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讀萬卷書,竟比不上二小姐見識非凡。”


    李成治驚歎不已,實唿慚愧:“二小姐跟本官說這番話,想來除了這本《齊民要術》,還有其它高見,望不吝賜教。”


    “不敢!”


    鳳蘇一本正經道:“實不相瞞,看到李大人和法華寺的僧人一起施粥時,小女子有一個大膽的設想,要借助李大人在金陵的威望,達成所願。”


    “二小姐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李成治哈哈大笑:“若是為萬民謀福,李某定當竭盡全力。”


    鳳蘇站在半山坡上,迎風而立,豪言壯語道:“自助者天助,小女子要送天下人一根魚杆,讓他們自己釣魚,用自己的力量幫自己渡過災難。”


    李成治目光大熾:“如何才能用自己的力量渡過災難?”


    “成立一個機構,讓他們掏銀子,為天災人禍下注。”


    鳳蘇將保險的理念說出來:“李大人試想一下,天災人禍雖在所難免,但受災的永遠隻是小眾,如此,可以利用大眾的力量,來幫助受災的小眾。這樣,既能減輕朝庭的負擔,又能實現自助的理念。”


    李成治感覺眼前一亮,似乎有一線光明,透過雲層中,照亮大地。


    但鳳蘇說的,他不是很理解,那種隔著一層麵紗的感覺,更是撩得他心癢癢。


    “比如商家運送一樣東西去金陵,為了確保貨物周全,會出一些銀兩,將貨物交給鏢局運送。”


    讓古人理解保險的理念,非一朝一夕之功,鳳蘇打個比方道:“這個幫助天下萬民的機構,和鏢局承接貨物是一樣的道理。隻是,鏢局接的是貨物,而這個機構,承接的卻是天災人禍,達濟眾人,如此而已。”


    李成治很驚訝,鳳府二小姐一介女流,是如何想出這樣妙的策略和法子。


    雖然,這個助人的理念,實行的時候,會遇到重重阻力,其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是用條條框框加以約束和規定,前麵就是一道曙光。


    他十分讚成鳳蘇的這個點子,擊掌稱讚:“這麽一說,本官理解了,金陵一帶多旱情水災,本官願意借助金陵百姓的信任,助二小姐一臂之力。”


    程飛武和君梓墨算是舊識,也在離鳳蘇和李成治不遠處的竹林裏散步看風景。


    以他們的功力,這些話一字不漏傳進耳中。


    程飛武看著那個意氣風發和李成治聊得十分契機的女子,心中敬佩不已,又突然感覺有些失落,因為似乎,這樣的二小姐,讓他感覺有些陌生,有些遙遠。


    她更像水中霧、鏡中花,他想握住,但不是努力就可以的。


    君梓墨卻不一樣,鳳蘇的拒絕,讓他很快調整了心態。


    此時,聽到她極有條理的侃侃而談,感覺這將是一個很大的格局,似乎,不是師妹和李大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


    如果再搭上醫藥穀和君家,還有程飛武的相助,倒是一件能讓西陵變天的事情。


    師妹這是,用天下人的力量,與聖上博奕一場。


    這個法子,卻是能人人受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妖奴滾上榻:太子,哪裏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睞並收藏妖奴滾上榻:太子,哪裏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