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詔書確實給了李世民許多歡喜,首先從遣詞造句上來說,年僅十幾歲的李禕寫出來的東西已經相當非凡了,反正李世民自問自己這個年紀的時候是絕對寫不出如此四平八穩的傳位詔書的。
不過文筆這種東西在真正的帝皇眼中是根本不重要的,重要的在於這份傳位詔書裏麵所蘊藏的東西,以及李禕這個新皇帝究竟打算如何治國。
首先這個詔書開篇寫的是他李禕的身份來曆,表明他是正宗的太宗血脈,是吳王李恪的兒子李禕,在血脈上他的的確確是有極大的資格來繼承皇位的。
其次是說明為什麽由他李禕來繼承皇位,而不是李治的兒子。
第1個原因寫的明明白白,是唐太宗從天界返迴,親自選的李禕這個皇帝。
第2個原因則寫得非常隱晦,上麵說李旦和李顯先後登基稱帝,但因為他們都是武則天的兒子,所以根本無法反抗自己的母親,隻能將大權交給武則天。
所以李旦和李顯之所以無法繼位,就是因為他們體內流著武則天的血脈,這種體內流著亂成賊子血脈的東西,怎麽可能有資格繼承大唐的皇位呢?
這一句話就直接把李旦李顯,以及他們後世子孫,所有的繼承權都給剝奪了。
這就是整個傳位詔書詔書最為重要的上部分,說明自己的權利由來和尊貴血脈,自己天然就該繼承皇位,得位非常的正,不是什麽搞陰謀詭計得來的,這樣就有了大義名分,天下的大唐子民就不會造反了。
然後下半部分,也非常的重要,那就是寫明白了如何處理這些臣子們。
武則天政陣足足二三十年的時間,整個朝堂上一大半的臣子都是武則天親手提拔起來的,而現在武則天直接被打為叛逆,那武則天提拔的這些臣子要不要跟著一起倒黴?
在朝堂上的臣子也就罷了,可如果連著在外的封疆大吏們也要一同處罰的話,那會不會引發天下大亂?
於是在詔書裏麵非常幹脆的將所有過錯全部推到了武則天,以及來俊臣和周興這兩個臣子的身上,其他的大臣則直接明說無罪,甚至還在詔書裏麵發誓永不追究,徹底保證了這些武則天一手提拔的臣子們的權利和生命安全。
如此,這些臣子們就不會再想著造反保命了。
而之所以要把周興和來俊臣給單獨提溜出來,那是因為這兩個都是鼎鼎大名的酷吏,和其他的朝臣不一樣的。
其他的橙子雖然也是武則天提拔的,但他們做人做事還是講著基本的官場規矩的。
但是周興和來俊臣不同,他們就是武則天的刀,為武則天殺了不知道多少人,有一大半的李唐宗室都是死在這兩個人手中,天下朝臣裏麵,也多多少少都有親戚因為這兩人而死。
所以大家雖然都是武則天一手提拔的臣子,但其他的臣子們都恨透了周興和來俊成,比李禕還想要殺了他們。
殺了周興和來俊臣不但不會引起其他臣子們的不滿,反而還會大快人心,引來所有臣子的高度認可,他李禕也算是為那些死在這兩人手裏麵的倒黴蛋的親朋好友們報仇了,絕對可以收獲一大批忠誠度。
李世民在看完了整個傳位詔書之後,也是滿意到了極點,如此一來哪怕沒有自己後期的扶持,僅僅憑借這麽一紙詔書,李禕本人隻要稍微聰明一些,那天下立刻就可以穩定下來,他李禕的皇位也就坐穩了。
而這個詔書裏麵的套路和內容也和李世民奪舍了宇文闡之後的套路幾乎如出一轍,所以李世民才非常的滿意,表示李禕非常的類自己。
“那麽,就由朕親自來替我的寶貝孫兒宣讀這份詔書吧!”李世民心中歡喜,也就把諸多繁文禮節給丟到一邊,親自拿著詔書,用猶如超級喇叭一般的聲音,給群臣們高聲的朗誦了一遍。
果然,群臣們在聽完了詔書內容之後,一個個的大喜過望,沒有絲毫猶豫的就集體朝著李禕跪拜了下來,口中三唿萬歲,這才算是徹底承認了李禕的身份。
隻不過也就在這個明堂裏人人歡喜,都準備迎接新君新政的時候,一個官員忽然急匆匆的跑進來,大聲的嚷嚷道“不好了,軍隊來了……城外的大軍來了……婁師德率領十萬大軍來了!”
這個官員嚷嚷著非常驚恐,不過這也不怪他,當眾大臣們聽說足足有10萬大軍圍了過來,他們也全都嚇壞了。
而原本倒在地上半死不活的武則天瞬間眼睛一亮,掙紮著從地上抬起了頭,看向了李世民,用痛恨中夾著幾分愉悅的聲音笑道“哈哈哈,朕的大軍來了,婁師德是朕從一個小小的進士親手提拔起來的,他對朕忠心耿耿,你們這些亂臣賊子,統統都要死!”
隻是武則天的笑聲沒有持續多久就被掐斷了,因為她的脖子被一旁的程咬金給直接抓了起來,然後看向李世民大大咧咧道“陛下,這賤婦太呱噪了,不如直接殺了,外麵的大軍交給臣來對付,臣一輪斧頭,就可以把那個什麽婁師德給直接砍死!”
聽到程咬金如此不屑的話,被掐住脖子的武則天嚇了一跳,連忙道“十萬大軍,你就算再勇猛又如何可能全都殺得完?不過朕可以和你們做一筆交易,朕可以退位,朕還可以親手將皇位交給李禕,隻要太宗皇帝答應朕留朕一條活命,用仙術治好朕的傷勢,然後將朕囚禁在冷宮之中,安排人伺候飲食,給朕一個善終,朕就心滿意的了!”
武則天這話可以說的是相當卑微的,基本上是隻求活命,哪怕當個囚犯也在所不惜,似乎和十萬大軍並不是非常的匹配。
但這也沒辦法,就算外麵有100萬大軍,也改變不了武則天的脖子被別人捏在手裏麵的結果。而且如果對方真的連自己身上這樣的傷都能治好的話,那的的確確是神仙無疑了。
十萬大軍能夠打得過神仙嗎?
武則天不知道,所以她不敢賭,隻敢老老實實的求活命。
不過文筆這種東西在真正的帝皇眼中是根本不重要的,重要的在於這份傳位詔書裏麵所蘊藏的東西,以及李禕這個新皇帝究竟打算如何治國。
首先這個詔書開篇寫的是他李禕的身份來曆,表明他是正宗的太宗血脈,是吳王李恪的兒子李禕,在血脈上他的的確確是有極大的資格來繼承皇位的。
其次是說明為什麽由他李禕來繼承皇位,而不是李治的兒子。
第1個原因寫的明明白白,是唐太宗從天界返迴,親自選的李禕這個皇帝。
第2個原因則寫得非常隱晦,上麵說李旦和李顯先後登基稱帝,但因為他們都是武則天的兒子,所以根本無法反抗自己的母親,隻能將大權交給武則天。
所以李旦和李顯之所以無法繼位,就是因為他們體內流著武則天的血脈,這種體內流著亂成賊子血脈的東西,怎麽可能有資格繼承大唐的皇位呢?
這一句話就直接把李旦李顯,以及他們後世子孫,所有的繼承權都給剝奪了。
這就是整個傳位詔書詔書最為重要的上部分,說明自己的權利由來和尊貴血脈,自己天然就該繼承皇位,得位非常的正,不是什麽搞陰謀詭計得來的,這樣就有了大義名分,天下的大唐子民就不會造反了。
然後下半部分,也非常的重要,那就是寫明白了如何處理這些臣子們。
武則天政陣足足二三十年的時間,整個朝堂上一大半的臣子都是武則天親手提拔起來的,而現在武則天直接被打為叛逆,那武則天提拔的這些臣子要不要跟著一起倒黴?
在朝堂上的臣子也就罷了,可如果連著在外的封疆大吏們也要一同處罰的話,那會不會引發天下大亂?
於是在詔書裏麵非常幹脆的將所有過錯全部推到了武則天,以及來俊臣和周興這兩個臣子的身上,其他的大臣則直接明說無罪,甚至還在詔書裏麵發誓永不追究,徹底保證了這些武則天一手提拔的臣子們的權利和生命安全。
如此,這些臣子們就不會再想著造反保命了。
而之所以要把周興和來俊臣給單獨提溜出來,那是因為這兩個都是鼎鼎大名的酷吏,和其他的朝臣不一樣的。
其他的橙子雖然也是武則天提拔的,但他們做人做事還是講著基本的官場規矩的。
但是周興和來俊臣不同,他們就是武則天的刀,為武則天殺了不知道多少人,有一大半的李唐宗室都是死在這兩個人手中,天下朝臣裏麵,也多多少少都有親戚因為這兩人而死。
所以大家雖然都是武則天一手提拔的臣子,但其他的臣子們都恨透了周興和來俊成,比李禕還想要殺了他們。
殺了周興和來俊臣不但不會引起其他臣子們的不滿,反而還會大快人心,引來所有臣子的高度認可,他李禕也算是為那些死在這兩人手裏麵的倒黴蛋的親朋好友們報仇了,絕對可以收獲一大批忠誠度。
李世民在看完了整個傳位詔書之後,也是滿意到了極點,如此一來哪怕沒有自己後期的扶持,僅僅憑借這麽一紙詔書,李禕本人隻要稍微聰明一些,那天下立刻就可以穩定下來,他李禕的皇位也就坐穩了。
而這個詔書裏麵的套路和內容也和李世民奪舍了宇文闡之後的套路幾乎如出一轍,所以李世民才非常的滿意,表示李禕非常的類自己。
“那麽,就由朕親自來替我的寶貝孫兒宣讀這份詔書吧!”李世民心中歡喜,也就把諸多繁文禮節給丟到一邊,親自拿著詔書,用猶如超級喇叭一般的聲音,給群臣們高聲的朗誦了一遍。
果然,群臣們在聽完了詔書內容之後,一個個的大喜過望,沒有絲毫猶豫的就集體朝著李禕跪拜了下來,口中三唿萬歲,這才算是徹底承認了李禕的身份。
隻不過也就在這個明堂裏人人歡喜,都準備迎接新君新政的時候,一個官員忽然急匆匆的跑進來,大聲的嚷嚷道“不好了,軍隊來了……城外的大軍來了……婁師德率領十萬大軍來了!”
這個官員嚷嚷著非常驚恐,不過這也不怪他,當眾大臣們聽說足足有10萬大軍圍了過來,他們也全都嚇壞了。
而原本倒在地上半死不活的武則天瞬間眼睛一亮,掙紮著從地上抬起了頭,看向了李世民,用痛恨中夾著幾分愉悅的聲音笑道“哈哈哈,朕的大軍來了,婁師德是朕從一個小小的進士親手提拔起來的,他對朕忠心耿耿,你們這些亂臣賊子,統統都要死!”
隻是武則天的笑聲沒有持續多久就被掐斷了,因為她的脖子被一旁的程咬金給直接抓了起來,然後看向李世民大大咧咧道“陛下,這賤婦太呱噪了,不如直接殺了,外麵的大軍交給臣來對付,臣一輪斧頭,就可以把那個什麽婁師德給直接砍死!”
聽到程咬金如此不屑的話,被掐住脖子的武則天嚇了一跳,連忙道“十萬大軍,你就算再勇猛又如何可能全都殺得完?不過朕可以和你們做一筆交易,朕可以退位,朕還可以親手將皇位交給李禕,隻要太宗皇帝答應朕留朕一條活命,用仙術治好朕的傷勢,然後將朕囚禁在冷宮之中,安排人伺候飲食,給朕一個善終,朕就心滿意的了!”
武則天這話可以說的是相當卑微的,基本上是隻求活命,哪怕當個囚犯也在所不惜,似乎和十萬大軍並不是非常的匹配。
但這也沒辦法,就算外麵有100萬大軍,也改變不了武則天的脖子被別人捏在手裏麵的結果。而且如果對方真的連自己身上這樣的傷都能治好的話,那的的確確是神仙無疑了。
十萬大軍能夠打得過神仙嗎?
武則天不知道,所以她不敢賭,隻敢老老實實的求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