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


    隨著族宴結束,族人族民散去,蘇家大多數人也迴到了郡城,靈湖城再次恢複了往常的寧靜。


    “卬……”靈湖邊,突然有一道充滿威嚴的聲音,如滾滾波浪,迅速傳遍了整個靈湖城。


    “蛻變終於結束了。”林青山暗道一聲,迅速掠身飛至靈湖邊上。


    隻見湖中假山上,一頭身上一丈,腹生四爪,頭長兩支短短的尖角,渾身覆蓋著金色鱗片……


    “墨虛蛟的精血對它的幫助竟然這麽大……”和林青山同一時間趕過來石羽,臉上有些驚詫道。


    “它的血脈,怕是已經超過了那墨虛蛟,達到了蛟龍的層次。”林世震道。


    這靈蛟王身上龍的特征竟然比墨虛蛟更加明顯。


    不過它的體型,卻是比墨虛蛟小得多。


    以前的靈蛟王,身長三丈,現在作為三階蛟龍,身長縮小到隻有三米,這個體型,隻能用迷你來形容了。


    “它的龍族血脈肯定是在墨虛蛟之上的,更重要的是,它的血脈更加純粹,所以龍化更明顯。”林青山分析道。


    墨虛蛟體內不僅有龍族血脈,蟒類的血脈更加濃鬱。


    而靈蛟王的龍族血脈,不僅相對更濃鬱,也更純粹。


    “它現在的血脈,足以令它成長到四階了吧。”石羽道。


    “傳聞真龍即便從不主動修煉,一到成年便能達到極高的境界,稍微努力一點,就可以成為傳說中的的神級生靈,所以謂之神獸。”


    林青山說著,轉頭看了看湖中心正扒拉自己遺蛻的靈蛟王,接著道:


    “這家夥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也能自然而然地成長到四階了,至於五階,得看它造化了。”


    靈蛟王天賦不錯,就是太懶,如果林氏不在它身上繼續投入,它很難達到五階。


    “這家夥,放在這裏當擺設,屬實可惜了。”林世震道。


    “暫時也沒什麽辦法,以後再看吧,讓商會那邊在外打聽一下,哪裏有禦獸秘術……”林青山吩咐道。


    隨後,林青山命人將靈蛟王的遺蛻收了起來,這是一份不錯的材料。


    蛻變後身軀變得無比嬌小的靈蛟王,又恢複了往日興趣寥寥的狀態,趴在假山上曬起了太陽。


    靈蛟王已經進階,三階的王能給靈鯉族群帶來什麽變化,已經找不到任何古籍參考了,隻能以後自己觀察了。


    靈湖城再次恢複了平靜。


    這些年,隨著靈鯉族群的迅速壯大,加之對外收購血脈寶物,每年都有上百至數百族民晉升為族人。


    再加上族人生育的後代,血脈入品概率高得多,林氏的族人數量增漲速度很快。


    如今林氏族人數量已經不少了,已有五千多名,族民近兩萬名。


    但林氏族人一般都會在家族產業中任職,即便有在靈湖城定居的資格,也很少來此常住。


    所以靈湖城平時沒什麽住民。


    但靈湖城中的建築不少。


    大多數地方,都依據規劃建設起了民居或者商業等性質的建築。


    這是為靈湖城今後的繁榮做好準備。


    當然,這些建築內,也不都是空著的。


    在靈湖城比較靠近中心園林區域的地方,有一座外形方方正正的高大建築。


    這建築的外表輪廓非常簡約,甚至可以說是簡單,火紅色的牆體上,沒有過多裝飾。


    但它內部,卻是一點都不簡單。


    裏麵不僅分隔出了許多功能區間,更是布置滿了各種複雜的陣法。


    而最引人矚目的,是一座複雜的大型青色器物。


    它外表泛著青色光澤,像是一座古樸的青銅器。


    一眼看去,這器物由一個個形似丹爐的小器物組合連接而成,但銜接得非常流暢,渾然一體。


    此刻,足有上十人正在圍繞著這青銅重器,緊張地打出一道道印訣。


    青銅重器內,幾株靈藥,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通過一個個丹爐似的部件。


    這些靈藥並不是什麽稀奇的老根,隻是元水蓮花、星元草之類的尋常藥材,即便是散修,一眼也能認出來。


    因為這都是煉製培元丹的靈藥,在大魏帝國頗為常見,大多世家都有種植,包括林氏。


    靈藥每經過一個爐鼎,都有人打出數道對應的印訣,催動一道道熾熱,席卷向那些靈藥。


    很快,幾株靈藥便化成了幾團鮮豔晶瑩的藥液。


    藥液繼續在丹爐內流轉,最後凝結成了幾顆乳白色的丹藥,從青銅器的末端飛了出來。


    早已準備多時的林念文,看到飛出來的丹藥,信手一揮,將之穩穩地抓在了手心。


    攤開手掌,看著靜靜躺在手心的三枚丹藥,他向來沉穩從容的臉上,此刻也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


    “我們成功了!”林念文笑著一字一頓道。


    “成功了!”


    “是培元丹,我們成功了!”


    “我們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


    其他人也忍不住沸騰起來。


    那幾枚丹藥,賣相並不怎麽樣,麻麻賴賴的,不如他們中任何一人平時煉製的丹藥。


    但這確實是培元丹,而且是他們合力煉出來的培元丹!


    煉丹,需要提煉藥液、凝液成丹。


    這個過程說著很簡單,但實際把控卻很難,是一個極其微妙的過程。


    這需要一名煉丹師反複訓練,才能達到一定的成功率。


    一直以來,煉丹主要流程都是煉丹師一個人的事。


    因為這個過程太過於微妙,很難合作完成。


    舉個例子,甲煉丹師提煉的藥液,交給乙煉丹師,可能一瞬間就燒成灰了,很難把握其中的火候。


    別說不同的煉丹師,同一名煉丹師煉出來的同一種丹藥,每一爐差別都很大。


    所以煉丹師出丹,總是不穩定的,永遠是個概率問題。


    對此,林青山認為,應該提升標準化。


    將每一個流程都製定嚴格的標準化,這樣才能讓不同的煉丹師銜接起來。


    道理不複雜,可是知易行難。


    林念文嚐試了許多次,最後決定重構煉丹手法,利用器物,將煉丹中不易操控的因素變得穩定可控。


    這個過程是極其繁雜的。


    因為煉丹過程有太多不易操控的因素,需要他創造許多新的器件。


    好在林氏這些年一直在盡力網羅各種人才,為林念文組建了一支團隊。


    麵對這種繁雜的任務,團隊的力量遠勝個人。


    不說別的,就說試驗各種思路,如果都要林念文親力親為,自己去動手煉製測試,那他得累死。


    有了團隊,大多數繁而不難的工作就可以交給團隊中其他成員了。


    這些人,有林氏族人,但更多的是外姓散修。


    但無論姓林或是其它,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擁有高於常人的認知能力,學習東西非常快,簡而言之,悟性強。


    “這一次成功,屬於我們所有人,族長大人必定重重有賞!”林念文收起手中的丹藥,對眾人道。


    “嘿嘿,林氏萬歲!”


    “哈哈,族長大人就是不賞,我文騰也覺得值了!”


    “那可不是,能親手創造這偉大的煉丹重器,這輩子值了!”


    眾人看著眼前的大家夥,眼裏流出驕傲與豪情。


    這一刻,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意義有了更深的體會!


    同時,他們對林氏的向往與認同感,也更強了。


    實際上,在場的外姓散修中,基本都已經通過姻親的方式,加入了林氏。


    認知能力水平,是有遺傳性的。


    認知水平高的,生下來的後代,大概率認知水平不低。


    反之,認知水平地的,生下的後代,很難達到高認知水平。


    所以對於這些散修,林青山向來是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的。


    畢竟能進入林氏,背景、品行方麵也基本沒問題。


    女的爭取娶進林氏,男的盡量拉入林氏當上門女婿。


    大多散修對此也是比較樂意的,當然,也不盡然,有的散修不排斥林氏,但也沒有徹底加入林氏的意願。


    對此,林氏製定了一些感化散修的方法,在他們平時生活的方方麵麵,無孔不入地輸出林氏文化,增強他們的認同感。


    用林青山前世的話來說,這是洗腦。


    這一套還挺管用,因為散修們沒有家族,也沒有什麽家國情懷,很容易認可林氏。


    像楊行遠那幾名今年新加入林氏的散修,現在就處於這個增強認同感的階段。


    其中楊行遠由於年齡比較小,直接進入了林氏的學堂中學習。


    這種年齡尚小的孩子,去林氏學堂進修一兩年,基本就打心底裏覺得自己是林氏的人了。


    “接下來,還要辛苦大家,將新的煉丹手法,傳授給其他族人。”林念文接著道。


    林氏這流水線式煉丹,重構了煉丹術,其中用到的印訣,也是為之重新創造的。


    不過,相對於以前的煉丹術,每一步的印訣,相對來說簡單得多,靈武者都能學會。


    這大大降低了煉丹的門檻。


    隨著煉丹師對於自己掌握的印訣愈加熟練,再加之流水線不但改進完善,煉丹的效率也會遠超以前的煉丹術。


    當然,這個過程需要林念文他們繼續探索。


    而且,流水線式生產丹藥也有弊端。


    首先是它不能通用。


    以往煉丹師一個丹爐可以煉製各種各樣的丹藥,但這一條流水線,隻能煉製培元丹一種丹藥。


    其次,流水線上的煉丹師們,一天到晚隻是在重複自己那簡單的煉丹印訣,對於煉丹水平,不會有提升。


    所以,煉丹流水線,隻能適用於培元丹或者聚元丹這種需求量大,煉製比較簡單的低階丹藥。


    綜合而言,這不是取代傳統煉丹,而是與傳統煉丹術互補,對其進行補充和完善。


    傳統煉丹術依然是林氏需要探索的,不會被取代。


    紫筆文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武家族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條不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條不煮並收藏靈武家族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