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可惜,這位垃圾作者似乎並不打算給滿足讀者們這麽一丟丟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夢想。
雖然宗澤已經幾乎收複了黃河以南所有的地區,並且將百萬義軍精編成了總共20萬的精銳部隊,同時還在開封城內籌備了足夠一年食用的糧草,按照宗澤接下來的計劃,就是渡過黃河,北伐中原,收複大宋的全部領土了。
可是宗澤先後向趙構遞交了24次奏折,每一次都懇切到了極致,但始終沒有得到趙構的支持。
這讓當時已經將近70歲的宗澤再也扛不住了,背疽發作,於七月初一含恨離世,這位北宋末年最有戰略才華的文臣名將,在臨終前仍然高唿:“過河!過河!過河!”
聲聲淒恍,引來三軍痛哭,但卻感動不了建康城內的趙構。
在宗澤病逝後,杜充繼任東京留守。其人“性殘忍好殺,而短於謀略”,置宗澤生前的計劃於不顧,北伐終告夭折。
而且杜充對於宗澤改編的百萬義軍並不信任,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這些所謂的義軍,要麽是各個地方上的地主武裝和團練,大部分則是以前的土匪和好漢。這些人的人品自然是非常糟糕的,在開封城內各種無事生非,各種違抗軍令,也就是宗澤強行將他們捏合在了一起,並且能夠予以控製。
但是杜充顯然沒有這個能力,而他又以為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於是他居然膽大包天地想要將這些軍頭們全部控製起來,改編他們的軍隊,徹底把二十萬義軍變成自己的杜家軍。
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整個開封不等金兵來進攻,自己人就先殺了起來,二十萬義軍開始了內訌,互相殘殺,最終將宗澤好不容易積蓄的,在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精銳部隊給徹底葬送掉了。
而滿腔熱血想要北伐的嶽飛,還來不及和金人交戰,居然就不得不和這些昨日還是戰友的亂軍廝殺。諷刺的是,經此一役之後,平亂有功的嶽飛被封為英州刺史,武德大夫!
沒錯,就是曾經宋江的那個武德大夫,現在落到了嶽飛的頭上了,於是有不少讀者看到這裏,你還不知道是感歎還是譏諷的嘀咕一句“這嶽飛莫不是宋江的精神傳人不成?”
嶽飛雖然成功的擊潰了義軍,但也隻是擊潰,而不是剿滅。大部分的義軍其實都逃到了黃河邊上,然後他們發現自己成了大宋的叛徒,而且他們在開封受到的委屈也不可能允許他們繼續為大宋效力,於是這些前一秒還滿腔熱血的要抗金的義士們,下一刻卻大部分選擇投降了金國,成為了金國的附庸軍,當真是可悲可笑到了極致。
所以可以想象,之前那點還抱有一點小小幻想的讀者們,在看到這樣的劇情之後是如何的口吐鮮血,幻想崩滅,渾身抽搐的。
唯一值得慶賀的是他們給劉旭又貢獻了不少二十五重天的世界之力。
經此一役,杜充明白,自己在開封不可能待下去了,想要撤軍迴建康,哪怕嶽飛嶽飛向杜充苦諫說開封是大宋在中原最好的據點,今天一旦拋棄了開封,未來如果想要重新拿迴,非要有數十萬大軍不可。
嶽飛更是主動請命,希望能夠率領一支部隊死守開封,等待未來大宋的北伐,奈何杜充不肯,嶽飛隻能跟著杜充返迴建康,開封緊接著就在次年二月陷落了。
不過從戰略的角度上來看,杜充的行為倒是沒有什麽錯誤的。
因為在20萬義軍內訌之後,麵對如狼似虎的金國大軍,開封已經不可能繼續守下去了,哪怕是嶽飛守在開封,也隻能死在那裏,畢竟那個時候嶽飛手下僅僅隻有幾萬收編的義軍而已,他真正能夠悍行天下的嶽家軍並沒有真正創建起來。所以不管杜充究竟是多麽的既狂妄又膽小,但他把嶽飛帶迴了建康,卻是結結實實的挽救了整個南宋。
因為在杜充撤迴建康的第二年,金兵就開始大舉南下,想要徹底滅亡宋國了。
而這一戰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建康附近的長江防線了,而負責防守建康的依然還是杜充。
說杜充既狂妄又膽小是完全沒錯的,他狂妄到在宗澤剛死沒多久,居然就想辦宗澤都沒有辦到的事情,把所有義軍的軍權都給奪了,害的開封二十萬大軍互相殘殺。
而膽小是當他撤迴建康之後,徹底當了縮頭烏龜,把大部分軍隊居然全都放在了建康城裏麵,而不是守在長江兩岸。更要命的是,杜充居然連指揮軍事的勇氣都沒有了,每天隻是待在自己的寢間裏麵當個默默沉思的宅男,嶽飛多次流淚進諫也沒有任何用處,直到金國開始進攻之後,他才勉強命令軍隊出城防禦。
結果除了嶽飛之外,其餘的部隊要麽戰死,要麽投降,而杜充本人更是連建康都沒有受,直接就逃到了百裏之外的真州,隻有嶽飛守在建康東北的鍾山上。
沒錯,就是後世南京的鍾山,國父葬在那裏的地方。
再後來,杜充這個廢物建真州也守不住,而趙構顯然也不可能放過自己這個丟失的所有兵權,沒有立下任何功勞,隻有不斷戰敗的敗軍之將,所以杜充幹脆利落地選擇了向金國投降,杜充剩餘的兵馬見自家主公都投了,這迴更加沒了阻礙,紛紛投降。
而這些人還想拉著嶽飛一同投降,結果嶽飛一邊滿口答應和他們一起投降,結果趁這些人沒有防備的時候,僅僅隻帶著幾個親兵就和這些大將們廝殺起來。
結果嶽飛三個月就擊敗了數十個貨真價實的武將,把這些敗軍徹底收服,而這支軍隊也成為了未來嶽飛嶽家軍真正的班底。
而此時的金軍倒也沒有功夫去管嶽飛,因為金軍全部的目標都在趙構身上,隻要抓住了趙構,那大宋自然就徹底沒了。
所以之後劇情的主視角也就完全轉移到了趙構的身上,讀者們看著完顏宗弼一路帶領金軍主力追擊趙構,而趙構由越州逃向明州,隨後又從明州乘船,逃到海上避難。
就如同150年後,陸秀夫帶著宋幼主趙昺沉船漂浮在海上避難。陸秀夫大概是覺得自己也可以複刻150年前趙構的奇跡,等待著陸地光複的那一天。
可是150年前的陸地上有一個傻子嶽飛,150年後的陸地上,隻有傻子才叫嶽飛!
(本章完)
雖然宗澤已經幾乎收複了黃河以南所有的地區,並且將百萬義軍精編成了總共20萬的精銳部隊,同時還在開封城內籌備了足夠一年食用的糧草,按照宗澤接下來的計劃,就是渡過黃河,北伐中原,收複大宋的全部領土了。
可是宗澤先後向趙構遞交了24次奏折,每一次都懇切到了極致,但始終沒有得到趙構的支持。
這讓當時已經將近70歲的宗澤再也扛不住了,背疽發作,於七月初一含恨離世,這位北宋末年最有戰略才華的文臣名將,在臨終前仍然高唿:“過河!過河!過河!”
聲聲淒恍,引來三軍痛哭,但卻感動不了建康城內的趙構。
在宗澤病逝後,杜充繼任東京留守。其人“性殘忍好殺,而短於謀略”,置宗澤生前的計劃於不顧,北伐終告夭折。
而且杜充對於宗澤改編的百萬義軍並不信任,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這些所謂的義軍,要麽是各個地方上的地主武裝和團練,大部分則是以前的土匪和好漢。這些人的人品自然是非常糟糕的,在開封城內各種無事生非,各種違抗軍令,也就是宗澤強行將他們捏合在了一起,並且能夠予以控製。
但是杜充顯然沒有這個能力,而他又以為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於是他居然膽大包天地想要將這些軍頭們全部控製起來,改編他們的軍隊,徹底把二十萬義軍變成自己的杜家軍。
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整個開封不等金兵來進攻,自己人就先殺了起來,二十萬義軍開始了內訌,互相殘殺,最終將宗澤好不容易積蓄的,在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精銳部隊給徹底葬送掉了。
而滿腔熱血想要北伐的嶽飛,還來不及和金人交戰,居然就不得不和這些昨日還是戰友的亂軍廝殺。諷刺的是,經此一役之後,平亂有功的嶽飛被封為英州刺史,武德大夫!
沒錯,就是曾經宋江的那個武德大夫,現在落到了嶽飛的頭上了,於是有不少讀者看到這裏,你還不知道是感歎還是譏諷的嘀咕一句“這嶽飛莫不是宋江的精神傳人不成?”
嶽飛雖然成功的擊潰了義軍,但也隻是擊潰,而不是剿滅。大部分的義軍其實都逃到了黃河邊上,然後他們發現自己成了大宋的叛徒,而且他們在開封受到的委屈也不可能允許他們繼續為大宋效力,於是這些前一秒還滿腔熱血的要抗金的義士們,下一刻卻大部分選擇投降了金國,成為了金國的附庸軍,當真是可悲可笑到了極致。
所以可以想象,之前那點還抱有一點小小幻想的讀者們,在看到這樣的劇情之後是如何的口吐鮮血,幻想崩滅,渾身抽搐的。
唯一值得慶賀的是他們給劉旭又貢獻了不少二十五重天的世界之力。
經此一役,杜充明白,自己在開封不可能待下去了,想要撤軍迴建康,哪怕嶽飛嶽飛向杜充苦諫說開封是大宋在中原最好的據點,今天一旦拋棄了開封,未來如果想要重新拿迴,非要有數十萬大軍不可。
嶽飛更是主動請命,希望能夠率領一支部隊死守開封,等待未來大宋的北伐,奈何杜充不肯,嶽飛隻能跟著杜充返迴建康,開封緊接著就在次年二月陷落了。
不過從戰略的角度上來看,杜充的行為倒是沒有什麽錯誤的。
因為在20萬義軍內訌之後,麵對如狼似虎的金國大軍,開封已經不可能繼續守下去了,哪怕是嶽飛守在開封,也隻能死在那裏,畢竟那個時候嶽飛手下僅僅隻有幾萬收編的義軍而已,他真正能夠悍行天下的嶽家軍並沒有真正創建起來。所以不管杜充究竟是多麽的既狂妄又膽小,但他把嶽飛帶迴了建康,卻是結結實實的挽救了整個南宋。
因為在杜充撤迴建康的第二年,金兵就開始大舉南下,想要徹底滅亡宋國了。
而這一戰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建康附近的長江防線了,而負責防守建康的依然還是杜充。
說杜充既狂妄又膽小是完全沒錯的,他狂妄到在宗澤剛死沒多久,居然就想辦宗澤都沒有辦到的事情,把所有義軍的軍權都給奪了,害的開封二十萬大軍互相殘殺。
而膽小是當他撤迴建康之後,徹底當了縮頭烏龜,把大部分軍隊居然全都放在了建康城裏麵,而不是守在長江兩岸。更要命的是,杜充居然連指揮軍事的勇氣都沒有了,每天隻是待在自己的寢間裏麵當個默默沉思的宅男,嶽飛多次流淚進諫也沒有任何用處,直到金國開始進攻之後,他才勉強命令軍隊出城防禦。
結果除了嶽飛之外,其餘的部隊要麽戰死,要麽投降,而杜充本人更是連建康都沒有受,直接就逃到了百裏之外的真州,隻有嶽飛守在建康東北的鍾山上。
沒錯,就是後世南京的鍾山,國父葬在那裏的地方。
再後來,杜充這個廢物建真州也守不住,而趙構顯然也不可能放過自己這個丟失的所有兵權,沒有立下任何功勞,隻有不斷戰敗的敗軍之將,所以杜充幹脆利落地選擇了向金國投降,杜充剩餘的兵馬見自家主公都投了,這迴更加沒了阻礙,紛紛投降。
而這些人還想拉著嶽飛一同投降,結果嶽飛一邊滿口答應和他們一起投降,結果趁這些人沒有防備的時候,僅僅隻帶著幾個親兵就和這些大將們廝殺起來。
結果嶽飛三個月就擊敗了數十個貨真價實的武將,把這些敗軍徹底收服,而這支軍隊也成為了未來嶽飛嶽家軍真正的班底。
而此時的金軍倒也沒有功夫去管嶽飛,因為金軍全部的目標都在趙構身上,隻要抓住了趙構,那大宋自然就徹底沒了。
所以之後劇情的主視角也就完全轉移到了趙構的身上,讀者們看著完顏宗弼一路帶領金軍主力追擊趙構,而趙構由越州逃向明州,隨後又從明州乘船,逃到海上避難。
就如同150年後,陸秀夫帶著宋幼主趙昺沉船漂浮在海上避難。陸秀夫大概是覺得自己也可以複刻150年前趙構的奇跡,等待著陸地光複的那一天。
可是150年前的陸地上有一個傻子嶽飛,150年後的陸地上,隻有傻子才叫嶽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