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林氏整頓人手,在林青山的帶領下,出發前往郡城。


    “族長,郡城那邊已經準備妥當了。”林世觴向林青山輕聲道:


    “我們第一時間與郡城侯城主取得聯係,將賀氏告上朝堂,如今人證物證俱在,已完成公證,就等您去郡城主持大局,對賀氏下達最後的審判!”


    “很好,辛苦了世觴長老,賀氏那邊反應如何?”林青山道。


    “賀氏那邊並無太多反應,實際上,這幾年來,賀氏低調了許多,家族子弟外出活動都十分收斂。”林世觴道:


    “我們一度以為這賀氏要改過自新了,沒想到他們背地裏憋著壞!”


    “族長,說實話,以前的賀氏不可怕,現在的賀氏才需要提防!此次,咱們不能留手了!”林常業開口道。


    “斬草除根!”林世震肅容道。


    林青山沒有出聲,卻是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人都到齊了,咱們上飛舟吧。”林常鑄指著前方一艘造型奇特的飛舟開口道。


    此次郡城之行,人在精而不在多,以林青山為主,隨行的有外務長老林世觴、執法長老林世震,林念文以及林常鑄等人。


    “走,試試我們林氏這第一代飛舟,大家也提提意見,這是家族未來支柱產業!”林常鑄道。


    飛舟是林氏掌握青鋼大艦的煉製技術後,大力攻研的下一代產品。


    林氏之所以朝這個方向投入,並且有信心將之發展為家族未來支柱產業,當然是因為林青山。


    青鋼大艦的成功,依托的是林氏高爐煉鋼帶來的廉價青鋼。


    實際上,林氏今天超過一半的家族產業,與高爐煉鋼息息相關。


    從百煉青鋼的原材料到鎧甲、刀劍等青鋼兵器,再到青鋼大艦這類大型產物,青鋼每年給林氏帶來的財源超過了五十萬兩玄金。


    而在飛舟領域投入,和青鋼艦船完全不同。


    飛舟在靈武界並不罕見,一些有錢的紫府修士,尤其是紫府世家的老祖,大多便掌握有飛舟。


    而靈台修士,基本人手都有一艘飛舟,用作代步工具。


    但煉製飛舟並不簡單,這是非常高端的產業,利潤很高,基本掌握在神海世家手中。


    據說更強的皇族,還掌握著更加高端的大型飛舟,那是戰爭利器,造價十分高昂,隻有在生死存亡的國戰乃至族戰,才會出現。


    林氏隻不過一個紫府世家,之所以現在就有底氣去和神海世家競爭,是因為林青山前世對空氣動力的理解。


    他見過靈武界的代步飛舟、戰爭飛車,都是絲毫不講究空氣動力學的。


    在這些煉器師眼裏,力大磚飛,隻要動力夠強,飛舟飛得就夠快!飛車也就夠強悍!


    至於節省靈石什麽的,幾乎不在考慮範圍。


    靈台以下的窮鬼用不起飛舟不是很正常?


    用不起飛舟就對了,這才能凸顯神海世家的高貴不是?


    而林青山的思路,就是要開發一款廉價的飛舟,拓展飛舟的市場。


    要做到這一點,原理非常簡單,給飛舟加上一對翅膀就行。


    就和林青山前世的飛機一樣,機翼利用速度產生的氣流壓力差,抬升自己。


    在動力的利用上,這是一個極其精妙的設計,能大大節省成本。


    林氏的飛舟,利用的就是這一點。


    這些年,林念文和林常鑄便是在林青山這一思路下,帶領族人研製全新的飛舟。


    為了驗證可行性,林氏先是在外購買了幾艘飛舟,在這些飛舟身上加裝翅膀,進行試驗。


    結果證明,這樣做確實會大大節省能源!


    驗證很簡單,真正研發出屬於自己的飛舟則不容易。


    首先是要設計出適合的造型。


    林青山雖然記得前世的飛機長啥樣,但其具體的尺寸可不清楚,這需要林常鑄帶人不停地摸索。


    好在這個過程繁而不難,無它,一次次地試驗,積累經驗罷了。


    相對於林常鑄,林念文負責的動力銘紋就難了。


    這是各大世家的不傳之秘,在外是絕對買不到的,誰會把吃飯的碗拿去賣了呢。


    這一點,沒有別的,林氏必須一步步去走別人走過的路,取不來巧。


    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過程,對一般世家而言,沒有幾十上百年的積累,很難出成果。


    因為這不僅是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還是個從有到精的過程。


    尤其是後者,令許多後來者望而卻步!


    基礎的動力銘紋,在一些拍賣會上,還是能買到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從無到有沒有那麽難。


    林氏的青鋼艦船上的動力銘紋就是這麽來的。


    但它很笨重,效率也低,且不說成本,這個級別的動力銘紋,是無法用在飛舟上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家族的陣法師,持續地研究,不斷地對動力銘紋進行改進,更新迭代,直至能支撐起一艘飛舟。


    如此一來,可不就得持續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投入嗎。


    林氏之所以這麽快就能出成果,有兩方麵原因。


    一是林氏擁有林念文這種罕見的天才,而且他掌握了道文,這是銘紋的本源。


    在這種情況下,林氏動力銘紋的更新迭代速度,遠超尋常世家。


    第二個原因,則是林氏對動力銘紋的要求相對較低。


    以飛舟載人數指代動力水平。


    青鋼艦船,隻需要單人級飛舟動力銘紋。


    因為艦船體量較大,可以多安置些動力銘紋,就能達到理想的速度。


    所以林氏研製青鋼艦船時,動力銘紋沒有造成多大困擾。


    但單人級的動力銘紋是不能用在飛舟上的,市麵上沒有哪個飛舟是單人的。


    最低也得是三人級動力的飛舟。


    經過多年的專研,林氏的動力銘紋,已經達到了這個級別。


    這是傳統的劃分,在加入空氣動力學後,林氏的三人級動力銘紋,驅動飛舟的載人數能達到十人。


    這是林氏目前的極限了,要進一步提高飛舟載人數,就得進一步提高動力銘紋質量。


    這東西是不能簡單地用數量代替的,畢竟不是艦船。


    林常鑄不厭其煩地為眾人介紹著這些年的研究成果,說著,一行人朝飛舟走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武家族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條不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條不煮並收藏靈武家族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