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第2章卦
精鋼劍長三尺五寸,寬窄適中,輕便且柔軟,適合女子使用。
不同於性格火爆的定逸,那位女漢子師太在劍柄處綁了一截紅綢帶,持劍時比普通江湖人還要颯爽幾分,簡直把長劍當成了鋼刀使用。
定晴師太的劍柄係著一尾黃色流蘇,於無聲處彰顯著主人的恬淡性情,此時這柄長劍卻插在定閑師太身前。流蘇擺動,定閑師太的眼波也下意識隨之轉動。
麵容秀麗端莊的定閑師太卻恍若無覺,即便曉風師太喝了一聲,定閑師太也沒反應過來。
方才她心中隱隱作痛,沒有任何來由的悲從心來,好像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人離去了一樣。但她是孤兒出身,自小被師父撫養長大,從未想過自己的父母如何。
這種痛,更甚於當年風清揚轉身而去,她萬念俱灰,落發出家時的心痛。
定晴師太秀眉微蹙,開口認輸後匆匆與鍾鎮見禮,快步來到定閑師太身旁,此時定閑師太已經迴過神來。
定晴關切的問其情況,定閑隻是搖頭微笑,表示並無大礙,方才不過是想東西想出神了而已。
場中的鍾鎮得意非凡,使勁握了握拳頭,臉上殘留的幾顆青春痘也因充血而泛紅,湯英鶚大聲為其鼓掌喝彩。
此次參加大會的五派弟子一共十五人,年齡最小的就屬鍾鎮與湯英鶚,湯英鶚早早的敗於恆山派劉正風之手,這會自己的師兄取勝,湯英鶚自然跟著高興。
其他幾家劍派的長輩也在暗暗點頭,心中都道:嵩山派的少年了得,十年後定是一位不凡的俠客。
定逸師太見不得鍾鎮、湯英鶚兩人的得意勁,手握寶劍就想入場教訓二人。
大師姐定靜師太拉住了定逸,低聲說道:“比武之前就有過分說,此次大會乃是探討武藝,不生多餘恩怨。先前贏了泰山派天鬆師弟時,你是什麽表情?難道隻許咱們恆山派取勝,就不讓其他門派的弟子贏了?”
定逸師太悶哼一聲,點點頭,一臉不情願的退到一旁。
這是五嶽劍派弟子比武大會的某一場比試,比武大會全稱‘五嶽劍派首屆青年弟子交流比武大會暨第一屆五嶽峰會’。
因為司徒玄取的名字實在是太過惡趣味,而且又臭又長,寧清成都看不過眼,直接定下名字‘青年弟子比武大會’。
五嶽劍派的掌門前輩,對於青年弟子比武交流都比較支持,尤其在聽說華山派準備了豐厚的獎品時,更是心動不已。
但他們發現華山派挽留了許多江湖大派的掌門人,並邀請這些掌門出麵點評五派弟子之間的比武時,其他四派的耆宿便大搖其頭,生怕讓這些人窺到五派劍法精義,山頭保守主’義及其嚴重。
玉鎜子尤其反對,他們泰山派每一脈之間都少有交流,這老道士恨不得在天門,天鬆,天乙這些掌門一脈的弟子下場比試時清場趕人,讓其他支脈的泰山弟子滾出遠遠的,哪裏會同意讓不相幹的其他門派掌門前來觀摩?
還是寧清成一錘定音,寧清成說:“老夫當著上千江湖同道的麵演示了劍意‘破曉’,都不曾擔心他人學到老夫的劍意,你們那些個青年弟子又能讓別人看出幾招幾式?”
清了清嗓子,寧清成語重心長的勸說道:“咱們五派有多少精妙的劍招就是因為藏私而一脈單傳,稍有意外便會導致失傳。難道你們沒有碰到過,自己挖空心思創造出一招劍法,暗自竊喜,自鳴得意,實則卻是本門已經失傳的精妙劍法?咱們不過是重複前人的足跡,在原地畫圈而已。正所謂‘不破不立’,被其他門派看去幾招又如何?咱們五嶽劍派難道就因此而無法立足江湖了?實話告訴你們,是我做主邀請這些門派掌門人的,就是要讓他們看看我們的劍法,讓他們來品評,咱們五嶽劍派如今聲勢不弱於少林武當,同樣也要有這份頂尖門派的氣度。被他們找出破綻,咱們將其完善便是,掖著捂著又豈是正理?”
這一席話擲地有聲,讓其他四派的長輩點頭稱是。
實際上的結果也符合寧清成的預期,昆侖派掌門震山子說話比較委婉,但峨嵋派掌門金光上人與崆峒派掌門秋長風可都是直筒子脾性,這兩個人逮誰噴誰。
除了天門、劉正風這些地位比較高的首席弟子,其他五嶽劍派弟子被這兩人貶低的一無是處。但五派高手迴去仔細想想,竟然發現了許多以前完全沒有想到的方向,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第一屆比武大會舉辦的倉促簡陋,而且低調異常,除了那些被華山派挽留的江湖大派,其他江湖人都是下了華山之後,在華陰城喝酒時才聽說這個消息。
那時華山派已經開始封山,就連兌換堂都是每日開放一個時辰,最大程度的封鎖此次比武細節,讓山下的江湖群雄急的抓耳撓腮。
慢慢的這些江湖人發現,華陰城裏出現了一個地下莊家,專門押注五嶽劍派弟子的勝負,而且這個莊家也會提供一些內幕消息,尤其是每場比試的交手過程,簡直描述的活靈活現,讓人身臨其境。
這一下可火了這個地下莊家,每日收注數萬兩銀子,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參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有些腦子靈活的人,已經隱約猜出來這恐怕是華山派的另一種斂財手段,但華山派不承認,別人也沒法指責。
站在寧清成身後的司徒玄這時瞥了魏萊一眼,同時掃到寧中則眉毛倒立,有些薄怒。
司徒玄知道,寧中則要強好勝,因為剛剛生產的原因,她根本不能下場動手,這讓她悔恨不已。
隻有將一身的希望和意願寄托在兩位恆山派女弟子身上,如今看到定晴師太被鍾鎮挑飛長劍,她自然是偏向定晴這邊的,所以心中不喜鍾鎮得意的樣子。
司徒玄心中好笑,虧得師娘不知道師父曾救過這位定晴師太,而定晴師太顯然對英俊瀟灑的嶽不群並非無動於衷,隻不過礙於禮法而無法表達。
如果被寧中則發現其中細節,可不知道會是個什麽表情,生起怎樣的風波。
這時寧清成再次轉頭看向南方,眉頭微蹙,掐動手指,片刻之後低聲說道:“下離上坤,地火明夷,晦而轉明。”
司徒玄早已將所有卦辭卦象記在心裏,心中知道這是一道中下卦,其卦辭表示:日沒入地,光明受損,前途不明,環境困難。宜遵時養晦,堅守正道,外愚內慧,韜光養晦。
總之是大變故的征兆,要人小心謹慎,守正行事。
看了一眼定閑師太,在寧清成這等易學大師眼中,方才是再明顯不過的征兆。就連曉風師太和李清溟心中都開始升起種種疑慮。
寧清成則比他們知道的更多,因為他方才隱約感覺到了南方有宗師交手的波動。地水風火重歸混沌的強大意念,在他的認知中,千年江湖中隻有一人修成過這門神功,而那人恰好是定閑師太的生父。
拿手蘸了蘸茶水,寧清成在桌麵上寫下‘黃仲濤’三個字,隨後快速抹去。寧清成閉目調動劍意,在所有人的感知之外,與後山的某道意念交流了片刻。
站在他身後的司徒玄看清了寧清成的動作,心中一緊,隨即倒吸一口涼氣。他明白了寧清成這個動作的含義,低聲問道:“師祖?”
寧清成點了點頭,低不可聞的歎道:“黃仲濤被人轟殺,天下即將大變啊!”
司徒玄連忙學著寧清成起了一卦,也許是福至心靈,司徒玄很快在心中演算完畢。
他得出的是水天需卦,主守正待機,乃是下乾上坎的中上卦。卦辭曰:以剛逢險,宜穩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動,觀時待變,所往一定成功。
司徒玄沒先到自己卜卦的結果還不錯,但他隨即意識到起卦時心中想的居然是東方白。
因為他知道,如果黃仲濤真的去了,東方白就將失去最大的依靠,他將獨自一個人在群狼環視的魔教中拚搏,因此司徒玄自然而然的為東方白起了這一卦。
司徒玄有些哭笑不得,心說自己不會真的被掰彎了吧,難道真應了那句話:
你以為自己不喜歡男人?那是因為你還沒有遇到讓你心動的男人。
這個念頭泛起時,司徒玄恨不得抽自己一下,怎麽越想越歪,越想越遠了。
寧清成察覺到後山的氣勢快速離去,暗中點頭。
隨即發現很少說話的餘滄海居然點評了鍾鎮幾句:“劍勢堂皇卻不失機變,稱得上是極好的劍法,隻不過遇到詭秘難明的劍法時就會顯得笨拙,除非能達到‘大巧不工’的境界,否則遇上以奇著稱的劍法時,難免縛手縛腳,剛一交手便要陷入被動。”
所有人都以為餘滄海在暗指衡山派劍法,畢竟衡山劍法一向以陰詭奇異著稱,其狠辣刁鑽之處,的確是嵩山劍法的克星。
但金光上人卻開口說道:“餘觀主所言不錯,就好像貴派的‘鬆枝落葉千重劍’這等奇招,還是隱約克製著嵩山重劍。當然,左子穆前輩的劍法是遠超我等的,遠不是咱們可以望其項背。”
餘滄海被氣得麵色發紫,好不容易碰到了一門他比較擅長的劍術,能夠給出上台麵的評價,餘滄海在心底反複措辭許久才開口點評的。哪曾想金光上人這家夥居然掀了自己老底?
餘滄海怒氣衝衝的看向金光上人,而那個中年道士則給了餘滄海一個漂亮的後腦勺,金光上人轉頭尋震山子說話去了。
震山子嘴角帶笑的應對著金光上人,雖然覺得金光上人做法欠妥,卻並不以為意。
青城派鬆風觀?一個小不點而已,便是前任觀主長青子都不被震山子看在眼裏,餘滄海又算得什麽?
寧清成見場麵轉冷,便打點精神開口說道:“餘觀主說的也沒錯,嵩山派的劍法與其長劍一樣,厚重無鋒。講究的就是以緩禦急,以拙勝巧。嵩山派的劍法跟太室山一樣,巍峨厚重,堂皇萬鈞。若是讓嵩山派的劍法蓄勢成功,攻出來的時候便如千軍萬馬,鐵戟橫槍,勢不可擋。但這個境界,隻有很少數的嵩山派前輩才能發揮出來。初入門的弟子內力低淺,膂力羸弱,如何揮得動嵩山劍法與人比快比強?逞兇鬥狠?所以嵩山派應該創造一些以守代攻,以慢打快的招數,那麽寬大的劍身,防守起來不也是占足了便宜?咱們快是永遠快不過衡山派的,但遇到衡山派傳人,其他幾派弟子便要棄劍認輸不成?總要想辦法的嘛,是不是劉元師弟?”
衡山派長老劉元臉色一僵,不冷不熱的點頭說道:“寧師兄所言不錯。”
嵩山派太上掌門左子穆跟著笑道:“寧師弟這話不錯,讓老夫茅塞頓開啊,哈哈。”他年輕時被初出茅廬的劉元削過顏麵,如今看到寧清成用話語去敲打劉元,心中自然暢快至極。
其他門派的掌門也紛紛點頭,畢竟寧清成地位崇高,大宗師級別的高手,整個江湖都沒有幾位。
五嶽劍派能有今日之勢頭,與寧清成坐鎮華山不無關係。別說是指點武功劍法,就是寧清成多放個屁,也會有人去研究其間隔長短代表了什麽。
寧清成喝了口茶水又說道:“所以咱們也要感謝餘觀主,餘觀主不揣譾陋,代入自家劍法為咱們五嶽劍派剖析劍法中的缺點,這才是我要挽留諸位掌門的深意所在。重鈞(震山子的字,你也不要藏著掖著,往後的交手越來越精彩,破綻和問題也會暴露的越來越多,你若不給出中肯的評價,看老夫會否放你下山。”
震山子點點頭,起身微施一禮,應下了寧清成的話。
看著一本正經的震山子,還有臉色緩和的餘滄海,司徒玄心中好笑,不其然的看到嶽不群嘴角也在上彎。
餘滄海以為寧清成在真心誇他,卻沒想到寧清成用的‘不揣譾陋’那是本人自謙的成語,若是由別人用在自己身上,那與罵你‘狗屁不懂’沒甚兩樣。
寧清成不再搭理餘滄海,轉頭對司徒玄說道,開始下一場吧。
司徒玄看了看手中記錄,揚聲說道:“下一場泰山派天門師叔對陣衡山派李劍一師叔。”
方麵大耳,麵如重棗,年近而立的天門道人抽出寶劍,慢慢踏入‘玉女拾梭’演武場,擺出一個‘會當淩絕頂’的起手式。
李劍一則抽出一柄有些彎曲的短劍,飛身躍入場中。李劍一的武功高強,悟性驚人,武功之高在衡山中隻弱劉正風一線。
衡山派有三種製式長劍,一種是莫大胡琴中暗藏的好似小鐵條一樣的細劍,一種是劉正風所用的長短適中,略微柔軟的短劍,最後一種就是李劍一手中有些彎曲的寶劍。
李劍一躍入場中便出招搶攻,彎劍旋轉,隱去劍蹤,忽左忽右,出招不定。劍影幢幢,不多時就雲霧彌漫,包裹住李劍一的身子,正是衡山派的頂級劍術之‘百變千幻雲霧十三式’。
天門道人緊守門戶,穩紮穩打不給李劍一留下什麽機會。
哪怕李劍一裹著一團劍影,在他身旁‘叮叮當當’的不斷出劍挑釁,天門道人仍舊一板一眼的出招。
兩人一塊一慢,攻的精彩,守的嚴謹,讓觀戰之人大唿精彩。
。。。
一天之後,全力南行的風清揚行過八百裏路程,有寧清成指示的大概方向,在加上他自己的感應與尋找,終於找到了漢水河畔的那處淺水灣。
不出所料,這處水灣已經被人犁了一遍,什麽蹤跡都沒有發現,隻有空間中殘餘的意念在訴說著此處之前發生的驚天大戰。
地水風火四種意念相互繚繞,繾綣不去。好像黃仲濤殘留在人間的神魂,久久不肯熄滅。
風清揚知道,並不是對方無法抹去這種殘留意念,對方既然能當場格殺黃仲濤,自然有法子磨滅其所有意念。
何況黃仲濤沒有進入過天道境界,還做不到將劍意長久烙印於虛空之中。
對方不肯出手,隻因為時間來不及,如果出手反倒會留下痕跡。
而且黃仲濤的意念會隨著時間逐漸消散,到時候沒有任何證據,即便心中猜到動手之人又如何?
風清揚環視左右,最後坐在了一株槲櫟樹下,他的心中已經基本確定,但他還要等其他人的到來,以確定他的猜想。
在閉目之前,風清揚偶然發現了槲櫟樹上有一處輕微的劃痕,這道劃痕不過指甲縫大小,但風清揚卻敏銳的發現了其中之不同。
劃痕中蘊含著‘道韻’!
風清揚索性靠在槲櫟樹上,看起來是在小憩,實則在用神魂,劍意還有內力不斷試探這處劃痕。
直到大半日之後,第二天黎明之時,風清揚才睜開眼睛,微微歎息道:“完美的太極大道,你死的不怨。”
隨即抬頭看向遠方,太陽升起的方向,似乎有兩顆明亮的星星在迅速移動。又等了片刻,風清揚終於看清,那並不是什麽星星,而是陽光在兩位僧人的光頭上反色而已。
。。。
我還是淩晨更新吧,全勤什麽的也不在乎了,十二點之前才寫了兩千多字,還沒檢查,我是肯定不會放出來的。(未完待續。)m。
第2章卦
精鋼劍長三尺五寸,寬窄適中,輕便且柔軟,適合女子使用。
不同於性格火爆的定逸,那位女漢子師太在劍柄處綁了一截紅綢帶,持劍時比普通江湖人還要颯爽幾分,簡直把長劍當成了鋼刀使用。
定晴師太的劍柄係著一尾黃色流蘇,於無聲處彰顯著主人的恬淡性情,此時這柄長劍卻插在定閑師太身前。流蘇擺動,定閑師太的眼波也下意識隨之轉動。
麵容秀麗端莊的定閑師太卻恍若無覺,即便曉風師太喝了一聲,定閑師太也沒反應過來。
方才她心中隱隱作痛,沒有任何來由的悲從心來,好像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人離去了一樣。但她是孤兒出身,自小被師父撫養長大,從未想過自己的父母如何。
這種痛,更甚於當年風清揚轉身而去,她萬念俱灰,落發出家時的心痛。
定晴師太秀眉微蹙,開口認輸後匆匆與鍾鎮見禮,快步來到定閑師太身旁,此時定閑師太已經迴過神來。
定晴關切的問其情況,定閑隻是搖頭微笑,表示並無大礙,方才不過是想東西想出神了而已。
場中的鍾鎮得意非凡,使勁握了握拳頭,臉上殘留的幾顆青春痘也因充血而泛紅,湯英鶚大聲為其鼓掌喝彩。
此次參加大會的五派弟子一共十五人,年齡最小的就屬鍾鎮與湯英鶚,湯英鶚早早的敗於恆山派劉正風之手,這會自己的師兄取勝,湯英鶚自然跟著高興。
其他幾家劍派的長輩也在暗暗點頭,心中都道:嵩山派的少年了得,十年後定是一位不凡的俠客。
定逸師太見不得鍾鎮、湯英鶚兩人的得意勁,手握寶劍就想入場教訓二人。
大師姐定靜師太拉住了定逸,低聲說道:“比武之前就有過分說,此次大會乃是探討武藝,不生多餘恩怨。先前贏了泰山派天鬆師弟時,你是什麽表情?難道隻許咱們恆山派取勝,就不讓其他門派的弟子贏了?”
定逸師太悶哼一聲,點點頭,一臉不情願的退到一旁。
這是五嶽劍派弟子比武大會的某一場比試,比武大會全稱‘五嶽劍派首屆青年弟子交流比武大會暨第一屆五嶽峰會’。
因為司徒玄取的名字實在是太過惡趣味,而且又臭又長,寧清成都看不過眼,直接定下名字‘青年弟子比武大會’。
五嶽劍派的掌門前輩,對於青年弟子比武交流都比較支持,尤其在聽說華山派準備了豐厚的獎品時,更是心動不已。
但他們發現華山派挽留了許多江湖大派的掌門人,並邀請這些掌門出麵點評五派弟子之間的比武時,其他四派的耆宿便大搖其頭,生怕讓這些人窺到五派劍法精義,山頭保守主’義及其嚴重。
玉鎜子尤其反對,他們泰山派每一脈之間都少有交流,這老道士恨不得在天門,天鬆,天乙這些掌門一脈的弟子下場比試時清場趕人,讓其他支脈的泰山弟子滾出遠遠的,哪裏會同意讓不相幹的其他門派掌門前來觀摩?
還是寧清成一錘定音,寧清成說:“老夫當著上千江湖同道的麵演示了劍意‘破曉’,都不曾擔心他人學到老夫的劍意,你們那些個青年弟子又能讓別人看出幾招幾式?”
清了清嗓子,寧清成語重心長的勸說道:“咱們五派有多少精妙的劍招就是因為藏私而一脈單傳,稍有意外便會導致失傳。難道你們沒有碰到過,自己挖空心思創造出一招劍法,暗自竊喜,自鳴得意,實則卻是本門已經失傳的精妙劍法?咱們不過是重複前人的足跡,在原地畫圈而已。正所謂‘不破不立’,被其他門派看去幾招又如何?咱們五嶽劍派難道就因此而無法立足江湖了?實話告訴你們,是我做主邀請這些門派掌門人的,就是要讓他們看看我們的劍法,讓他們來品評,咱們五嶽劍派如今聲勢不弱於少林武當,同樣也要有這份頂尖門派的氣度。被他們找出破綻,咱們將其完善便是,掖著捂著又豈是正理?”
這一席話擲地有聲,讓其他四派的長輩點頭稱是。
實際上的結果也符合寧清成的預期,昆侖派掌門震山子說話比較委婉,但峨嵋派掌門金光上人與崆峒派掌門秋長風可都是直筒子脾性,這兩個人逮誰噴誰。
除了天門、劉正風這些地位比較高的首席弟子,其他五嶽劍派弟子被這兩人貶低的一無是處。但五派高手迴去仔細想想,竟然發現了許多以前完全沒有想到的方向,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第一屆比武大會舉辦的倉促簡陋,而且低調異常,除了那些被華山派挽留的江湖大派,其他江湖人都是下了華山之後,在華陰城喝酒時才聽說這個消息。
那時華山派已經開始封山,就連兌換堂都是每日開放一個時辰,最大程度的封鎖此次比武細節,讓山下的江湖群雄急的抓耳撓腮。
慢慢的這些江湖人發現,華陰城裏出現了一個地下莊家,專門押注五嶽劍派弟子的勝負,而且這個莊家也會提供一些內幕消息,尤其是每場比試的交手過程,簡直描述的活靈活現,讓人身臨其境。
這一下可火了這個地下莊家,每日收注數萬兩銀子,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參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有些腦子靈活的人,已經隱約猜出來這恐怕是華山派的另一種斂財手段,但華山派不承認,別人也沒法指責。
站在寧清成身後的司徒玄這時瞥了魏萊一眼,同時掃到寧中則眉毛倒立,有些薄怒。
司徒玄知道,寧中則要強好勝,因為剛剛生產的原因,她根本不能下場動手,這讓她悔恨不已。
隻有將一身的希望和意願寄托在兩位恆山派女弟子身上,如今看到定晴師太被鍾鎮挑飛長劍,她自然是偏向定晴這邊的,所以心中不喜鍾鎮得意的樣子。
司徒玄心中好笑,虧得師娘不知道師父曾救過這位定晴師太,而定晴師太顯然對英俊瀟灑的嶽不群並非無動於衷,隻不過礙於禮法而無法表達。
如果被寧中則發現其中細節,可不知道會是個什麽表情,生起怎樣的風波。
這時寧清成再次轉頭看向南方,眉頭微蹙,掐動手指,片刻之後低聲說道:“下離上坤,地火明夷,晦而轉明。”
司徒玄早已將所有卦辭卦象記在心裏,心中知道這是一道中下卦,其卦辭表示:日沒入地,光明受損,前途不明,環境困難。宜遵時養晦,堅守正道,外愚內慧,韜光養晦。
總之是大變故的征兆,要人小心謹慎,守正行事。
看了一眼定閑師太,在寧清成這等易學大師眼中,方才是再明顯不過的征兆。就連曉風師太和李清溟心中都開始升起種種疑慮。
寧清成則比他們知道的更多,因為他方才隱約感覺到了南方有宗師交手的波動。地水風火重歸混沌的強大意念,在他的認知中,千年江湖中隻有一人修成過這門神功,而那人恰好是定閑師太的生父。
拿手蘸了蘸茶水,寧清成在桌麵上寫下‘黃仲濤’三個字,隨後快速抹去。寧清成閉目調動劍意,在所有人的感知之外,與後山的某道意念交流了片刻。
站在他身後的司徒玄看清了寧清成的動作,心中一緊,隨即倒吸一口涼氣。他明白了寧清成這個動作的含義,低聲問道:“師祖?”
寧清成點了點頭,低不可聞的歎道:“黃仲濤被人轟殺,天下即將大變啊!”
司徒玄連忙學著寧清成起了一卦,也許是福至心靈,司徒玄很快在心中演算完畢。
他得出的是水天需卦,主守正待機,乃是下乾上坎的中上卦。卦辭曰:以剛逢險,宜穩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動,觀時待變,所往一定成功。
司徒玄沒先到自己卜卦的結果還不錯,但他隨即意識到起卦時心中想的居然是東方白。
因為他知道,如果黃仲濤真的去了,東方白就將失去最大的依靠,他將獨自一個人在群狼環視的魔教中拚搏,因此司徒玄自然而然的為東方白起了這一卦。
司徒玄有些哭笑不得,心說自己不會真的被掰彎了吧,難道真應了那句話:
你以為自己不喜歡男人?那是因為你還沒有遇到讓你心動的男人。
這個念頭泛起時,司徒玄恨不得抽自己一下,怎麽越想越歪,越想越遠了。
寧清成察覺到後山的氣勢快速離去,暗中點頭。
隨即發現很少說話的餘滄海居然點評了鍾鎮幾句:“劍勢堂皇卻不失機變,稱得上是極好的劍法,隻不過遇到詭秘難明的劍法時就會顯得笨拙,除非能達到‘大巧不工’的境界,否則遇上以奇著稱的劍法時,難免縛手縛腳,剛一交手便要陷入被動。”
所有人都以為餘滄海在暗指衡山派劍法,畢竟衡山劍法一向以陰詭奇異著稱,其狠辣刁鑽之處,的確是嵩山劍法的克星。
但金光上人卻開口說道:“餘觀主所言不錯,就好像貴派的‘鬆枝落葉千重劍’這等奇招,還是隱約克製著嵩山重劍。當然,左子穆前輩的劍法是遠超我等的,遠不是咱們可以望其項背。”
餘滄海被氣得麵色發紫,好不容易碰到了一門他比較擅長的劍術,能夠給出上台麵的評價,餘滄海在心底反複措辭許久才開口點評的。哪曾想金光上人這家夥居然掀了自己老底?
餘滄海怒氣衝衝的看向金光上人,而那個中年道士則給了餘滄海一個漂亮的後腦勺,金光上人轉頭尋震山子說話去了。
震山子嘴角帶笑的應對著金光上人,雖然覺得金光上人做法欠妥,卻並不以為意。
青城派鬆風觀?一個小不點而已,便是前任觀主長青子都不被震山子看在眼裏,餘滄海又算得什麽?
寧清成見場麵轉冷,便打點精神開口說道:“餘觀主說的也沒錯,嵩山派的劍法與其長劍一樣,厚重無鋒。講究的就是以緩禦急,以拙勝巧。嵩山派的劍法跟太室山一樣,巍峨厚重,堂皇萬鈞。若是讓嵩山派的劍法蓄勢成功,攻出來的時候便如千軍萬馬,鐵戟橫槍,勢不可擋。但這個境界,隻有很少數的嵩山派前輩才能發揮出來。初入門的弟子內力低淺,膂力羸弱,如何揮得動嵩山劍法與人比快比強?逞兇鬥狠?所以嵩山派應該創造一些以守代攻,以慢打快的招數,那麽寬大的劍身,防守起來不也是占足了便宜?咱們快是永遠快不過衡山派的,但遇到衡山派傳人,其他幾派弟子便要棄劍認輸不成?總要想辦法的嘛,是不是劉元師弟?”
衡山派長老劉元臉色一僵,不冷不熱的點頭說道:“寧師兄所言不錯。”
嵩山派太上掌門左子穆跟著笑道:“寧師弟這話不錯,讓老夫茅塞頓開啊,哈哈。”他年輕時被初出茅廬的劉元削過顏麵,如今看到寧清成用話語去敲打劉元,心中自然暢快至極。
其他門派的掌門也紛紛點頭,畢竟寧清成地位崇高,大宗師級別的高手,整個江湖都沒有幾位。
五嶽劍派能有今日之勢頭,與寧清成坐鎮華山不無關係。別說是指點武功劍法,就是寧清成多放個屁,也會有人去研究其間隔長短代表了什麽。
寧清成喝了口茶水又說道:“所以咱們也要感謝餘觀主,餘觀主不揣譾陋,代入自家劍法為咱們五嶽劍派剖析劍法中的缺點,這才是我要挽留諸位掌門的深意所在。重鈞(震山子的字,你也不要藏著掖著,往後的交手越來越精彩,破綻和問題也會暴露的越來越多,你若不給出中肯的評價,看老夫會否放你下山。”
震山子點點頭,起身微施一禮,應下了寧清成的話。
看著一本正經的震山子,還有臉色緩和的餘滄海,司徒玄心中好笑,不其然的看到嶽不群嘴角也在上彎。
餘滄海以為寧清成在真心誇他,卻沒想到寧清成用的‘不揣譾陋’那是本人自謙的成語,若是由別人用在自己身上,那與罵你‘狗屁不懂’沒甚兩樣。
寧清成不再搭理餘滄海,轉頭對司徒玄說道,開始下一場吧。
司徒玄看了看手中記錄,揚聲說道:“下一場泰山派天門師叔對陣衡山派李劍一師叔。”
方麵大耳,麵如重棗,年近而立的天門道人抽出寶劍,慢慢踏入‘玉女拾梭’演武場,擺出一個‘會當淩絕頂’的起手式。
李劍一則抽出一柄有些彎曲的短劍,飛身躍入場中。李劍一的武功高強,悟性驚人,武功之高在衡山中隻弱劉正風一線。
衡山派有三種製式長劍,一種是莫大胡琴中暗藏的好似小鐵條一樣的細劍,一種是劉正風所用的長短適中,略微柔軟的短劍,最後一種就是李劍一手中有些彎曲的寶劍。
李劍一躍入場中便出招搶攻,彎劍旋轉,隱去劍蹤,忽左忽右,出招不定。劍影幢幢,不多時就雲霧彌漫,包裹住李劍一的身子,正是衡山派的頂級劍術之‘百變千幻雲霧十三式’。
天門道人緊守門戶,穩紮穩打不給李劍一留下什麽機會。
哪怕李劍一裹著一團劍影,在他身旁‘叮叮當當’的不斷出劍挑釁,天門道人仍舊一板一眼的出招。
兩人一塊一慢,攻的精彩,守的嚴謹,讓觀戰之人大唿精彩。
。。。
一天之後,全力南行的風清揚行過八百裏路程,有寧清成指示的大概方向,在加上他自己的感應與尋找,終於找到了漢水河畔的那處淺水灣。
不出所料,這處水灣已經被人犁了一遍,什麽蹤跡都沒有發現,隻有空間中殘餘的意念在訴說著此處之前發生的驚天大戰。
地水風火四種意念相互繚繞,繾綣不去。好像黃仲濤殘留在人間的神魂,久久不肯熄滅。
風清揚知道,並不是對方無法抹去這種殘留意念,對方既然能當場格殺黃仲濤,自然有法子磨滅其所有意念。
何況黃仲濤沒有進入過天道境界,還做不到將劍意長久烙印於虛空之中。
對方不肯出手,隻因為時間來不及,如果出手反倒會留下痕跡。
而且黃仲濤的意念會隨著時間逐漸消散,到時候沒有任何證據,即便心中猜到動手之人又如何?
風清揚環視左右,最後坐在了一株槲櫟樹下,他的心中已經基本確定,但他還要等其他人的到來,以確定他的猜想。
在閉目之前,風清揚偶然發現了槲櫟樹上有一處輕微的劃痕,這道劃痕不過指甲縫大小,但風清揚卻敏銳的發現了其中之不同。
劃痕中蘊含著‘道韻’!
風清揚索性靠在槲櫟樹上,看起來是在小憩,實則在用神魂,劍意還有內力不斷試探這處劃痕。
直到大半日之後,第二天黎明之時,風清揚才睜開眼睛,微微歎息道:“完美的太極大道,你死的不怨。”
隨即抬頭看向遠方,太陽升起的方向,似乎有兩顆明亮的星星在迅速移動。又等了片刻,風清揚終於看清,那並不是什麽星星,而是陽光在兩位僧人的光頭上反色而已。
。。。
我還是淩晨更新吧,全勤什麽的也不在乎了,十二點之前才寫了兩千多字,還沒檢查,我是肯定不會放出來的。(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