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未想她是如此打算,凝眉沉思不語。
菡玉又道:「大哥,你不用為我擔心。像我這樣不怕死的人,不去打仗不是可惜了麽?至少可以頂下一名死士。去年我還在常山幫二師兄守過城,立過功的。現在他又被史思明圍困太原,一定有用得上我的地方。」
李泌道:「太原路遠,中途又被胡兵隔斷,太過兇險。這樣罷,廣平王傷愈後仍當東征,屆時我為你在他麾下求一個武職,如何?」
菡玉想了想道:「也好。」迴到書案前,往硯中注水研磨。
李泌問:「玉兒,你還要寫什麽?」
菡玉道:「雖說準備投筆從戎,也要善始善終,至少把今天的事做完了不是?」
李泌笑道:「好,我和你一起看。」取過那幾分庸調清單,分類統計充入武庫。兩人合作,不到半個時辰便全部歸檔整理完畢。菡玉又從頭核對了一遍,覺得有些不對:「江淮現下屬全國最富足之地,怎麽租賦還不及嶺南?」
李泌道:「大多被永王留而不發。淮南、淮南西道、江東三道節度使已經結盟討伐,過不了多久他就都得吐出來。」
永王李璘是皇帝之弟。當初太上皇任命皇帝為天下兵馬元帥,同時讓其餘諸子分領天下諸道節度使,也有牽製太子獨大的意思。永王兼領四道節度使,坐鎮江陵,疆土數千裏。永王自幼長在深宮,哪裏有過這等風光,不免有些飄飄然,又聽信謀士之言,便想學東晉王朝那般占據江表獨霸一方。去年年末永王擅自率軍東巡,吳郡太守寫信責問,永王便乘機對吳郡、廣陵用兵,並將抵擋的丹徒太守斬首,江淮大震,才引得三道節度使討伐。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兄弟鬩牆。
菡玉低著頭隻顧核查。李泌知道她不喜歡這些,便不再多說。兩人料理完一切,李泌提起食盒,裏頭油錘已經涼透發軟,因道:「我晚飯可沒吃多少,這會兒又餓了。咱們去公廚看看,討一碗麵蠶吃。」
菡玉點頭:「再燙一壺小酒,對月酌飲,豈不美哉。」
李泌忍不住笑道:「也是,咱倆都多久沒一起喝過酒了。」
兩人正要離去,突然又有信使送來奏報,一份是從洛陽附近送來的密報,另一份則是關內節度使王思禮從扶風發出。
李泌看完第一份,神色不明;再看第二份,眉頭越皺越深,合上奏報導:「今年這個上元節是別想安生了——我沒法陪你喝酒了,還得入宮一趟。」
菡玉問:「出了什麽事?」
李泌道:「有兩件事,一好一壞。」
菡玉道:「壞消息聽太多了,就先說好的吧。」
李泌又打開密報看了一眼,方說:「安祿山死了。」
菡玉大驚:「什麽?安祿山……他死了?」
李泌將手中密報遞給她看。密報中言道,安祿山眼疾日重,無法視物,並深受毒瘡之苦,脾氣暴躁,動輒鞭笞左右侍從官員,有時甚至直接斬殺,連他的謀士嚴莊都經常挨打,下屬積怨頗深。安祿山長子安慶宗已死,次子安慶緒不得寵愛,安祿山有意立寵妾段氏之子安慶恩為後。安慶緒雖然勇武,但性情昏懦,隻怕失了儲副之位便要遭殺身之禍,不知所以,嚴莊便誘說他殺安祿山以代之。二人串通內侍李豬兒,趁安祿山熟睡時刀斫其腹,將安祿山砍死,埋在床下。安祿山稱帝後一直深居禁中,縱情享樂,將領都向嚴莊報備,數月不見其麵,以致安祿山死了也沒有人知道。嚴莊對外宣稱安祿山病重,立安慶緒為太子,年初便登基為帝,尊安祿山為太上皇。安慶緒坐穩了寶座,才挖出安祿山的遺體發喪,屍體已腐不成形,惡臭難掩,隻停靈三日就下葬了。
李泌看她神色不定,雙眉緊蹙,問:「玉兒,難道原先不是這樣麽?」
菡玉道:「據我所知,安祿山應是三年之後死於範陽的。」
李泌道:「此等大事都已不同,玉兒,或許這就是轉機。安祿山自命戰神托世,胡人因而信奉追隨,也隻有他鎮得住麾下眾將。安慶緒此番弒父奪位,史思明等人定然不服他,內部不協同,是我們反擊的時機到了。」
菡玉心想:我們這邊內部就協同了?嘴上隻說:「希望如此罷。壞消息是什麽?」
李泌道:「安守忠率軍攻打武功,兵馬使郭英義不敵敗退,王思禮也退守扶風,武功已被安守忠拿下。王將軍說大和關也燃起了烽火,不知道安守忠還會不會繼續西進。」
菡玉道:「大和關?那不是離這兒隻有五十裏?安守忠若再向西進軍,幾個時辰之內就能到鳳翔。」
李泌道:「但王將軍也探得安守忠大軍還駐紮在武功,並無大舉西進的跡象,大和關這支兵馬還不知虛實。無論如何,我還是得現在就去告訴陛下,必要時當緊急戒嚴,陛下不可有半點差池。」
菡玉想了想道:「武功和大和關相距百裏,安守忠沒有多少兵力,主力又在武功,戰線不可能拉這麽長。而且他奉命駐守京畿,半年來從未越過武功一線,又無援兵,哪至於貿貿然地來襲擊陛下。不如立刻派人趁夜前往打探,快馬一兩個時辰就能來迴,免得陛下無謂擔憂。」
李泌細想一下,說:「也好。我即刻進宮,你去通知斥候營,點一支小隊,輕騎前往大和關偵察。」
菡玉本想請命前去,聽他這麽說便住了口,隻問:「讓我去調遣麽?」
</br>
菡玉又道:「大哥,你不用為我擔心。像我這樣不怕死的人,不去打仗不是可惜了麽?至少可以頂下一名死士。去年我還在常山幫二師兄守過城,立過功的。現在他又被史思明圍困太原,一定有用得上我的地方。」
李泌道:「太原路遠,中途又被胡兵隔斷,太過兇險。這樣罷,廣平王傷愈後仍當東征,屆時我為你在他麾下求一個武職,如何?」
菡玉想了想道:「也好。」迴到書案前,往硯中注水研磨。
李泌問:「玉兒,你還要寫什麽?」
菡玉道:「雖說準備投筆從戎,也要善始善終,至少把今天的事做完了不是?」
李泌笑道:「好,我和你一起看。」取過那幾分庸調清單,分類統計充入武庫。兩人合作,不到半個時辰便全部歸檔整理完畢。菡玉又從頭核對了一遍,覺得有些不對:「江淮現下屬全國最富足之地,怎麽租賦還不及嶺南?」
李泌道:「大多被永王留而不發。淮南、淮南西道、江東三道節度使已經結盟討伐,過不了多久他就都得吐出來。」
永王李璘是皇帝之弟。當初太上皇任命皇帝為天下兵馬元帥,同時讓其餘諸子分領天下諸道節度使,也有牽製太子獨大的意思。永王兼領四道節度使,坐鎮江陵,疆土數千裏。永王自幼長在深宮,哪裏有過這等風光,不免有些飄飄然,又聽信謀士之言,便想學東晉王朝那般占據江表獨霸一方。去年年末永王擅自率軍東巡,吳郡太守寫信責問,永王便乘機對吳郡、廣陵用兵,並將抵擋的丹徒太守斬首,江淮大震,才引得三道節度使討伐。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兄弟鬩牆。
菡玉低著頭隻顧核查。李泌知道她不喜歡這些,便不再多說。兩人料理完一切,李泌提起食盒,裏頭油錘已經涼透發軟,因道:「我晚飯可沒吃多少,這會兒又餓了。咱們去公廚看看,討一碗麵蠶吃。」
菡玉點頭:「再燙一壺小酒,對月酌飲,豈不美哉。」
李泌忍不住笑道:「也是,咱倆都多久沒一起喝過酒了。」
兩人正要離去,突然又有信使送來奏報,一份是從洛陽附近送來的密報,另一份則是關內節度使王思禮從扶風發出。
李泌看完第一份,神色不明;再看第二份,眉頭越皺越深,合上奏報導:「今年這個上元節是別想安生了——我沒法陪你喝酒了,還得入宮一趟。」
菡玉問:「出了什麽事?」
李泌道:「有兩件事,一好一壞。」
菡玉道:「壞消息聽太多了,就先說好的吧。」
李泌又打開密報看了一眼,方說:「安祿山死了。」
菡玉大驚:「什麽?安祿山……他死了?」
李泌將手中密報遞給她看。密報中言道,安祿山眼疾日重,無法視物,並深受毒瘡之苦,脾氣暴躁,動輒鞭笞左右侍從官員,有時甚至直接斬殺,連他的謀士嚴莊都經常挨打,下屬積怨頗深。安祿山長子安慶宗已死,次子安慶緒不得寵愛,安祿山有意立寵妾段氏之子安慶恩為後。安慶緒雖然勇武,但性情昏懦,隻怕失了儲副之位便要遭殺身之禍,不知所以,嚴莊便誘說他殺安祿山以代之。二人串通內侍李豬兒,趁安祿山熟睡時刀斫其腹,將安祿山砍死,埋在床下。安祿山稱帝後一直深居禁中,縱情享樂,將領都向嚴莊報備,數月不見其麵,以致安祿山死了也沒有人知道。嚴莊對外宣稱安祿山病重,立安慶緒為太子,年初便登基為帝,尊安祿山為太上皇。安慶緒坐穩了寶座,才挖出安祿山的遺體發喪,屍體已腐不成形,惡臭難掩,隻停靈三日就下葬了。
李泌看她神色不定,雙眉緊蹙,問:「玉兒,難道原先不是這樣麽?」
菡玉道:「據我所知,安祿山應是三年之後死於範陽的。」
李泌道:「此等大事都已不同,玉兒,或許這就是轉機。安祿山自命戰神托世,胡人因而信奉追隨,也隻有他鎮得住麾下眾將。安慶緒此番弒父奪位,史思明等人定然不服他,內部不協同,是我們反擊的時機到了。」
菡玉心想:我們這邊內部就協同了?嘴上隻說:「希望如此罷。壞消息是什麽?」
李泌道:「安守忠率軍攻打武功,兵馬使郭英義不敵敗退,王思禮也退守扶風,武功已被安守忠拿下。王將軍說大和關也燃起了烽火,不知道安守忠還會不會繼續西進。」
菡玉道:「大和關?那不是離這兒隻有五十裏?安守忠若再向西進軍,幾個時辰之內就能到鳳翔。」
李泌道:「但王將軍也探得安守忠大軍還駐紮在武功,並無大舉西進的跡象,大和關這支兵馬還不知虛實。無論如何,我還是得現在就去告訴陛下,必要時當緊急戒嚴,陛下不可有半點差池。」
菡玉想了想道:「武功和大和關相距百裏,安守忠沒有多少兵力,主力又在武功,戰線不可能拉這麽長。而且他奉命駐守京畿,半年來從未越過武功一線,又無援兵,哪至於貿貿然地來襲擊陛下。不如立刻派人趁夜前往打探,快馬一兩個時辰就能來迴,免得陛下無謂擔憂。」
李泌細想一下,說:「也好。我即刻進宮,你去通知斥候營,點一支小隊,輕騎前往大和關偵察。」
菡玉本想請命前去,聽他這麽說便住了口,隻問:「讓我去調遣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