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西行路上
西遊:簽到方寸山,被猴子曝光了 作者:月色江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僧一臉的苦惱與無奈。
他觀六耳獼猴一臉的和善,而且口吐清氣,不像是有吃過人都模樣,而且似乎很有悔過之心。
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浪子迴頭金不換。
唐僧很願意幫六耳獼猴一次。
可讓他一個勉強有縛雞之力的凡人把這座山移開,不擺明了是癡人說夢嗎?
“嘿嘿,師父不用擔心,隻要師父來了,願意救我,這五行山,自然是不足為懼。”
六耳獼猴嘿嘿笑道。
唐僧問:“那你說吧,要我如何做才行。”
六耳獼猴激動道:“師父什麽都不用做,盡量離這裏遠一些就行了。”
唐僧沒有多問,馬上往後退去。
六耳獼猴望了眼喊到:“再遠點,再遠點。”
唐僧又往後退出一段距離,喊到:“這裏可以了嗎?”
“可以了,師父小心了!”
六耳獼猴又看了一眼,確定唐僧在安全範圍之外,然後身上便是有金光閃爍,地煞神通之開山術立即施展,刹那間是地動山搖啊,隨著碰的一聲,整座五行山變得四分五裂,然後渾身光禿禿的六耳獼猴大笑著騰空而起,直上雲霄。
在空中暢遊了一翻還不過癮,又是施展神通,一息萬裏路,轉瞬便迴到了東勝神州的猴兒山之中。
見小猴子們沒被人欺負後又是施展神通,迴到了五行山原本的位置,恭敬的跪下給唐僧磕了三個頭,激動道:“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唐僧仔細的打量六耳獼猴,竟是沒有絲毫因為它猴子的模樣而心生厭惡,反倒是滿意的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過西遊之路艱難無比,你若是想走,現在便離開吧,若是菩薩怪罪自可說是我的意思,想必如此菩薩也不會難為於你。”
六耳獼猴聞言怔住。
它沒有想到,唐僧居然完全沒有對身為妖族的他投去任何異樣的目光,反而如此溫柔的對待,甚至還主動放他自由,給他離開的機會。
這一刻,六耳獼猴對唐僧的印象徹底改觀了,態度也從表麵之上的恭敬變為了打心裏的恭敬。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這向來是六耳獼猴為人處世的準則。
況且,危險個屁啊。
他好歹也是太乙金仙,放在妖王之中,戰鬥力除了牛魔王,基本上沒人可以壓製。
再者,他都已經在五行山下壓了五百年,還在乎再跟著保護唐僧幾年功夫嗎?
於是六耳獼猴再次跪下磕頭。
無比恭敬的道:“徒兒不怕苦,請師父收下徒兒。”
唐僧淡淡笑道:“既然如此,西行路上就麻煩施主照顧了。”
六耳獼猴油嘴滑舌道:“呸,什麽施主,我徒弟,嘿嘿,師父可別叫施主,我會折壽的。”
“你這猴子,嘴巴倒是挺能說的。”唐僧輕輕的搖頭笑了笑,隨後問:“你可以名字?”
六耳獼猴不假思索點頭道:“本來是沒有的,不過曾經有一個待我極好的前輩,賜名明覺,無明覺。”
唐僧停了思索片刻,微笑道:“真是個好名字,那你以後的法號就叫明覺可好?”
“多謝師父賜法號。”六耳獼猴又是一拜,對這個法號相當滿意。
同時眼中也是閃過了一道精光。
跟唐僧走,倒不是真對這個師父佩服的五體投地。
更加重要的是,他知道,即將開始的量劫之中,將會有巨大的機緣等著自己。
離開?開什麽玩笑。
誰會不喜歡力量呢?
一想到師父五百年前暗示的大機緣,六耳獼猴便是迫不及待的道:“師父不是要求取三藏真經嗎?好說,我這就帶師父去見如來,西牛賀洲那靈山我之前去過,嘿嘿輕車熟路。”
六耳獼猴話說完也不管唐僧的意見,抓住他便是騰雲駕霧而去。
不出半個時辰的時候便是出現在了靈山腳下。
“如來就在上麵,師父我們這就上去。”六耳獼猴得意的道。
不過唐僧臉上卻是沒有絲毫喜意,訓斥道:“求取三藏真經,必須要真心實意才行啊,必須用走的方能表現我們的誠意,你速速帶為師迴去!”
六耳獼猴不解的問:“這有什麽啊,如來不敢不給,肯定給,不然我就在佛門再大鬧一番。”
唐僧神色一淩道:“不可,萬萬不可!”
六耳獼猴一臉鬱悶的表情,“為何不可啊?”
“你既拜貧僧為師,便是我佛門中人,佛門弟子皆以普度眾生為己任務,絕不打誑語,如何能行這種苟且之事呢?”
唐僧的態度異常堅定,六耳獼猴見說服不了便無奈帶著他迴到了五行山旁邊。
唐僧迴到那裏便繼續趕路,取經隊伍也擴充到了兩人。
自有六耳獼猴保護之後取經路就順利了不少,尋常小妖別說害人,便是靠近都不敢。
身為太乙金仙的六耳獼猴沒有絲毫收斂氣息的想法,妖怪見了可不都是拚命躲著嗎。
師徒二人風餐露宿,六耳獼猴的性子也頗為沉穩,除了剛剛脫困的那幾天之外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心浮氣躁,而且什麽地藏經,金剛經,都倒背如流,甚是得唐僧喜愛。
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六耳獼猴天天聽土地念經,就是給傻子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
師徒二人取經路相當順利,半年時間相安無事,終於是到了西牛賀洲的邊界。
唐僧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抬起頭,望著不遠處雲霧之中若隱若現的宮殿問:“那是何處?”
六耳獼猴下意識探出神識,不過馬上就被擋住了,六耳獼猴吃驚的把眼睛瞪的老大,思索片刻後詫異道:“這是逍遙帝君的道場。”
逍遙帝君?!那可是神仙啊,他的道場如何會在此處?
唐僧一臉震驚。
六耳獼猴不以為然道:“不就是天庭的一個大帝嘛,有什麽值得看重的?我們還是快點趕路,早些去靈山吧。”
他對張玄可沒什麽好印象,當年把他壓在五行山下的人便是張玄那廝,雖然說五行山一劫也是他的機緣,可現在想起來依然是相當不爽。
他觀六耳獼猴一臉的和善,而且口吐清氣,不像是有吃過人都模樣,而且似乎很有悔過之心。
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浪子迴頭金不換。
唐僧很願意幫六耳獼猴一次。
可讓他一個勉強有縛雞之力的凡人把這座山移開,不擺明了是癡人說夢嗎?
“嘿嘿,師父不用擔心,隻要師父來了,願意救我,這五行山,自然是不足為懼。”
六耳獼猴嘿嘿笑道。
唐僧問:“那你說吧,要我如何做才行。”
六耳獼猴激動道:“師父什麽都不用做,盡量離這裏遠一些就行了。”
唐僧沒有多問,馬上往後退去。
六耳獼猴望了眼喊到:“再遠點,再遠點。”
唐僧又往後退出一段距離,喊到:“這裏可以了嗎?”
“可以了,師父小心了!”
六耳獼猴又看了一眼,確定唐僧在安全範圍之外,然後身上便是有金光閃爍,地煞神通之開山術立即施展,刹那間是地動山搖啊,隨著碰的一聲,整座五行山變得四分五裂,然後渾身光禿禿的六耳獼猴大笑著騰空而起,直上雲霄。
在空中暢遊了一翻還不過癮,又是施展神通,一息萬裏路,轉瞬便迴到了東勝神州的猴兒山之中。
見小猴子們沒被人欺負後又是施展神通,迴到了五行山原本的位置,恭敬的跪下給唐僧磕了三個頭,激動道:“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唐僧仔細的打量六耳獼猴,竟是沒有絲毫因為它猴子的模樣而心生厭惡,反倒是滿意的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過西遊之路艱難無比,你若是想走,現在便離開吧,若是菩薩怪罪自可說是我的意思,想必如此菩薩也不會難為於你。”
六耳獼猴聞言怔住。
它沒有想到,唐僧居然完全沒有對身為妖族的他投去任何異樣的目光,反而如此溫柔的對待,甚至還主動放他自由,給他離開的機會。
這一刻,六耳獼猴對唐僧的印象徹底改觀了,態度也從表麵之上的恭敬變為了打心裏的恭敬。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這向來是六耳獼猴為人處世的準則。
況且,危險個屁啊。
他好歹也是太乙金仙,放在妖王之中,戰鬥力除了牛魔王,基本上沒人可以壓製。
再者,他都已經在五行山下壓了五百年,還在乎再跟著保護唐僧幾年功夫嗎?
於是六耳獼猴再次跪下磕頭。
無比恭敬的道:“徒兒不怕苦,請師父收下徒兒。”
唐僧淡淡笑道:“既然如此,西行路上就麻煩施主照顧了。”
六耳獼猴油嘴滑舌道:“呸,什麽施主,我徒弟,嘿嘿,師父可別叫施主,我會折壽的。”
“你這猴子,嘴巴倒是挺能說的。”唐僧輕輕的搖頭笑了笑,隨後問:“你可以名字?”
六耳獼猴不假思索點頭道:“本來是沒有的,不過曾經有一個待我極好的前輩,賜名明覺,無明覺。”
唐僧停了思索片刻,微笑道:“真是個好名字,那你以後的法號就叫明覺可好?”
“多謝師父賜法號。”六耳獼猴又是一拜,對這個法號相當滿意。
同時眼中也是閃過了一道精光。
跟唐僧走,倒不是真對這個師父佩服的五體投地。
更加重要的是,他知道,即將開始的量劫之中,將會有巨大的機緣等著自己。
離開?開什麽玩笑。
誰會不喜歡力量呢?
一想到師父五百年前暗示的大機緣,六耳獼猴便是迫不及待的道:“師父不是要求取三藏真經嗎?好說,我這就帶師父去見如來,西牛賀洲那靈山我之前去過,嘿嘿輕車熟路。”
六耳獼猴話說完也不管唐僧的意見,抓住他便是騰雲駕霧而去。
不出半個時辰的時候便是出現在了靈山腳下。
“如來就在上麵,師父我們這就上去。”六耳獼猴得意的道。
不過唐僧臉上卻是沒有絲毫喜意,訓斥道:“求取三藏真經,必須要真心實意才行啊,必須用走的方能表現我們的誠意,你速速帶為師迴去!”
六耳獼猴不解的問:“這有什麽啊,如來不敢不給,肯定給,不然我就在佛門再大鬧一番。”
唐僧神色一淩道:“不可,萬萬不可!”
六耳獼猴一臉鬱悶的表情,“為何不可啊?”
“你既拜貧僧為師,便是我佛門中人,佛門弟子皆以普度眾生為己任務,絕不打誑語,如何能行這種苟且之事呢?”
唐僧的態度異常堅定,六耳獼猴見說服不了便無奈帶著他迴到了五行山旁邊。
唐僧迴到那裏便繼續趕路,取經隊伍也擴充到了兩人。
自有六耳獼猴保護之後取經路就順利了不少,尋常小妖別說害人,便是靠近都不敢。
身為太乙金仙的六耳獼猴沒有絲毫收斂氣息的想法,妖怪見了可不都是拚命躲著嗎。
師徒二人風餐露宿,六耳獼猴的性子也頗為沉穩,除了剛剛脫困的那幾天之外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心浮氣躁,而且什麽地藏經,金剛經,都倒背如流,甚是得唐僧喜愛。
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六耳獼猴天天聽土地念經,就是給傻子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
師徒二人取經路相當順利,半年時間相安無事,終於是到了西牛賀洲的邊界。
唐僧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抬起頭,望著不遠處雲霧之中若隱若現的宮殿問:“那是何處?”
六耳獼猴下意識探出神識,不過馬上就被擋住了,六耳獼猴吃驚的把眼睛瞪的老大,思索片刻後詫異道:“這是逍遙帝君的道場。”
逍遙帝君?!那可是神仙啊,他的道場如何會在此處?
唐僧一臉震驚。
六耳獼猴不以為然道:“不就是天庭的一個大帝嘛,有什麽值得看重的?我們還是快點趕路,早些去靈山吧。”
他對張玄可沒什麽好印象,當年把他壓在五行山下的人便是張玄那廝,雖然說五行山一劫也是他的機緣,可現在想起來依然是相當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