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道德,閑著呢?”老遠,郭老爺子就打招唿。


    “嗯,你又沒事了?”劉道德隔著籬笆牆反問。


    “沒事兒,我這不看時間不早,來你這裏混飯來了。”說著,郭老爺子舉了舉手中提溜的塑料袋,“上午到鎮上逛了一圈,就切了二斤熟牛肉,弄了個燒雞,還有點花生米,外帶一瓶酒,咱們爺倆晌午喝兩杯怎麽樣?”


    “買啥菜,想過來吃飯直接打個招唿就行。”這老爺子掐著點來的,而且還帶那麽多東西,劉道德能說啥,隻能表示歡迎。


    本來他想請對方進屋坐,郭老爺子連連搖頭,說太陽這麽好,還是坐院裏舒服。


    得,主隨客便。


    現在十一點多,也差不多到做飯時間。


    老爺子帶那麽多菜,兩個人根本吃不完,劉道德沒有再鑽進廚房忙乎。直接迴屋把電飯鍋通上電,熬上稀飯,丟幾個鹹鴨蛋在裏邊了事。


    “兩天沒來,這貓頭鷹又大了不少,你都喂的啥?”等劉道德返迴,郭老爺子指著石桌下的吃貨道。


    “還能喂啥,天天去田裏捉老鼠,我也是剛知道,貓頭鷹不挑食,隻要是肉都吃,下一步準備弄些蚯蚓和泥鰍喂著。”


    “隻要是肉都吃?”郭老爺子聽完心中一動,解開塑料袋,用筷子夾了一塊熟牛肉送到貓頭鷹幼鳥身邊。


    哪知道吃貨根本不為之所動,反而將身體朝後縮了縮。


    “沒用的,它不吃陌生人喂的食物。”劉道德解釋道。說著他捏過熟牛肉,再送了過去。


    這次吃貨沒有客氣,腦袋一伸,噙到盤子裏,慢慢享用起來。


    “奇了怪,還真是這樣。”郭老爺子無奈放棄喂鳥的打算。


    “貓頭鷹幼鳥都這樣,和主人混熟後,一般不接受陌生人喂食。”劉道德解釋一句。前些日子也有遊客上門玩時喂吃貨食物,結果沒成功。


    他最初還以為自家這隻貓頭鷹有靈性,直到今天上午,聽完林小桐念的那段資料,才知道感情貓頭鷹這種動物和其他的鳥類不同,在飲食上對主人有很強的依賴性。


    二十分鍾時間,稀飯煮好,劉道德把鹹鴨蛋撈出來,放涼水裏冰了片刻,然後切成兩半裝盤,配上老爺子帶來的熟牛肉、花生米和燒雞,正好四個菜,俗稱四季發!


    當然,飯前少不了給大將軍弄一些肉。


    準備齊活,兩人在院中開動。


    劉道德不怎麽喜歡喝酒,郭老爺子酒量不行,兩人算是水平相當,因此也沒怎麽勸酒。


    喝了兩三杯後,就開始吃飯。


    吃飯的時候,郭老爺子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他準備紮根河東劉村,打算在這裏買塊地皮,然後租上幾畝地種。


    “我說老爺子,你沒發燒吧,還真準備在農村長住呀,這裏有啥好,你住得慣嗎?”聽了他的想法,劉道德很是詫異。


    怎麽這日子過反了,農村人千方百計想在城市安家落戶,而郭老爺子卻想到農村來。


    “城裏有啥好,無非就是車多點,人多點,樓高點。不過那生活環境,和農村根本沒有可比性。拿在超市賣的蔬菜來說吧,看著光鮮,卻是大棚裏生產的,不知道用了多少農藥和化肥。還有天天聞著汽車尾氣,聽著噪聲汙染。上了年紀的人在城市裏邊生活,十個又八個身體有毛病。


    還不如呆在農村裏,生活簡單點,天天爬山釣魚鍛煉著,能多活幾年。”


    聽他這麽一解釋,劉道德才發現自己著相了。


    若是把鄉村比作圍牆,牆外的人想進來,牆裏的人想出去,這本就是生活常態,隻是追求不同罷了。


    對於這一切,隻需平常心看待。


    吃過飯,郭老爺子惦記著在河邊釣魚,聊了一陣子就起身離開。


    劉道德又恢複無所事事的狀態,沒啥事兒可幹,還是進山轉悠一圈吧。


    於是乎,他將吃貨關到屋裏,然後領著大將軍朝後山奔去。


    剛越過山道,老遠看到村裏那幾個熊孩子在半山坡撅著屁股忙乎,聽那聲音,應該是在扒蠍子。


    現在四月出頭,天氣暖和,正是蠍子活躍的時候,這些孩子顯然也打算趁星期天掙點零花錢。


    還沒等劉道德靠近,就聽到其中一個熊孩子驚叫道:“蛇,蛇!”


    跟著小豪在那裏大叫道:“土布袋,是土布袋,快捉了它,街上又收的,一條五塊錢呢。”


    “打死它,打死它。”一聽說值錢,這些熊孩子個個興奮起來。


    土布袋……劉道德聽了嚇一跳。


    這幾個家夥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前段時間剛被馬蜂蟄過,差點沒命,現在又惹上土布袋。


    土布袋是農村的叫法,這東西學名是蝮蛇,毒性比較大。


    萬一被它咬住,絕對沒好。


    不過這東西很稀少,尋常人幾年都見不到一條。這群熊孩子隨便上一次山,就能碰到,真是夠運氣的。


    “你們幾個熊孩子,不要命了!”劉道德趕忙大嚷,接著大踏步朝他們趕去。


    “懶子叔,是懶子叔!!”他們聽到聲音,又興奮地喊叫道:“快來,我們找到一個土布袋。”


    幾個人一邊喊著,一邊拿著樹枝猛打。


    等他趕到時,那土布袋已經死的不能再死。


    見他們都沒事,劉道德放下心來,開口訓斥幾句了事。


    不過瞧這些孩子興高采烈的樣子,顯然沒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


    打死一隻土布袋,他們也沒有了再捉蠍子的興趣,直接拎著下山,打算弄到街上賣掉。


    這片山坡上的蠍子來來迴迴不知道被村裏人捉過多少次,劉道德放出神識感應一下,半天才見一隻,他索性打消捉蠍子的念頭。


    領著大將軍在山上轉悠一圈,準備打道迴府。


    還沒到山腳,經過一片草叢時,大將軍突然飛竄出去,急追一個土褐色的身影。


    又一隻野兔,今晚有口福了。


    劉道德坐在石頭上等待,不過兩三分鍾,大將軍噙著野兔返迴。


    這東西還沒死,四肢不斷踢騰著,可惜被大將軍咬到了頂花皮,幹折騰沒用,逃不掉。


    他伸手抓過頂花皮,看了兩眼野兔的肚子,隨即放出神識。


    果然,有三個小生命在裏邊孕育。


    看來這兔子肉吃不成了,正好弄迴家養著,和大坑裏那兩隻做個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庵庵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庵庵主並收藏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