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草原,天地蒼茫。


    轟隆隆~


    一陣雷鳴般的響聲傳來,整個草原的地麵都震動了起來。


    遠處湧現一片巨大的黑影,遮蔽了天地。


    隨後那片黑影越湧越近,如同海水一般洶湧而來。


    漸漸的,可以看清前麵數以萬計的戰馬奔騰而來。


    馬背上的戰士身著鎧甲,手執馬刀,一麵麵旌旗如同彩雲一般在風中招展。


    正中的一杆“燕”字大旗,顯得格外的顯眼。


    大旗之下,一個身著白色戰袍,胯騎白馬的青年將領,身材修長,看起來極為俊逸,臉上卻帶著一個猙獰的青銅麵具。


    正是慕容燕國的戰神,慕容恪。


    在他們的後麵,還有十數萬騎著馬匹的人們,身著皮袍手中沒有兵器,像是牧人模樣。


    十數萬的馬匹,如同滾滾的波濤,席卷了整個視野。


    再往後,則是密密麻麻的牛羊,數以百萬計,如同一片巨大的烏雲一般,無邊無際,綿延不絕,極其壯觀。


    慕容恪北伐代國,大勝而歸。


    拓跋什翼鍵低估了慕容恪殲滅代國的決心,率眾奔逃千餘裏之後,以為慕容恪又會像數年前那般铩羽而歸。


    不料,慕容恪這次卻是不死不休,一心要除掉這個漠北草原的敵對勢力,同時為南征晉國,入侵中原創造地理條件。


    否則的話,慕容燕國就是兩麵挨打,被代國和晉國死死的堵在遼東之地。


    得知拓跋什翼鍵鬆懈之後,慕容恪在離拓跋什翼鍵三百裏之外放緩了行軍。


    從軍中精選精騎三千人,由鮮卑新戰神慕容霸統領,一人雙馬,隻帶五日之糧,奔襲拓跋什翼鍵的王庭所在地。


    拓跋什翼鍵的偵騎,活動範圍隻在百裏之內。


    慕容霸率三千精騎,一夜奔襲百裏,趁著代軍防衛鬆懈,直接突入了代國王庭。


    但是拓跋什翼鍵也非等閑之輩,王庭衛軍也都是以百戰精兵組成的精銳之師,雖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是展開了激烈的反抗。


    雙方在王庭展開了魚死網破的生死搏殺。


    這一戰,慕容霸的三千精騎全部戰死,全軍覆沒。


    但是勇冠三軍的慕容霸,硬生生的率著親衛騎兵,拚死突入了拓跋什翼鍵的金帳,一槍刺穿了拓跋什翼鍵的胸膛。


    而慕容霸也被拓跋什翼鍵重傷,而後死於亂刀之下,失去了成為一代戰神的機會。


    拓跋什翼鍵一死,代國失去了主心骨。


    兩個部落大人,北部大人拓跋孤,南部大人拓跋寔君,各自為政,又怎麽是慕容恪的對手。


    在慕容恪的猛烈攻勢之下,代國全麵潰敗。


    拓跋孤和拓跋寔君,乃至整個拓跋家族,全部被複仇心切的慕容恪斬殺得幹幹淨淨。


    拓跋鮮卑部落,以及投奔他們的南北烏桓部落,全部被慕容恪吞並。


    燕代之戰,最終以慕容燕國大勝而結束。


    拓跋什翼鍵家族全滅,慕容恪或十數萬的人口及數百萬的牛羊牲畜而歸。


    付出的代價也是沉重的。


    最大的損失則是吳王慕容霸戰死,慕容鮮卑人痛失無敵戰將。


    但是終究是勝了,而且是贏了一場滅國之戰。


    馬背上的慕容恪,望著前麵莽莽的草原,眼中神色極其複雜。


    既有豪情獵獵,又有痛失胞弟的悲涼。


    不過,不管如何,滅了代國,不但除了一個心腹之患,還將占據漠北之利,形成對南晉的幽州和並州的威壓之勢,接下來慕容燕國將一片形勢大好。


    一陣冷風吹來,慕容恪突然猛烈的咳嗽起來。


    邊上的親將急忙遞上水囊,慕容恪喝了幾口,才稍稍平靜下來。


    隻是他戴著青銅麵具,沒有人知道他此刻的臉色,已是蒼白的嚇人。


    他十五歲就率軍出征。在早年時,為了激勵士氣,都是與士兵一起睡雪地,飲冰冷的河水。在戰鬥之中,更是身先士卒,親自揮戈躍馬,衝鋒陷陣。


    這份激情和血勇,讓他迅速成長為一代戰神,卻也留下了不少傷病。


    更重要的是,當年在長城北那一戰,他苦心經營的鐵甲連環馬軍,被司馬珂不費吹灰之力殺得全軍覆沒,更是令他怒火攻心,憂鬱成疾。


    這一次,雖然滅了代國,卻也讓他失去了最疼愛的胞弟慕容霸,令他經常夙夜難眠,捶胸頓足不已,心中鬱悶之氣積聚。


    加上這一路的餐風露宿,他雖然看起來還是那麽威風凜凜,如同天神一般,其實身體其實已經殘弱不堪,亮起了紅燈。


    報~


    數騎斥候疾奔而來,穿越重重護衛,直奔他的纛旗之下。


    “啟稟大都督,前方發現大燕國信使。”


    “帶過來!”


    一名慕容燕國的將領,滿臉淒惶的神色,帶到了慕容恪的麵前。


    帶來了慕容儁的親筆詔書,還有慕容燕國的消息。


    龍城被破,守將慕興根被斬殺,整個慕容燕國宗室數百餘口,盡皆被司馬珂屠戮殆盡,就連燕帝慕容儁,也被一道白綾絞殺。


    這份詔書,是慕容儁在龍城破城之後,寫的絕筆詔書。


    詔書中命慕容恪在漠北草原重新建立政權,延續慕容燕國的國祚。


    噗~


    一口血箭從慕容恪的口中噴薄而出,染紅了胸前的戰袍,還有白馬的鬃毛。


    慕容恪心中深深的明白,慕容燕國和拓跋什翼鍵,都中了晉國的毒計。


    這一次,兩國都輸掉了根本,再也無力迴天。


    若是慕容霸還在,或許慕容燕國還有希望。


    如今慕容霸戰死,油盡燈枯的他再也堅持不住,當場暈死了過去。


    數日之後,慕容恪病死在草原之上。


    麾下的兵馬立即四分五裂,形成了十數股勢力,在草原上割據混戰。


    至此,慕容燕國也徹底消亡。


    這一年,是公元348年。


    司馬珂28歲。


    ………………


    得到慕容霸戰死,慕容恪病亡的消息之後,司馬珂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王猛的確不愧是一代妖孽。


    若是一刀一槍的硬打,就算打上十年,耗費無數錢糧,犧牲無數將士性命,也未必能滅掉慕容燕國和代國兩隻草原之狼。


    卻被王猛以驅虎吞狼之計,輕鬆滅掉兩國。


    公元350年,司馬珂進入而立之年。


    王猛也年滿25歲。


    這一年,虎踞關中的秦王苻洪病逝。


    王猛利用之前久居關中的優勢,說服了關中士族官員鄧羌,讓其串聯其他關中士族,率眾起義,攻打長安。


    秦國新主苻健剛剛即位,正在服喪期間,突遭此大亂,不禁大驚失色。


    苻健一麵組織精兵死守長安城,一麵從秦國其他各地調來兵馬平叛。


    就在秦國一片大亂之際,晉軍在毛寶的率領之下,出函穀關,突入秦地。


    兵強馬壯的晉軍,一路勢如破竹,秦國的各路援軍一擊即潰,直搗長安城下,與鄧羌的義軍匯集在一起。


    當晉軍出現在長安城下之時,苻健心中明白大勢已去。


    就連昔日入主中原的霸主,羯趙帝國,都被晉軍所滅,區區一座長安城又能堅持多久。


    所以,苻健直接打開城門,像晉軍投降。


    毛寶將苻氏宗室,盡皆押解到洛陽城,聽候司馬珂的發落。


    司馬珂下旨將苻氏宗室安頓在江南,同時封苻健為義安侯。


    至此,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前秦,就此夭折在搖籃之中。


    一代雄主苻堅,此時年方12歲,拜到了謝安的門下,20年後拜為尚書令,成為一代名臣,此乃後話。


    秦國一滅,華夏的版圖上,隻剩下涼國和前仇池兩個國家。


    公元351年,涼王張重華在賢臣謝艾的勸說之下,舉國向晉朝投降。


    由於張重華是主動投降,被封為會稽郡公。


    三個月之後,前仇池也跟著投降。


    公元352年,名將謝艾被拜為征西大都督,率一萬騎兵,連破烏孫、大宛、鄯善等西域諸國,把西域正式納入大晉版圖。


    同年,棉花的種植引入西域,開始大麵積的種植。


    西域的棉花,絨長,品質好,產量高,深受大晉百姓的喜愛,稱為西域棉。


    公元353年,名將鄧羌被拜為征東大都督,滅了百濟和新羅諸國,占領朝鮮半島。


    公元355年,司馬珂斥以重資打造,訓練了五年的三萬人的水軍在長江出海口閱兵。


    這隻水軍不但戰鬥素質極高,而且還在扶南人的協助之下,具備了千裏航海的經驗,有著豐富的應對海上各種險情和突發狀況的經驗。


    他們的名字,就叫平倭軍。


    公元355年秋,平倭軍在庾翼的率領之下,從渤海灣出發,進攻東麵的倭國。


    這次出征,出動了樓船五十艘,鬥艦五百餘艘,運栽物資的大貨船千餘艘,除了三萬水軍戰兵,還有輔兵五萬餘人,可謂興師動眾。


    公元356年春天,晉軍占據倭國諸島。


    身材矮小如同侏儒的倭人,披甲率不及十分之一,武器僅限於刀槍和粗劣的弓箭,在晉軍麵前不堪一擊。


    按照司馬珂的旨意,島上九成的倭人,被運送到晉國,然後化整為零,分別賣到全國各地為奴,史稱倭奴。


    司馬珂又遷了五萬漢人,到倭島紮根,開枝散葉,使倭島徹底成為漢人聚居之地。


    公元356年秋,司馬珂改國號為明。


    謝安和王猛皆拜為丞相,謝安為南相,王猛為北相。


    土豆、紅薯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就算是大災之年,也鮮有餓死人的現象。


    東海的曬鹽場也逐漸增多,食鹽不再是奢侈之物,進入了尋常百姓之家。


    郡學、縣學和鄉學逐漸推廣到全國,科舉取士的製度也在公元360年全麵推行。


    與此同時,司馬珂禁止士族蓄養私兵,禁止私藏弩箭和盔甲,就算是刀槍、馬匹和弓箭等兵器也予以限製數量。


    又組建錦衣衛,監察各士族蓄養私兵和私藏兵甲事宜,一旦發現有抗旨不遵者,立即捉拿家主歸案,同時舉族貶為庶籍。


    這其中難免會有抵觸和反抗,也難免出現誤傷現象,但是在明帝司馬珂強勢的彈壓之下,各士族隻得乖乖認命。


    陳郡謝氏、琅琊王氏和秣陵紀氏等頂流士族更是率先主動遣散私兵,交出弩箭和鎧甲等禁物,削減刀槍弓箭和馬匹等戰略之物。


    至此,士族的力量徹底得以削弱。


    公元365年,大晉的人口達到了八千萬,進入真正的盛世。


    (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擊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湘南笑笑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湘南笑笑生並收藏晉擊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