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這是狼嗎,咋看起來不像?”一遊客看二將軍可憐兮兮的模樣,深表懷疑的反問。
“就是,你從哪點看出是狼崽的?我怎麽看和狼狗沒啥兩樣”劉道軍湊過去看了幾眼,也覺得不像。
正常人想到狼,第一印象是兇悍野性。
眼前這家夥,圓乎乎的身體,淡灰色的皮毛,長的虎頭虎腦,兩隻眼睛瞪得渾圓,相當可愛。如此模樣,怎麽看都不像傳說中的猛獸。
“是有點像狼狗,不過還有區別。這東西眼睛向上傾斜,狗眼睛不是這樣。另外狼是牙尖嘴長鼻子高,毛鬆尾短加下垂。你們看,是不是這樣?”老叔公年輕時跟人上山打過獵,對野狼還是比較熟悉的。
話說解放前,河東劉村周圍全是茂密的山林,裏邊豺狼虎豹俱全,一到天黑,家家戶戶緊鎖院門,防止野獸進屋。
聽老人們講古,也會經常說起餓狼或者老虎下山到村裏,叼走豬羊甚至是小孩子。
五幾年的時候,山南鎮組織捕獵隊,每到秋冬季節,都會派人進山打獵。在這些現代化武器麵前,豺狼虎豹根本不是人的對手。
不過十來年時間,大山外圍,野獸為之一清。
再後來大煉鋼鐵,周圍山上大樹基本被砍光。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啥野獸也生存不了。
等劉道德記事,村裏打過最大的獵物是幾頭野豬,再後來,連野豬都沒有了。在山裏經常能見到的動物,也就黃鼠狼狐狸啥的。
現在山上有野豬,還是最近十幾年封山育林後發生的事兒。
附近山上有狼,別說遊客們不相信,就連村裏人也深表懷疑。
不過劉道德懷中小狗的模樣,確實和老叔公講得很像。見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二將軍有些急躁起來,口中低叫不已。
議論半天,眾人也沒有得到確切的結論,有的堅持說是狼狗,有的認為很可能是狼崽。
劉道德倒對老叔公的話相信幾分,當初吃貨抓到這小家夥時,自己還以為是村裏丟的狗崽,現在看來,很可能是它從山裏邊捉到的。
另外到了晚上,這家夥表現和大將軍有些區別,眼睛賊亮,特別興奮……還有一個顯著特征,二將軍喜歡在窩裏刨坑。
按老叔公的說法,隻有狼才會這麽做。
其實野狼也罷,家狗也好,對劉道德來說都無所謂。
該怎麽養還怎麽養,如果有一天它想迴歸山林,自己也不攔著。
總之,來去自由。
見二將軍被人圍觀很不適應,劉道德索性把它放開。然後拍了拍大將軍的腦袋,手一擺:“迴去”
大將軍一聲低吼,領著小家夥原路返迴。
“****的,你這條狗比人都能”劉大國見狀,很是羨慕的稱讚了一句。
“這條狗確實很聰明”旁邊遊客點頭表示讚同,跟著道:“我前幾天還在網上看過一個新聞,說國外曾做過研究,犬類智商很高,它們可以感知人類的情緒,還能根據主人的麵部表情分辨出快樂和憤怒。”
“恩,我也從網上看過,有的小狗可以自己搬椅子開冰箱,有的會做加減乘除,有的還會自己叼著錢上街買菜、倒垃圾……這東西全靠人訓練,劉道德,你家這狗是訓過的吧?”另一遊客接嘴問。
“嗯”劉道德順著意思點了點頭。
其實自家大將軍,他真刻意訓過。能通人性,估計還是香火念力的功勞。
下了兩盤棋,一輸一贏。劉道德剛把棋子擺好,準備下第三盤呢,電話響了。知道是林小桐打來的,劉道德趕忙讓位,而後起身接電話。
今天運氣不錯,三個單,兩個要小蝸牛,一個要土雞蛋種蛋。
想要趕著下午發貨,他也沒有再耽擱,趕忙迴家準備貨。
土雞蛋好弄,直接從雞窩裏收了,對著太陽一照。不多時,二十個種蛋就挑揀出來。
至於小蝸牛,神識放出,院中一切盡在眼底。
房前屋後、瓜秧下菜地邊……邊邊角角尋摸一遍,二三百蝸牛湊齊。小蝸牛賣這麽好,很有些出乎劉道德的預料。
不過接連尋找幾次,前院也不多了。
他琢磨著是不是養點蝸牛啥的,這樣林小桐那邊接了客戶,自己隨時可以弄些發過去。
在劉道德看來,蝸牛這東西很好養,隨便用磚頭堆個圈子,隻要裏邊遮陰,保持潮濕就行。至於喂食,不就是爛菜葉子瓜皮啥的。
不喂也沒關係,這東西抗餓,三兩個月不吃不喝,照樣不死。
想到就做,一項是劉道德的風格。
把三家貨弄到鎮快遞點,他開始在菜地旁忙乎。
後院一堆磚頭,搬到前院堆好完事兒。
接下來搭棚子,剛準備動手,他突然想起一事兒,自己這磚頭隻堆了三尺多高,上邊蓋頂的話,人隻能趴著進去捉蝸牛。
想要讓人進出,必須加高。這樣就和蓋房子沒啥區別,算是大工程……事先考慮不周,他隻能把這個半拉工程暫時停下。
其實廣闊天地,小蝸牛多得是。尤其下雨後,路邊草叢、樹幹上爬的成堆成堆。
劉道德這麽折騰,根本是太無聊了。
人一旦無聊,就想找個事兒做。想著有日子沒吃黃鱔了,他轉身到窗台前把懸掛的黃鱔鉤取下,然後拎起鐵鍁在院角挖了一片,弄了七八根蚯蚓,提溜著魚簍沿著水溝邊尋摸起來。
黃鱔鉤是用自行車輻條製作的,形狀和魚鉤沒啥區別,隻是尾端有一筷子長,上邊綁有一根紅繩,相當於魚浮。
夕陽西下,空氣中彌漫的燥熱逐漸消散,小風吹著,相當涼快,正是釣黃鱔的好時候。
到門前水溝邊,他也沒用神識,直接用手在水中尋摸洞穴。
釣黃鱔更講究的是個樂趣,不在乎能釣到多少。如果用神通早早知道結果,也沒啥意思了。
剛把鉤放水中,就見三三兩兩的遊客從村中走來。
這些都是剛吃過晚飯,趁涼快出來轉悠的。
見他蹲在水邊忙乎,幾個相熟的遊客開口打招唿,詢問他在幹啥。等知道是釣黃鱔,便紛紛湊到身後觀看。
劉道德也不受幹擾,平心靜氣感應黃鱔鉤上的動靜。黃鱔吃鉤和其他魚類沒什麽兩樣,都是先試探幾次餌料,隨即猛然張口吞下,往洞穴深處拉。
這個時候感覺黃鱔鉤一沉,他眼疾手快,猛然朝上一提,一條大拇指粗細的黃鱔就被扔到岸上。
“這是狼嗎,咋看起來不像?”一遊客看二將軍可憐兮兮的模樣,深表懷疑的反問。
“就是,你從哪點看出是狼崽的?我怎麽看和狼狗沒啥兩樣”劉道軍湊過去看了幾眼,也覺得不像。
正常人想到狼,第一印象是兇悍野性。
眼前這家夥,圓乎乎的身體,淡灰色的皮毛,長的虎頭虎腦,兩隻眼睛瞪得渾圓,相當可愛。如此模樣,怎麽看都不像傳說中的猛獸。
“是有點像狼狗,不過還有區別。這東西眼睛向上傾斜,狗眼睛不是這樣。另外狼是牙尖嘴長鼻子高,毛鬆尾短加下垂。你們看,是不是這樣?”老叔公年輕時跟人上山打過獵,對野狼還是比較熟悉的。
話說解放前,河東劉村周圍全是茂密的山林,裏邊豺狼虎豹俱全,一到天黑,家家戶戶緊鎖院門,防止野獸進屋。
聽老人們講古,也會經常說起餓狼或者老虎下山到村裏,叼走豬羊甚至是小孩子。
五幾年的時候,山南鎮組織捕獵隊,每到秋冬季節,都會派人進山打獵。在這些現代化武器麵前,豺狼虎豹根本不是人的對手。
不過十來年時間,大山外圍,野獸為之一清。
再後來大煉鋼鐵,周圍山上大樹基本被砍光。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啥野獸也生存不了。
等劉道德記事,村裏打過最大的獵物是幾頭野豬,再後來,連野豬都沒有了。在山裏經常能見到的動物,也就黃鼠狼狐狸啥的。
現在山上有野豬,還是最近十幾年封山育林後發生的事兒。
附近山上有狼,別說遊客們不相信,就連村裏人也深表懷疑。
不過劉道德懷中小狗的模樣,確實和老叔公講得很像。見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二將軍有些急躁起來,口中低叫不已。
議論半天,眾人也沒有得到確切的結論,有的堅持說是狼狗,有的認為很可能是狼崽。
劉道德倒對老叔公的話相信幾分,當初吃貨抓到這小家夥時,自己還以為是村裏丟的狗崽,現在看來,很可能是它從山裏邊捉到的。
另外到了晚上,這家夥表現和大將軍有些區別,眼睛賊亮,特別興奮……還有一個顯著特征,二將軍喜歡在窩裏刨坑。
按老叔公的說法,隻有狼才會這麽做。
其實野狼也罷,家狗也好,對劉道德來說都無所謂。
該怎麽養還怎麽養,如果有一天它想迴歸山林,自己也不攔著。
總之,來去自由。
見二將軍被人圍觀很不適應,劉道德索性把它放開。然後拍了拍大將軍的腦袋,手一擺:“迴去”
大將軍一聲低吼,領著小家夥原路返迴。
“****的,你這條狗比人都能”劉大國見狀,很是羨慕的稱讚了一句。
“這條狗確實很聰明”旁邊遊客點頭表示讚同,跟著道:“我前幾天還在網上看過一個新聞,說國外曾做過研究,犬類智商很高,它們可以感知人類的情緒,還能根據主人的麵部表情分辨出快樂和憤怒。”
“恩,我也從網上看過,有的小狗可以自己搬椅子開冰箱,有的會做加減乘除,有的還會自己叼著錢上街買菜、倒垃圾……這東西全靠人訓練,劉道德,你家這狗是訓過的吧?”另一遊客接嘴問。
“嗯”劉道德順著意思點了點頭。
其實自家大將軍,他真刻意訓過。能通人性,估計還是香火念力的功勞。
下了兩盤棋,一輸一贏。劉道德剛把棋子擺好,準備下第三盤呢,電話響了。知道是林小桐打來的,劉道德趕忙讓位,而後起身接電話。
今天運氣不錯,三個單,兩個要小蝸牛,一個要土雞蛋種蛋。
想要趕著下午發貨,他也沒有再耽擱,趕忙迴家準備貨。
土雞蛋好弄,直接從雞窩裏收了,對著太陽一照。不多時,二十個種蛋就挑揀出來。
至於小蝸牛,神識放出,院中一切盡在眼底。
房前屋後、瓜秧下菜地邊……邊邊角角尋摸一遍,二三百蝸牛湊齊。小蝸牛賣這麽好,很有些出乎劉道德的預料。
不過接連尋找幾次,前院也不多了。
他琢磨著是不是養點蝸牛啥的,這樣林小桐那邊接了客戶,自己隨時可以弄些發過去。
在劉道德看來,蝸牛這東西很好養,隨便用磚頭堆個圈子,隻要裏邊遮陰,保持潮濕就行。至於喂食,不就是爛菜葉子瓜皮啥的。
不喂也沒關係,這東西抗餓,三兩個月不吃不喝,照樣不死。
想到就做,一項是劉道德的風格。
把三家貨弄到鎮快遞點,他開始在菜地旁忙乎。
後院一堆磚頭,搬到前院堆好完事兒。
接下來搭棚子,剛準備動手,他突然想起一事兒,自己這磚頭隻堆了三尺多高,上邊蓋頂的話,人隻能趴著進去捉蝸牛。
想要讓人進出,必須加高。這樣就和蓋房子沒啥區別,算是大工程……事先考慮不周,他隻能把這個半拉工程暫時停下。
其實廣闊天地,小蝸牛多得是。尤其下雨後,路邊草叢、樹幹上爬的成堆成堆。
劉道德這麽折騰,根本是太無聊了。
人一旦無聊,就想找個事兒做。想著有日子沒吃黃鱔了,他轉身到窗台前把懸掛的黃鱔鉤取下,然後拎起鐵鍁在院角挖了一片,弄了七八根蚯蚓,提溜著魚簍沿著水溝邊尋摸起來。
黃鱔鉤是用自行車輻條製作的,形狀和魚鉤沒啥區別,隻是尾端有一筷子長,上邊綁有一根紅繩,相當於魚浮。
夕陽西下,空氣中彌漫的燥熱逐漸消散,小風吹著,相當涼快,正是釣黃鱔的好時候。
到門前水溝邊,他也沒用神識,直接用手在水中尋摸洞穴。
釣黃鱔更講究的是個樂趣,不在乎能釣到多少。如果用神通早早知道結果,也沒啥意思了。
剛把鉤放水中,就見三三兩兩的遊客從村中走來。
這些都是剛吃過晚飯,趁涼快出來轉悠的。
見他蹲在水邊忙乎,幾個相熟的遊客開口打招唿,詢問他在幹啥。等知道是釣黃鱔,便紛紛湊到身後觀看。
劉道德也不受幹擾,平心靜氣感應黃鱔鉤上的動靜。黃鱔吃鉤和其他魚類沒什麽兩樣,都是先試探幾次餌料,隨即猛然張口吞下,往洞穴深處拉。
這個時候感覺黃鱔鉤一沉,他眼疾手快,猛然朝上一提,一條大拇指粗細的黃鱔就被扔到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