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約的簽訂,其約束之力還是挺強大的,畢竟各國共同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若是有人違背契約,那必然會再遭到各國的唾棄,讓往後的外交變得異常艱難。
當然這個契約其實約束的也隻是大周一方,畢竟若是未來魏國勢大,有了與大周抗衡的實力,那麽這份盟約必然會作廢。
既然魏國割讓了宜川,那麽宜川的治理自然需要按照大周的法製來製定,這自然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還有魏國交付的財物也沒有到賬,所以姬禦等人並沒有很著急地迴去。
好在當初進城之時周軍也隻是搶奪了一些財物,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如此之下,戰後恢複還是很容易的。
不過消息和談成功的消息姬禦當然是先送迴了京城,
京城中的人們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為大周的強大感到自豪,同時也對姬禦等人的努力表示讚賞。
然而,就在宜川眾人準備為勝利縱情歡唿之際,京城的一道旨意如冷水澆頭,瞬間將原本的歡慶氣氛衝刷得一幹二淨。
這道突如其來的旨意,像是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原本洋溢在臉上的喜悅和驕傲,被這意外的消息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凝重與不安。
旨意的內容不僅讓原本的歡慶氣氛消失無蹤,更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人事變動,聖旨中明確寫道,封柳洪勇為關內侯,並命其留守宜川。
當然這個留守自然是包括柳洪勇手下的數萬大軍。
這可就有意思了,這些軍隊可是姬武的軍隊,皇帝這是直接越過了姬武的意思,想直接分化幽州的軍事力量。
柳洪勇本人,他愣在原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樣的也不敢接旨。
關內侯,二十等爵位中的第十九等,僅次於徹侯,封有食邑數戶,有按規定戶數征收租稅之權,而且世襲罔替。
這是多少為將者的畢生追求,同樣是莫大的榮譽。
當然僅僅憑借著此次宜川之功,自然是遠遠不夠,柳洪勇自然也知道,皇帝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削弱幽州的力量,但是如今幽州王姬武並未表明態度,他如何敢接旨。
“將軍,為何還不聽封?”見柳洪勇遲遲未動,傳旨之人不由地提醒道。
“這……”柳洪勇還在猶豫。
此時姬禦卻是沒辦法再看下去了,走上前去,接過手中的聖旨,轉身遞到柳洪勇身前,笑著說道:“柳叔,恭喜。”
柳洪勇愣愣地看著姬禦,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明白這道聖旨背後的深意,也清楚姬禦此刻遞過來的不僅僅是皇帝的封賞,更可能是一份沉重的責任與試探。
“殿下……”柳洪勇剛開口,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姬禦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堅定而溫和:“柳叔,這是您的榮譽,也是皇帝對您的認可,您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楷模,這份封賞您當之無愧。”
聖旨下達的那一刻結局便已經定下了,至於之後如何,那是姬武和皇帝之間的事情,與柳洪勇無關了。
畢竟不管皇帝的深意如何,其用心是多麽的險惡,都不能阻止屬下封侯拜將,這樣會寒了許多人的心。
所以姬禦直接替柳洪勇接下了旨意。
而傳旨之人見姬禦出來幫襯,也連忙附和道:“柳侯爺,快快接旨吧,別讓皇上久等了。”
柳洪勇深吸一口氣,鄭重地接過聖旨,沉聲說道:“臣,柳洪勇,領旨謝恩!”
眾人紛紛上前祝賀,氣氛雖然不及之前的歡慶,卻也多了幾分莊重與喜慶,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清楚,這份封賞並非單純的嘉獎,更是皇帝對幽州軍事力量的一次巧妙調整。
相比於其餘眾人的歡慶,柳洪勇卻覺得手中的聖旨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待到使者走後,柳洪勇便對著姬禦說道:“殿下,我少年之時便跟著老王爺南征北戰,與王爺更是情同手足,我生是幽州的人,死是幽州的鬼,皇帝這次可是打錯了算盤。”
姬禦聽後,微微一笑,說道:“柳叔,您的忠誠我自然明白,但如今形勢比人強,皇帝的旨意我們不得不從,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就要屈服於他的算計,您留守宜川,既是對您的信任,也是機遇,我們要借此機會,化被動為主動,讓皇帝看到我們的決心和力量。”
柳洪勇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他點頭道:“殿下說的是,我柳洪勇雖然是一介武夫,但也知道什麽是大局為重,既然皇帝要我留守宜川,那我就好好治理這裏,讓他看看幽州人的能力,同時,我也會加強與幽州的聯係,確保我們的力量不會被削弱。”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雖然分化了幽州的兵力,但是卻並不是壞事,柳洪勇控製宜川,高陽等地與幽州相互照應反而會令朝廷更加的棘手。
不過皇帝顯然不是為了當下,而是為了將來,畢竟人心都是會變的,而且就算柳洪勇絕對的站在幽州這邊,但是下一代,下下一代呢,誰也說不準,幾代之後還能有多少情誼呢?
隨後姬禦說道:“既然柳叔留守宜川,那高陽城中的萬餘人魏國俘虜該如何遷移至幽州呢?”
這萬餘人是不可能留在此地的,宜川也沒有能力留下這一萬人的俘虜,稍有不慎就會變成引狼入市。
柳洪勇深深地看了姬禦一眼,然後說道:“這個好說,雖然皇帝下令讓大軍留守宜川,但是互送俘虜肯定需要兵力,想來他也不會說些什麽,正好王爺派遣的三千精銳騎兵可以互送迴去。”
俘虜的問題本不該姬禦考慮,但是他此時提了出來,劉洪勇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不過就算姬禦不說,三千騎兵,劉洪勇也不敢要,騎兵的重要性可不是普通士兵能比的,中原地帶養馬本就困難,騎兵本就稀缺,多少國家舉國之力湊不出三千騎兵。
姬禦微微一笑,說道:“原來柳叔早已安排妥當,倒是我多慮了。”
兩人相視而笑,彼此都明白對方的心意。
柳洪勇心裏沒有任何的不高興,反而非常的欣慰,心想,王爺後繼有人啊。
當然這個契約其實約束的也隻是大周一方,畢竟若是未來魏國勢大,有了與大周抗衡的實力,那麽這份盟約必然會作廢。
既然魏國割讓了宜川,那麽宜川的治理自然需要按照大周的法製來製定,這自然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還有魏國交付的財物也沒有到賬,所以姬禦等人並沒有很著急地迴去。
好在當初進城之時周軍也隻是搶奪了一些財物,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如此之下,戰後恢複還是很容易的。
不過消息和談成功的消息姬禦當然是先送迴了京城,
京城中的人們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為大周的強大感到自豪,同時也對姬禦等人的努力表示讚賞。
然而,就在宜川眾人準備為勝利縱情歡唿之際,京城的一道旨意如冷水澆頭,瞬間將原本的歡慶氣氛衝刷得一幹二淨。
這道突如其來的旨意,像是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原本洋溢在臉上的喜悅和驕傲,被這意外的消息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凝重與不安。
旨意的內容不僅讓原本的歡慶氣氛消失無蹤,更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人事變動,聖旨中明確寫道,封柳洪勇為關內侯,並命其留守宜川。
當然這個留守自然是包括柳洪勇手下的數萬大軍。
這可就有意思了,這些軍隊可是姬武的軍隊,皇帝這是直接越過了姬武的意思,想直接分化幽州的軍事力量。
柳洪勇本人,他愣在原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樣的也不敢接旨。
關內侯,二十等爵位中的第十九等,僅次於徹侯,封有食邑數戶,有按規定戶數征收租稅之權,而且世襲罔替。
這是多少為將者的畢生追求,同樣是莫大的榮譽。
當然僅僅憑借著此次宜川之功,自然是遠遠不夠,柳洪勇自然也知道,皇帝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削弱幽州的力量,但是如今幽州王姬武並未表明態度,他如何敢接旨。
“將軍,為何還不聽封?”見柳洪勇遲遲未動,傳旨之人不由地提醒道。
“這……”柳洪勇還在猶豫。
此時姬禦卻是沒辦法再看下去了,走上前去,接過手中的聖旨,轉身遞到柳洪勇身前,笑著說道:“柳叔,恭喜。”
柳洪勇愣愣地看著姬禦,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明白這道聖旨背後的深意,也清楚姬禦此刻遞過來的不僅僅是皇帝的封賞,更可能是一份沉重的責任與試探。
“殿下……”柳洪勇剛開口,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姬禦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堅定而溫和:“柳叔,這是您的榮譽,也是皇帝對您的認可,您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楷模,這份封賞您當之無愧。”
聖旨下達的那一刻結局便已經定下了,至於之後如何,那是姬武和皇帝之間的事情,與柳洪勇無關了。
畢竟不管皇帝的深意如何,其用心是多麽的險惡,都不能阻止屬下封侯拜將,這樣會寒了許多人的心。
所以姬禦直接替柳洪勇接下了旨意。
而傳旨之人見姬禦出來幫襯,也連忙附和道:“柳侯爺,快快接旨吧,別讓皇上久等了。”
柳洪勇深吸一口氣,鄭重地接過聖旨,沉聲說道:“臣,柳洪勇,領旨謝恩!”
眾人紛紛上前祝賀,氣氛雖然不及之前的歡慶,卻也多了幾分莊重與喜慶,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清楚,這份封賞並非單純的嘉獎,更是皇帝對幽州軍事力量的一次巧妙調整。
相比於其餘眾人的歡慶,柳洪勇卻覺得手中的聖旨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待到使者走後,柳洪勇便對著姬禦說道:“殿下,我少年之時便跟著老王爺南征北戰,與王爺更是情同手足,我生是幽州的人,死是幽州的鬼,皇帝這次可是打錯了算盤。”
姬禦聽後,微微一笑,說道:“柳叔,您的忠誠我自然明白,但如今形勢比人強,皇帝的旨意我們不得不從,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就要屈服於他的算計,您留守宜川,既是對您的信任,也是機遇,我們要借此機會,化被動為主動,讓皇帝看到我們的決心和力量。”
柳洪勇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他點頭道:“殿下說的是,我柳洪勇雖然是一介武夫,但也知道什麽是大局為重,既然皇帝要我留守宜川,那我就好好治理這裏,讓他看看幽州人的能力,同時,我也會加強與幽州的聯係,確保我們的力量不會被削弱。”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雖然分化了幽州的兵力,但是卻並不是壞事,柳洪勇控製宜川,高陽等地與幽州相互照應反而會令朝廷更加的棘手。
不過皇帝顯然不是為了當下,而是為了將來,畢竟人心都是會變的,而且就算柳洪勇絕對的站在幽州這邊,但是下一代,下下一代呢,誰也說不準,幾代之後還能有多少情誼呢?
隨後姬禦說道:“既然柳叔留守宜川,那高陽城中的萬餘人魏國俘虜該如何遷移至幽州呢?”
這萬餘人是不可能留在此地的,宜川也沒有能力留下這一萬人的俘虜,稍有不慎就會變成引狼入市。
柳洪勇深深地看了姬禦一眼,然後說道:“這個好說,雖然皇帝下令讓大軍留守宜川,但是互送俘虜肯定需要兵力,想來他也不會說些什麽,正好王爺派遣的三千精銳騎兵可以互送迴去。”
俘虜的問題本不該姬禦考慮,但是他此時提了出來,劉洪勇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不過就算姬禦不說,三千騎兵,劉洪勇也不敢要,騎兵的重要性可不是普通士兵能比的,中原地帶養馬本就困難,騎兵本就稀缺,多少國家舉國之力湊不出三千騎兵。
姬禦微微一笑,說道:“原來柳叔早已安排妥當,倒是我多慮了。”
兩人相視而笑,彼此都明白對方的心意。
柳洪勇心裏沒有任何的不高興,反而非常的欣慰,心想,王爺後繼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