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大半月的時間再次召開會議,氛圍卻和之前存在非常大的差別。


    一眾教授的神色都顯得很凝重,就像是有什麽不好的事情快要發生一樣。


    剛從丁兆同的口中得知地星氣候異變這個推測的時候,他們這些人從專業角度出發,並不認為這個推測會發生。


    也就沒有將這件事情太過放在心上。


    最後還是礙於科學的嚴謹態度,以及丁兆同的關係,這才願意留在華科院對這個推測進行驗證。


    可誰也沒有想到。


    隨著驗證進度的逐漸進行,他們居然發現地星的氣候確實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狀態,按照這種情況,未來幾年確實有可能導致氣溫逐漸下降,地星大部分麵積進入冰河期。


    這一發現可以說是讓所有人都慌了神,沒想到事態悄然間已經嚴重到了這種地步。


    經過這段時間的分析論證,他們現在可以說已經有著較大的把握。


    能夠證明星源科技給出的推測是有可能性的。


    為此人類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因為就算最終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隻有很小一部分,人類也不可能去拿整個文明的未來去賭,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兩手準備,哪怕為此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而今天第二次召開集體專家會議,除了是對這些天的結果進行一個詳細報告之外,還是想要討論出應對地星氣候異變的方案來。


    除此之外這件事情要不要對外公布,也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地星氣候異變是關係全人類的一件事情,所以對於其他人沒有理由隱瞞。


    畢竟如果海外眾多勢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過著正常的生活,沒有進行任何災難性的預案,那麽當災難真的降臨的時候,他們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恐怕會實施非常瘋狂的報複舉動,到時候隻會讓局麵變得更加混亂。


    要想順利度過這場災難,就必須全人類聯合起來,共同努力抗衡才行。


    但這樣做的話,其中又涉及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那就是萬一災難最終沒有出現怎麽辦?


    試想一下。


    海外其它勢力再從這裏得到消息,並動用自身全部的資源開始為未來做準備,但到最後卻發現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平白無故遭受到了如此重大的損失,又豈會善罷甘休。


    如此一來到時候不但星源科技會成為眾矢之的,帝都的情況也絕對不會好過。


    丁兆同作為重要負責人,又是這件事情的組織者,所考慮的問題也要比其他人更深遠一些。


    需要從整個大局來看。


    於是他今天除了出席這場報告會之外,還邀請了很多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人士前來一同參加,甚至包括軍方的人物,很顯然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先把整件事情進行一個定性。


    隻有確定好方向,才能最大效率的實施。


    要知道丁兆同可一直沒有忘記,那天牛庚所說的話,那就是對於人們來說剩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從現在開始,地星的氣候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


    氣溫隻會持續性下降,不可能再出現迴升的情況。


    不知道什麽時候地麵就不再適合人類生存。


    在剩餘的這點時間內,人類卻需要完成很多的事情,以此來保證未來文明的延續,絕對不能有任何的浪費。


    ……


    上午十點左右。


    華科院學術報告廳。


    由於大家都明白這次會議的重要性,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耽擱延誤,距離會議開始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所有人員便已經全部到位。


    加上每個人的神情都相當的嚴肅,使得整個報告廳的氛圍異常壓抑,有一種快要窒息的感覺。


    緊接著。


    丁兆同在主講座上坐下之後,抬起視線環視了一下在場的眾人,然後直接開口講道:


    “今天這場會議的主題,我想在座的諸位教授也都非常清楚,既然大家都已經到齊,那麽會議就提前開始。”


    對於丁兆同的決定,下麵的眾人自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當即便正襟危坐起來。


    麵對如此一幕,丁兆同則繼續往下麵講。


    “會議開始之前我要先特別感謝在座的諸位在這段時間內所做出的努力,是你們成功驗證了地星氣候異變這個推測,讓人類能夠提前注意到這一情況,這是足以被載入史冊的。”


    丁兆同說出這番話的同時,台下眾人則是鴉雀無聲。


    沒有一個人敢把這份榮譽貼在自己的臉上。


    大家心裏都心知肚明。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沒有一個人認為星源科技的這個推測是準確的。


    完全將其當成了一句玩笑話。


    要不是丁兆同極力要求眾人對這個推測進行驗證,恐怕他們現在也不會坐在這裏,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麽好意思把這份功勞據為己有呢。


    不管怎麽說。


    作為年過半百的資深教授,雖然在遇到問題時有些死腦筋,總容易按照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但還是比較愛惜麵子的。


    當然。


    對於這些教授心裏麵是如何想的,丁兆同並沒有太多的關心,他現在腦子裏就隻剩下針對這件事情的應對辦法。


    稍微頓了幾秒後,又把目光看向前排的一位頭發銀白的老教授。


    並開口說道:“秦教授,就由你先說一下這次的驗證結果,以及對地星氣候異變的詳細論證吧。”


    丁兆同口中的秦教授,是氣候領域內的權威專家。


    幾乎前半輩子都在研究地星的氣候環境,對於地星氣候的變化是絕對有資格探討的,由他作為代表宣布這次推測驗證的結論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這位教授麵對丁兆同的話,也並沒有表現的太過驚訝,很顯然在會議召開之前就已經通過氣兒了。


    在站起身來後,直接開門見山道。


    “經過我們這麽些天的分析論證,再加上星源科技高級人工智能設立的驗算模型,最終推斷出來,目前地星的氣候環境確實處於非常不穩定的狀態。”


    “尤其是因為溫室效應造成氣候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有極大概率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全球溫度持續下降,地星的大部分麵積都將被冰雪覆蓋,到那個時候人類也無法繼續在地麵上生存。”


    “所以我們現在認為星源科技的推測是非常準確的,我們必須要提前製定應對方案。”


    “否則人類文明將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危機。”


    或許是不想讓自己重複之前的錯誤行為,秦教授在進行報告的時候,特意從最壞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並沒有把這件事想得太過樂觀。


    主要秦教授也有著自己的擔心,他害怕如果把這件事說的太過樂觀,那麽很有可能會沒有辦法引起上麵的重視。


    而一旦重視程度不夠,在製定應對方案的時候勢必不會投入太多的資源。


    如此一來隻要推測成為現實,那麽所帶來的災難將是無法估量的。


    更重要的是造成這種結果的秦教授,他自己也沒有辦法原諒自己。


    而隨著秦教授的話音落下,除了丁兆同之外,講台上的其他幾位重量級人物,臉色統一變得非常凝重,似乎是在權衡著其中的利弊。


    大約過去了幾秒鍾的時間後,隻聽其中一人發問道:


    “秦教授,按照你所說,那麽留給我們的時間大概還有多久?”


    “最保守估計的話,恐怕隻有三年左右。”


    “等到三年之後,地星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恐怕已經到了零下幾十度,沒有辦法再供人類生存。”


    此話一出,在座的所有人頓時陷入了沉默。


    三年時間聽起來確實不算短,可一想到要打造一個能夠共十幾億人口生存下去的特殊基地,這個時間就顯得太過短了一些。


    畢竟這不是一個小的工程,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也必須要保證工程的質量。


    要不然真的出現了問題,就算人類不死於氣候異變,也會因為這種豆腐渣工程徹底滅絕。


    所以從這方麵來看,三年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除非調動所有的資源,人力物力,進行一場豪賭。


    隻是這個決定實在是太過沉重,想要下達實在是太難了一點。


    而還沒等秦教授稍微鬆一口氣,講台上再次傳來了詢問的聲音。


    “秦教授,如果三年後地星的氣候溫度真的下降到人類無法在地麵生存的地步,那麽這個所謂的冰河期將持續多長時間?”


    不得不說這個問題還是比較重要有水平的。


    如果冰河期能夠在短時間內過去,那麽事情的難度相對來說就會小上很多,到時候隻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將這一段所謂的冰河期渡過去即可。


    若是情況真的如此,那對於大家來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屬於一個不錯的好消息。


    但可惜人類總是幻想美好的事物,奈何現實往往要比想象的更加殘酷。


    麵對在場眾人期盼的神情,秦教授心裏盡管也有些不忍,但隻得將自己所知道的事實講出來。


    “雖然我自己也很不願意提及這一點,但事實就是如此,從我們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對於這個突然到來的冰河期,究竟什麽時候才會消失並沒有準確的答案,甚至使用星源科技打造的模型也沒辦法進行演算。”


    “如果從悲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那麽這次突然到來的冰河期將會持續很長時間,幾百年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幾百年!?


    嘶~


    在場的眾人在聽到這個數字後,無一不露出了震驚的神色,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因為這個數字實在是太沉重了,就像是一顆巨石壓在眾人的心頭喘不過氣來。


    會議進行到這個時候,丁兆同看到在場的眾人都已經認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知道自己應該要進行下一步計劃。


    於是便再次把話題接過來講道:


    “地星氣候異變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想通過秦教授所說的這些,也都明白事態的嚴重性,那麽接下來大家就談一談該如何應對這場災難,保證人類文明能夠延續下去。”


    隨著這番話說出,整個會場再次陷入了安靜。


    主要他們雖然都是氣候環境領域內的相關專家,但對於應對災難預案的設計卻並不怎麽在行。


    更關鍵的是這份方案關係到十幾億人的生命安全,不容有任何馬虎,所以在沒有確定的方案之前,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開口說話。


    萬一中間出現了問題,這份責任是沒法承擔的。


    而就在報告廳內的氣氛有些壓抑的時候,隻聽楊溫茂突然開口提議道:


    “丁指揮,既然這件事情最先提出來的是星源科技,相信他們對這件事情的研究肯定要比我們多,所以我認為在這種場合理應把他們也給請過來,大家共同商議應對辦法。”


    楊溫茂的這個提議,頓時讓丁兆同眼前一亮。


    丁兆同說什麽也和牛庚接觸了這麽長時間,非常清楚牛庚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既然是他提出了地星氣候將要發生異變的推測,那麽肯定早就做出了應對辦法,讓他過來一同參加這次的會議是再合適不過了。


    或許能夠使得眼前的尷尬局麵一掃而空,盡快商議出完美的應對方案。


    而楊溫茂的這個提議也得到了台下眾多教授的支持,沒等丁兆同開口,便聽不少人附和道。


    “楊院長說的確實沒錯,星源科技作為地星氣候異變事件的第一發現人,理應參與進來。”


    “確實,星源科技有這個資格。”


    “星源科技既然這麽早就有了這個推測,說不定已經有了應對方案,我們應該將其請過來分享交流一番。”


    ……


    看到眾人對這件事並沒有任何異議,丁兆同也樂得推波助瀾。


    反正隻要是能夠解決目前所遇到的難題,任何辦法都可以嚐試。


    除此之外。


    關於這個消息要不要對外公布的問題,丁兆同也想聽一下牛庚的看法。


    想清楚這一點後,當即開口說道:


    “既然大家提議到這次討論會議應該邀請星源科技參加,那麽今天的會議就暫時結束,等星源科技方麵的人到來之後再重新召開。”


    “不過為了保證消息不被泄露,還要委屈各位在華科院繼續呆上一段時間。”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模擬公司從科技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虹造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虹造白並收藏模擬公司從科技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