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達,情況有變,或許南宮之中出大事了。”
名聞海內的天下【三大儒】之首的盧植看了一眼身邊的黃門侍郎荀攸,隻是淡淡地說道。
“正是的,看來真的有大事發生了。”荀攸的眼神中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他也隱隱感覺到了一絲的不對勁,雖然不清楚具體如何。
但是煉魂宗師的空明洞徹,心血來潮已經給予他一種不妙的感覺。
說罷盧植帶著眾多的尚書台中尚書郎,尚書,侍郎等出了大殿之內。
“大將軍何在?汝等閹人是如何進入到南宮之中的?”
等到身後一切已經準備妥當,盧植更是第一時間出中台喝問。
迎接他的,則是一個中黃門奮力擲進來的何進首級。
曾經權傾朝野的大將軍何進,變成了一顆血淋淋的披頭散發的頭顱,在大殿之前骨碌碌地旋轉著。
為首的張讓則是在中黃門的簇擁之下,對著盧植怒吼道:“大將軍謀反,已經被太後處死,你們還不速速放下武器,不然一樣當做謀反處理。”
張讓怒目圓睜,他對於這些尚書台中的尚書,尚書郎頗為忌憚。
尤其是為首的吏部曹尚書盧植,更是名聞於天下的天下三大儒之中的兵絕,兵家戰陣之術獨步於天下。
而且還有何進守衛在尚書台之處的數百心腹羽林衛和虎賁衛,更是絕對不可能投降的。
盧植也不迴答,從一旁的虎賁衛手中奪過一把長矛,挺身而立。
兵家戰陣之術瞬間籠罩住了在殿中的所有羽林衛和虎賁衛。
在場的所有披甲持劍,原本就氣勢不凡的士兵們更是戰鬥力暴漲了起來。
他們本來就是羽林衛和虎賁衛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頗為不凡。
在盧植這樣的頂級兵家大能的加持下實力更是達到了一種可怕的地步。
而在盧植一旁的荀攸看見何進的首級,平時沉默寡言,略顯木訥的臉龐上更是罕見地露出了暴怒之色,
荀攸父親早死於第二次黨錮之禍之中,可說間接死於宦官的手中。
他年少聰慧又幼年失孤,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特點。
何進征辟過他,便是他的舉主,荀攸也被何進倚仗為心腹。
對於何進,他也是當成了自己的主公。
如今主公死於這些他最為討厭的宦官手裏,可謂是殺父之仇未曾報,又添上了一道新仇了。
“增己攻防。”
荀攸眸中淡淡閃過一絲的寒芒,流露出了罕見的暴烈怒意,強悍到可怕的精神力瞬間擴散開來,一道簡單的計策技加持在了所有己方士兵的身上。
雖然隻是最為普通的計策技能法術,但是所有的羽林衛和虎賁衛身上的氣息幾乎都是暴漲了五成以上。
而一旁的尚書郎華歆雖然臉色平靜,但是同樣是一招儒家輔助功法揮手而出。
他所修煉的乃是正統的儒家功法,中正平和,在輔助戰鬥上的效果很是不凡
盡管他是袁氏一派,見到了何進的首級倒是沒有太大的波動。
反而心中有一些淡淡的喜悅,但是他也知道,此刻不是內鬥的時候,這些宦官才是他們如今最大的敵人。
華歆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他與盧植、鄭玄、管寧等為同門,又與管寧、邴原共稱一龍,華歆則是一龍之首,號稱為一龍中的【龍頭】。
雖然他和盧植一樣同為名聞海內的大儒,雖然他的兵家戰陣上麵的修為遠遠不是盧植的對手,但是煉魂上修為並不比盧植來的差上多少,同樣也是達到了先天之境的煉魂大宗師,
此時一道輔助法術使用出來,在場的士兵們的戰鬥力又是提高了幾分。
“這些該死的尚書台中的尚書,郎中,侍郎,都該死。”
張讓臉上露出惱怒之色。
這些士人就頗為的討人厭,各個平日從來看不起他們這些豎宦閹人,從來都是用白眼看待他們。
如今連他們的靠山何進都死在了自己的手上麵,為什麽這些家夥還是這麽的囂張跋扈,完全不把他這個大宦官放在眼中。
這些士人,都是該死的貨色,
可是他還真的有些拿這些個士人沒辦法,有何進已經留下在尚書台之處駐紮的近千心腹精銳守護著。
這些士人中更是不乏荀攸,華歆這樣的先天煉魂宗師和盧植這樣的兵家戰陣高手。
而趙忠持節率領帶著的那些個羽林衛,虎賁衛還要防備在宮城之外,百郡邸之處的桓典,吳匡,張璋等最忠心耿耿於何進的心腹,更是不可能來支援智計。
又是憤怒,又是無奈之下,張讓等人下令讓正從北宮之內源源不斷趕往南宮之內的持兵黃門們強攻中台。
漢桓帝劉誌,漢靈帝劉宏這兩代皇帝都是寵幸宦官之人,北宮之中的太監在兩人的統治之下數量是比起前朝來說足足暴漲了十倍有餘。
持兵黃門的數量真是不少,很快就將雲台給重重疊疊地包圍了起來,那是一個裏三層,外三層。
隻是一時之間,完全攻打不下來尚書台所在的大殿。
這中台所在的雲台大殿本來就是高堂樓閣,易守難攻。
何況守衛這處尚書台的人物可都不是吃素的人,都是各個頂級的曆史武將。
盧植乃是天下的【三大儒】之首,和鄭玄,蔡邕齊名,更是號稱三大儒之中的【兵絕】,兵家戰陣上麵的造詣可謂是獨步於天下的
荀攸號稱【國家偉器】,乃是潁川荀氏年輕一代最為優秀的子弟,已經將潁川荀氏的計啊傳功法的
華歆乃是【龍頭】,同樣也是名望天下的人物,曾經師從太尉陽球。修煉的乃是儒家最為正統的功法,一身浩然正色,斐然難禦。
尚書台之中的這些羽林衛和虎賁衛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
在荀攸,華歆,盧植等頂級煉魂高手,兵家戰陣大能的加持之下戰鬥力已經達到了恐怖的地步。
大將軍何進莫名暴斃在南宮嘉德門之前,被大長秋趙忠,中常侍張讓所殺,死在距離尚書台隻有一牆之隔的地方。
隨後趙忠憑借著天子節杖,太後詔書這兩樣法寶和自己在羽林衛,虎賁衛積累下來的威信,迅速掌控了駐紮在南宮的羽林虎賁衛。
作為大漢龍廷最後的守護者和最強軍,和北軍五校不一樣的地方是,天地雙衛一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掌握在宦官,這些皇帝的家奴手中的。
畢竟這些宦官,才是對於皇帝最為忠實的部下,在一定的程度上麵來說,這些宦官就是皇權的延伸。
另外一個大宦官頭目,中常侍張讓則是挾持了大漢天子劉辯,大漢皇太後何漾。
隻是麵對守衛在尚書台之內的諸多煉魂宗師盧植,荀攸,華歆,一時之間居然無法突入,徹底控製住大漢龍廷這處真正的行政中心。
此前何進就已經在南宮之中完美布局,在尚書台中安插了大量的心腹人手,也就是天地雙衛中的心腹士兵,此時雖然何進已然身死,但是棋子還在運作,依舊生出來了成效。
何況在尚書台內還有盧植,荀攸,華歆等諸多煉魂高手。
一時之間,張讓,段珪等人率領著十倍的黃門強攻,竟然是根本占據不了上風。
城內兩處同時爆發了衝突,大戰一觸即發。
短短時間內,洛陽城中風雲再度突變,權傾朝野,掌握洛陽城內60%以上的兵力,一身係於洛陽城中大局的大將軍何進何遂高突然以誰也沒有想到的姿態暴斃。
張讓,趙忠迅速從何進勢力和袁氏勢力搶迴了一直以來都屬於宦官勢力的羽林衛和虎賁衛。
而此刻宮城之外的虎賁中郎將袁術得到了匆匆從城內掏出的虎賁衛屬下的匯報。
袁術擔任的是執掌的虎賁中郎將,雖然他擔任虎賁中郎將的時間不長。
但是憑借著自己的任俠習氣和汝南袁氏的背景還是在短短的時間之內招攬了不少的心腹之輩的。
換言之,袁氏搶在絕大多數人之前,第一時間知道了大將軍的死訊。
而袁術心情複雜,又是驚訝,又是奇怪,又是淡淡的喜悅。
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位厲害之極的大將軍讓汝南袁氏無比忌憚的何進,會如此輕易的死在宦官的手中。
隻能說是看來一物降一物。
得知消息之後,知道此事事關重大,他立刻趕迴太傅府邸,稟告了了自己的叔父袁隗,袁術的父親袁逢曾經為三公,如今已然去世,而袁隗正是袁逢的弟弟。
袁隗略一沉吟,便是立刻召來了自己的另外一個侄子,曾經的何進麾下第一智將司隸校尉袁紹一同商議此事。
“本初,我召集你來是有要事告訴的。”袁隗一臉嚴肅地看著自己的侄子,這位號稱【天下楷模】的袁紹。
“叔父大人有何事?”袁紹疑惑問道。
此前他算計何進,以何進之名捕殺十常侍家眷,導致十常侍和何進徹底決裂,
他還在和謀士討論著接下去對付何進的動作,
他的叔父就是一副急匆匆得將自己給召喚了過來。
當然,此時的袁紹還不會知道何進已經死亡的消息的。
袁隗深深看了袁紹一眼,說道:“是這樣的,何進入南宮麵見太後。
不知通過何種方式那些北宮中的閹人們混入了南宮之內,宦官發動兵變,將何進給殺了,就說連頭顱都被狠狠地砍了下來。”
袁隗的表情很是複雜。
他喜悅於自己失去了一個最強大的敵人和競爭對手,又是不免有一些的唏噓之意。
“什麽,怎麽可能?”
袁紹聽完這一消息,臉色蒼白如紙,目眥欲裂,睜大了雙目,不可置信模樣。
他以為乃是袁隗在開玩笑,但是從袁隗的表情裏麵就能夠看出來此事真的了。
以袁隗的脾氣,也不可能騙他。
何進死了?
這怎麽可能?
不可能的事情。
他之前是暗算過何進,但他想不到一向智計不俗的何進就這樣會輕易在南宮之中被區區閹人所宰殺了。
不過,袁隗不是那種騙人的人。
也就是說,何進真的死了。
袁紹心裏說不出的悲哀,雖然最終在汝南袁氏和何進中選擇了自己的家族,但是對於這位大將軍,他始終懷著別樣的感情。
但是他對於何進的感情,早就超過了平常人,曾經的何進是真正的將他袁紹當成了心腹,當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而不是他身上所流淌的血,所謂的家族,不過是將他當成了一個聽話的傀儡,甚至一枚可以隨時遺棄的棋子而已。
隻有在何進的身邊,他才感受到了,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那個戴著麵具的【天下楷模】,那個汝南袁氏永遠行走在黑暗邊緣的棄子。
一旦家族不在需要他,他這個無父無母,獨占一門,名義上的嫡子,實際上的庶子,將會被徹底都遺棄。
甚至他袁紹袁本初一度認為,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真正的主公。
正是在何進的支持下,他才一路成為了西園八校尉之一,再到【三獨坐】之中排名第二的司隸校尉。
雖然他背後有汝南袁氏的背景,但是何進依舊毫無保留地信任於他。
可是他卻做了什麽,做了一個叛徒,一個背刺者。
而且他很清楚,真正害死何進的人其實就是自己。
他不設計陷害,讓北宮中的宦官和何進決一死戰的話,何進也不會死。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袁紹此刻滿目悲愴之色,隻是完全呆住了。
名聞海內的天下【三大儒】之首的盧植看了一眼身邊的黃門侍郎荀攸,隻是淡淡地說道。
“正是的,看來真的有大事發生了。”荀攸的眼神中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他也隱隱感覺到了一絲的不對勁,雖然不清楚具體如何。
但是煉魂宗師的空明洞徹,心血來潮已經給予他一種不妙的感覺。
說罷盧植帶著眾多的尚書台中尚書郎,尚書,侍郎等出了大殿之內。
“大將軍何在?汝等閹人是如何進入到南宮之中的?”
等到身後一切已經準備妥當,盧植更是第一時間出中台喝問。
迎接他的,則是一個中黃門奮力擲進來的何進首級。
曾經權傾朝野的大將軍何進,變成了一顆血淋淋的披頭散發的頭顱,在大殿之前骨碌碌地旋轉著。
為首的張讓則是在中黃門的簇擁之下,對著盧植怒吼道:“大將軍謀反,已經被太後處死,你們還不速速放下武器,不然一樣當做謀反處理。”
張讓怒目圓睜,他對於這些尚書台中的尚書,尚書郎頗為忌憚。
尤其是為首的吏部曹尚書盧植,更是名聞於天下的天下三大儒之中的兵絕,兵家戰陣之術獨步於天下。
而且還有何進守衛在尚書台之處的數百心腹羽林衛和虎賁衛,更是絕對不可能投降的。
盧植也不迴答,從一旁的虎賁衛手中奪過一把長矛,挺身而立。
兵家戰陣之術瞬間籠罩住了在殿中的所有羽林衛和虎賁衛。
在場的所有披甲持劍,原本就氣勢不凡的士兵們更是戰鬥力暴漲了起來。
他們本來就是羽林衛和虎賁衛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頗為不凡。
在盧植這樣的頂級兵家大能的加持下實力更是達到了一種可怕的地步。
而在盧植一旁的荀攸看見何進的首級,平時沉默寡言,略顯木訥的臉龐上更是罕見地露出了暴怒之色,
荀攸父親早死於第二次黨錮之禍之中,可說間接死於宦官的手中。
他年少聰慧又幼年失孤,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特點。
何進征辟過他,便是他的舉主,荀攸也被何進倚仗為心腹。
對於何進,他也是當成了自己的主公。
如今主公死於這些他最為討厭的宦官手裏,可謂是殺父之仇未曾報,又添上了一道新仇了。
“增己攻防。”
荀攸眸中淡淡閃過一絲的寒芒,流露出了罕見的暴烈怒意,強悍到可怕的精神力瞬間擴散開來,一道簡單的計策技加持在了所有己方士兵的身上。
雖然隻是最為普通的計策技能法術,但是所有的羽林衛和虎賁衛身上的氣息幾乎都是暴漲了五成以上。
而一旁的尚書郎華歆雖然臉色平靜,但是同樣是一招儒家輔助功法揮手而出。
他所修煉的乃是正統的儒家功法,中正平和,在輔助戰鬥上的效果很是不凡
盡管他是袁氏一派,見到了何進的首級倒是沒有太大的波動。
反而心中有一些淡淡的喜悅,但是他也知道,此刻不是內鬥的時候,這些宦官才是他們如今最大的敵人。
華歆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他與盧植、鄭玄、管寧等為同門,又與管寧、邴原共稱一龍,華歆則是一龍之首,號稱為一龍中的【龍頭】。
雖然他和盧植一樣同為名聞海內的大儒,雖然他的兵家戰陣上麵的修為遠遠不是盧植的對手,但是煉魂上修為並不比盧植來的差上多少,同樣也是達到了先天之境的煉魂大宗師,
此時一道輔助法術使用出來,在場的士兵們的戰鬥力又是提高了幾分。
“這些該死的尚書台中的尚書,郎中,侍郎,都該死。”
張讓臉上露出惱怒之色。
這些士人就頗為的討人厭,各個平日從來看不起他們這些豎宦閹人,從來都是用白眼看待他們。
如今連他們的靠山何進都死在了自己的手上麵,為什麽這些家夥還是這麽的囂張跋扈,完全不把他這個大宦官放在眼中。
這些士人,都是該死的貨色,
可是他還真的有些拿這些個士人沒辦法,有何進已經留下在尚書台之處駐紮的近千心腹精銳守護著。
這些士人中更是不乏荀攸,華歆這樣的先天煉魂宗師和盧植這樣的兵家戰陣高手。
而趙忠持節率領帶著的那些個羽林衛,虎賁衛還要防備在宮城之外,百郡邸之處的桓典,吳匡,張璋等最忠心耿耿於何進的心腹,更是不可能來支援智計。
又是憤怒,又是無奈之下,張讓等人下令讓正從北宮之內源源不斷趕往南宮之內的持兵黃門們強攻中台。
漢桓帝劉誌,漢靈帝劉宏這兩代皇帝都是寵幸宦官之人,北宮之中的太監在兩人的統治之下數量是比起前朝來說足足暴漲了十倍有餘。
持兵黃門的數量真是不少,很快就將雲台給重重疊疊地包圍了起來,那是一個裏三層,外三層。
隻是一時之間,完全攻打不下來尚書台所在的大殿。
這中台所在的雲台大殿本來就是高堂樓閣,易守難攻。
何況守衛這處尚書台的人物可都不是吃素的人,都是各個頂級的曆史武將。
盧植乃是天下的【三大儒】之首,和鄭玄,蔡邕齊名,更是號稱三大儒之中的【兵絕】,兵家戰陣上麵的造詣可謂是獨步於天下的
荀攸號稱【國家偉器】,乃是潁川荀氏年輕一代最為優秀的子弟,已經將潁川荀氏的計啊傳功法的
華歆乃是【龍頭】,同樣也是名望天下的人物,曾經師從太尉陽球。修煉的乃是儒家最為正統的功法,一身浩然正色,斐然難禦。
尚書台之中的這些羽林衛和虎賁衛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
在荀攸,華歆,盧植等頂級煉魂高手,兵家戰陣大能的加持之下戰鬥力已經達到了恐怖的地步。
大將軍何進莫名暴斃在南宮嘉德門之前,被大長秋趙忠,中常侍張讓所殺,死在距離尚書台隻有一牆之隔的地方。
隨後趙忠憑借著天子節杖,太後詔書這兩樣法寶和自己在羽林衛,虎賁衛積累下來的威信,迅速掌控了駐紮在南宮的羽林虎賁衛。
作為大漢龍廷最後的守護者和最強軍,和北軍五校不一樣的地方是,天地雙衛一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掌握在宦官,這些皇帝的家奴手中的。
畢竟這些宦官,才是對於皇帝最為忠實的部下,在一定的程度上麵來說,這些宦官就是皇權的延伸。
另外一個大宦官頭目,中常侍張讓則是挾持了大漢天子劉辯,大漢皇太後何漾。
隻是麵對守衛在尚書台之內的諸多煉魂宗師盧植,荀攸,華歆,一時之間居然無法突入,徹底控製住大漢龍廷這處真正的行政中心。
此前何進就已經在南宮之中完美布局,在尚書台中安插了大量的心腹人手,也就是天地雙衛中的心腹士兵,此時雖然何進已然身死,但是棋子還在運作,依舊生出來了成效。
何況在尚書台內還有盧植,荀攸,華歆等諸多煉魂高手。
一時之間,張讓,段珪等人率領著十倍的黃門強攻,竟然是根本占據不了上風。
城內兩處同時爆發了衝突,大戰一觸即發。
短短時間內,洛陽城中風雲再度突變,權傾朝野,掌握洛陽城內60%以上的兵力,一身係於洛陽城中大局的大將軍何進何遂高突然以誰也沒有想到的姿態暴斃。
張讓,趙忠迅速從何進勢力和袁氏勢力搶迴了一直以來都屬於宦官勢力的羽林衛和虎賁衛。
而此刻宮城之外的虎賁中郎將袁術得到了匆匆從城內掏出的虎賁衛屬下的匯報。
袁術擔任的是執掌的虎賁中郎將,雖然他擔任虎賁中郎將的時間不長。
但是憑借著自己的任俠習氣和汝南袁氏的背景還是在短短的時間之內招攬了不少的心腹之輩的。
換言之,袁氏搶在絕大多數人之前,第一時間知道了大將軍的死訊。
而袁術心情複雜,又是驚訝,又是奇怪,又是淡淡的喜悅。
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位厲害之極的大將軍讓汝南袁氏無比忌憚的何進,會如此輕易的死在宦官的手中。
隻能說是看來一物降一物。
得知消息之後,知道此事事關重大,他立刻趕迴太傅府邸,稟告了了自己的叔父袁隗,袁術的父親袁逢曾經為三公,如今已然去世,而袁隗正是袁逢的弟弟。
袁隗略一沉吟,便是立刻召來了自己的另外一個侄子,曾經的何進麾下第一智將司隸校尉袁紹一同商議此事。
“本初,我召集你來是有要事告訴的。”袁隗一臉嚴肅地看著自己的侄子,這位號稱【天下楷模】的袁紹。
“叔父大人有何事?”袁紹疑惑問道。
此前他算計何進,以何進之名捕殺十常侍家眷,導致十常侍和何進徹底決裂,
他還在和謀士討論著接下去對付何進的動作,
他的叔父就是一副急匆匆得將自己給召喚了過來。
當然,此時的袁紹還不會知道何進已經死亡的消息的。
袁隗深深看了袁紹一眼,說道:“是這樣的,何進入南宮麵見太後。
不知通過何種方式那些北宮中的閹人們混入了南宮之內,宦官發動兵變,將何進給殺了,就說連頭顱都被狠狠地砍了下來。”
袁隗的表情很是複雜。
他喜悅於自己失去了一個最強大的敵人和競爭對手,又是不免有一些的唏噓之意。
“什麽,怎麽可能?”
袁紹聽完這一消息,臉色蒼白如紙,目眥欲裂,睜大了雙目,不可置信模樣。
他以為乃是袁隗在開玩笑,但是從袁隗的表情裏麵就能夠看出來此事真的了。
以袁隗的脾氣,也不可能騙他。
何進死了?
這怎麽可能?
不可能的事情。
他之前是暗算過何進,但他想不到一向智計不俗的何進就這樣會輕易在南宮之中被區區閹人所宰殺了。
不過,袁隗不是那種騙人的人。
也就是說,何進真的死了。
袁紹心裏說不出的悲哀,雖然最終在汝南袁氏和何進中選擇了自己的家族,但是對於這位大將軍,他始終懷著別樣的感情。
但是他對於何進的感情,早就超過了平常人,曾經的何進是真正的將他袁紹當成了心腹,當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而不是他身上所流淌的血,所謂的家族,不過是將他當成了一個聽話的傀儡,甚至一枚可以隨時遺棄的棋子而已。
隻有在何進的身邊,他才感受到了,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那個戴著麵具的【天下楷模】,那個汝南袁氏永遠行走在黑暗邊緣的棄子。
一旦家族不在需要他,他這個無父無母,獨占一門,名義上的嫡子,實際上的庶子,將會被徹底都遺棄。
甚至他袁紹袁本初一度認為,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真正的主公。
正是在何進的支持下,他才一路成為了西園八校尉之一,再到【三獨坐】之中排名第二的司隸校尉。
雖然他背後有汝南袁氏的背景,但是何進依舊毫無保留地信任於他。
可是他卻做了什麽,做了一個叛徒,一個背刺者。
而且他很清楚,真正害死何進的人其實就是自己。
他不設計陷害,讓北宮中的宦官和何進決一死戰的話,何進也不會死。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袁紹此刻滿目悲愴之色,隻是完全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