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記住本站網址;書路()


    “你還能找到烏龜產卵的地方?”王軍藝手持相機哢嚓聲不斷,忠實記錄這個過程。


    “不算太難找,你隻要懂得這東西的習性。烏龜喜歡在地溝靠近麥根的地方挖洞,然後產卵,產完後再扒拉土覆蓋在上邊。隻要仔細尋摸,肯定能從上邊現爪痕。比如這裏……”劉道德伸手指向自己剛才神識感應到的地方。


    烏龜產卵的洞穴一般不深,也就十來公分,用手慢慢挖出上邊的覆土,下邊很快顯現出幾枚乳白色的龜卵,看上去晶瑩剔透。


    拿在手中,可以清楚感應到裏邊存在有鮮活的生命。


    “別慌,讓我再拍兩張,等下傳論壇裏,羨慕羨慕那群網友。”到現在為止,王軍藝仍然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甚至可以想象,等自己這照片傳到網上,可以引起什麽樣的轟動。


    聽他這麽一說,劉道德倒想起個事兒,“給你個小財的機會,先別往網上傳,照片送報社吧,有獎勵五十元,我有他們的電話,”


    錢什麽的無所謂,自己拍攝的照片能登上報紙,這個王軍藝倒是挺感興趣,立刻點頭答應下來。


    那隻烏龜直接被劉道德扔進地頭水溝裏……照它這麽慢吞吞的爬,萬一被收割機碾壓到,絕對直接變龜甲。


    至於那些龜卵,則被收進草帽裏邊。


    等忙乎完到家,朝裏邊輸入一絲香火念力,然後給林小桐打電話,報告情況,讓她幫忙查下烏龜卵怎麽孵化。


    他小時候弄到烏龜蛋,都是吃掉,根本沒有孵化過。


    林小桐聽完,也覺得不可思議,等查完資料,直接用qq送過來。


    看完手機裏邊的信息,貌似並不太複雜。無非就是準備個塑料盆子,然後裏邊弄些沙子,再澆點水就可以了。


    然後等兩三個月時間,烏龜自然就會孵化出來。


    嗯,反正已經對烏龜卵裏邊輸入了香火念力,這東西應該很容易孵化吧。


    劉道德心中想著,開始按照指示挖取沙土。


    鋪好沙土,龜蛋埋入其中。他本打算將洗臉盆放院裏了事,後來一想不對。鬆鼠可是吃鳥蛋的,萬一要讓這家夥現,烏龜蛋絕對不保。


    想來想起,還是放新房子裏邊,然後關好門窗。


    新房子蓋好,自己還沒住呢,結果就住進去幾個烏龜蛋……這叫啥話,咋聽著像是罵人。


    院裏的動物越來越多了,先是大將軍,接著是吃貨,再到二將軍、小灰、大毛、小毛,再過兩個月,還要增添幾隻烏龜。


    等處理完龜蛋的事情,劉道德才想起還沒給胡記者打電話,隨後又撥了過去。


    聽他講完,胡俊鵬果然很感興趣,連說讓他把照片傳到自己郵箱裏。


    這事兒劉道德也就牽個頭,他把王軍藝的電話報過去,讓他們兩個直接交流。


    ……


    原本以為胡記者通過網絡接收到照片就算了事,沒曾想自己第二天早晨,自己剛吃過飯,還沒刷鍋呢,就聽到對方在門外喊。


    胡記者親自來到河東劉村,還特意給劉道德送來五十元的獎勵。


    當然這個不是提供烏龜線索得來的,而是鴛鴦。


    前天打電話,劉道德隨意提了一嘴,說是在溝邊路過時,好像聽到鴛鴦幼鳥的叫聲。


    得到這個消息,胡記者立刻著急忙慌的趕過來拍照。


    他這麽著急也是有原因的,前段時間報社刊登了本市現野生鴛鴦的消息後,很多讀者打進報社的熱線電話,詢問具體地點。


    天知道,報社電話已經有好幾年沒有這麽火熱過了。


    為此,報社領導很是表揚了他幾句。


    現在鴛鴦幼鳥出殼,他自然不願意錯過這新聞,想要搶拍下第一手資料。


    “胡記者,估計拍不到呀。”聽他講完,劉道德連連搖頭,“幼鳥剛出殼,根本不會飛,估計還要在樹洞裏呆個十天半月的。除非你上到樹上拍,不過這樣就要驚到鴛鴦了……”


    “上樹幹啥……”胡記者疑惑的反問一句,隨即明白過來,“你沒看過關於鴛鴦鳥的相關資料吧?”


    “沒有呀,怎麽了?”


    “這東西屬於早熟鳥類,剛出殼全身就長滿絨羽,出生後一到兩天時間,就可以從扇動翅膀從樹洞中跳下來,進入水中就能遊泳潛水。”


    “不是吧,這麽快?”昨天他還巴拉巴拉給人家王軍藝普及動物知識,今天輪到自己,同樣有點懵圈。


    “是真是假,咱們到溝邊看下就知道了。”胡記者迴答。相關資料他也是在網上查找的,真實性待定。


    於是乎,兩人湊到水溝邊,眼睛直勾勾盯著對麵柳樹上那個樹洞的反應。


    裏邊的確有細細的叫聲,確定鴛鴦幼鳥出殼無異,另有老鳥在枝頭上叫喚。那聲音有點古怪,“嗤啦,嗤啦”猛然聽上去,和拉風箱有點像,不過要急促尖銳許多。


    啥情況?他們在對麵耐心等待。怕驚動鴛鴦老鳥,兩人還特意躲在蘆葦叢後邊。可是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愣是沒啥動靜。


    “咱們就這麽等著?”劉道德鬱悶的反問。自己等下還要去村裏幫忙割麥子呢,哪有時間瞎晃悠。


    “等,估計快到時間了。”


    胡記者話音剛落,就見老鳥撲閃著翅膀從枝頭落下,鑽入水中,跟著繼續歡叫。


    下一刻,幼鳥出現了,腦袋先是探出洞穴,嘰嘰叫著,隨即有個傻大膽直接跳下,慢吞吞遊到老鳥身邊。


    還真是神了,一切和胡記者所講的沒什麽區別。


    當然,胡記者這會兒根本沒時間和他說話,手中相機根本不聽,將鴛鴦一家子戲水的情形完全拍下,生怕錯過任何精彩的鏡頭。


    鴛鴦幼鳥不會馬上飛走,以後有的是時間看,劉道德給他打聲招唿,接著扭身去村裏幫忙。


    兩天時間,村裏的麥子就收割精光,連劉道德家也不例外。


    麥子拉迴來,趁著天好,在院裏水泥路上鋪上薄薄一層,曬了大半天,接著就被他全部扛樓上,扔在屋裏。


    自家就這一畝多地,麥子根本沒多餘的賣,全部留著。自己肯定是吃不完,不過還有那兩群雞鴨,等秋冬季節,絕對是糧食消耗大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庵庵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庵庵主並收藏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