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管家認為,即便他失去管家大權,但是,對於慕玉山莊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的事務,他仍有權過問,有權得知實情。
比如,少莊主的動向。
他雖然沒有誠心誠意接受老仆阿福的建議、老老實實做個打理庫房的好仆人,但他不得不做出積極洗心革麵的樣子讓鬼三爺看見,好重新得到鬼三爺的認可以及阿福的支持。
因此,他離開阿福的起居之處後,徑直來到庫房,向庫房管事索要近來的庫房底冊,想用行動向鬼三爺、向阿福表明自己知錯認錯、改過自新。
底冊記錄著每日進出庫房的用物以及增補損耗的詳情,一筆筆的記錄還要逐月匯總上報,和賬房的賬冊互相對照,確保山莊裏的每一筆花銷都落到實處。
從前庫房、賬房都歸田大管家打理,即使庫房的底冊中有一些記錄對不上賬,他往往也能設法填平。
大管家的才幹有目共睹,山莊主人也很省心省力。
可如今田大管家的手再也伸不到賬房裏,倘若發生了庫房底冊對不上賬的情形,便輪不到田大管家施展才幹了。
田大管家一想到這件事,心裏難免感到哀怨。
鬼三爺的決定不容更改,好在還留有餘地。
他要牢牢握著庫房的鑰匙,伺機扭轉乾坤。
庫房隻算從年下至今的簿冊就有厚厚十四本,更早以前留下的記錄更多、更雜。就算是親手記錄底冊的管事,也很少有十足的耐心慢慢看完。
田大管家有一項本事在此處顯現出來。
多寡不一的數目,呆板固定的描述,左添一筆,右減一劃,平常人看久了隻覺得枯燥,田大管家卻能看得津津有味,仿佛眼前的白紙黑字化成了五顏六色的錦緞絲綢、鮮美可口的山珍海錯。
今天,他將注意力集中在少莊主近來的用度上,想從中得出少莊主動向的線索。奈何時間短、記錄多,他又怕做出錯誤的論斷,因此躊躇不前。
到最後,田大管家不得不將他的目標從不會出聲的底冊轉移到會說話的活人身上。
庫房管事原本有四人,如今去了三人,又添了一名新人,一共留下兩人。
這是田大管家失去管家大權以後發生的調整。他已無權置喙,隻能暗自惋惜。
被調走的三名管事全是他手下得力之人。唯一被留下來的管事名叫張迎,為人處事庸碌無能,卻因為親叔叔是俞舟堂的老人而得到任用。
田大管家早就打算趁著少莊主初出茅廬的機會大展拳腳,將山莊裏盤根錯節的舊氣象整頓一番。要不是遇到這遭變故,他可能已經把張迎調離山莊了。
可話說迴來,張迎雖然腦子糊塗,辦事也不利索,但勉強還算聽話,對慕玉山莊也忠心耿耿。在庫房裏無人能用的情況下,張迎作為山莊裏的舊人,遠比新來的管事更值得拉攏。因此,田大管家臨時決定培植張迎作為親信,總歸是聊勝於無。
至於新來的管事,田大管家仍一無所知。他少不了費心觀察一番。
順利的是,不到一盞茶功夫,田大管家就摸清了新來的管事的底細。拐彎抹角套問機密也是他所得意的本事之一。
新來的管事名叫史葵,出身奉州,接連做過奉州幾家小商行的管事。大概是由於運氣不好,他效力的幾家商行相繼關門。眼看著家中生計變得艱難起來,他迫不得已輾轉來到安州謀生。
他算盤打得好,又會寫一手漂亮字,因此得到百穀糧莊饒大管事的極力推薦。少莊主首肯後,史葵便馬不停蹄趕來離島,接任了慕玉山莊庫房管事的職務。
田大管家翻看著最近幾日的底冊,誇獎了史葵的字,又誇饒大管事有慧眼,最後裝作若無其事,隨意將話頭繞到少莊主田恕身上。
“你去拜見過少莊主了?少莊主對你可有什麽教誨?”
史葵恭恭敬敬迴答說:“我來到山莊後,第一時間就去拜見少莊主了。但我去得不湊巧。少莊主這幾日為漁場的事忙得脫不開身,無暇接見我,隻是讓辜護衛叮囑我安心辦事。我也不敢打擾少莊主。這兩日我隻在庫房當值,沒有亂走。”
田大管家對史葵的態度很滿意。
史葵提到的漁場二字引起了他的一些警覺,但他還沒來得及細想,史葵口中描述的辜護衛的舉動便已惹惱了他。
“辜煥是少莊主的貼身護衛,他的話,旁人都得仔細聽著。”
田大管家心裏清楚,管事的調任表麵得到了少莊主的首肯,實際卻需要經過鬼三爺的同意才能施行。
正因為這個理由,他能忍受管家大權被奪走,能忍受辜煥做少莊主的貼身護衛,也能忍受史葵擠走了自己安插在庫房的親信,但萬萬不能容忍有人利用少莊主的名頭狐假虎威。
少莊主明明不在山莊裏,辜煥卻敢假借少莊主之口傳話訓示仆從。如果人老糊塗的阿福也被辜煥蒙蔽,辜煥將來豈不是更要騎到他這個大管家頭上作威作福?
庫房裏的三人年紀相仿,但經曆不同。嚐過人情冷暖的史葵顯然比諸事順遂的張迎、久攬大權的田大管家更有眼色。
史葵自然而然接話說:“我來山莊的時間短,人也認不全。要問我聽誰的話,我隻聽少莊主和大管家的話。”
田大管家不由微笑著點點頭。
按道理,他還無法對史葵放心,但像史葵這麽會說話的人,他很難不喜歡。
“你知道該聽誰的話就好。在這山莊裏,會說話不如會做事,會做事不如會認人。我看,這三種本事你全都會,你的前途一定錯不了。”
田大管家難得發出真心的讚賞,史管事不惜迴報以真心的喜悅。
要是沒有張迎出來煞風景,庫房裏其樂融融的情形也許還會持續很久。
“辜護衛前兩天來庫房取了一斤匡山雲霧,說是少莊主要送禮。哼,我都看出來了,他是要拿著這茶葉去做他自己的人情,否則,他怎麽不按規矩拿禮單來點檢?”
田大管家聽見這事,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他就知道辜煥從前做商船護衛放蕩慣了、受不得山莊裏的規矩的約束、遲早要惹麻煩。
而且,他也不能等辜煥闖下大禍再出手收拾,免得連累少莊主。
張迎揭發的這件不大不小的錯事正好給他一個由頭去敲打辜煥。
他要讓辜煥記住:任何人想留在慕玉山莊、留在少莊主身邊,就必須守規矩、知進退,絕不該妄想在地位和權勢上超越他這個山莊大管家。
想到這裏,田大管家故意裝出一副嗔怒的模樣,出聲痛罵:“這個辜煥,真是膽大包天,竟然趁著我在病中,來庫房渾水摸魚!一斤茶葉事小,但我若是不追究,豈不是讓人以為我在包庇一個手腳不幹淨的賊?”
田大管家第一次生出一個荒唐的念頭:少莊主不在山莊是件好事。
他倒要看辜煥有多少張嘴來辯白。
管事張迎似乎因為氣憤得到發泄而平靜下來,開始絮絮叨叨:“夫人一離開,大管家一病,山莊裏的人就變得無法無天了。唉,我這幾天越忙越亂,越亂越忙,真是要累壞了。大管家,你就看在我用心做事的份上,去迴稟少莊主,再給庫房添兩個人吧?憑我和史葵兩雙手,實在做不完四個人的活呀。”
這個請求放在以前,田大管家可以隨口答應、或者隨口拒絕,但放在今天,它卻像錐子一樣紮在田大管家心頭,叫田大管家有口難言。
幸好有史葵出來打圓場。
他湊到張迎跟前,用不輕不重、三人都能聽見的聲音勸說道:“張管事,我多嘴一句。大管家還在氣頭上,你現在提這件事,不合適。”
張迎思索很久,仍不能理解。
“哪裏不合適?”他沒有像史葵一樣壓低聲音,反問時理直氣壯。
比如,少莊主的動向。
他雖然沒有誠心誠意接受老仆阿福的建議、老老實實做個打理庫房的好仆人,但他不得不做出積極洗心革麵的樣子讓鬼三爺看見,好重新得到鬼三爺的認可以及阿福的支持。
因此,他離開阿福的起居之處後,徑直來到庫房,向庫房管事索要近來的庫房底冊,想用行動向鬼三爺、向阿福表明自己知錯認錯、改過自新。
底冊記錄著每日進出庫房的用物以及增補損耗的詳情,一筆筆的記錄還要逐月匯總上報,和賬房的賬冊互相對照,確保山莊裏的每一筆花銷都落到實處。
從前庫房、賬房都歸田大管家打理,即使庫房的底冊中有一些記錄對不上賬,他往往也能設法填平。
大管家的才幹有目共睹,山莊主人也很省心省力。
可如今田大管家的手再也伸不到賬房裏,倘若發生了庫房底冊對不上賬的情形,便輪不到田大管家施展才幹了。
田大管家一想到這件事,心裏難免感到哀怨。
鬼三爺的決定不容更改,好在還留有餘地。
他要牢牢握著庫房的鑰匙,伺機扭轉乾坤。
庫房隻算從年下至今的簿冊就有厚厚十四本,更早以前留下的記錄更多、更雜。就算是親手記錄底冊的管事,也很少有十足的耐心慢慢看完。
田大管家有一項本事在此處顯現出來。
多寡不一的數目,呆板固定的描述,左添一筆,右減一劃,平常人看久了隻覺得枯燥,田大管家卻能看得津津有味,仿佛眼前的白紙黑字化成了五顏六色的錦緞絲綢、鮮美可口的山珍海錯。
今天,他將注意力集中在少莊主近來的用度上,想從中得出少莊主動向的線索。奈何時間短、記錄多,他又怕做出錯誤的論斷,因此躊躇不前。
到最後,田大管家不得不將他的目標從不會出聲的底冊轉移到會說話的活人身上。
庫房管事原本有四人,如今去了三人,又添了一名新人,一共留下兩人。
這是田大管家失去管家大權以後發生的調整。他已無權置喙,隻能暗自惋惜。
被調走的三名管事全是他手下得力之人。唯一被留下來的管事名叫張迎,為人處事庸碌無能,卻因為親叔叔是俞舟堂的老人而得到任用。
田大管家早就打算趁著少莊主初出茅廬的機會大展拳腳,將山莊裏盤根錯節的舊氣象整頓一番。要不是遇到這遭變故,他可能已經把張迎調離山莊了。
可話說迴來,張迎雖然腦子糊塗,辦事也不利索,但勉強還算聽話,對慕玉山莊也忠心耿耿。在庫房裏無人能用的情況下,張迎作為山莊裏的舊人,遠比新來的管事更值得拉攏。因此,田大管家臨時決定培植張迎作為親信,總歸是聊勝於無。
至於新來的管事,田大管家仍一無所知。他少不了費心觀察一番。
順利的是,不到一盞茶功夫,田大管家就摸清了新來的管事的底細。拐彎抹角套問機密也是他所得意的本事之一。
新來的管事名叫史葵,出身奉州,接連做過奉州幾家小商行的管事。大概是由於運氣不好,他效力的幾家商行相繼關門。眼看著家中生計變得艱難起來,他迫不得已輾轉來到安州謀生。
他算盤打得好,又會寫一手漂亮字,因此得到百穀糧莊饒大管事的極力推薦。少莊主首肯後,史葵便馬不停蹄趕來離島,接任了慕玉山莊庫房管事的職務。
田大管家翻看著最近幾日的底冊,誇獎了史葵的字,又誇饒大管事有慧眼,最後裝作若無其事,隨意將話頭繞到少莊主田恕身上。
“你去拜見過少莊主了?少莊主對你可有什麽教誨?”
史葵恭恭敬敬迴答說:“我來到山莊後,第一時間就去拜見少莊主了。但我去得不湊巧。少莊主這幾日為漁場的事忙得脫不開身,無暇接見我,隻是讓辜護衛叮囑我安心辦事。我也不敢打擾少莊主。這兩日我隻在庫房當值,沒有亂走。”
田大管家對史葵的態度很滿意。
史葵提到的漁場二字引起了他的一些警覺,但他還沒來得及細想,史葵口中描述的辜護衛的舉動便已惹惱了他。
“辜煥是少莊主的貼身護衛,他的話,旁人都得仔細聽著。”
田大管家心裏清楚,管事的調任表麵得到了少莊主的首肯,實際卻需要經過鬼三爺的同意才能施行。
正因為這個理由,他能忍受管家大權被奪走,能忍受辜煥做少莊主的貼身護衛,也能忍受史葵擠走了自己安插在庫房的親信,但萬萬不能容忍有人利用少莊主的名頭狐假虎威。
少莊主明明不在山莊裏,辜煥卻敢假借少莊主之口傳話訓示仆從。如果人老糊塗的阿福也被辜煥蒙蔽,辜煥將來豈不是更要騎到他這個大管家頭上作威作福?
庫房裏的三人年紀相仿,但經曆不同。嚐過人情冷暖的史葵顯然比諸事順遂的張迎、久攬大權的田大管家更有眼色。
史葵自然而然接話說:“我來山莊的時間短,人也認不全。要問我聽誰的話,我隻聽少莊主和大管家的話。”
田大管家不由微笑著點點頭。
按道理,他還無法對史葵放心,但像史葵這麽會說話的人,他很難不喜歡。
“你知道該聽誰的話就好。在這山莊裏,會說話不如會做事,會做事不如會認人。我看,這三種本事你全都會,你的前途一定錯不了。”
田大管家難得發出真心的讚賞,史管事不惜迴報以真心的喜悅。
要是沒有張迎出來煞風景,庫房裏其樂融融的情形也許還會持續很久。
“辜護衛前兩天來庫房取了一斤匡山雲霧,說是少莊主要送禮。哼,我都看出來了,他是要拿著這茶葉去做他自己的人情,否則,他怎麽不按規矩拿禮單來點檢?”
田大管家聽見這事,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他就知道辜煥從前做商船護衛放蕩慣了、受不得山莊裏的規矩的約束、遲早要惹麻煩。
而且,他也不能等辜煥闖下大禍再出手收拾,免得連累少莊主。
張迎揭發的這件不大不小的錯事正好給他一個由頭去敲打辜煥。
他要讓辜煥記住:任何人想留在慕玉山莊、留在少莊主身邊,就必須守規矩、知進退,絕不該妄想在地位和權勢上超越他這個山莊大管家。
想到這裏,田大管家故意裝出一副嗔怒的模樣,出聲痛罵:“這個辜煥,真是膽大包天,竟然趁著我在病中,來庫房渾水摸魚!一斤茶葉事小,但我若是不追究,豈不是讓人以為我在包庇一個手腳不幹淨的賊?”
田大管家第一次生出一個荒唐的念頭:少莊主不在山莊是件好事。
他倒要看辜煥有多少張嘴來辯白。
管事張迎似乎因為氣憤得到發泄而平靜下來,開始絮絮叨叨:“夫人一離開,大管家一病,山莊裏的人就變得無法無天了。唉,我這幾天越忙越亂,越亂越忙,真是要累壞了。大管家,你就看在我用心做事的份上,去迴稟少莊主,再給庫房添兩個人吧?憑我和史葵兩雙手,實在做不完四個人的活呀。”
這個請求放在以前,田大管家可以隨口答應、或者隨口拒絕,但放在今天,它卻像錐子一樣紮在田大管家心頭,叫田大管家有口難言。
幸好有史葵出來打圓場。
他湊到張迎跟前,用不輕不重、三人都能聽見的聲音勸說道:“張管事,我多嘴一句。大管家還在氣頭上,你現在提這件事,不合適。”
張迎思索很久,仍不能理解。
“哪裏不合適?”他沒有像史葵一樣壓低聲音,反問時理直氣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