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百姓世界的大戰,劉旭成功的降低了自己的更新頻率。這種行為看上去雖然有些無恥,實際上也確實非常的無恥,但對於劉旭來說還是挺重要的,因為劉旭發現自己正在失去寫作的熱情。
這也是每一個作者都會經曆的時間階段,一般來說當一個作者剛剛開始試圖寫作的時候,那都是看了許許多多的小說,腦袋裏麵積攢了無數想法,一夜之間就能夠揮筆寫出數萬字出來,渾身上下都透著靈感,這也是新人作者最讓人羨慕的地方,團隊寫作永遠充滿了熱情。
可時間再過幾年,當新作者成為老作者之後,尤其是作品取得了成功,可以依靠寫作來養家糊口,將寫作變成了工作之後,那寫作其實就會變成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
尤其是每天要求更新的網絡小說更是如此,畢竟作者也是人,他的靈感不會時時刻刻都有的,尤其是隨著剛入行初期積累的靈感和激情全部耗盡之後,一小時寫1000字都會變得極為困難,時間一長,甚至會整個人都抗拒寫作,坐在電腦前就會坐立難安,一個字也碼不出來,最後寫一章請假條發在章節感言裏麵了事。
這其實才是所有老作者最真實的常態,江郎才盡並不是什麽貶義詞匯,而是貨真價實的發生在很多老作者身上的事情,這也是我們能看到許許多多的老作者,甚至是已經成名了的作者們經常陷入日常斷更狀態的原因,失去了寫作的欲望,說白了就是江郎才盡了。
不過失去的文才在經過又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後也是可以補迴來的,而劉旭這些年的寫作,也幾乎耗幹了他所有的激情,隻有保持現在這種一天一更的速度,才能讓劉旭不至於徹底失去寫作的欲望。
而同樣的,在確定更新頻率改為一天一更之後,大概是內心的一些些愧疚,劉旭接下來寫每一章的時候都格外的認真和仔細,小說章節的質量也開始直線上升。
而恰好此時也到了整個《天可汗》最為精彩的一部分,也就是李世民登基之前和自己哥哥以及弟弟之間的惡鬥。
在後來李世民的各種旨意,談及李建成的對話,以及當時編纂的起居注來看,李建成是一個十惡不赦,處心積慮的謀害自己這個親弟弟,最後逼的他不得不造反,發動玄武門之變的。
但是後來綜合各種史料,以及劉旭自己的主觀態度來看,這種說法其實對了一半。
對的一半是李建成確實千方百計的針對李世民,尤其是李世民的戰功越來越大之後,各種各樣的小動作也是層出不窮,不但利用各種手段來汙蔑李世民的名聲,後來還幹脆想辦法收買了李淵的兩個寵妃,讓他們在李淵耳邊說李世民的壞話。
到了最後,據說還利用了巫蠱手段,讓李淵徹底下定決心免除李世民的天策上將的官職,然後將天策上將府的所有文官全部打亂遣散,至於李世民本人,最後大概會高高的掛起,但絲毫軍權也摸不到。
運氣好的話能夠以一個逍遙王爺的身份終老,運氣不好的話就要各種病死了。
但這並不代表李建成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因為任何人站在李建成的角度,都會這麽去做的。畢竟你本來就是家族的嫡長子,整個家族的產業都理所應當的由你來繼承。
可是現在你的親弟弟卻上竄下跳,不斷的立下各種滔天大功,正常人就不會放心,一定會想盡辦法的來鞏固自己的位置的。而且李建成最後也沒有真的對李世民動過殺念。
就在玄武門之變的前幾天,李建成邀請李世民到家裏麵喝酒,魏征千方百計的勸說李建成在酒中下毒,趁機直接將李世民毒死拉倒。隻要李世民一死,他手下的那些文官武將自然就會樹倒猢猻散,然後全部歸入李建成的麾下。
但李建成最終拒絕了這個建議,後來魏征也因為這件事情被問罪,直到李世民親自把他給撈出來,當做自家的鏡子來使用為止。
隻是沒有想到李世民更加狠毒,毒酒也不需要,直接就把自家老哥一箭射死拉倒。
當然了,李建成很有可能也沒有這麽的仁慈,他之所以選擇放李世民一馬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因為他不想背負殺弟的惡名,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當時的李建成其實已經優勢無限巨大了,自家老爹李淵已經確定要解散天策上將府,李世民的個人能力再強,一旦失去了軍隊,也不過是塚中枯骨罷了。
而此時整個長安城內的軍隊其實也是大部分掌握在李建成手中的,李世民的軍隊都在長安的外圍,他本人隻有一隻王府護衛,不過數百人左右罷了,而李建成直接掌握的軍隊高達十幾萬之多,同時保護李建成的衛隊也有上千人,也全部都是精銳。
而且李建成真的沒有想過,自家親弟弟會幹脆拋棄一切虛假的手段和麵子工程,直接暴露出最為狠辣和殘忍的麵目,直接用最幹淨利落的手段活生生的把自己給突死。
除此之外,李建成有1萬種方法可以拿捏自己的親弟弟,根本沒有必要直接讓自家弟弟毒死在自家府邸裏麵,這樣他也不好向天下交代,還是等自己登基之後,讓自己的弟弟因為某些意外原因直接暴斃更加妥當一些。
可以說,當時的李世民除了直接冒險去突突李建成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可能的勝算的,於是他就選擇了這唯一的勝算。
所以在劉旭看來,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不是什麽十惡不赦之徒,也都不是什麽完美無缺之人,他們隻是在自己的立場,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罷了。
在沒有了主觀傾向之後,劉旭自然也就可以站在一個絕對公正的立場開始描寫這兩個人之間的政治鬥爭,這也寫出了可以說是劉旭寫書以來最好的一部分政鬥劇情了。
所有讀者們都沉浸在看不見刀光劍影,但隨時有可能粉身碎骨的劇情之中,直到劇情來到了玄武門之前的一天晚上。
這也是每一個作者都會經曆的時間階段,一般來說當一個作者剛剛開始試圖寫作的時候,那都是看了許許多多的小說,腦袋裏麵積攢了無數想法,一夜之間就能夠揮筆寫出數萬字出來,渾身上下都透著靈感,這也是新人作者最讓人羨慕的地方,團隊寫作永遠充滿了熱情。
可時間再過幾年,當新作者成為老作者之後,尤其是作品取得了成功,可以依靠寫作來養家糊口,將寫作變成了工作之後,那寫作其實就會變成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
尤其是每天要求更新的網絡小說更是如此,畢竟作者也是人,他的靈感不會時時刻刻都有的,尤其是隨著剛入行初期積累的靈感和激情全部耗盡之後,一小時寫1000字都會變得極為困難,時間一長,甚至會整個人都抗拒寫作,坐在電腦前就會坐立難安,一個字也碼不出來,最後寫一章請假條發在章節感言裏麵了事。
這其實才是所有老作者最真實的常態,江郎才盡並不是什麽貶義詞匯,而是貨真價實的發生在很多老作者身上的事情,這也是我們能看到許許多多的老作者,甚至是已經成名了的作者們經常陷入日常斷更狀態的原因,失去了寫作的欲望,說白了就是江郎才盡了。
不過失去的文才在經過又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後也是可以補迴來的,而劉旭這些年的寫作,也幾乎耗幹了他所有的激情,隻有保持現在這種一天一更的速度,才能讓劉旭不至於徹底失去寫作的欲望。
而同樣的,在確定更新頻率改為一天一更之後,大概是內心的一些些愧疚,劉旭接下來寫每一章的時候都格外的認真和仔細,小說章節的質量也開始直線上升。
而恰好此時也到了整個《天可汗》最為精彩的一部分,也就是李世民登基之前和自己哥哥以及弟弟之間的惡鬥。
在後來李世民的各種旨意,談及李建成的對話,以及當時編纂的起居注來看,李建成是一個十惡不赦,處心積慮的謀害自己這個親弟弟,最後逼的他不得不造反,發動玄武門之變的。
但是後來綜合各種史料,以及劉旭自己的主觀態度來看,這種說法其實對了一半。
對的一半是李建成確實千方百計的針對李世民,尤其是李世民的戰功越來越大之後,各種各樣的小動作也是層出不窮,不但利用各種手段來汙蔑李世民的名聲,後來還幹脆想辦法收買了李淵的兩個寵妃,讓他們在李淵耳邊說李世民的壞話。
到了最後,據說還利用了巫蠱手段,讓李淵徹底下定決心免除李世民的天策上將的官職,然後將天策上將府的所有文官全部打亂遣散,至於李世民本人,最後大概會高高的掛起,但絲毫軍權也摸不到。
運氣好的話能夠以一個逍遙王爺的身份終老,運氣不好的話就要各種病死了。
但這並不代表李建成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因為任何人站在李建成的角度,都會這麽去做的。畢竟你本來就是家族的嫡長子,整個家族的產業都理所應當的由你來繼承。
可是現在你的親弟弟卻上竄下跳,不斷的立下各種滔天大功,正常人就不會放心,一定會想盡辦法的來鞏固自己的位置的。而且李建成最後也沒有真的對李世民動過殺念。
就在玄武門之變的前幾天,李建成邀請李世民到家裏麵喝酒,魏征千方百計的勸說李建成在酒中下毒,趁機直接將李世民毒死拉倒。隻要李世民一死,他手下的那些文官武將自然就會樹倒猢猻散,然後全部歸入李建成的麾下。
但李建成最終拒絕了這個建議,後來魏征也因為這件事情被問罪,直到李世民親自把他給撈出來,當做自家的鏡子來使用為止。
隻是沒有想到李世民更加狠毒,毒酒也不需要,直接就把自家老哥一箭射死拉倒。
當然了,李建成很有可能也沒有這麽的仁慈,他之所以選擇放李世民一馬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因為他不想背負殺弟的惡名,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當時的李建成其實已經優勢無限巨大了,自家老爹李淵已經確定要解散天策上將府,李世民的個人能力再強,一旦失去了軍隊,也不過是塚中枯骨罷了。
而此時整個長安城內的軍隊其實也是大部分掌握在李建成手中的,李世民的軍隊都在長安的外圍,他本人隻有一隻王府護衛,不過數百人左右罷了,而李建成直接掌握的軍隊高達十幾萬之多,同時保護李建成的衛隊也有上千人,也全部都是精銳。
而且李建成真的沒有想過,自家親弟弟會幹脆拋棄一切虛假的手段和麵子工程,直接暴露出最為狠辣和殘忍的麵目,直接用最幹淨利落的手段活生生的把自己給突死。
除此之外,李建成有1萬種方法可以拿捏自己的親弟弟,根本沒有必要直接讓自家弟弟毒死在自家府邸裏麵,這樣他也不好向天下交代,還是等自己登基之後,讓自己的弟弟因為某些意外原因直接暴斃更加妥當一些。
可以說,當時的李世民除了直接冒險去突突李建成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可能的勝算的,於是他就選擇了這唯一的勝算。
所以在劉旭看來,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不是什麽十惡不赦之徒,也都不是什麽完美無缺之人,他們隻是在自己的立場,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罷了。
在沒有了主觀傾向之後,劉旭自然也就可以站在一個絕對公正的立場開始描寫這兩個人之間的政治鬥爭,這也寫出了可以說是劉旭寫書以來最好的一部分政鬥劇情了。
所有讀者們都沉浸在看不見刀光劍影,但隨時有可能粉身碎骨的劇情之中,直到劇情來到了玄武門之前的一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