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五十八章強取潼關
望著眼前擺起來一排排攻城武器,魏延臉上浮現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孟達這兵部尚書還真沒白當,這才上任不多久,就整出這麽多的利器來!”魏延輕歎一聲,同時也佩服起阿鬥的英明。
這六部成立以後,所有的軍備器械都是由兵部負責的,這比以前的工作效率要高了不少。而兵部尚書孟達,原本也是領兵一方的大將,算的上是知兵之人,也深知這攻城武器在進攻城池有多麽的重要,所以孟達上任以後,專門花費了很多的功夫趕製了一批攻城武器。
長安距離潼關並不遠,不過一些大型的攻城武器運輸起來還是非常麻煩的。主將魏延便親自帶人運送這些攻城武器來長安,前線指揮直接交給了先鋒關平,剛好護城河填滿,攻城武器也已經送到了。
潼關城牆高大,而兵部這些攻城武器都是依照潼關為假想目標所建造的,特別是攀登城牆用的利器,都是恰恰高過潼關城牆。
而潼關上的郭淮,則是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潼關上守軍本來就不過,所能儀仗的也隻是地形的優勢。不過如今的這些地形優勢,在這些攻城利器麵前,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與此同時,在南麵的宛城,司馬懿同樣站在成桐,望著遠處那飄揚的江東旗幟。
相比較起來,陸遜的準備並沒有漢軍那麽充分,不過司馬懿也沒有將全部大軍都收縮到城中,而是留下一部分人馬在城外安營紮寨,抵擋陸遜。同時也是告訴陸遜,想要攻宛城,先過了城外這一關!
比起東麵的淮南,陸遜手中的兵馬要遠遠少於孫權。江東世家門閥林立,對於這些世家門閥,孫權是又要倚重,又要防備。這麽多年來,孫權對於江東世家的策略也一直是重用兼防備。江東士族當中,若是有想為官的,孫權是來者不拒,甚至還會提拔其中一些有能之輩,比如顧雍等人,而同時,這些士族想要在孫權手中獲得兵權,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兵權這件事上,孫權並不是完全相信江東士族。
陸遜也是士族出身,而且陸氏一族還是江東大世家,好在陸遜是孫策的女婿,孫權的侄女婿,算是跟孫權攀上了一些親戚,所以相比起其他人,陸遜還是能夠獲得孫權的信任的。不過這種信任,卻也是有限的。這點從孫權將大量的士兵都集中在自己手中就能看出。
宛城乃是南陽的首府,而南陽當年確實大漢最富庶的一個郡,所以在鼎盛時期,南陽的規模堪比長安。隻不過最近幾十年,從黃巾之亂以後,宛城數次易手,戰亂也使得宛城城牆處很多地方年久失修,破舊不堪。
讓司馬懿欣慰的是,漢軍攻下武關以後,便沒有繼續進攻宛城,這讓司馬懿稍微安定了幾分。單獨麵對陸遜的江東軍,司馬懿還有一守之力。
鄧艾一臉興奮的迴到營中,將手中的長刀扔給了旁邊的士兵。而後擦了擦臉上的灰塵。
司馬懿迎了出來,看了看鄧艾那刀刃上還沾著點點血跡,臉上冒出一絲滿意的微笑。
“士載,你迴來了?”司馬懿開口說道。
“太尉,幸不辱命,又被我斬了江東兩員大將。”鄧艾開口說道。
“恩,不錯!”司馬懿滿意的點了點頭。鄧艾的武藝要比那些江東將領強得多,單挑起來江東是沒有人能擋得住鄧艾。不過這種小便宜,關係不到大局,頂多鼓舞一下自己的士氣而已,鄧艾所斬的也不過是江東一般將領,而領兵的陸遜猶在,對於戰鬥的指揮是沒有一絲影響。
“太尉,那劉禪早已經占領了武關,為何遲遲沒有出兵?聽聞昔日那長阪坡趙子龍就在武關,我還真想會他一會!”鄧艾開口說道。
“士載,若是我所料不錯的話,漢軍可能不會來了。”
“不迴來了?為什麽?”
“嗬嗬嗬,士載,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諸葛亮此人是死占便宜,南陽這麽大的地方,諸葛亮豈會舍得放棄!如今漢軍先攻下武關,卻不取南陽,反而開始猛攻潼關,隻有一個可能,那便是劉禪與孫權早就商量好了,這南陽是歸孫權的了。也正是因為這樣,漢軍才會堅守武關不出。”
“太尉,那這樣的話,我們隻需麵對陸遜一方人馬,這南陽豈不是能守下來了?”鄧艾開口問道。
“士載,守南陽可不是那麽容易的。若想守住南陽,必須保證洛陽不失,若是漢軍占了洛陽,轉而南下,可攻宛城,也可攻許都,我們還是兩邊無法兼顧,隻能棄南陽而守許都。這南陽,一樣是保不住。”
“漢軍要想攻洛陽,要麽出武關攻我完成,要麽就攻破潼關。潼關城牆高大堅固,又有郭淮在,豈是那麽容易被攻破的。”鄧艾開口說道。
“不錯,郭淮是頗有才幹,但是潼關兵少啊,隻有區區兩千人,短時間內支撐還可以,一旦時間長了,潼關必然被破!”司馬懿微微的歎了口氣。
正如司馬懿所料,郭淮已經快撐不住了。
魏延領兵很有一套,平日裏魏延總是與士兵同甘共苦,而每每有封賞,魏延也忘不了自己手下的士兵,說起來魏延頗有當年大將吳起之風,也正是因為這樣,每次作戰的時候,魏延麾下的士兵也是最拚命的。
魏延手下有有五百校刀手,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勇猛之輩,每次戰事到了最關鍵的時候,這五百校刀手加入戰鬥,都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關羽手下則有一千校刀手,也都是關羽親自訓練的,自然是精銳當中的精銳,如今這一千校刀手有八百人是跟著關平一起出來的。
如今,這加起來一千三百精銳部隊還沒有上場,郭淮就有些撐不住了。
潼關當中隻有區區兩千守軍,雖然潼關所處的地帶地形狹隘,能夠受到攻擊的也就那麽一點點麵積,幾百人到城垛後麵一站就滿滿的了,但是郭淮卻沒想到,漢軍有那麽多攻城武器。
投石車上時不時的迴扔過來幾塊大石頭,雖然頻率很慢,但是卻勝在威力巨大,高高的石塊從天落下,即便是磚石砌成的關牆,也撐不住,有些磚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裂縫,也有幾塊城垛已經被擊碎,更有甚者城樓都被打出了好幾個大洞。
那些弩車放出來的弩箭,各個都有標槍那麽長,鐵質的槍頭伴隨著巨大的衝擊力,甚至可以穿透城牆上的小塊城磚,若是落到城頭,殺傷力更大,即便是舉著皮盾,仍然難以抵擋弩箭的衝擊。
兩台巨大的井闌架在潼關城牆麵前,井闌上麵不但有雙層箭樓,那箭樓比潼關城牆高上好一丈多,上麵的弓箭手向潼關上射箭就如同射靶子一般,還好潼關前麵並不寬闊,隻能容納兩台井闌,若是多來幾台的話,潼關早就守不住了。真不知道這兩個大家夥,蜀軍是怎麽運過來的。
而對潼關內士兵殺傷力最大的,還是當數通過雲梯和各種長梯攀爬上來的士兵。這些士兵在井闌弓箭手的掩護下,很快就能爬上城牆。城牆上空間畢竟有限,魏軍早就站好地形數量還是要多一些的,肉搏戰並不吃虧,但是魏軍的總數卻要少的多,哪怕是漢軍死三個魏軍死一個,魏軍都經不起這種消耗。
更讓郭淮感到絕望的一點就是手下可戰之兵越來越少了。隨著戰爭的延續,陣亡的,受傷失去戰鬥力的越來越多,而這種消耗對於魏軍是最不利的。
第一天的時候,郭淮還可以將麾下兩千人嗎分成四批,輪流守城,後來變成了三批人馬,再到後來變成兩批人馬輪流守城,如今,這兩批人馬都有點忙活不過來了。
郭淮不知道,繼續下去的話,自己還能夠堅持多久。隨著傷亡數字不斷地增加,郭淮的信心卻不斷地減少。
更重要的是武關已經丟失,南陽恐怕也會不保,若是南陽丟了的話,敵人可以由南陽直撲洛陽,根本不用理會自己的這個潼關,而那時候,潼關會變成一路孤軍。手中無兵,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郭淮已經漸漸的喪失了繼續守下去的信心。
伴隨著日落西山,城牆上的戰鬥也漸漸的緩和起來,夜間攻城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根據以往的竟然,現在這個時侯到了雙方收兵各自迴去舔舐傷口的時候了。
遠方,魏延雙眼緊盯著東麵的通關,在魏延身後,一輪火紅而又圓潤的太陽,正慢慢的落下山頭。
“將軍,是時候了,我們該收兵了!”關平開口說道。
“不,今天我們不收兵!”魏延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而後開口說道:“關平將軍,一會我會讓我會下五百校刀手攻城,你麾下那八百人,也一起上吧,今日,便是攻破武關之時!”
“末將得令!”關平一抱拳,退了下去。
“殺啊!”這一千三百漢軍精銳直撲武關而去。
關上,郭淮微微一錯愕,都快天黑了,這時候漢軍應該退了,怎麽還有人衝過來。
郭淮偷偷的打量了一下那些正在向武關衝鋒的人,而後郭淮猛然發現,比起先前幾日進攻的漢軍,這夥人身上都帶著一股濃鬱的肅殺之氣。仿佛各個都是經過很多次戰火磨礪出來的一樣。
“不好!”郭淮馬上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夥人很明顯是漢軍的精銳。憑著城樓上這些已經打了一天仗的魏軍,又如何能夠抵擋得了這些養精蓄銳的精銳漢軍!
“快,把所有能戰的人都叫過來!”郭淮大喊一聲。而與此同時,新到的漢軍精銳已經湧到了城下。
根據以往的慣例,這時候漢軍應該退兵休息了,所以此時的魏軍正是最鬆懈的時候,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新上來的這股人馬全都是精銳當中的精銳。
終於,第一個漢軍精銳登上了城頭,而後,其他人也陸陸續續攀了過來,這夥生力軍的加入,使得戰局瞬間扭轉過來。
魏軍已經打了一天了,此時正是饑渴交加的時候,再加上天色漸晚,精神鬆懈,再遇到了漢軍突如其來猛烈的進攻,這就好比一堆長途跋涉了一天的羚羊群中,突然鑽進了一群獅子。
“完了!”一瞬間,郭淮就做出了判斷,這潼關,沒法繼續守下去了。
郭淮猶豫了片刻,而後狠狠地咬了咬牙,開口說道:“傳令,放棄潼關,我們立刻撤退!”
歡唿聲從潼關上傳來,隨著漢軍的大旗飄揚在潼關上,魏延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微笑,這潼關終於拿下來了。
雖然為了奪取潼關,損失了不少的物資和士兵,但是隻要拿下潼關,等於奪下了洛陽的西大門,接下來弘農郡是一片平原毫不設防的,大軍可以直撲洛陽。
隨後,潼關的城門緩緩打開,而魏延則興衝衝的走了進去。
道路兩旁皆是一片狼藉,魏軍散落的武器、物資、軍旗到處都是,一些沒來得及走的傷病在道路旁邊呻吟著。不過很明顯在三國時代沒有什麽人道主義精神,這些傷病都會被作為俘虜,願意投降的,說不定還給些水糧,不願意投降的自然會被殺掉,至於那些傷的實在是太重的,自然會有個別好心的過去幫他們補上一刀,了結掉他們的痛苦。
魏延的五百校刀手已經走下了城樓,聚集到了魏延麵前。
魏延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自己所訓練出來的這些精銳,魏延還是很在乎的。
魏延眼睛掃過這些人,而後突然提起大刀,開口問道:“爾等可還有再戰之力?”
“有!我等皆可再戰!”
“好,可願意隨我去奪取洛陽?”魏延接著問道。
“我等願意!”
“很好,出發,急行軍,目標洛陽!”魏延大刀一指東麵,就要向前衝去。
“將軍,等等!”關平馬上走了過來,魏延素來喜好搶功,這關平是知道的。可是如今魏延身為主將不說,而且就帶著五百人馬便敢於進攻洛陽這種大城,這功勞搶的也太離譜些了。
“將軍,你乃是主帥……”
“關平聽令!”沒等關平說話,魏延就打斷了關平。
“末將在。”關平下意識的答道。
“立刻給我準備一日糧草,還有軍中事情就都交給你了,我走之後,你即可命廖化領兵三千,帶足了糧草去洛陽一定要在五日內趕到。”
“可是將軍……”
“行了,不用說了,兵貴神速,我得盡快啟程!”
潼關距離洛陽二百一十多公裏,按照漢代的路程計算的話,相當於六百一十漢裏。古代行軍,人數不多的話,步兵一日從天亮走到天黑,能夠走八十到九十公裏。而如今,魏延隻要了一日的糧草,便要走二百一十多公裏,這難度與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魏延的速度很快,五百人日夜行軍,經過了一夜一天,到了下一日的子時,魏延終於到達了洛陽附近。
清晨,一絲薄薄的霧氣彌散在空氣中。
城樓上,一名剛剛換崗上來的魏軍揉了揉眼睛,打了個哈欠,很明顯是剛從夢中起來,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
士兵找了角落,撒了泡尿,而後慢慢的提起褲子,隨後眼睛隨意的瞟了一眼前方。
霧氣當中隱隱的出現了一麵飄動的東西,頓時吸引了士兵的注意力,士兵瞪著眼睛,仔細的望了過去。
漸漸的,士兵發現,那正在薄霧中飄動著的是一杆大旗,而在旗下,竟然還有黑壓壓的人影在晃動。
士兵再次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而後猛的大喊道:“快來人啊!”
守城的官員馬上奔了過來,此時,大家已經能夠隱隱的看到,那旗幟上寫著一個大大的“魏”字。
“唿……”當大家看到這個魏字,再看看城樓上插著的魏國大旗,不少人都鬆了一口氣。
“是自己人,嚇我一跳。”其中一人長出一口氣。
“笨蛋,是敵人!”城門守軍猛的大喝一聲,而後翹起了警鍾。
“敵襲,漢軍來了,魏延來了!”
那個大大的“魏”字,當然不是魏國的那個“魏”,而是魏延的“魏”。士兵們一時之間混淆了,可是守將的文化程度明顯要高一截,馬上就分辨出來,這並不是魏國的大旗,而是魏延的帥旗。
“漢軍攻過來了!”
“魏延過來了!”
消息很快的傳到了城中。
郭淮登上洛陽城樓,望著眼前魏延的旗幟,再加上旗幟下那一身金甲的魏延,嘴中喃喃嘮叨著:“這怎麽可能!”
郭淮放棄潼關以後,連夜逃迴洛陽,大概是夜間慌不擇路,郭淮在昨日的中午,才剛剛到達洛陽。要知道郭淮可是騎馬的,速度自然比步兵快得多。
郭淮本來以為,漢軍至少要兩三日後才會到達,隻是沒想到,郭淮剛剛到達洛陽,第二日一大早,魏延就出現在洛陽城外。
“漢軍為何來的這麽快!”一個聲音從郭淮旁邊響起,郭淮迴頭一看,說話的正是這長安的守將,安鄉侯程武。
第五十八章強取潼關
望著眼前擺起來一排排攻城武器,魏延臉上浮現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孟達這兵部尚書還真沒白當,這才上任不多久,就整出這麽多的利器來!”魏延輕歎一聲,同時也佩服起阿鬥的英明。
這六部成立以後,所有的軍備器械都是由兵部負責的,這比以前的工作效率要高了不少。而兵部尚書孟達,原本也是領兵一方的大將,算的上是知兵之人,也深知這攻城武器在進攻城池有多麽的重要,所以孟達上任以後,專門花費了很多的功夫趕製了一批攻城武器。
長安距離潼關並不遠,不過一些大型的攻城武器運輸起來還是非常麻煩的。主將魏延便親自帶人運送這些攻城武器來長安,前線指揮直接交給了先鋒關平,剛好護城河填滿,攻城武器也已經送到了。
潼關城牆高大,而兵部這些攻城武器都是依照潼關為假想目標所建造的,特別是攀登城牆用的利器,都是恰恰高過潼關城牆。
而潼關上的郭淮,則是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潼關上守軍本來就不過,所能儀仗的也隻是地形的優勢。不過如今的這些地形優勢,在這些攻城利器麵前,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與此同時,在南麵的宛城,司馬懿同樣站在成桐,望著遠處那飄揚的江東旗幟。
相比較起來,陸遜的準備並沒有漢軍那麽充分,不過司馬懿也沒有將全部大軍都收縮到城中,而是留下一部分人馬在城外安營紮寨,抵擋陸遜。同時也是告訴陸遜,想要攻宛城,先過了城外這一關!
比起東麵的淮南,陸遜手中的兵馬要遠遠少於孫權。江東世家門閥林立,對於這些世家門閥,孫權是又要倚重,又要防備。這麽多年來,孫權對於江東世家的策略也一直是重用兼防備。江東士族當中,若是有想為官的,孫權是來者不拒,甚至還會提拔其中一些有能之輩,比如顧雍等人,而同時,這些士族想要在孫權手中獲得兵權,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兵權這件事上,孫權並不是完全相信江東士族。
陸遜也是士族出身,而且陸氏一族還是江東大世家,好在陸遜是孫策的女婿,孫權的侄女婿,算是跟孫權攀上了一些親戚,所以相比起其他人,陸遜還是能夠獲得孫權的信任的。不過這種信任,卻也是有限的。這點從孫權將大量的士兵都集中在自己手中就能看出。
宛城乃是南陽的首府,而南陽當年確實大漢最富庶的一個郡,所以在鼎盛時期,南陽的規模堪比長安。隻不過最近幾十年,從黃巾之亂以後,宛城數次易手,戰亂也使得宛城城牆處很多地方年久失修,破舊不堪。
讓司馬懿欣慰的是,漢軍攻下武關以後,便沒有繼續進攻宛城,這讓司馬懿稍微安定了幾分。單獨麵對陸遜的江東軍,司馬懿還有一守之力。
鄧艾一臉興奮的迴到營中,將手中的長刀扔給了旁邊的士兵。而後擦了擦臉上的灰塵。
司馬懿迎了出來,看了看鄧艾那刀刃上還沾著點點血跡,臉上冒出一絲滿意的微笑。
“士載,你迴來了?”司馬懿開口說道。
“太尉,幸不辱命,又被我斬了江東兩員大將。”鄧艾開口說道。
“恩,不錯!”司馬懿滿意的點了點頭。鄧艾的武藝要比那些江東將領強得多,單挑起來江東是沒有人能擋得住鄧艾。不過這種小便宜,關係不到大局,頂多鼓舞一下自己的士氣而已,鄧艾所斬的也不過是江東一般將領,而領兵的陸遜猶在,對於戰鬥的指揮是沒有一絲影響。
“太尉,那劉禪早已經占領了武關,為何遲遲沒有出兵?聽聞昔日那長阪坡趙子龍就在武關,我還真想會他一會!”鄧艾開口說道。
“士載,若是我所料不錯的話,漢軍可能不會來了。”
“不迴來了?為什麽?”
“嗬嗬嗬,士載,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諸葛亮此人是死占便宜,南陽這麽大的地方,諸葛亮豈會舍得放棄!如今漢軍先攻下武關,卻不取南陽,反而開始猛攻潼關,隻有一個可能,那便是劉禪與孫權早就商量好了,這南陽是歸孫權的了。也正是因為這樣,漢軍才會堅守武關不出。”
“太尉,那這樣的話,我們隻需麵對陸遜一方人馬,這南陽豈不是能守下來了?”鄧艾開口問道。
“士載,守南陽可不是那麽容易的。若想守住南陽,必須保證洛陽不失,若是漢軍占了洛陽,轉而南下,可攻宛城,也可攻許都,我們還是兩邊無法兼顧,隻能棄南陽而守許都。這南陽,一樣是保不住。”
“漢軍要想攻洛陽,要麽出武關攻我完成,要麽就攻破潼關。潼關城牆高大堅固,又有郭淮在,豈是那麽容易被攻破的。”鄧艾開口說道。
“不錯,郭淮是頗有才幹,但是潼關兵少啊,隻有區區兩千人,短時間內支撐還可以,一旦時間長了,潼關必然被破!”司馬懿微微的歎了口氣。
正如司馬懿所料,郭淮已經快撐不住了。
魏延領兵很有一套,平日裏魏延總是與士兵同甘共苦,而每每有封賞,魏延也忘不了自己手下的士兵,說起來魏延頗有當年大將吳起之風,也正是因為這樣,每次作戰的時候,魏延麾下的士兵也是最拚命的。
魏延手下有有五百校刀手,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勇猛之輩,每次戰事到了最關鍵的時候,這五百校刀手加入戰鬥,都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關羽手下則有一千校刀手,也都是關羽親自訓練的,自然是精銳當中的精銳,如今這一千校刀手有八百人是跟著關平一起出來的。
如今,這加起來一千三百精銳部隊還沒有上場,郭淮就有些撐不住了。
潼關當中隻有區區兩千守軍,雖然潼關所處的地帶地形狹隘,能夠受到攻擊的也就那麽一點點麵積,幾百人到城垛後麵一站就滿滿的了,但是郭淮卻沒想到,漢軍有那麽多攻城武器。
投石車上時不時的迴扔過來幾塊大石頭,雖然頻率很慢,但是卻勝在威力巨大,高高的石塊從天落下,即便是磚石砌成的關牆,也撐不住,有些磚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裂縫,也有幾塊城垛已經被擊碎,更有甚者城樓都被打出了好幾個大洞。
那些弩車放出來的弩箭,各個都有標槍那麽長,鐵質的槍頭伴隨著巨大的衝擊力,甚至可以穿透城牆上的小塊城磚,若是落到城頭,殺傷力更大,即便是舉著皮盾,仍然難以抵擋弩箭的衝擊。
兩台巨大的井闌架在潼關城牆麵前,井闌上麵不但有雙層箭樓,那箭樓比潼關城牆高上好一丈多,上麵的弓箭手向潼關上射箭就如同射靶子一般,還好潼關前麵並不寬闊,隻能容納兩台井闌,若是多來幾台的話,潼關早就守不住了。真不知道這兩個大家夥,蜀軍是怎麽運過來的。
而對潼關內士兵殺傷力最大的,還是當數通過雲梯和各種長梯攀爬上來的士兵。這些士兵在井闌弓箭手的掩護下,很快就能爬上城牆。城牆上空間畢竟有限,魏軍早就站好地形數量還是要多一些的,肉搏戰並不吃虧,但是魏軍的總數卻要少的多,哪怕是漢軍死三個魏軍死一個,魏軍都經不起這種消耗。
更讓郭淮感到絕望的一點就是手下可戰之兵越來越少了。隨著戰爭的延續,陣亡的,受傷失去戰鬥力的越來越多,而這種消耗對於魏軍是最不利的。
第一天的時候,郭淮還可以將麾下兩千人嗎分成四批,輪流守城,後來變成了三批人馬,再到後來變成兩批人馬輪流守城,如今,這兩批人馬都有點忙活不過來了。
郭淮不知道,繼續下去的話,自己還能夠堅持多久。隨著傷亡數字不斷地增加,郭淮的信心卻不斷地減少。
更重要的是武關已經丟失,南陽恐怕也會不保,若是南陽丟了的話,敵人可以由南陽直撲洛陽,根本不用理會自己的這個潼關,而那時候,潼關會變成一路孤軍。手中無兵,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郭淮已經漸漸的喪失了繼續守下去的信心。
伴隨著日落西山,城牆上的戰鬥也漸漸的緩和起來,夜間攻城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根據以往的竟然,現在這個時侯到了雙方收兵各自迴去舔舐傷口的時候了。
遠方,魏延雙眼緊盯著東麵的通關,在魏延身後,一輪火紅而又圓潤的太陽,正慢慢的落下山頭。
“將軍,是時候了,我們該收兵了!”關平開口說道。
“不,今天我們不收兵!”魏延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而後開口說道:“關平將軍,一會我會讓我會下五百校刀手攻城,你麾下那八百人,也一起上吧,今日,便是攻破武關之時!”
“末將得令!”關平一抱拳,退了下去。
“殺啊!”這一千三百漢軍精銳直撲武關而去。
關上,郭淮微微一錯愕,都快天黑了,這時候漢軍應該退了,怎麽還有人衝過來。
郭淮偷偷的打量了一下那些正在向武關衝鋒的人,而後郭淮猛然發現,比起先前幾日進攻的漢軍,這夥人身上都帶著一股濃鬱的肅殺之氣。仿佛各個都是經過很多次戰火磨礪出來的一樣。
“不好!”郭淮馬上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夥人很明顯是漢軍的精銳。憑著城樓上這些已經打了一天仗的魏軍,又如何能夠抵擋得了這些養精蓄銳的精銳漢軍!
“快,把所有能戰的人都叫過來!”郭淮大喊一聲。而與此同時,新到的漢軍精銳已經湧到了城下。
根據以往的慣例,這時候漢軍應該退兵休息了,所以此時的魏軍正是最鬆懈的時候,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新上來的這股人馬全都是精銳當中的精銳。
終於,第一個漢軍精銳登上了城頭,而後,其他人也陸陸續續攀了過來,這夥生力軍的加入,使得戰局瞬間扭轉過來。
魏軍已經打了一天了,此時正是饑渴交加的時候,再加上天色漸晚,精神鬆懈,再遇到了漢軍突如其來猛烈的進攻,這就好比一堆長途跋涉了一天的羚羊群中,突然鑽進了一群獅子。
“完了!”一瞬間,郭淮就做出了判斷,這潼關,沒法繼續守下去了。
郭淮猶豫了片刻,而後狠狠地咬了咬牙,開口說道:“傳令,放棄潼關,我們立刻撤退!”
歡唿聲從潼關上傳來,隨著漢軍的大旗飄揚在潼關上,魏延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微笑,這潼關終於拿下來了。
雖然為了奪取潼關,損失了不少的物資和士兵,但是隻要拿下潼關,等於奪下了洛陽的西大門,接下來弘農郡是一片平原毫不設防的,大軍可以直撲洛陽。
隨後,潼關的城門緩緩打開,而魏延則興衝衝的走了進去。
道路兩旁皆是一片狼藉,魏軍散落的武器、物資、軍旗到處都是,一些沒來得及走的傷病在道路旁邊呻吟著。不過很明顯在三國時代沒有什麽人道主義精神,這些傷病都會被作為俘虜,願意投降的,說不定還給些水糧,不願意投降的自然會被殺掉,至於那些傷的實在是太重的,自然會有個別好心的過去幫他們補上一刀,了結掉他們的痛苦。
魏延的五百校刀手已經走下了城樓,聚集到了魏延麵前。
魏延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自己所訓練出來的這些精銳,魏延還是很在乎的。
魏延眼睛掃過這些人,而後突然提起大刀,開口問道:“爾等可還有再戰之力?”
“有!我等皆可再戰!”
“好,可願意隨我去奪取洛陽?”魏延接著問道。
“我等願意!”
“很好,出發,急行軍,目標洛陽!”魏延大刀一指東麵,就要向前衝去。
“將軍,等等!”關平馬上走了過來,魏延素來喜好搶功,這關平是知道的。可是如今魏延身為主將不說,而且就帶著五百人馬便敢於進攻洛陽這種大城,這功勞搶的也太離譜些了。
“將軍,你乃是主帥……”
“關平聽令!”沒等關平說話,魏延就打斷了關平。
“末將在。”關平下意識的答道。
“立刻給我準備一日糧草,還有軍中事情就都交給你了,我走之後,你即可命廖化領兵三千,帶足了糧草去洛陽一定要在五日內趕到。”
“可是將軍……”
“行了,不用說了,兵貴神速,我得盡快啟程!”
潼關距離洛陽二百一十多公裏,按照漢代的路程計算的話,相當於六百一十漢裏。古代行軍,人數不多的話,步兵一日從天亮走到天黑,能夠走八十到九十公裏。而如今,魏延隻要了一日的糧草,便要走二百一十多公裏,這難度與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魏延的速度很快,五百人日夜行軍,經過了一夜一天,到了下一日的子時,魏延終於到達了洛陽附近。
清晨,一絲薄薄的霧氣彌散在空氣中。
城樓上,一名剛剛換崗上來的魏軍揉了揉眼睛,打了個哈欠,很明顯是剛從夢中起來,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
士兵找了角落,撒了泡尿,而後慢慢的提起褲子,隨後眼睛隨意的瞟了一眼前方。
霧氣當中隱隱的出現了一麵飄動的東西,頓時吸引了士兵的注意力,士兵瞪著眼睛,仔細的望了過去。
漸漸的,士兵發現,那正在薄霧中飄動著的是一杆大旗,而在旗下,竟然還有黑壓壓的人影在晃動。
士兵再次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而後猛的大喊道:“快來人啊!”
守城的官員馬上奔了過來,此時,大家已經能夠隱隱的看到,那旗幟上寫著一個大大的“魏”字。
“唿……”當大家看到這個魏字,再看看城樓上插著的魏國大旗,不少人都鬆了一口氣。
“是自己人,嚇我一跳。”其中一人長出一口氣。
“笨蛋,是敵人!”城門守軍猛的大喝一聲,而後翹起了警鍾。
“敵襲,漢軍來了,魏延來了!”
那個大大的“魏”字,當然不是魏國的那個“魏”,而是魏延的“魏”。士兵們一時之間混淆了,可是守將的文化程度明顯要高一截,馬上就分辨出來,這並不是魏國的大旗,而是魏延的帥旗。
“漢軍攻過來了!”
“魏延過來了!”
消息很快的傳到了城中。
郭淮登上洛陽城樓,望著眼前魏延的旗幟,再加上旗幟下那一身金甲的魏延,嘴中喃喃嘮叨著:“這怎麽可能!”
郭淮放棄潼關以後,連夜逃迴洛陽,大概是夜間慌不擇路,郭淮在昨日的中午,才剛剛到達洛陽。要知道郭淮可是騎馬的,速度自然比步兵快得多。
郭淮本來以為,漢軍至少要兩三日後才會到達,隻是沒想到,郭淮剛剛到達洛陽,第二日一大早,魏延就出現在洛陽城外。
“漢軍為何來的這麽快!”一個聲音從郭淮旁邊響起,郭淮迴頭一看,說話的正是這長安的守將,安鄉侯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