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素來善於表達,簡單來說,也就是特別愛說話,雖然我覺得自己算是乖巧的,可是,從我周圍的街坊領居們,總是有事沒事的跟我的爹爹說,讓他好好管管我的情況來看,我或許是沒有我想象中的那樣乖巧。
再來說蘭質蕙心,我既算不得美麗,更談不上聰慧,我沒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我最聽不懂的就是所謂的弦外之音。
我其實一直不大明白為什麽有話不能好好說,還非得讓人去猜,憋壞了自己累死了旁人,就像蘇墨,若是蘇墨也是個有什麽說什麽的人該多好,那樣我或許可以直接去問他,他到底喜歡什麽樣的姑娘?便省得我還得自個兒費勁的琢磨。
我是因了近朱者赤,受了書香墨染,再不似從前的那個,隻知捉魚摸蛇打鳥抓蟲的粗野孩子,我的身上多了一份沉靜,就顯得溫婉。
然而顯得溫婉,同真正的溫婉之間,仍然是不同的。
再說,溫婉同聰慧之間也沒有多大幹係,我溫婉的研個墨,就能濺蘇墨一臉的墨汁,溫婉的點個香,亦能燒毀蘇墨最愛的書籍,我的溫婉向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更顯得我的腦子裏裝得絕對不是聰慧,我想,這種溫婉絕然不可能是蘇墨喜愛的那種。
至於知書達理,我是喜愛上了讀書,這沒有錯,並且我也覺得自己很講道理,這也沒有問題,可是,我得出的道理,總是跟旁人的道理很不一樣,我便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得上是知書達理了。
就好像,我認為男婚女嫁,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實不應當有多大幹係,同門第之間也應當沒有多大幹係,我實在無法想象,自己將來眼一閉,一睜,就要同一個陌生男子白頭偕老。
他也許缺胳膊,也許斷腿,更或許是個傻子,未來的夫君是個怎樣的人,還得用猜的,那真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弄得好像感情是可以隨地播灑的種子,灑誰身上都能生根發芽似的。
難道這世上所有的男子都能讓我吃不下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除了蘇墨,沒有任何人能夠比得過我對吃飯的興趣。
當然,我認為我的感情也不是種子,而是河魚嘴裏的牙,咬住獵物之後絕不會鬆口,至死方休。
可能是我看待感情的方式太過激烈,所以我可以想象,定然沒有一個人會同意我的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就連我的爹爹都認為感情是可以培養的,爹爹說,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好好過日子,感情這種東西,日子過久了,就會有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總覺得爹爹有意無意的,總想讓我同隔壁王大叔家的兒子王大奎培養感情,爹爹沒事兒老讓王大奎來我們家裏蹭飯,並十分殷勤的將我辛勤抓來的河魚的肉往王大奎的碗裏放。
我覺得爹爹的目的算是達到了,我同王大奎的感情當真是越來越深,以至於後來王大奎在感受到了我強烈深沉的感情之後,就再也不敢上我家來吃飯了。
其實我也沒做什麽,我隻是將一直借住在我家裏的草鞋蟲送了王大奎一隻,並告訴王大奎他隻要敢再來我家裏一次,我就會保證他能再收到一隻。
我討厭旁人分走屬於我的食物,而王大奎怕蟲,所以後來我們都求仁得仁,相安無事。
這是我同王大奎所能培養出來的唯一的感情,我不知道我的爹爹指得是不是這種感情,若是所謂的,日子過得久了就會有的感情便是如此的感情,那麽與這般的感情白頭偕老根本就是一件造孽的事情,因為我怕我在同王大奎白頭偕老之前,就能用蟲子將王大奎活活嚇死。我隻得孤獨終老。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般的死腦筋,總會有人剛好同我的想法一致,這個與我一樣想得很開的人就是唐若,唐若總是同意我的一切想法,這一點總是讓我感到很欣慰,也同時讓我覺得唐若很沒有立場。
自然,我也很欣賞唐若的這種沒有立場,至少,是唐若讓我覺得我的腦子勉強算是正常的,而我的想法也是非常合理的,隻不過是我的想法若是真執行起來,恐怕會有被浸豬籠的危險。
而為了不被浸豬籠,大多數時候,我其實都很努力的讓自己盡量不要太有想法,我想要有正常的生活,就得像個正常的姑娘那樣活。
在我明白自己對蘇墨的那點不純潔的小心思之前,其實我一直都是這樣想的,這也是我後來越活越像個姑娘的原因,我沒想過再去質疑婚嫁這件事情的不合理性,不是我終於活成了正常的姑娘,接受了正常的思想,並且打算正常的和陌生的男人培養感情,努力的白頭偕老。
我隻是單純的忘記去想這件事情。直到那花白頭發的老大夫,給我開了個相思成疾的方子,我便又將這件事情記了起來。
我既然情竇初開了,並且開到了蘇墨的身上,那我就著實沒法像個正常的姑娘那樣活,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我是沒有可能能夠嫁給蘇墨的。
記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同時也發現我白正常了這樣久,因為我的想法依然沒有改變,我仍舊覺得我既然喜歡蘇墨,那麽就應當同蘇墨在一起。
我也還是認為,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全都不是能夠阻止我同蘇墨在一起的理由。
除非,蘇墨對我並沒有絲毫情意,一切都是我一廂情願。
如今,便是這種狀況,按理說,我應當死心的,我甚至不需要去操心我胡思亂想的那些事情,這一個理由,便足夠了。
可是,我不但沒有死心,我想得卻是如何同蘇墨培養感情,讓無情變成有情。
彼時,我並不相信感情是可以培養出來的,通過和王大奎培養了幾頓飯的感情,則更是讓我堅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
我算是明白了,何為此一時,彼一時。是蘇墨讓我想要相信我原先並不相信的事情,我才發,原來我一直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
而我所認為的不合理,隻不過是因為我不想要。當我想要的時候,其實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合理的。
如果,我的爹爹有意將我嫁於蘇墨,或許,我不會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產生逆反的心思。
如果,我同蘇墨是門當戶對,或許,我便會認為門當戶對是合理的。
如果,沒有蘇墨,或許,我會認為我嫁給誰都是可以的,哪怕是要同陌生人去培養白頭偕老的感情?
我不知道,可是,我不在乎。
我不在乎那麽多的‘為什麽’,我喜歡蘇墨,我要得到蘇墨的心,我唯一要操心的,是我該如何變成蘇墨會喜歡的那種女子。(未完待續。)
再來說蘭質蕙心,我既算不得美麗,更談不上聰慧,我沒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我最聽不懂的就是所謂的弦外之音。
我其實一直不大明白為什麽有話不能好好說,還非得讓人去猜,憋壞了自己累死了旁人,就像蘇墨,若是蘇墨也是個有什麽說什麽的人該多好,那樣我或許可以直接去問他,他到底喜歡什麽樣的姑娘?便省得我還得自個兒費勁的琢磨。
我是因了近朱者赤,受了書香墨染,再不似從前的那個,隻知捉魚摸蛇打鳥抓蟲的粗野孩子,我的身上多了一份沉靜,就顯得溫婉。
然而顯得溫婉,同真正的溫婉之間,仍然是不同的。
再說,溫婉同聰慧之間也沒有多大幹係,我溫婉的研個墨,就能濺蘇墨一臉的墨汁,溫婉的點個香,亦能燒毀蘇墨最愛的書籍,我的溫婉向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更顯得我的腦子裏裝得絕對不是聰慧,我想,這種溫婉絕然不可能是蘇墨喜愛的那種。
至於知書達理,我是喜愛上了讀書,這沒有錯,並且我也覺得自己很講道理,這也沒有問題,可是,我得出的道理,總是跟旁人的道理很不一樣,我便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得上是知書達理了。
就好像,我認為男婚女嫁,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實不應當有多大幹係,同門第之間也應當沒有多大幹係,我實在無法想象,自己將來眼一閉,一睜,就要同一個陌生男子白頭偕老。
他也許缺胳膊,也許斷腿,更或許是個傻子,未來的夫君是個怎樣的人,還得用猜的,那真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弄得好像感情是可以隨地播灑的種子,灑誰身上都能生根發芽似的。
難道這世上所有的男子都能讓我吃不下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除了蘇墨,沒有任何人能夠比得過我對吃飯的興趣。
當然,我認為我的感情也不是種子,而是河魚嘴裏的牙,咬住獵物之後絕不會鬆口,至死方休。
可能是我看待感情的方式太過激烈,所以我可以想象,定然沒有一個人會同意我的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就連我的爹爹都認為感情是可以培養的,爹爹說,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好好過日子,感情這種東西,日子過久了,就會有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總覺得爹爹有意無意的,總想讓我同隔壁王大叔家的兒子王大奎培養感情,爹爹沒事兒老讓王大奎來我們家裏蹭飯,並十分殷勤的將我辛勤抓來的河魚的肉往王大奎的碗裏放。
我覺得爹爹的目的算是達到了,我同王大奎的感情當真是越來越深,以至於後來王大奎在感受到了我強烈深沉的感情之後,就再也不敢上我家來吃飯了。
其實我也沒做什麽,我隻是將一直借住在我家裏的草鞋蟲送了王大奎一隻,並告訴王大奎他隻要敢再來我家裏一次,我就會保證他能再收到一隻。
我討厭旁人分走屬於我的食物,而王大奎怕蟲,所以後來我們都求仁得仁,相安無事。
這是我同王大奎所能培養出來的唯一的感情,我不知道我的爹爹指得是不是這種感情,若是所謂的,日子過得久了就會有的感情便是如此的感情,那麽與這般的感情白頭偕老根本就是一件造孽的事情,因為我怕我在同王大奎白頭偕老之前,就能用蟲子將王大奎活活嚇死。我隻得孤獨終老。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般的死腦筋,總會有人剛好同我的想法一致,這個與我一樣想得很開的人就是唐若,唐若總是同意我的一切想法,這一點總是讓我感到很欣慰,也同時讓我覺得唐若很沒有立場。
自然,我也很欣賞唐若的這種沒有立場,至少,是唐若讓我覺得我的腦子勉強算是正常的,而我的想法也是非常合理的,隻不過是我的想法若是真執行起來,恐怕會有被浸豬籠的危險。
而為了不被浸豬籠,大多數時候,我其實都很努力的讓自己盡量不要太有想法,我想要有正常的生活,就得像個正常的姑娘那樣活。
在我明白自己對蘇墨的那點不純潔的小心思之前,其實我一直都是這樣想的,這也是我後來越活越像個姑娘的原因,我沒想過再去質疑婚嫁這件事情的不合理性,不是我終於活成了正常的姑娘,接受了正常的思想,並且打算正常的和陌生的男人培養感情,努力的白頭偕老。
我隻是單純的忘記去想這件事情。直到那花白頭發的老大夫,給我開了個相思成疾的方子,我便又將這件事情記了起來。
我既然情竇初開了,並且開到了蘇墨的身上,那我就著實沒法像個正常的姑娘那樣活,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我是沒有可能能夠嫁給蘇墨的。
記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同時也發現我白正常了這樣久,因為我的想法依然沒有改變,我仍舊覺得我既然喜歡蘇墨,那麽就應當同蘇墨在一起。
我也還是認為,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全都不是能夠阻止我同蘇墨在一起的理由。
除非,蘇墨對我並沒有絲毫情意,一切都是我一廂情願。
如今,便是這種狀況,按理說,我應當死心的,我甚至不需要去操心我胡思亂想的那些事情,這一個理由,便足夠了。
可是,我不但沒有死心,我想得卻是如何同蘇墨培養感情,讓無情變成有情。
彼時,我並不相信感情是可以培養出來的,通過和王大奎培養了幾頓飯的感情,則更是讓我堅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
我算是明白了,何為此一時,彼一時。是蘇墨讓我想要相信我原先並不相信的事情,我才發,原來我一直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
而我所認為的不合理,隻不過是因為我不想要。當我想要的時候,其實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合理的。
如果,我的爹爹有意將我嫁於蘇墨,或許,我不會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產生逆反的心思。
如果,我同蘇墨是門當戶對,或許,我便會認為門當戶對是合理的。
如果,沒有蘇墨,或許,我會認為我嫁給誰都是可以的,哪怕是要同陌生人去培養白頭偕老的感情?
我不知道,可是,我不在乎。
我不在乎那麽多的‘為什麽’,我喜歡蘇墨,我要得到蘇墨的心,我唯一要操心的,是我該如何變成蘇墨會喜歡的那種女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