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李賀想要什麽嗎?”他像一個兄長循循善誘,卻不再提及上個人物。
“知道,但沒有準備給。”他的迴答帶了一絲意味不明。
“嗯,姚芳選的人你放心,不敢給你使絆子。安心。”
“現哥,我今年28了,不是18。”帶著點在家人麵前的撒嬌與不耐。
“臭小子,滾上去睡覺。”
解安全帶,下車。
“黃大編劇,嫂子突查隨時找我呀。”
車內人還沒等他說完就揚長而過。
顧琛看著漸漸遠去的車尾,臉上的笑消失殆盡。卻不知,剛剛的另外一位對話人,也是強顏歡笑。
接到王昊軒的電話,意料之中的被問了句:“顧琛,你沒事吧?”聽著對方口中小心翼翼的口氣,他竟有點想笑,不知是笑王昊軒對越親近的人越慌亂的習慣,還是笑自己僅存的嗔癡怨恨,可卻隻能機械的拉拉嘴角。
“沒事。早點休息。”
“顧琛”
“嗯”
“我想喝顧叔叔釀的酒了,叫顧叔叔別先和我老爸兩個人偷喝了。”話題轉得生硬。
“放心,我家老頭子給你留著呢。”
“顧琛”
“老王你有話快說,老子要去洗澡。”故作瀟灑與不在意。
“我們迴家後上天台大醉一場吧。”
“好啊,為你即將結束的自由鳴哀。”
聽筒那邊沒有傳來往常慣有的“切”音,而是有了兩秒的停頓,然後傳來的聲音有些悲憫。
“師哥,我剛聽章奉節說他們也住在……”
“好了,我要去洗澡了。你也早點休息吧,明天你可是還有一場硬仗要打,然後後天一起迴家去喝酒。”
顧琛掛了電話,指尖的菸頭忽明忽暗,在漆黑的屋子裏一閃一閃的。明明是光亮,卻更讓人覺得晦澀難明。
他想過再見,也許會是在異國他鄉的街頭互道一聲好久不見,又或是在他演唱會掃過的鏡頭中匆匆一眼。獨獨沒想到是在這樣的場景下,自己毫無發言權的聽她說:“你們好”。
她應該還是沒有166,差不多是163或者164。那時她嚷嚷著一定要長到166,說什麽和他181絕配,殊不知他現在已經又長了3厘米。
她長高了,也越發瘦了,連嬰兒肥的小臉都瘦成了尖尖的下巴,卻顯得那雙大眼睛格外的大。皮膚還是很白,不過以前臉上是白裏透紅。在別人麵前吃飯還是三三兩兩的挑揀,一點也看不出喜好。一如既往的得體而挑剔,卻沒有了那時和他暗戳戳的親密。
他婆娑著脖子上的紅繩,下麵墜著一塊玉,晶瑩剔透,血色濃鬱。是他21歲收到的生日禮物。後來找不到她無計可施,隻好拿出這塊玉尋找線索,卻連王謝都說從未見過這種貨色。
想起今晚男子熟稔寵溺的話語。如果是以前,她一定會懟迴去:“我醜沒關係,你美就行。”一針見血,一擊斃命。他甚至能想到她說這話的神情,一點點輕蔑,一點點傲嬌,一點點可愛。如果,如果,隻是沒有如果……
☆、第三章 我初初見你
黑夜總是讓人更加容易陷入迴憶的沼澤,讓人不能前進,無法後撤,隻能不斷下沉,最終被淹沒。
年少成名,同學,朋友,家人這些最普通的情感與糾葛似乎都隨著名利的上升而淡薄,剩下的更多是孤獨,迷惘和彷徨。壓力似乎與金錢的收益和名氣的暴漲直接掛鉤。
17歲的顧琛因為事業已經不得不把b市作為一個常待的家,c市那個二線省市的三線縣城貌似真的是故鄉了。
一個身份對應一個角色,而一個角色對應一份任務。作為藝人,要參加影視劇拍攝、接納廣告代言、出席商業活動……作為學生,則要好好學習。娛樂圈的快速更迭和市場的需求要求他們要把握好機會,做好前者。而年齡的限製和粉絲的心態則逼迫他們重視後者。
可悲的是,採訪鏡頭前的平衡工作和學習,實際上卻是超負荷的工作根本不能讓他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但娛樂圈從來不等人,因為從不缺人。你若錯過了最好的時間,就在沒有重來一次或者事後彌補的機會。隻有一批又一批的新人,起起伏伏。
高三的學業壓力不是一般的重,工作的間隙有隨行老師插針見縫的教導與提示,飛機上,候車廳也有做不完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習題。壓得讓人喘不過氣。
唯一的放鬆就是晚上十一二點之後,和王昊軒帶著助理或者和圈內人士的兩三人結伴繞著三環騎自行車。大汗淋漓,累得氣喘籲籲,隻有這個時候腦袋可以放空一會兒,不必擔心在採訪時說錯話被抓黑料,也不用害怕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就在微博上引起一場混戰。
顧琛以為他已經忘了,但稍稍一迴憶才發現每個細節都那麽清晰,清晰得他還記得那天她的腳鏈上有11顆小鑽石,映著路燈一閃一閃的就閃進了他的心裏,塞得滿滿的,甚至讓他在這6年多的空白裏都拿出來反覆咂摸。
11月10號,不,過了12點,應該是11月11號。因為行程問題,他夜騎出門晚了1個多小時,不然這個時候應該是在返迴的途中了。
剛剛結束在e市的活動,連夜飛迴b市,很累很想睡。但一刷微博,看見因為前兩天他在學校無意間說的一句話又在被黑。這個年齡的少年,本應該嗤之以鼻,卻因為太早懂得了社會生存規則而在床上輾轉反側,怎麽都睡不著。
或許是帶著這個年齡段骨子裏的叛逆,又或者是對平日裏乖巧形象的幾分不滿,偷偷的一個人出門騎車。果然,這個時間段這條路上幾乎看不見人,隻有載著人匆匆而過的幾輛計程車。
偶遇之所以美麗,可能就在於它在當時當地的出現是出乎意料的,直擊人的心靈,帶給你淡淡的驚訝與歡喜。讓人在迴味的時候總能感嘆命運的安排。
他們分開後那一年,在和王昊軒喝酒時,他問他:“淩晨1點,一個看起來上高中的女孩子在街上遊蕩,你會不會管?”
隻記得王昊軒定定的看了他兩眼,說:“你要聽真話還是假話?”顧琛又喝了一口酒就聽見他說:“作為一個普通人,我都會送她迴家或者送去警察局,更何況是公眾人物,當然,這是假話。真話是不會,因為麻煩,特別是公眾人物,尤為麻煩,但我會聯繫警察,讓警察來幫助她。”
直到現在,顧琛一直在想:“如果當時他28歲,他還會不會去多管閑事?”。又如果他當時看一眼直接就走掉,他們兩一輩子都應該不是朋友,隻是沒有如果。
當時騎車很累了,隨地倒在路邊。腿特別軟,氣喘籲籲,後背濕透了,有一種勞累後的放空。隻是低血糖讓他臉色發白,嘴唇沒有一點血色。幸好穿的是黑t,他想。迷迷糊糊的但是還撐得住。剛一翻身,真的嚇了一大跳,台階上坐著一個女孩,幸好沒有穿一身白,不然自己應該已經叫出聲。有一瞬間他甚至想到了網上某些人無聊的人性測試。
</br>
“知道,但沒有準備給。”他的迴答帶了一絲意味不明。
“嗯,姚芳選的人你放心,不敢給你使絆子。安心。”
“現哥,我今年28了,不是18。”帶著點在家人麵前的撒嬌與不耐。
“臭小子,滾上去睡覺。”
解安全帶,下車。
“黃大編劇,嫂子突查隨時找我呀。”
車內人還沒等他說完就揚長而過。
顧琛看著漸漸遠去的車尾,臉上的笑消失殆盡。卻不知,剛剛的另外一位對話人,也是強顏歡笑。
接到王昊軒的電話,意料之中的被問了句:“顧琛,你沒事吧?”聽著對方口中小心翼翼的口氣,他竟有點想笑,不知是笑王昊軒對越親近的人越慌亂的習慣,還是笑自己僅存的嗔癡怨恨,可卻隻能機械的拉拉嘴角。
“沒事。早點休息。”
“顧琛”
“嗯”
“我想喝顧叔叔釀的酒了,叫顧叔叔別先和我老爸兩個人偷喝了。”話題轉得生硬。
“放心,我家老頭子給你留著呢。”
“顧琛”
“老王你有話快說,老子要去洗澡。”故作瀟灑與不在意。
“我們迴家後上天台大醉一場吧。”
“好啊,為你即將結束的自由鳴哀。”
聽筒那邊沒有傳來往常慣有的“切”音,而是有了兩秒的停頓,然後傳來的聲音有些悲憫。
“師哥,我剛聽章奉節說他們也住在……”
“好了,我要去洗澡了。你也早點休息吧,明天你可是還有一場硬仗要打,然後後天一起迴家去喝酒。”
顧琛掛了電話,指尖的菸頭忽明忽暗,在漆黑的屋子裏一閃一閃的。明明是光亮,卻更讓人覺得晦澀難明。
他想過再見,也許會是在異國他鄉的街頭互道一聲好久不見,又或是在他演唱會掃過的鏡頭中匆匆一眼。獨獨沒想到是在這樣的場景下,自己毫無發言權的聽她說:“你們好”。
她應該還是沒有166,差不多是163或者164。那時她嚷嚷著一定要長到166,說什麽和他181絕配,殊不知他現在已經又長了3厘米。
她長高了,也越發瘦了,連嬰兒肥的小臉都瘦成了尖尖的下巴,卻顯得那雙大眼睛格外的大。皮膚還是很白,不過以前臉上是白裏透紅。在別人麵前吃飯還是三三兩兩的挑揀,一點也看不出喜好。一如既往的得體而挑剔,卻沒有了那時和他暗戳戳的親密。
他婆娑著脖子上的紅繩,下麵墜著一塊玉,晶瑩剔透,血色濃鬱。是他21歲收到的生日禮物。後來找不到她無計可施,隻好拿出這塊玉尋找線索,卻連王謝都說從未見過這種貨色。
想起今晚男子熟稔寵溺的話語。如果是以前,她一定會懟迴去:“我醜沒關係,你美就行。”一針見血,一擊斃命。他甚至能想到她說這話的神情,一點點輕蔑,一點點傲嬌,一點點可愛。如果,如果,隻是沒有如果……
☆、第三章 我初初見你
黑夜總是讓人更加容易陷入迴憶的沼澤,讓人不能前進,無法後撤,隻能不斷下沉,最終被淹沒。
年少成名,同學,朋友,家人這些最普通的情感與糾葛似乎都隨著名利的上升而淡薄,剩下的更多是孤獨,迷惘和彷徨。壓力似乎與金錢的收益和名氣的暴漲直接掛鉤。
17歲的顧琛因為事業已經不得不把b市作為一個常待的家,c市那個二線省市的三線縣城貌似真的是故鄉了。
一個身份對應一個角色,而一個角色對應一份任務。作為藝人,要參加影視劇拍攝、接納廣告代言、出席商業活動……作為學生,則要好好學習。娛樂圈的快速更迭和市場的需求要求他們要把握好機會,做好前者。而年齡的限製和粉絲的心態則逼迫他們重視後者。
可悲的是,採訪鏡頭前的平衡工作和學習,實際上卻是超負荷的工作根本不能讓他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但娛樂圈從來不等人,因為從不缺人。你若錯過了最好的時間,就在沒有重來一次或者事後彌補的機會。隻有一批又一批的新人,起起伏伏。
高三的學業壓力不是一般的重,工作的間隙有隨行老師插針見縫的教導與提示,飛機上,候車廳也有做不完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習題。壓得讓人喘不過氣。
唯一的放鬆就是晚上十一二點之後,和王昊軒帶著助理或者和圈內人士的兩三人結伴繞著三環騎自行車。大汗淋漓,累得氣喘籲籲,隻有這個時候腦袋可以放空一會兒,不必擔心在採訪時說錯話被抓黑料,也不用害怕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就在微博上引起一場混戰。
顧琛以為他已經忘了,但稍稍一迴憶才發現每個細節都那麽清晰,清晰得他還記得那天她的腳鏈上有11顆小鑽石,映著路燈一閃一閃的就閃進了他的心裏,塞得滿滿的,甚至讓他在這6年多的空白裏都拿出來反覆咂摸。
11月10號,不,過了12點,應該是11月11號。因為行程問題,他夜騎出門晚了1個多小時,不然這個時候應該是在返迴的途中了。
剛剛結束在e市的活動,連夜飛迴b市,很累很想睡。但一刷微博,看見因為前兩天他在學校無意間說的一句話又在被黑。這個年齡的少年,本應該嗤之以鼻,卻因為太早懂得了社會生存規則而在床上輾轉反側,怎麽都睡不著。
或許是帶著這個年齡段骨子裏的叛逆,又或者是對平日裏乖巧形象的幾分不滿,偷偷的一個人出門騎車。果然,這個時間段這條路上幾乎看不見人,隻有載著人匆匆而過的幾輛計程車。
偶遇之所以美麗,可能就在於它在當時當地的出現是出乎意料的,直擊人的心靈,帶給你淡淡的驚訝與歡喜。讓人在迴味的時候總能感嘆命運的安排。
他們分開後那一年,在和王昊軒喝酒時,他問他:“淩晨1點,一個看起來上高中的女孩子在街上遊蕩,你會不會管?”
隻記得王昊軒定定的看了他兩眼,說:“你要聽真話還是假話?”顧琛又喝了一口酒就聽見他說:“作為一個普通人,我都會送她迴家或者送去警察局,更何況是公眾人物,當然,這是假話。真話是不會,因為麻煩,特別是公眾人物,尤為麻煩,但我會聯繫警察,讓警察來幫助她。”
直到現在,顧琛一直在想:“如果當時他28歲,他還會不會去多管閑事?”。又如果他當時看一眼直接就走掉,他們兩一輩子都應該不是朋友,隻是沒有如果。
當時騎車很累了,隨地倒在路邊。腿特別軟,氣喘籲籲,後背濕透了,有一種勞累後的放空。隻是低血糖讓他臉色發白,嘴唇沒有一點血色。幸好穿的是黑t,他想。迷迷糊糊的但是還撐得住。剛一翻身,真的嚇了一大跳,台階上坐著一個女孩,幸好沒有穿一身白,不然自己應該已經叫出聲。有一瞬間他甚至想到了網上某些人無聊的人性測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