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人大多數人看來,言小公子是個不幸而又幸運的人。”


    “說他不幸,是因為他在十五歲那年失去了父親、兄姊,言家直係僅存他一人;說他幸運則是因為言家飛來橫禍之時,他遠在異鄉,幸免於難,為言家留下了種,成為金陵城城主,坐擁言家財富、名聲、地位、武功,以及一柄在名劍譜上名列第七的劍——暮淮。”


    “他接任言家家主之位後僅用三月,便在金陵城中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再半年,更是能在金陵城內翻雲覆雨。雖他在繼位以前杳無音信,仿佛江湖上從未有過這個人,但他,絕不是泛泛之輩。”


    公孫詩瀲腦海中迴想著自己此次臨行前母親與她說過的話,卻不知不覺間就已來到了言靜臣的麵前,於是趕忙抱傘行禮,“參見暮淮王。”


    公孫詩瀲默默打量著眼前這位年輕的王侯,不知為何,心中竟有些自慚形穢。


    暮淮王雖是男兒身,卻生得極為俊美,紅唇皓齒麵容白皙,隻要是用在美人身上的形容詞,幾乎都可以加在他身上。


    言靜臣柔聲笑道:“言某已在此恭候樓主多時了。隻是……”


    “隻是什麽?”公孫詩瀲看向言靜臣。


    “怎不邀請那位公子一同上來坐坐?”言靜臣看著在下邊牽著馬的洛飛羽,“他,似乎對我腰間的暮淮很有興趣啊。”


    隻見言靜臣左手一揮,那隱隱浮躍在暮淮劍上的紅光瞬間消散。


    公孫詩瀲心中一驚,但為了不讓二人引起不必要的紛爭,隻得說道:“是我讓他在那等候著的。”


    “來者皆是客,言某可不能怠慢了。”言靜臣抬手召來了一名士兵,“來人,去請台階下的那位公子上來一敘。”


    公孫詩瀲頓時就緊張的起來,目送著那名訓練有素的士兵快速跑下了台階,再看到洛飛羽爽快地將韁繩遞到士兵手裏,大步流星地邁上了台階。


    洛飛羽發現公孫詩瀲正在盯著他看,竟不合時宜地朝她挑了挑眉。隨後又是幾個大步,來到了言靜臣麵前,“草民洛飛羽。”


    公孫詩瀲聽到洛飛羽的話後,長舒一口氣,然而,洛飛羽隨後緊接上的話,卻是令她臉色大變。


    “參見公子。”洛飛羽竟又挑起了眉,這次與剛才那次挑眉的調皮截然不同,這次挑眉竟隱隱帶著點挑釁的意味。


    “大膽!”在旁邊護駕的兵士們持戈而上。


    洛飛羽此刻看向了言靜臣腰中的暮淮劍,擺出一副驚訝的樣子,“暮淮劍?莫非你就是暮淮王?先前江湖上並未有過關於公……哦不,暮淮王的傳聞,故此沒能想到,草民真是有眼無珠,該掌嘴。”


    說完之後,還在自己嘴邊輕輕地拍了一下。


    公孫詩瀲看得一陣心驚膽顫,“好歹裝得像一點啊,連我娘親拍胭脂水粉時的力道都比你這大……”


    言靜臣臉色卻是絲毫未變,隻是抬手支開了那些兵士:“既然來了,那就請入殿內論事吧。”


    剛剛入座,公孫詩瀲就直接開口道:“暮淮王,你委托我調查的事,已有些眉目了。”


    “此事莫急,還請往後推一推。現在,我對這位公子很有興趣。”言靜臣在桌上輕輕放下暮淮劍,望向了洛飛羽,“洛公子在下邊一直盯著言某的劍看,不知看出了什麽呢?”


    洛飛羽笑道,“暮淮王若是不將暮淮出鞘,那本草民是看不出什麽的。”


    “出鞘?”言靜臣微微含笑,“不知洛公子可聽過,百年前流傳金陵的那句詩,以及關於這件詩的典故?”


    “‘前生不問暮春意,疏影淮梅淒夜號’。據說在言家剛入主金陵時,明雲帝委托龍泉鑄劍塚鍛出暮淮劍相贈,而此劍運送到金陵朱雀門時,恰好逢到一個仕途失意的文人在飲酒。文人已喝得酩酊大醉,在那兒撒著酒瘋,護劍馬車經過時,他發瘋似地衝上了前,將暮淮拔出了鞘中。然而劍上的淒涼之意卻是令他突然酒醒,一時淒入百結愁腸,留下這句詩後便起劍自刎。”洛飛羽的手指在桌上輕打著節拍,意味深長地道:“而經此事後,當代言家家主便以血封了此劍,非言家直係者不得拔出。”


    公孫詩瀲急忙沉聲喝道:“洛飛羽!”


    在洛飛羽這赤裸裸的暗示麵前,言靜臣卻也不惱,而是笑了起來,“既然洛公子想親眼一睹暮淮劍的淒芒,那麽言某也不好推脫什麽了。”


    一邊說著,一邊將手輕撚在了暮淮劍柄上。


    隻聽“嘩”的一聲,劍出鞘了。


    就如同百年前,紙醉金迷的帝都於一夜之間被貶為留都那般,金光燦燦的劍鞘背後,所藏的劍卻是無比的淒涼。正如劍名——暮淮。


    此劍一出,在場眾人的心中莫名升起了一股悲緒,久散不去。更有幾名陪伺的婢女當場悲愴得嗚咽出聲,不能自己。


    洛飛羽雖麵無表情,但口頭在讚歎道:“暮淮劍,還真不愧那‘淒暮之劍’的雅名啊。”


    “洛公子謬讚了。”言靜臣冷笑一聲,將暮淮劍收迴鞘中。


    “果真是大開眼界。”洛飛羽輕輕打了個嗬欠,悠悠起身,朝言靜臣行了一禮,“暮淮王,草民先告退了。”


    公孫詩瀲看著洛飛羽離去的背影,緊攥在傘柄上的手也慢慢鬆開。她本以為,洛飛羽出言挑釁引得言靜臣將暮淮出鞘,就為了毀去暮淮劍。因此她都已做好了出劍阻攔的準備,然而洛飛羽卻隻是讚歎了一聲後就走了。


    難道就這麽簡單?公孫詩瀲皺緊了眉頭。


    言靜臣目送洛飛羽走出了大殿的門後,便轉眼望向了公孫詩瀲,“公孫樓主。”


    公孫詩瀲趕忙道:“暮淮王,關於五年前言家滅門血案,我已查出了一點眉目,此謎案似乎與二百多年前,梁陽剛滅北燕一統中原時,在帝都金陵舉辦的祭天大典有關。”


    “祭天大典?”言靜臣倒了一杯茶,端茶的手卻在不斷顫抖著。


    公孫詩瀲沉吟片刻,“梁陽開國皇帝信奉道教,為奉淩氏一統天下,便召來四大道教齊聚帝都金陵,同作祭祀樂曲《天極清樂章》,但這樂曲曲譜卻在百年前遷都時遺留在金陵城內。”


    “倒僅因一卷作古百年的曲譜,竟要令我的父兄付出血的代價。”言靜臣埋頭說著,語調中卻聽不出情緒。


    公孫詩瀲突然說道:“對了,我早晨時在金陵城外見,見到音胤散人了。”


    言靜臣緊握著茶杯,冷哼了一聲,“此事暫且不提,隻是言某還有個不情之請,還望樓主能答應。”


    公孫詩瀲一怔,“但講無妨。”


    “幫言某前去雪月樓提親。”言靜臣突然丟出了一張紅帖。


    公孫詩瀲看著那張如梅花般飄落在桌上的紅帖,帖上末端的“男方”後邊落款處,寫著“暮淮王言靜臣”,且摁了血押。而“女方”後邊的落款處,寫著“雪月樓蘇楠笙”,但並未摁上血押。


    “雪月樓就在城內。”言靜臣歉然道:“隻是那雪月樓首豔不願見我暮淮王府的人,若是樓主去了,想必能見上一麵。若是能將此帖送到,言某必定有賞。”


    公孫詩瀲笑著拿起了帖子,“賞就不必,舉手之勞而已,還請暮淮王靜候佳音。”


    看著公孫詩瀲離開大殿後,言靜臣支開了那群悲意未散的婢女,隨後,走到了大殿中央。


    “你不出麵見一見故人麽?”


    一道清冷的聲音從房梁上傳來:“我都不急,你急些什麽?我和她,很快就會見麵的。”


    言靜臣眉頭微微一皺,“送婚書這件事非要讓她去做?你確定她不會騙我?”


    “如果為了保計劃萬無一失的話,送喜帖一事,其他人或許不行,但她是劍器樓樓主,就一定可以。至於騙人?我這位老朋友可做不到。”


    “看來,你還真是很了解她啊。”言靜臣戲謔一笑,“不過,你的聲音中,怎夾雜著鼻音?”


    房梁上的那人沉默不語。


    言靜臣深歎一聲,“還真是可惜啊,我自認為是個無情的人,我還以為,我遇到了一個跟我一樣的人呢。”


    “哭?”唐雨萱冷笑一聲,跳下了房梁,“我早已忘了哭的滋味了,若不是你的淒劍暮淮太過淒涼,我說不定這一生都不會再掉一滴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折劍長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飛很愛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飛很愛吃並收藏折劍長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