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意娘看著眼前身材頎長、神態俊逸的青年,心中百感交集。
“蘇夫人。”周充語氣頗為恭敬,全然沒有在京城是飛揚跋扈的姿態。
湖州的如意樓和京城的如意樓布局相近,他不由得感慨王姍的先見。初來此地,他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就已經完全適應了。
蘇意娘笑了笑,迴禮說:“周大人要是不介意,還是叫我蘇老板吧。畢竟,我現在隻是個小小的生意人。”
當年她憑著過人的家世和容貌,嫁給了大才子蘇問。她的丈夫在某一次宦海風波後溘然長逝,那些都是她不想憶及的往事。即便眼前的這個人和她有著血緣之親。
“如果我不是以鎮察司的名義來這裏,姨母是不是會認我這個外甥呢?”周充堅持道。先禮後兵,他隻希望不用走到那最後一步。
蘇意娘愀然動容,然而她依然沒有改口:“我姓蘇,不姓田。”
周充隻好作罷。
“好,蘇老板。我就開門見山了。如意樓的人手從今天起,必須聽我號令。”
蘇意娘似乎還沉浸在過往的糾纏之中,神情戚戚。過了一會,她才像迴過神來一樣,露出一個諷刺的笑。
“周大人,你在我們的掩護之下進城,算起來不過一天呢,這麽快就想重整旗鼓,當真賣力氣。”
周充麵上不為所動。趙玄知道鎮察司抵達的日期,還在城郊預先安排了埋伏。最有嫌疑泄露這個消息的人,就是蘇意娘。這次他來,也有試探之意。
“皇上已經把雀部交給了我,我見一見雀部的下屬,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我想,周大人大概是有所誤會,才把如意樓的東家和雀部的當家混為一談了吧。王姑娘把這間如意樓交給我打理的時候就說過,如意樓不是雀部的附屬。這也是它能在湖州安然無恙的原因。”
她這麽說,周充已經完全明白了。蘇意娘一直是王姍的人。就算王姍死了,蘇意娘也不會把如意樓白白交到他手上。
於是他接著出招。
“王姍已經不在了,你們在湖州的日子過得好不好,皇上心裏記掛著呢。”
“多謝皇上記掛。湖州雖比不得京城,但這兒的日子過得還算平靜。”
“就沒想過,迴京城去嗎?”
蘇意娘笑了。她終於知道周充在擔心什麽。
“我們這些無家可歸的可憐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落腳的地方,可不會輕易挪窩,幸運的話,這裏會成為我們的歸宿。王姑娘知人善用,凡是有用之軀,都進了雀部效力,留在這兒的不過是些老弱殘兵,周大人盡可放心。”他們這些人身上背負的可不止一樁罪名,恐怕連京城的門都進不去。周充如果要對他們趕盡殺絕,她蘇意娘也不是好惹的。
周充嘴角動了動,不去接對方的話了。他另起話頭,問道:“蘇老板見過王妧了嗎?”
蘇意娘也是暗暗鬆了一口氣,她輕輕搖了搖頭,說:“我聽說,她和王姍完全不一樣,是個矜持內向的小姑娘。反正,早晚有一天會相見的。”
“如果是王妧開口,讓你們聽我指令,你會怎麽做?”周充話中大有深意,蘇意娘聽後也遲疑了。不過到最後,她還是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周充把懷疑藏在心底,告辭而去。
………………………………
“你不必強撐著。”王妧出門的時候看到六安,心裏十分意外。
六安看上去精神不差,臉上的傷口也已經開始愈合,除了他自己,別人都認為他還是應該多加休息。
“我可坐不住。”他身上的傷說是用來掩人耳目,可不能連自己也騙過去。
王妧也就不再計較了。她今天要去段綺身死之處查找線索,六安豈會應付不來?
莫行川指引著兩人來到城南一個藏酒的倉庫。它所在的巷子東西兩頭各連通著大街,進出方便。
見大門緊鎖著,莫行川便去敲對門。門裏一個老人家開了門,探出一個白發蒼蒼的腦袋來。他聽說幾人要來看房,眉間皺成一團,用一把沙啞的聲音說:“別看了,那宅子不出賃。”說完又要縮迴去。
莫行川忙擋住門,追問:“怎麽不賃呀?”
老人隻是擺擺手,搖搖頭,一副不想多說的樣子。
莫行川也不在意,從身上摸出幾個小錢,塞到老人手裏,賠著笑問:“老人家知道那宅子的東家是何人?”
老人打量了莫行川幾眼,把錢收了,壓著嗓子說:“你們要問,就上東麵街上找金樽館的花掌櫃,對麵就是花掌櫃的產業。旁的,我也不知道。”
莫行川給他道了個謝後,門又被關上了。
王妧在一旁看得有趣,隨即想起一件小事。她對莫行川說道:“換了我可要吃閉門羹了。”
“走南闖北,看得多了,說話做事自然有些技巧,不過是些小門小道,不值一提。”莫行川十分謙遜地說。
王妧心中一動,自言自語:“按理說,涉世不深的人,是沒有這種手腕的。”
莫行川不知道王妧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雖然她說的也沒錯,可莫行川還是擔心她想到歪處上去。於是他補充說:“或者是耿介不隨流俗的人。當然,這也不能算作是一種標準。”
王妧點點頭。
三人一路走到街上。金樽館的招牌明晃晃地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王妧踏進大門的時候,迎麵碰見一個三十許年紀、麵目姣好的女人。王妧從她身側經過時,匆匆瞥見對方眼角長了一顆朱砂痣。
想上前招唿客人的夥計被一個老氣的女人攔住了。那女人款步向前,順著王妧的目光看了一眼,隨即把人請了進來。
“方才那位是?”王妧見對方像是個管事的,便問了一句。
果然,那女人自稱姓花,是這金樽館的掌櫃。
“那是敝妹,排行老五。”
“我從新昌來,聽說有位花五娘,釀得一手好酒,難道是同一個人?”
花令歡笑著說:“正是了。”
進門左手邊辟了一廳,隻有稀稀落落幾個客人。花令歡神態自若,引著幾人進了雅座。不等王妧開口,她便說:“來我這金樽館的客人,不論三教九流,來借酒消愁的是一副樣子,借場子待客的又是一副樣子,像姑娘這樣的,恐怕別有醉翁之意。”
“蘇夫人。”周充語氣頗為恭敬,全然沒有在京城是飛揚跋扈的姿態。
湖州的如意樓和京城的如意樓布局相近,他不由得感慨王姍的先見。初來此地,他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就已經完全適應了。
蘇意娘笑了笑,迴禮說:“周大人要是不介意,還是叫我蘇老板吧。畢竟,我現在隻是個小小的生意人。”
當年她憑著過人的家世和容貌,嫁給了大才子蘇問。她的丈夫在某一次宦海風波後溘然長逝,那些都是她不想憶及的往事。即便眼前的這個人和她有著血緣之親。
“如果我不是以鎮察司的名義來這裏,姨母是不是會認我這個外甥呢?”周充堅持道。先禮後兵,他隻希望不用走到那最後一步。
蘇意娘愀然動容,然而她依然沒有改口:“我姓蘇,不姓田。”
周充隻好作罷。
“好,蘇老板。我就開門見山了。如意樓的人手從今天起,必須聽我號令。”
蘇意娘似乎還沉浸在過往的糾纏之中,神情戚戚。過了一會,她才像迴過神來一樣,露出一個諷刺的笑。
“周大人,你在我們的掩護之下進城,算起來不過一天呢,這麽快就想重整旗鼓,當真賣力氣。”
周充麵上不為所動。趙玄知道鎮察司抵達的日期,還在城郊預先安排了埋伏。最有嫌疑泄露這個消息的人,就是蘇意娘。這次他來,也有試探之意。
“皇上已經把雀部交給了我,我見一見雀部的下屬,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我想,周大人大概是有所誤會,才把如意樓的東家和雀部的當家混為一談了吧。王姑娘把這間如意樓交給我打理的時候就說過,如意樓不是雀部的附屬。這也是它能在湖州安然無恙的原因。”
她這麽說,周充已經完全明白了。蘇意娘一直是王姍的人。就算王姍死了,蘇意娘也不會把如意樓白白交到他手上。
於是他接著出招。
“王姍已經不在了,你們在湖州的日子過得好不好,皇上心裏記掛著呢。”
“多謝皇上記掛。湖州雖比不得京城,但這兒的日子過得還算平靜。”
“就沒想過,迴京城去嗎?”
蘇意娘笑了。她終於知道周充在擔心什麽。
“我們這些無家可歸的可憐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落腳的地方,可不會輕易挪窩,幸運的話,這裏會成為我們的歸宿。王姑娘知人善用,凡是有用之軀,都進了雀部效力,留在這兒的不過是些老弱殘兵,周大人盡可放心。”他們這些人身上背負的可不止一樁罪名,恐怕連京城的門都進不去。周充如果要對他們趕盡殺絕,她蘇意娘也不是好惹的。
周充嘴角動了動,不去接對方的話了。他另起話頭,問道:“蘇老板見過王妧了嗎?”
蘇意娘也是暗暗鬆了一口氣,她輕輕搖了搖頭,說:“我聽說,她和王姍完全不一樣,是個矜持內向的小姑娘。反正,早晚有一天會相見的。”
“如果是王妧開口,讓你們聽我指令,你會怎麽做?”周充話中大有深意,蘇意娘聽後也遲疑了。不過到最後,她還是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周充把懷疑藏在心底,告辭而去。
………………………………
“你不必強撐著。”王妧出門的時候看到六安,心裏十分意外。
六安看上去精神不差,臉上的傷口也已經開始愈合,除了他自己,別人都認為他還是應該多加休息。
“我可坐不住。”他身上的傷說是用來掩人耳目,可不能連自己也騙過去。
王妧也就不再計較了。她今天要去段綺身死之處查找線索,六安豈會應付不來?
莫行川指引著兩人來到城南一個藏酒的倉庫。它所在的巷子東西兩頭各連通著大街,進出方便。
見大門緊鎖著,莫行川便去敲對門。門裏一個老人家開了門,探出一個白發蒼蒼的腦袋來。他聽說幾人要來看房,眉間皺成一團,用一把沙啞的聲音說:“別看了,那宅子不出賃。”說完又要縮迴去。
莫行川忙擋住門,追問:“怎麽不賃呀?”
老人隻是擺擺手,搖搖頭,一副不想多說的樣子。
莫行川也不在意,從身上摸出幾個小錢,塞到老人手裏,賠著笑問:“老人家知道那宅子的東家是何人?”
老人打量了莫行川幾眼,把錢收了,壓著嗓子說:“你們要問,就上東麵街上找金樽館的花掌櫃,對麵就是花掌櫃的產業。旁的,我也不知道。”
莫行川給他道了個謝後,門又被關上了。
王妧在一旁看得有趣,隨即想起一件小事。她對莫行川說道:“換了我可要吃閉門羹了。”
“走南闖北,看得多了,說話做事自然有些技巧,不過是些小門小道,不值一提。”莫行川十分謙遜地說。
王妧心中一動,自言自語:“按理說,涉世不深的人,是沒有這種手腕的。”
莫行川不知道王妧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雖然她說的也沒錯,可莫行川還是擔心她想到歪處上去。於是他補充說:“或者是耿介不隨流俗的人。當然,這也不能算作是一種標準。”
王妧點點頭。
三人一路走到街上。金樽館的招牌明晃晃地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王妧踏進大門的時候,迎麵碰見一個三十許年紀、麵目姣好的女人。王妧從她身側經過時,匆匆瞥見對方眼角長了一顆朱砂痣。
想上前招唿客人的夥計被一個老氣的女人攔住了。那女人款步向前,順著王妧的目光看了一眼,隨即把人請了進來。
“方才那位是?”王妧見對方像是個管事的,便問了一句。
果然,那女人自稱姓花,是這金樽館的掌櫃。
“那是敝妹,排行老五。”
“我從新昌來,聽說有位花五娘,釀得一手好酒,難道是同一個人?”
花令歡笑著說:“正是了。”
進門左手邊辟了一廳,隻有稀稀落落幾個客人。花令歡神態自若,引著幾人進了雅座。不等王妧開口,她便說:“來我這金樽館的客人,不論三教九流,來借酒消愁的是一副樣子,借場子待客的又是一副樣子,像姑娘這樣的,恐怕別有醉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