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玉不客氣地反駁道:「相爺也曾窘困,倚仗他人接濟度日,如今發達富貴就忘記舊日困境了?境況有所改善,略加調養無可非議,但奢糜若此實在是過了。相爺不見故李相、王大夫都是以滿盈招禍,前車之鑑,相爺一點也不懼麽?」
楊昭臉色一變,旋即又笑道:「沒錯,我本寒家,緣椒房之親而有今日地位,不知以後會有什麽結果,終究也不會留下什麽好名聲,說不定還會遺臭萬年,還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
菡玉一震,方覺得自己剛才的話說得太重,無禮至極,頗是後悔,低頭輕聲道:「相爺何出此言……」
楊昭道:「菡玉,不是你說的麽,我活不過四十歲的。」
她心中猛然一落,抬頭隻見他側臉看著自己,神色安寧淡定。
這已是天寶十二載的年末,楊昭,他馬上就三十九歲了。
隨從見兩人都不說話了,開口問道:「相爺,真要叫後麵的人丟東西嗎?」
楊昭突然一笑,轉頭對他道:「說個玩笑而已,你還當真了?下次我叫你把庫房裏堆的絹帛全拿去燒火,你去不去?」
隨從訥訥地退後,不再多言。菡玉看著前方楊昭的背影,忽然想道,若哪天他真下令把庫房的絹帛全拿出去當柴燒,也一點都不奇怪。
午時抵達驪山華清宮,皇帝勞頓這半日有些乏了,下午便休整調息,晚間時才擺開筵席大宴群臣。
華燈初上,華清宮內外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筵席就擺在園中,近旁溫泉水氣氤氳,十月天裏也不覺得寒冷。
一場豪宴,從酉時一直舉行到戌時還沒有結束,笙歌燕舞,直叫人心神麻痹。菡玉端起酒杯淺啜一口,腦中卻不時閃過日間所見道路兩旁百姓爭搶財物的情景,隻覺得每一口飲的都是民之血淚,難以下咽。她放下杯來,隻呆呆地坐著。
園中廊簷台閣都綴滿宮燈,不遠處的溫湯也清晰可見。她望著池中的石蓮,突然想起第一次隨駕來華清宮,就坐在這塊地方,從這個角度看池中石雕的蓮花。
那時還對他說,蓮高潔輸與菊,風骨不比梅,惟心素淡,雖苦猶清。一轉眼就八年過去了,失了高潔,折了風骨,卻還是一事無成。
「在想過去的事麽?」
她迴過頭,楊昭已坐到了她身邊,手裏還端著酒杯,臉色微紅,身上帶了淡薄的酒氣,笑著又問了一句:「是想起第一次來華清宮時的情景了麽?那是天寶四載的十月,我還記得,當時你就是坐在這個位置上,不過桌子不是這麽擺的,要轉一個方向。」他伸出空著的那隻手,比了個旋轉的手勢。
菡玉訝於他竟然能記得這麽清楚。這麽多次伴駕飲宴,她自己都隻能大概記得那迴是坐在附近,更不用說桌子朝什麽方向了。
他看出她的驚奇,玩著手中的酒杯,笑道:「我記得的還有很多。我問你,那天你腳上穿的什麽顏色的鞋子,你還知不知道?」
菡玉一想,那時自己已任太卜丞,參加皇帝禦宴當然是穿皂色官靴,便答道:「黑色。」
「不對,」他得意地笑了起來,「那天你腳上沾了黃泥,所以是黃靴。」
她一點都不記得了,勉強一笑:「相爺真是好記性。」
「我倒不是記性好,隻是,」他定定地看著她,微帶酒意的眸子精光閃亮,「菡玉,你的事,我樣樣都記得。」
她別開眼,低頭看麵前的酒杯。
他仰起臉,自顧自地迴憶起來:「我記得第一次看到你時,你從樹叢裏出來,右邊衣角下擺掛住了身旁矮槐的樹枝;那迴在巷中遇襲,你躲過了偷襲,肩膀後背上卻落了一把牆灰;捉拿史敬忠時,我和你共坐一車,每次你閉目小憩,都會靠著窗邊那條綠色的布簾子;你從推事院放出來,我帶你去見貴妃,你買了一盆奇怪的盆栽為我治灼傷,折的是左邊從下往上第三片葉子;還有那次在群芳閣,你貼身那件小衣服,側麵一共有九個繩結……」
「相爺!」
他放下手裏的酒杯,用力眨了眨眼,迷離的眼神才變迴清明。「這酒後勁真大,」他自我解嘲地笑道,「喝的時候不覺得,這會兒腦子卻有點迷糊了。」
她因勢說道:「酒多傷身,為了朝廷,相爺也該保重身體。」招過侍立一旁的宮女來給他倒了杯茶。
他喝了茶,稍稍清醒了些,精神卻還亢奮,突然問道:「菡玉,你那靴上的黃泥是怎麽沾上的?」
菡玉一愣。她連自己鞋上有沒有沾泥都不記得了,怎會知道是怎麽沾上的?
他想了一想:「我記得那段時間天氣幹燥得很,接連一個多月都不曾下雨,有濕泥的地方,隻能是水邊了。但是華清宮中的溫泉全都用石頭鋪底圍欄,從宮中至山下也都是石板路麵,沒有泥地。難道你是去了野外?」
被他這麽一說,她倒想起來了。那時第一次見溫泉,驪山又風景秀麗,便獨自一人到山上轉了一轉,看到一眼野泉,在泉邊戲耍了些許辰光,定是那時沾到的濕泥。於是便將經過緣由告訴他聽。
他好像起了興致,臉泛紅光:「山上還有別的溫泉?在哪裏?」
菡玉道:「當時信步亂走,不知怎的碰到,早就記不得了。」
他抬頭看了看天:「今晚月色真好,是個亮星夜呢。」
</br>
楊昭臉色一變,旋即又笑道:「沒錯,我本寒家,緣椒房之親而有今日地位,不知以後會有什麽結果,終究也不會留下什麽好名聲,說不定還會遺臭萬年,還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
菡玉一震,方覺得自己剛才的話說得太重,無禮至極,頗是後悔,低頭輕聲道:「相爺何出此言……」
楊昭道:「菡玉,不是你說的麽,我活不過四十歲的。」
她心中猛然一落,抬頭隻見他側臉看著自己,神色安寧淡定。
這已是天寶十二載的年末,楊昭,他馬上就三十九歲了。
隨從見兩人都不說話了,開口問道:「相爺,真要叫後麵的人丟東西嗎?」
楊昭突然一笑,轉頭對他道:「說個玩笑而已,你還當真了?下次我叫你把庫房裏堆的絹帛全拿去燒火,你去不去?」
隨從訥訥地退後,不再多言。菡玉看著前方楊昭的背影,忽然想道,若哪天他真下令把庫房的絹帛全拿出去當柴燒,也一點都不奇怪。
午時抵達驪山華清宮,皇帝勞頓這半日有些乏了,下午便休整調息,晚間時才擺開筵席大宴群臣。
華燈初上,華清宮內外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筵席就擺在園中,近旁溫泉水氣氤氳,十月天裏也不覺得寒冷。
一場豪宴,從酉時一直舉行到戌時還沒有結束,笙歌燕舞,直叫人心神麻痹。菡玉端起酒杯淺啜一口,腦中卻不時閃過日間所見道路兩旁百姓爭搶財物的情景,隻覺得每一口飲的都是民之血淚,難以下咽。她放下杯來,隻呆呆地坐著。
園中廊簷台閣都綴滿宮燈,不遠處的溫湯也清晰可見。她望著池中的石蓮,突然想起第一次隨駕來華清宮,就坐在這塊地方,從這個角度看池中石雕的蓮花。
那時還對他說,蓮高潔輸與菊,風骨不比梅,惟心素淡,雖苦猶清。一轉眼就八年過去了,失了高潔,折了風骨,卻還是一事無成。
「在想過去的事麽?」
她迴過頭,楊昭已坐到了她身邊,手裏還端著酒杯,臉色微紅,身上帶了淡薄的酒氣,笑著又問了一句:「是想起第一次來華清宮時的情景了麽?那是天寶四載的十月,我還記得,當時你就是坐在這個位置上,不過桌子不是這麽擺的,要轉一個方向。」他伸出空著的那隻手,比了個旋轉的手勢。
菡玉訝於他竟然能記得這麽清楚。這麽多次伴駕飲宴,她自己都隻能大概記得那迴是坐在附近,更不用說桌子朝什麽方向了。
他看出她的驚奇,玩著手中的酒杯,笑道:「我記得的還有很多。我問你,那天你腳上穿的什麽顏色的鞋子,你還知不知道?」
菡玉一想,那時自己已任太卜丞,參加皇帝禦宴當然是穿皂色官靴,便答道:「黑色。」
「不對,」他得意地笑了起來,「那天你腳上沾了黃泥,所以是黃靴。」
她一點都不記得了,勉強一笑:「相爺真是好記性。」
「我倒不是記性好,隻是,」他定定地看著她,微帶酒意的眸子精光閃亮,「菡玉,你的事,我樣樣都記得。」
她別開眼,低頭看麵前的酒杯。
他仰起臉,自顧自地迴憶起來:「我記得第一次看到你時,你從樹叢裏出來,右邊衣角下擺掛住了身旁矮槐的樹枝;那迴在巷中遇襲,你躲過了偷襲,肩膀後背上卻落了一把牆灰;捉拿史敬忠時,我和你共坐一車,每次你閉目小憩,都會靠著窗邊那條綠色的布簾子;你從推事院放出來,我帶你去見貴妃,你買了一盆奇怪的盆栽為我治灼傷,折的是左邊從下往上第三片葉子;還有那次在群芳閣,你貼身那件小衣服,側麵一共有九個繩結……」
「相爺!」
他放下手裏的酒杯,用力眨了眨眼,迷離的眼神才變迴清明。「這酒後勁真大,」他自我解嘲地笑道,「喝的時候不覺得,這會兒腦子卻有點迷糊了。」
她因勢說道:「酒多傷身,為了朝廷,相爺也該保重身體。」招過侍立一旁的宮女來給他倒了杯茶。
他喝了茶,稍稍清醒了些,精神卻還亢奮,突然問道:「菡玉,你那靴上的黃泥是怎麽沾上的?」
菡玉一愣。她連自己鞋上有沒有沾泥都不記得了,怎會知道是怎麽沾上的?
他想了一想:「我記得那段時間天氣幹燥得很,接連一個多月都不曾下雨,有濕泥的地方,隻能是水邊了。但是華清宮中的溫泉全都用石頭鋪底圍欄,從宮中至山下也都是石板路麵,沒有泥地。難道你是去了野外?」
被他這麽一說,她倒想起來了。那時第一次見溫泉,驪山又風景秀麗,便獨自一人到山上轉了一轉,看到一眼野泉,在泉邊戲耍了些許辰光,定是那時沾到的濕泥。於是便將經過緣由告訴他聽。
他好像起了興致,臉泛紅光:「山上還有別的溫泉?在哪裏?」
菡玉道:「當時信步亂走,不知怎的碰到,早就記不得了。」
他抬頭看了看天:「今晚月色真好,是個亮星夜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