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既然打算炸知了,劉道德索性再費些事兒,湊鍋炸點小魚好了。


    家裏不養魚,當然現捉。


    捉魚的地點,就在門外水溝裏。


    捉魚工具簡單,弄兩個竹筐,竹筐上邊蒙上一層塑料布,塑料布中心戳個茶杯大小的窟窿,裏邊分別丟上半個饅頭。


    “你這是幹啥?”林小桐見他蹲在地上忙乎,好奇的詢問。


    “捉魚”劉道德頭也不抬的迴答。


    “這個能捉魚,怎麽捉?”林小桐舉起相機,哢嚓拍了幾張照片,打算迴去發到博客裏。由於經常上傳原創照片,林小桐博客文章閱讀量相當高。基本上一篇文章,都有四五十人閱讀,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中。


    當然上傳照片時她偶爾也會夾雜一些私貨,幫自家網店宣傳宣傳,有兩個客戶,就是從博客裏找到的。


    “等下你就知道了”準備工作做好,劉道德直接拎著兩個竹筐走出院子,到水溝邊一扔了事。


    再返迴院子,他扭頭在菜地裏摘了一把嫩豆角,蹲在樹蔭下擇。


    自家這豆角沒打過除蟲的農藥,因此不少都長有菜青蟲,需要仔細挑揀。


    林小桐閑著沒事,也蹲在旁邊幫忙。


    “你自己去屋裏搬個椅子,蹲著太累”劉道德勸道。


    “也好”林小桐起身朝堂屋走去。


    話說她也來劉道德家吃過幾次飯了,每次餐桌都在桃樹下,還是第一次進人家屋內呢。


    走進屋內,她有些驚訝的呆住。這屋子和自己想象的有很大區別,青磚鋪地,屋裏收拾的整整齊齊。迎門是一套組合櫃,上邊擺放兩個酒瓶,裏邊插著長長的野雞翎做裝飾。


    對麵牆壁上,還掛著不少書法作品。


    她這個人不懂得怎麽鑒賞,但感覺這些字寫的很不錯。尤其是“山明水秀”那幾個字,讓她看過後感覺心情舒暢不少。


    沒有想到這人,還是個“文人雅士”呢。


    等搬兩把椅子迴來,她有些好奇的問:“劉道德,你還喜歡書法,從哪裏淘來那麽多作品?”


    “哦,我自己瞎寫的。”劉道德隨口迴應。


    “你……你是說牆上那些都是你寫的?”林小桐徹底被驚到。她還是第一次見到年輕人喜歡書法的。話說她們這個年齡段的人,能把圓珠筆字寫好都沒幾個了。


    前幾天馬悅給自己講了件事情,她男朋友周波參加招聘會。往人家用人單位投簡曆,對方看過簡曆上寫的字後,很懷疑看了她男朋友兩眼,然後詢問:“同學,你真是大學畢業嗎?字寫的像小學五年級。”


    沒有想到,自己麵前竟然有一朵奇葩,字寫那麽好,讓她不由肅然起敬。事實上,這人做的奇葩事兒也夠多。


    “嗯,每天在家閑著沒事兒,我就練練書法啥的,消磨時間。”


    “好吧,我對你佩服的五體投地。”和對方相比,林小桐瞬間覺得自己是一俗人。


    擇了幾根豆角,她又想起一事兒:“我看到你家櫃子上放有野雞翎,挺漂亮的,還有嗎?”


    “多著呢,有一捆。大概百十根,你要的話弄一些迴去。”劉道德隨口迴應。大將軍隔三差五捉隻野雞,除了弄上街賣外,劉道德自己也吃了不少,這些野雞翎全都是拔毛後留下的,一直在裏屋扔著,也沒啥用處。


    “這東西應該可以作為工藝品賣,我迴去上網查查,看有人要不?”


    “你看著辦”劉道德仍然是這句。


    豆角擇完,又停十來分鍾,看時間差不多,劉道德就走出院子收竹筐。


    林小桐則手持相機,緊隨其後。


    “嘩啦啦……”到水邊,劉道德猛然將竹筐從水中提起。頓時水流從竹筐縫隙裏流出,跟小瀑布一樣。


    緊接著,就聽到裏邊傳來劈裏啪啦的小魚拍打聲。


    竹筐提到院裏,將塑料布解開,隻見筐底二三十條小魚不斷地竄跳著。白魚條、麥絲、小鯽魚、蝦米……一筐就捉了七八兩。


    兩筐有一斤多魚,劉道德直接倒盆裏,開始擇。


    “長見識了,原來用竹筐也可以捉魚。”林小桐嘖嘖稱奇道。似乎每次來河東劉村,都有未知的驚喜等著自己。


    “這就是農村水多的好處,啥時間來客人想吃魚,扔個竹筐到水溝裏,半個小時,足夠吃一頓。”劉道德邊解釋,邊利索的將手中鯽魚開腸破肚。


    “我也幫你吧”讓人家一個大男人忙,林小桐挺不好意思。


    有她的加入,劉道德擇魚速度加快。


    擇好的魚放水裏漂洗幾遍,晾水,撒上調料和鹽。


    接著劉道德正式開始進廚房忙乎,先炒了個青椒雞蛋。


    隨後倒油,炸魚,炸知了……很快,整個院子裏就彌漫著誘人的香味。


    炸好,將熱油舀到盆裏,就著鍋在炒個豆角了事。


    等菜端上桌,林小桐肚裏的饞蟲早被香氣勾起,現在也不客氣,直接伸筷子夾個油炸知了。


    劉道德早晨捉的是那種剛脫殼,還沒有變老的嫩知了,是味道最鮮美的時刻。


    入口又香又脆,越咀嚼越有味道,讓林小桐吃的直砸吧嘴。


    一頓飯,林小桐基本和那盤炸知了鬥爭上。四五十隻知了,劉道德吃了十來個,其餘全部進她的肚子。


    如此美味,自然不能一個人獨享。吃到最後,林小桐萌生給家人帶一些知了迴去嚐鮮的念頭,讓劉道德等會兒去村裏幫自己收購。


    “用不著那麽麻煩,等下吃過飯咱們在院裏捉些就是。”劉道德直接來一句。


    “現在能捉嗎,我聽說知了好像晚上才出來?”林小桐不解的問。


    “當然能,不過這個需要技術。”劉道德拍著胸膛保證。


    等兩人吃過飯,他利索將碗筷刷好,用壓水井壓了兩桶水做準備。然後領著林小桐到籬笆牆邊那幾株大楊樹下。


    根本不用神識,放眼望去,劉道德很快在地上發現一個黃豆大的不規則小洞,扭頭對著林小桐解釋:“看到這個洞沒有,裏邊就藏著一隻知了,這是瞭望孔,周圍隻是一層薄土,等到天黑時,它們就會順勢把洞穴擴大,鑽出地麵。”


    說著,他伸手猛然一扣,快速抓住知了那對帶鋸齒的前爪,隨意一提,一個土褐色的小家夥便出土了。


    “真有呀,你給我找一個,我也要試試。”林小桐興奮起來,像個小孩子。


    “那裏”劉道德一扭頭,又在側麵發現知了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庵庵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庵庵主並收藏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