賀。若少清山上下尚在……”
“清都一千五百七十年,八派合練,與小九同行。年前上清山慶典,已見小九身手,成長令人驚歎,不意同行途中更有屢屢令人驚歎處……”
“清都一千五百七十二年,綠柳浦開啟在即。餘與張華師弟等將赴秘境,小九當亦入綠柳浦。別來常有思,自知不可,奈何此情欲寄無從寄,欲辭更難辭。忽思及彼已雙十年華,若在俗世,已是摽梅之齡,不由悵然……”
祈寧之合上掌中紫竹簡,日誌再寫不下去。
頭頂那輪明月,正如那夜小明峰之皎潔圓滿,袖中玉顆子似乎猶帶著那股沁人心脾的桂華香氣。
而心底,隨著香氣而來的,是莫名的一股情愫,如絲線綿長不絕。
那縷情愫不知自何處飄來,縈繞心間,揮之不去。
師伯是玉台峰的掌舵人,她走出淤塞泥濘,玉台峰才能欣欣向榮。
幼蕖自知奉承本事有限,但是能讓師伯開心一點,也算是她的孝敬心意了。
待出得紅葉真人洞府,行至楓葉林中,忽聞得有人喚她:
“李師姐!”
迴頭一看,原來是時珂。
他一身青袍,笑容溫雅,站得筆挺,看上去真是骨清神秀,且俊眼修眉、麵白唇紅,整個人如玉人一般,似乎發出淡淡柔光。
幼蕖暗讚一聲:果真是濁世佳公子是也!難怪近來掌門真君亦對其欣賞不已。
時珂此人的優點是,內外兼修。
他的外在完美如玉,是出於世家公子的修養,自小教導使然,已經成為習慣了,並不需要裝,而是自然流露。
而他待人尚有一片真誠,這就比很多世家子弟可貴得多。完美的外表下,亦有些許不完美,如會羞澀、靦腆、忐忑、膽怯、歡喜……
年輕人的優點和缺點他都有,也不掩飾,也不造作。
與之相處,確實舒心。
她看到這位師弟,也心情愉悅呢!
“時師弟,你是在特意等我?”幼蕖心裏實在好奇,幹脆直問。
時珂略有些靦腆地一笑:
“是的。有人托我向師姐你問好。”
“向我問好?誰?”幼蕖更好奇了。
時珂抿著唇笑,隻是不說話,有種“你猜猜看”的俏皮神色。
幼蕖念頭轉了兩轉,想起掌門夫婦近來動作,有些恍然:
“哦——莫不是,一位十七八歲的年輕公子?你是在太玄州凡俗界某處遇上他的麽,我卻是不曉得他如今落腳在何處!既然你帶來問候,那就是平安了。平安就好!”
時珂不由笑破了口:
“李師姐,你果然冰雪聰明!”
兩人說話沒頭沒尾,若是旁人來聽,隻怕要聽得雲裏霧裏,不知所以。
可這兩人都是心裏通透,彼此明白,故而不需要點破。
幼蕖不禁暗暗點頭,前後幾條線索一連接,她有什麽不明白的?
善溯真君在號稱閉門療傷的那三日裏,到底還是悄悄出了門,下山去見了洪驪父母。
雖然曾有過爭奪之舉,可雙方到底都是為了孩子好。善溯真君放低了姿態,誠意可嘉,不知是如何說服了洪父洪母,總之是商定妥當了洪驪的未來安置。
洪驪一家三口遷往王都求學不過是眼人耳目,其實,是暗中在上清山的布置下,遷往太玄州某處,遠離了魔門勢力範圍。
善施真君借著帶領弟子拜訪玄機門的名頭,接連駐足時家、分脈等處,為的是將洪驪一家穩妥安置下來,且不讓人留意到具體地方。
幼蕖對著時珂笑意盈盈:
“時師弟下山一趟,不僅全了思鄉之情,看來還見識了不少人和事呢!我上趟曆練亦曾從凡俗界走過,世情人心,不比修道界差多少。”
時珂亦是含笑點頭,又繼續東拉西扯:
“我此番出行,確實長了不少見識。我到得某處,聽聞凡俗界上古水工後人散落各處,多有姓洪、共、弘的。今有其子孫不忘祖訓,以水為姓,遠徙而來傍水而居。時珂以為,這是值得褒揚之舉,覺得頗有意思,故而與師姐一說。”
幼蕖心領神會,笑中帶有深意,附和道:
“確實頗有意思,多謝時師弟告之。幼蕖倒是想起來,從前聽師父提過,修道人多麽自由自在,而凡俗改姓容易,落戶並非隨心所欲。
“聽聞時家經營當地有方,不僅往往出修煉人才,還在凡俗官府頗有勢力。若有機會,幼蕖定當拜訪見識一番。隻是時師弟莫怪我冒昧才是。”
時珂拱手道:
“談何冒昧?李師姐便是想送個人在太玄州某處安家開宗,亦是可辦到的。凡俗官府所需戶籍路引,時珂亦都省得。若能為師姐辦事,那可是時家的榮幸了!”
二人相視一笑,就此作別。
幼蕖得了“四於劍法”,日日苦練,每日見了人就要問一句:
“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你作何解?”
解不出來?沒關係,玉台峰的李師妹知道有人不善言辭,那就——
請拔劍。
說不出來,手底過兩招總行吧!
隻要被她遇上,就沒有白白走脫的道理。
不是絞盡腦汁答話,就是精疲力盡對劍。
於是,“劍癡”之名響徹各蜂。
這人練劍之餘,白日裏還穿插著法術、符陣之道,夜裏還要去雙魚潭底吐納混沌之氣,忙得不可開交,恨不得將一天時間劈成二十四個時辰來用。
卻也充實。
別人看她身影來去匆匆,咋舌驚歎,而她自己竟是不覺得疲累。
許多師兄師姐抱怨過“每天都修煉差不多的物事,苦煞了”,也有人為日複一日的同樣動作而深感枯燥。
可是對幼蕖而言,每日重複的同樣練習毫不枯燥,她知道那是走向大道的途中必需的訓練,從一些看似枯燥艱澀的東西開始,逐漸去領會一種近乎“道”的境界。
即使親近如唐、蘇、燕、鄭等人,她亦無法述說感受。
她隻知道,力量來自於不斷求索。
不止是靈力修為,也不僅僅是經驗積累與熟練度,還有那種穿針引線的專注感,抽絲剝繭的獲得感,撥雲見月的頓悟感……
同樣的事物,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眼光,也就走向不同的境界。
……
“清都一千五百六十六年,驚聞少清山劫難,痛矣!白石真人慷慨赴死,洗硯、明炎遇難,雲、鬆傷重,知素守玄被擄無蹤。小九獨赴上清山,思之不禁惻然……”
“清都一千五百六十七年,攜一眾師弟妹外出曆練,尋機往少清山一行,見雲清、如鬆二兄,囑我照拂小九,並授我以青雲障……果然與小九相遇,昔日頑皮女娃,已至及笄之齡矣,可惜未得為之賀。若少清山上下尚在……”
“清都一千五百七十年,八派合練,與小九同行。年前上清山慶典,已見小九身手,成長令人驚歎,不意同行途中更有屢屢令人驚歎處……”
“清都一千五百七十二年,綠柳浦開啟在即。餘與張華師弟等將赴秘境,小九當亦入綠柳浦。別來常有思,自知不可,奈何此情欲寄無從寄,欲辭更難辭。忽思及彼已雙十年華,若在俗世,已是摽梅之齡,不由悵然……”
祈寧之合上掌中紫竹簡,日誌再寫不下去。
頭頂那輪明月,正如那夜小明峰之皎潔圓滿,袖中玉顆子似乎猶帶著那股沁人心脾的桂華香氣。
而心底,隨著香氣而來的,是莫名的一股情愫,如絲線綿長不絕。
那縷情愫不知自何處飄來,縈繞心間,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