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子兄來了。”任思齊笑嗬嗬把陳子龍迎入書房之中。


    “在下是向都督請辭來了。”陳子龍板著臉,無視任思齊的殷勤。


    “哦?臥子兄何出此言?是思齊慢待於你了嗎?”任思齊做出一副驚疑的表情。


    “都督待子龍甚厚,奈何子龍是為抗清大業而來,並非為了做官。”


    “難道臥子兄以為我崇明不願抗清了?“任思齊臉色也嚴肅了起來。


    “難道不是嗎?都督您坐擁數萬大軍,為何一矢不發就放棄了吳淞?為何鬆江府城被破,也不見您發一兵前去救援?崇明島擁眾數十萬,兵強馬壯,卻為何眼睜睜的看著清兵在江南肆虐?還是說都督你心中根本就沒有抗清的想法,而是抱著保存實力、擁兵自重的心思?”


    陳子龍言辭激烈、咄咄逼人的向任思齊質問道。


    任思齊搖了搖頭,無奈的坐迴椅子中。這陳子龍雖然人才難得,可也個性太強,想收複他為己所用不是那麽容易。


    “臥子兄來我崇明已有數日,想必對我崇明軍的作為也有所了解,為何說出這樣的話語?若是我任思齊不願抗清,為何千裏增援揚州,為了解救揚州百姓兵力折損過半?若是我不願抗清,為何出兵嘉定,殲敵萬餘斬殺叛將李成棟?”


    “就是知道越國公您的壯舉,在下才選擇來到崇明,”陳子龍的口氣緩和了下來,“可是您為何對鬆江的陷落不聞不問,為何輕易丟棄吳淞?”


    “臥子兄誤會我了,我不是派出了一鎮士兵往鬆江府嗎,可是據派出的軍隊迴報,監軍馬良帶著數千士兵增援鬆江,卻被拒之城門之外,無奈中帶人去了澱山湖。而呆在金山衛的鎮將馬應魁迴報,他奉命帶兵前往鬆江府時,鬆江府已經陷落,隻能撤退迴胡家港城堡。”任思齊解釋道。


    陳子龍頓時無言了,馬良帶兵往鬆江時,他就在城中。當沈猶龍拒絕崇明軍入城時,他也沒有反對。現在任思齊拿這個藉口堵他,讓他無話可說。


    “臥子兄想必也知道,我崇明軍現在隻有四鎮新兵,為了響應江南各地的舉義,我四鎮大軍盡皆派出,崇明島隻留水軍鎮守。可是江南清軍有三十多萬,都是久經沙場的精兵勁卒,其中更有滿洲八旗兵五萬餘人。在現在形勢下我崇明軍能自保就不錯了,談何反攻?吳淞乃是江邊孤城一座,守之何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陳子龍咀嚼著任思齊的話語,越品味越覺得妙味無窮。他本身就是聰慧絕頂、天才驚豔的人物。隻不過以前沒有怎麽帶過兵打過仗,對軍略半通不通。雖然熟讀過孫子兵法,可是紙上談兵和實際打仗完全是兩迴事,要不然也不會守不住鬆江。現在任思齊的話無異於給他推開一座新的門戶,讓他隱隱約約好像明白了許多。


    “屬下剛才失言,還望都督見諒!”陳子龍恭恭敬敬的向任思齊施禮,“還請都督為子龍指點一下,何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嗬嗬。臥子兄因為鬆江失陷失去了方寸,其實以你的才智應該能想得到。


    眼下清軍雖然氣勢洶洶先後攻破南京杭州,更是擒獲弘光皇帝,其兵鋒看似不可阻擋。可是在明眼人眼裏,滿清的隱患非常之大。滿洲人全部人口加起來也就二十餘萬,其中所有男丁不論老弱加起來頂多能有十萬軍隊。以如此少的人口想吞掉整個大明,無異於蛇吞象,吞下去容易想消化掉非常之難。在四川有獻賊在抵抗,荊州一帶有順軍餘孽,河南山西陝西都有無數的百姓舉義,這些都牽扯著清軍的精力,他們後方根本不穩。


    而滿洲人生活於遼東苦寒之地,根本適應不了江南夏季濕熱的氣候,在這裏久待下去必然會不服水土,橫生疾病。而江南水網密布,所謂南船北馬,這裏也不是八旗鐵騎能橫行的地方。我料到不出月餘,八旗兵必然撤迴北方。


    與其現在在清兵勢頭最盛的時候與之交戰平白折損兵力,倒不如等待八旗主力撤離之後,趁勢席卷整個江南。現在不管是嘉定吳淞還是鬆江,盡可以讓清兵占據。隻要咱們保住手中的兵力,將來反攻之時,這些城池土地還會迴到咱們手中。這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聽了任思齊的分析,陳子龍精神大振,恍然間看到了光複整個江南的希望。


    “以都督看來?八旗兵什麽時候會撤離,咱們又在什麽時候發動全麵進攻?”


    “據我判斷,八月末,頂多九月初八旗兵主力就會撤離。”任思齊想了想,據記憶,在曆史上多鐸軍是在八月份鎮壓了江南各處的舉義之後撤離的。現在整個江南除了江陰還在抵抗,其他的義軍大多數被鎮壓,和曆史的出入不是很大。所以八旗兵主力應該還會在八月底撤離吧。


    “至於全麵進攻,還要等待時機,等江南的清兵兵力最為薄弱之時。不過也不會太久。現在我崇明要做的是,就是利用這有限的時間內,盡量招募軍隊,打造軍械軍備,整訓士兵,積蓄力量。而這一切事物繁雜,崇明島人才奇缺,還希望臥子兄能夠助我一臂之力。”


    “都督說的哪裏話,隻要是為了抗清大業,我陳子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陳子龍再次躬身行禮,向任思齊鄭重做出保證。


    “好好好,有臥子兄助我,何愁大事不成?”任思齊拉住陳子龍的手,歡暢的笑了起來。陳子龍是鬆江名士,號召力無比強大,有他留在崇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選擇投向崇明。


    “以後臥子兄就是我崇明軍參軍,負責掌管糧秣軍械之事!”任思齊正式發出了邀請。雖然有都督府有後勤司、軍械司,可是以曹長江等人的能力,隨著崇明軍的規模越來越大,他們無法勝任如此繁雜的工作,任思齊便決定在他們之上設置參軍一職,主管戰時糧餉軍械的調配。


    “敢不從命!”陳子龍慨然應允。(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秀才的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國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國成並收藏秀才的逆襲最新章節