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女子正在緩緩入城。
“跑累五匹馬到這裏,也該好好歇歇了。”其中一名腰間配劍的藕衣少女抬首遠望天邊,話語裏滿是疲倦。
“也總算快到終點了啊。”邊上的白衣女子衝著藕衣少女輕輕一笑。
藕衣少女也跟著笑了。忽然,微風拂過她年輕可愛的臉頰,拂走了倦意。她轉頭望去,發現這座城不同於她們途徑的城那樣酷熱難耐,而是溫暖如春,開滿了錯季的花朵。
白衣女子看了眼匆匆入城的蝴蝶,“這裏是怎麽了?”
二人在一座酒樓裏落腳,叫了幾碟小菜,一壺清茶。
一名紅衫女子獨坐護欄前把酒,望著滿城春色,酒樓的旗幟在她身旁隨風飄動。她掀起麵紗啜了一小口酒,舉止投足之間竟滿是風情,不似尋常女子。隻是,這啜飲間,竟藏著一聲微不可查的歎息。
藕衣少女放下了筷子,直覺告訴她,這名紅衫女子有故事。
“你們可知道,此時分明是七月,長安城為何會是溫暖如春?”紅衫女子似乎察覺到有人在看她,一句話從她的櫻桃小嘴裏輕輕蹦出,幾是天籟。
“願聞其詳。”藕衣少女恭敬道。
紅衫女子微微轉頭,望向南方朱雀門。
在數百年前,叛軍聯合州內異族,邊域鄰邦以及海外瀛倭席卷大唐。當時邊境屢次告急,長安城內卻是歌舞不休,人們都以為是一場隨時都可以鎮壓下去的叛亂,並沒有放在心上。
然而,有一名背劍的舞女離開了如日中天的初唐教坊,踏入了江湖。
她離開的時候,長安城春色正好,絕不負那千古流傳的“煙柳皇都”之名。花卉悠然的開,就連皇帝,都帶著文武百官委身來送她出行。
“為什麽要離開?”
“因為,我在這裏已看不到半點盛世的影子了。”舞女迴首望了眼錦繡成堆的長安城,眼中有著不該出現在舞女身上的桀驁。
“自古以來,能配得上‘盛’這個字的朝代,也隻有孤的大唐。版圖擴至八荒,何不見盛世?”
這個問題,舞女沒有迴答,而是負劍走出了朱雀門,徒留一個蒼涼的背影,讓整個長安城所銘記。又過數月,時至寒冬,長安下起了大雪,覆蓋去了原有的繁華,也覆蓋去了累累的凍死之骨,帝樓之內卻是溶溶如春,鶯歌燕語。
“接著奏樂,接著舞。”
而數十裏外,黑壓壓的鐵蹄踏破了一路的風雪,朝長安城席卷而來,途徑寸草不生。
一時辰後,長安城火光衝天,鴉啼遍野。但大唐的根基終究難撼,禁軍誓死奮戰,從各個城門殺入的叛軍,都得到了有效的遏製。
但是他們卻忽視了朱雀門。
朱雀門見證了天下一統的時刻,也拉開了盛唐的序幕,而朱雀門告破,同樣是象征著盛世破碎的開端。叛軍中的一支極為精銳的隊伍,自此門入城。
然而,當這群叛軍行至朱雀門下朱雀大街半途時,卻被擋住了。
擋住他們的不是什麽虎狼之師,而是一名持劍的女子。她所舞的,正是曾取悅了帝王的《劍器行》。
不過也有人說,那並不全是劍器行,而是還夾帶著另一種劍舞。
後來,叛軍就撤出了長安城。黎明即起,城內烽火分明未歇,又分明是冬日,但長安城內的人們卻覺春風拂麵,那些本該在春日才能綻放的花朵,竟不合時宜地盛開了。
“如此絕世劍舞,竟能引渡春來。”藕衣少女喝了口茶,話語中竟滿是意猶未盡。
“是個極好的故事。”白衣少女點頭讚歎,但目光卻一寸不離那紅衫女子。
“故事自然是極好的,也是極美的。”紅衫女子放下酒杯,指甲輕輕劃過身邊的琵琶,勾起了一連串美韻。精通音律的白衣女子感受著尚還縈繞在空的餘音,心中驚歎的同時,也升起了幾分警惕。
眼前這紅衫女子的琵琶聲輕曼淒婉,絕勝人間無數,比自己所認識的那五姐妹隻好不差。
“隻是,再美的事物,也是有缺憾的啊。那些花兒隻開了一天,便凋謝了。今日的花兒自然也不會例外。”紅衫女子笑了笑,“請二位妹妹今日在長安城內逗留,如此錯季美景雖好,卻也隻有一日,可莫要錯過了才是。”
“等欣賞完,就好動身去洛陽了。”
原本滿是輕鬆愜意的藕衣女子聽言,忽然就變了臉色,站起想要拔劍,卻被白衣女子起手製止了。她強行讓自己冷靜了下來,望向了紅衣女子,“不知姐姐從何處來,為何要來長安。”
“我本不該來到這裏,我本想去的,是紙醉金迷的金陵城,是月籠輕紗的秦淮河上。”紅衫女子的眼神忽然又些飄渺,“隻是為了與人談成一個交易,迫不得已來到了這裏。”
而她視線所及的街道上,走過三個行人。
一人身著黑衣,但他腳下沒有影子。
一人穿著漆黑羽衣,肩上停留著一隻烏鴉。
一人衣著光鮮靚麗,繁花紋身自肩延伸到了手臂,格外矚目。
“現在,看清你與她的差距了嗎?”唐雲影彎腰撚起了一株花朵,幽幽問道。
子桑飲雪保持沉默,沒有迴答。
“其實,也算是我固步自封了,我一直在欺騙著自己。”唐雲影抬手,將花朵放飛到了春風中,“我在你身上紋繁花月中沒毒,大可放心。”
“什麽?”子桑飲雪錯愕地抬起頭,就連一旁的唐鴉,也是始料未及,驚疑地看著唐雲影。
唐雲影笑了笑,“都怪我那寶貝女兒啊。”
“也算是受這公孫小樓主的影響吧,她在追逐執念的同時,心中還保持著一份善良。”
“她雖將自己的血製成了毒,可此毒,可解去萬毒啊。”
姑蘇,柳月山莊。
戴著白色鬥笠的女子正坐在水榭之中,吹奏著玉笛。
忽然一陣東北風輕輕拂來,將酷熱拂去了片刻,就連原本那喧囂不斷的蟬聲也在這陣風中戛然而止。女子從唇邊放下了笛子,那縷春風也隨之灌進了玉笛裏,驚起了悅耳動聽的曲聲,和諧悠揚。
不過,女子並沒有因此開心起來,而是陷入了深深的凝重。
良久後,她才歎息了一聲。
“流言止於智者,恩怨止於今朝。但是,命運如雨,一入其中,終究還是躲不開的。”
“希望你和他的命運,不是一場劫難。”
“跑累五匹馬到這裏,也該好好歇歇了。”其中一名腰間配劍的藕衣少女抬首遠望天邊,話語裏滿是疲倦。
“也總算快到終點了啊。”邊上的白衣女子衝著藕衣少女輕輕一笑。
藕衣少女也跟著笑了。忽然,微風拂過她年輕可愛的臉頰,拂走了倦意。她轉頭望去,發現這座城不同於她們途徑的城那樣酷熱難耐,而是溫暖如春,開滿了錯季的花朵。
白衣女子看了眼匆匆入城的蝴蝶,“這裏是怎麽了?”
二人在一座酒樓裏落腳,叫了幾碟小菜,一壺清茶。
一名紅衫女子獨坐護欄前把酒,望著滿城春色,酒樓的旗幟在她身旁隨風飄動。她掀起麵紗啜了一小口酒,舉止投足之間竟滿是風情,不似尋常女子。隻是,這啜飲間,竟藏著一聲微不可查的歎息。
藕衣少女放下了筷子,直覺告訴她,這名紅衫女子有故事。
“你們可知道,此時分明是七月,長安城為何會是溫暖如春?”紅衫女子似乎察覺到有人在看她,一句話從她的櫻桃小嘴裏輕輕蹦出,幾是天籟。
“願聞其詳。”藕衣少女恭敬道。
紅衫女子微微轉頭,望向南方朱雀門。
在數百年前,叛軍聯合州內異族,邊域鄰邦以及海外瀛倭席卷大唐。當時邊境屢次告急,長安城內卻是歌舞不休,人們都以為是一場隨時都可以鎮壓下去的叛亂,並沒有放在心上。
然而,有一名背劍的舞女離開了如日中天的初唐教坊,踏入了江湖。
她離開的時候,長安城春色正好,絕不負那千古流傳的“煙柳皇都”之名。花卉悠然的開,就連皇帝,都帶著文武百官委身來送她出行。
“為什麽要離開?”
“因為,我在這裏已看不到半點盛世的影子了。”舞女迴首望了眼錦繡成堆的長安城,眼中有著不該出現在舞女身上的桀驁。
“自古以來,能配得上‘盛’這個字的朝代,也隻有孤的大唐。版圖擴至八荒,何不見盛世?”
這個問題,舞女沒有迴答,而是負劍走出了朱雀門,徒留一個蒼涼的背影,讓整個長安城所銘記。又過數月,時至寒冬,長安下起了大雪,覆蓋去了原有的繁華,也覆蓋去了累累的凍死之骨,帝樓之內卻是溶溶如春,鶯歌燕語。
“接著奏樂,接著舞。”
而數十裏外,黑壓壓的鐵蹄踏破了一路的風雪,朝長安城席卷而來,途徑寸草不生。
一時辰後,長安城火光衝天,鴉啼遍野。但大唐的根基終究難撼,禁軍誓死奮戰,從各個城門殺入的叛軍,都得到了有效的遏製。
但是他們卻忽視了朱雀門。
朱雀門見證了天下一統的時刻,也拉開了盛唐的序幕,而朱雀門告破,同樣是象征著盛世破碎的開端。叛軍中的一支極為精銳的隊伍,自此門入城。
然而,當這群叛軍行至朱雀門下朱雀大街半途時,卻被擋住了。
擋住他們的不是什麽虎狼之師,而是一名持劍的女子。她所舞的,正是曾取悅了帝王的《劍器行》。
不過也有人說,那並不全是劍器行,而是還夾帶著另一種劍舞。
後來,叛軍就撤出了長安城。黎明即起,城內烽火分明未歇,又分明是冬日,但長安城內的人們卻覺春風拂麵,那些本該在春日才能綻放的花朵,竟不合時宜地盛開了。
“如此絕世劍舞,竟能引渡春來。”藕衣少女喝了口茶,話語中竟滿是意猶未盡。
“是個極好的故事。”白衣少女點頭讚歎,但目光卻一寸不離那紅衫女子。
“故事自然是極好的,也是極美的。”紅衫女子放下酒杯,指甲輕輕劃過身邊的琵琶,勾起了一連串美韻。精通音律的白衣女子感受著尚還縈繞在空的餘音,心中驚歎的同時,也升起了幾分警惕。
眼前這紅衫女子的琵琶聲輕曼淒婉,絕勝人間無數,比自己所認識的那五姐妹隻好不差。
“隻是,再美的事物,也是有缺憾的啊。那些花兒隻開了一天,便凋謝了。今日的花兒自然也不會例外。”紅衫女子笑了笑,“請二位妹妹今日在長安城內逗留,如此錯季美景雖好,卻也隻有一日,可莫要錯過了才是。”
“等欣賞完,就好動身去洛陽了。”
原本滿是輕鬆愜意的藕衣女子聽言,忽然就變了臉色,站起想要拔劍,卻被白衣女子起手製止了。她強行讓自己冷靜了下來,望向了紅衣女子,“不知姐姐從何處來,為何要來長安。”
“我本不該來到這裏,我本想去的,是紙醉金迷的金陵城,是月籠輕紗的秦淮河上。”紅衫女子的眼神忽然又些飄渺,“隻是為了與人談成一個交易,迫不得已來到了這裏。”
而她視線所及的街道上,走過三個行人。
一人身著黑衣,但他腳下沒有影子。
一人穿著漆黑羽衣,肩上停留著一隻烏鴉。
一人衣著光鮮靚麗,繁花紋身自肩延伸到了手臂,格外矚目。
“現在,看清你與她的差距了嗎?”唐雲影彎腰撚起了一株花朵,幽幽問道。
子桑飲雪保持沉默,沒有迴答。
“其實,也算是我固步自封了,我一直在欺騙著自己。”唐雲影抬手,將花朵放飛到了春風中,“我在你身上紋繁花月中沒毒,大可放心。”
“什麽?”子桑飲雪錯愕地抬起頭,就連一旁的唐鴉,也是始料未及,驚疑地看著唐雲影。
唐雲影笑了笑,“都怪我那寶貝女兒啊。”
“也算是受這公孫小樓主的影響吧,她在追逐執念的同時,心中還保持著一份善良。”
“她雖將自己的血製成了毒,可此毒,可解去萬毒啊。”
姑蘇,柳月山莊。
戴著白色鬥笠的女子正坐在水榭之中,吹奏著玉笛。
忽然一陣東北風輕輕拂來,將酷熱拂去了片刻,就連原本那喧囂不斷的蟬聲也在這陣風中戛然而止。女子從唇邊放下了笛子,那縷春風也隨之灌進了玉笛裏,驚起了悅耳動聽的曲聲,和諧悠揚。
不過,女子並沒有因此開心起來,而是陷入了深深的凝重。
良久後,她才歎息了一聲。
“流言止於智者,恩怨止於今朝。但是,命運如雨,一入其中,終究還是躲不開的。”
“希望你和他的命運,不是一場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