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一試圖掩飾自己短暫的失態,但他心裏很清楚,在王妧麵前,他無論做什麽、說什麽都是徒勞。
這是王妧第一次覺察出萬全一對王姍的深情。
她不由自主地按住椅子的扶手,仿佛因為窺破了這個秘密,打算奪路而逃。
萬全一伸出手,捂住了自己的雙眼和額頭。他像在自言自語:“和她定親的人家,不到一年就家破人亡,我很不解。她說,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皇上。”
王妧聽到後,心下黯然。
此時,她好像碰觸到了某種壁障,隱隱的壓迫感讓她覺得唿吸窒礙。
兩人沉默著,相互忘記了對方的存在。
不知過了多久,王妧才迴過神來。喘息之間,她眼眶濕潤,抬頭望著屋頂的橫梁。
她看到了母親江氏的幻象。
記憶深處,燕國公和江氏某次爭吵時的情景逐漸浮現。
她藏身在屏風後。
燕國公的背影擋住了江氏的身形。
“老三惹來的風流韻事,你最好不要插手。”
“可她是我的朋友。”那是江氏的辯解聲。
“朋友?你以禮相待也就罷了。她不過是想利用你將她引薦給陳王妃,借機……”燕國公在歎氣,“你總是不懂得。”
“我隻想和她好好談一談,三弟為她的琴藝傾倒,這沒有什麽見不得人的。我也希望家裏能多一些歡笑,為什麽你總是不懂得?”
年幼的她也不懂。
最後是王姍把她找出來。原來,她和王姍當時正在玩捉迷藏。
記憶在這裏中斷。
王妧到底明白了,她觸碰到的壁障到底是什麽。
“從今以後,我們燕國公府和鎮察司的糾葛不會再影響到雀部的人,這對你來說是件好事。不必再麵對鎮察司的虎視眈眈,雀部前途可期。”
萬全一麵上早已恢複了常態。他先是如釋重負,隨即,又感覺到氣氛因為王妧的話而沉重不少。
“周大人原本不會那麽輕易放過我們。”萬全一迴想起一事。
黃三針離京,需要人手隨行護送,雀部的主幹受命如數出動。那個時候,萬全一已經預感到周充決心擯斥異己。
雖然這個命令很快被取消,隨行之人隻用了殷泉一個,但是後續發生的事證實了他的預感。
萬全一百感交集,對於這個指揮使大人,他說不出是敬是畏。
“殷泉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有人因為這件事心思浮動,散播了一些謠言,大約有二十個人牽涉其中。他們無一例外,都被撤差驅逐了。”
王妧說:“你們這些留下來的,很快就有擢用的機會。”
萬全一果然點了點頭。他因為勘察秘寶之功,被擢升為戊所總旗。這時他才想起周充的交代。
王妧要說的話也被岔開了。
他告罪脫身,過了一會兒,又帶迴來一個巴掌大的雕花木盒。
當著王妧的麵,他將木盒打開,盒中盛放的物件顯露在二人麵前。
那是一塊龜甲的碎片,斷麵參差,像是剛被人粗暴地折斷損毀。龜甲朝上的一麵有許多裂開的細紋,紋路之中嵌著時間的餘燼。王妧隻看一眼,便被深深地吸引了。
萬全一暗暗驚奇。
“這是周大人送給姑娘的生辰賀禮。”他沒想到,這樣破爛陳舊的東西竟能得到王妧的青眼。
王妧微微蹙起眉頭。
周充為何要托萬全一轉交?為何要點明這個她刻意遺忘的日子?他到底又在打什麽主意?
疑問一個接著一個湧現,她的心情起起伏伏,最終失去了控製。
“拿走!我不要。”她嫌惡地別了臉。
萬全一瞠目結舌。他不知道王妧怎麽突然就變了臉,更不知道周充是如何預料到王妧的反應。
“姑娘不想收,這禮物就仍留在我這裏。如果哪天姑娘改變主意了,我再親自送到姑娘手上。”他婉言收場。
王妧低著頭。她失去了交談的興致。
臨走前,她猶豫再三,終於做了一個決定。
“你要小心。”
萬全一見她如此鄭重,不由得斂容正色。
“我知道,暗樓不會善罷甘休。”他記得王妧提到過這一點,然而,王妧卻在搖頭。
“阿姍當年勸阻皇上不要重設鎮察司,因為她知道,鎮察司是一頭吃人不吐骨頭的兇獸。無法守護好初心的人,都會被它吞噬掉。”
王妧不再多作解釋。
萬全一站在原地,注視著王妧離開的背影,心頭的震愕久久不能平息。
夜越來越深。
燭淚淌滿了燈台底部的托盤,困倦爬上了崇茂館每一個客人的臉。
經過廳堂時,王妧注意到說書人不見了。
有仆從為她備好了馬車,說是得了萬全一的吩咐。王妧便上了馬車,準備去城西的柳葉街見張伯。
她找到了一個更好的迴到滁州過年的理由——至少,張伯因為她的提議得以和他的家人團聚。
再者,她想到自己很可能見到朱頂,那麽張伯的責難也算不得什麽了。
無人的長街上,車輪滾動,馬蹄落地,規律的聲音催發了王妧的睡意。半夢半醒之際,她似乎又看到了那塊斷裂的龜甲。
驀地,一聲怪響把她驚醒了。
一根鐵錐擊穿了車前的橫木扶手,撞開了鏤空的車門,落在王妧腳下。
王妧當即伏低身子,貼著側壁挪動到車窗下。還沒等她看清車外的情形,車夫按著受傷的手臂,半靠在車門旁,背對著馬車裏的王妧說:“有人偷襲,姑娘快走。”
說完他便跳下馬車。
王妧順勢撿起鐵錐,從車裏探身出來。
偷襲之人早已遠遠遁走。
王妧掃視一眼,側耳細聽。四下裏一點動靜也沒有。
車夫有些緊張地試探道:“姑娘把這兇器交給我吧,有人再來,我還能抵擋一陣。”
王妧沒有聽從。她的目光落在車夫受傷的左手臂上。
他身上的夾衣開了一道口子,血跡斑斑。
不知什麽緣故,王妧驟然發作,將手裏的鐵錐朝對方心口擲去。
車夫的反應竟也不慢。他不敢硬接,閃身往右一躲,避開了重擊,然而,他卻避不過隨之而來的匕首。
鋒刃劃開了他的脖頸。
車夫捂著自己咽喉的位置,連退數步。他驚魂未定,手上胡亂摸索,終於確認自己沒有當場血濺三尺。
鐵錐未曾沾染半點汙穢,孤零零地躺在地麵上。
這是王妧第一次覺察出萬全一對王姍的深情。
她不由自主地按住椅子的扶手,仿佛因為窺破了這個秘密,打算奪路而逃。
萬全一伸出手,捂住了自己的雙眼和額頭。他像在自言自語:“和她定親的人家,不到一年就家破人亡,我很不解。她說,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皇上。”
王妧聽到後,心下黯然。
此時,她好像碰觸到了某種壁障,隱隱的壓迫感讓她覺得唿吸窒礙。
兩人沉默著,相互忘記了對方的存在。
不知過了多久,王妧才迴過神來。喘息之間,她眼眶濕潤,抬頭望著屋頂的橫梁。
她看到了母親江氏的幻象。
記憶深處,燕國公和江氏某次爭吵時的情景逐漸浮現。
她藏身在屏風後。
燕國公的背影擋住了江氏的身形。
“老三惹來的風流韻事,你最好不要插手。”
“可她是我的朋友。”那是江氏的辯解聲。
“朋友?你以禮相待也就罷了。她不過是想利用你將她引薦給陳王妃,借機……”燕國公在歎氣,“你總是不懂得。”
“我隻想和她好好談一談,三弟為她的琴藝傾倒,這沒有什麽見不得人的。我也希望家裏能多一些歡笑,為什麽你總是不懂得?”
年幼的她也不懂。
最後是王姍把她找出來。原來,她和王姍當時正在玩捉迷藏。
記憶在這裏中斷。
王妧到底明白了,她觸碰到的壁障到底是什麽。
“從今以後,我們燕國公府和鎮察司的糾葛不會再影響到雀部的人,這對你來說是件好事。不必再麵對鎮察司的虎視眈眈,雀部前途可期。”
萬全一麵上早已恢複了常態。他先是如釋重負,隨即,又感覺到氣氛因為王妧的話而沉重不少。
“周大人原本不會那麽輕易放過我們。”萬全一迴想起一事。
黃三針離京,需要人手隨行護送,雀部的主幹受命如數出動。那個時候,萬全一已經預感到周充決心擯斥異己。
雖然這個命令很快被取消,隨行之人隻用了殷泉一個,但是後續發生的事證實了他的預感。
萬全一百感交集,對於這個指揮使大人,他說不出是敬是畏。
“殷泉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有人因為這件事心思浮動,散播了一些謠言,大約有二十個人牽涉其中。他們無一例外,都被撤差驅逐了。”
王妧說:“你們這些留下來的,很快就有擢用的機會。”
萬全一果然點了點頭。他因為勘察秘寶之功,被擢升為戊所總旗。這時他才想起周充的交代。
王妧要說的話也被岔開了。
他告罪脫身,過了一會兒,又帶迴來一個巴掌大的雕花木盒。
當著王妧的麵,他將木盒打開,盒中盛放的物件顯露在二人麵前。
那是一塊龜甲的碎片,斷麵參差,像是剛被人粗暴地折斷損毀。龜甲朝上的一麵有許多裂開的細紋,紋路之中嵌著時間的餘燼。王妧隻看一眼,便被深深地吸引了。
萬全一暗暗驚奇。
“這是周大人送給姑娘的生辰賀禮。”他沒想到,這樣破爛陳舊的東西竟能得到王妧的青眼。
王妧微微蹙起眉頭。
周充為何要托萬全一轉交?為何要點明這個她刻意遺忘的日子?他到底又在打什麽主意?
疑問一個接著一個湧現,她的心情起起伏伏,最終失去了控製。
“拿走!我不要。”她嫌惡地別了臉。
萬全一瞠目結舌。他不知道王妧怎麽突然就變了臉,更不知道周充是如何預料到王妧的反應。
“姑娘不想收,這禮物就仍留在我這裏。如果哪天姑娘改變主意了,我再親自送到姑娘手上。”他婉言收場。
王妧低著頭。她失去了交談的興致。
臨走前,她猶豫再三,終於做了一個決定。
“你要小心。”
萬全一見她如此鄭重,不由得斂容正色。
“我知道,暗樓不會善罷甘休。”他記得王妧提到過這一點,然而,王妧卻在搖頭。
“阿姍當年勸阻皇上不要重設鎮察司,因為她知道,鎮察司是一頭吃人不吐骨頭的兇獸。無法守護好初心的人,都會被它吞噬掉。”
王妧不再多作解釋。
萬全一站在原地,注視著王妧離開的背影,心頭的震愕久久不能平息。
夜越來越深。
燭淚淌滿了燈台底部的托盤,困倦爬上了崇茂館每一個客人的臉。
經過廳堂時,王妧注意到說書人不見了。
有仆從為她備好了馬車,說是得了萬全一的吩咐。王妧便上了馬車,準備去城西的柳葉街見張伯。
她找到了一個更好的迴到滁州過年的理由——至少,張伯因為她的提議得以和他的家人團聚。
再者,她想到自己很可能見到朱頂,那麽張伯的責難也算不得什麽了。
無人的長街上,車輪滾動,馬蹄落地,規律的聲音催發了王妧的睡意。半夢半醒之際,她似乎又看到了那塊斷裂的龜甲。
驀地,一聲怪響把她驚醒了。
一根鐵錐擊穿了車前的橫木扶手,撞開了鏤空的車門,落在王妧腳下。
王妧當即伏低身子,貼著側壁挪動到車窗下。還沒等她看清車外的情形,車夫按著受傷的手臂,半靠在車門旁,背對著馬車裏的王妧說:“有人偷襲,姑娘快走。”
說完他便跳下馬車。
王妧順勢撿起鐵錐,從車裏探身出來。
偷襲之人早已遠遠遁走。
王妧掃視一眼,側耳細聽。四下裏一點動靜也沒有。
車夫有些緊張地試探道:“姑娘把這兇器交給我吧,有人再來,我還能抵擋一陣。”
王妧沒有聽從。她的目光落在車夫受傷的左手臂上。
他身上的夾衣開了一道口子,血跡斑斑。
不知什麽緣故,王妧驟然發作,將手裏的鐵錐朝對方心口擲去。
車夫的反應竟也不慢。他不敢硬接,閃身往右一躲,避開了重擊,然而,他卻避不過隨之而來的匕首。
鋒刃劃開了他的脖頸。
車夫捂著自己咽喉的位置,連退數步。他驚魂未定,手上胡亂摸索,終於確認自己沒有當場血濺三尺。
鐵錐未曾沾染半點汙穢,孤零零地躺在地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